作者:刘恩惠 时间:2017-08-29点击:944

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2)——古典入门第一步  

刘恩惠  

在序章中,和大家探讨了一些问题,看到不少朋友很期待这个系列文章的未来,也看到自己的一些观点能够被大家所认可,这就更坚定了把这篇东西写下去的信心。在前面的序章里,我只是很笼统地谈了一些自己对于古典音乐的看法和认识,而在今天我想和大家继续探讨,究竟应该如何走进古典音乐殿堂的大门。 

我自己是什么时候,如何喜欢上古典音乐的呢?我想和许多爱乐者一样,应该是循序渐进,逐步跨入的,说不上是从哪一年哪一天开始的,更说不好是怎样开始喜欢上的。记得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对于音乐就很有兴趣,听得最多的应该是父亲用那台结婚时候买来的港产“四喇叭”从电台节目中录下来的磁带。诸如王结实、谢丽斯的通俗歌曲、苏小明的《军港之夜》、邓丽君的优柔小调等等。不过在我记忆中家里有一盘唯一的JVC牌60分钟录音磁带(其它录音带都是SONY的)——标签上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录音的内容,但我至今还记得磁带的塑料外壳是灰色的。之所以念念不忘,是因为里面的录音节目令童年的我十分着迷,那时候曾经问过父亲,回答只说放的是外国音乐。记得当时自己会经常拿出这盘灰色的磁带来,放进“四喇叭”中翻来覆去的听,丝毫不觉厌倦。那时候的我,应该还在念小学。 

进入了初中之后,也许是那个时期必然的兴趣变化,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开始迷恋港台流行歌曲,只是烧得还不算高,从来没去看过现场演唱会,只是陆陆续续积攒了大约几百盒正版磁带。如今回想起来,那时候自己听流行歌曲,似乎只是跟着媒体的炒作、宣传而在刻意追逐着一种虚无缥缈的潮流。歌词中的情与爱自己能懂得多少?歌曲中激荡的旋律又有多少现在还能被我记起?似乎一切过往的时尚前卫、流行趋势,都随着自己慢慢的成长与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自己再也无法从流行歌曲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找到了那盘灰色的磁带。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边响起,似乎把我带回了童年时,专心致志守在“四喇叭”跟前,不断按动“BACK”与“PLAY”,不知疲倦反复聆听的场景。音乐依然如此的动听,令我感动,似乎让我隐隐约约感受到了音乐中最美好的东西。 

当有了一套真正的高质量音乐回放系统之后,我开始尝试着接触古典音乐,这已经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儿。在吃惯了流行歌曲带给我们的“娱乐快餐”之后,接受古典音乐的表现风格,自己着实花了不少时间。记得最早的时候,每当电视台、电台播放那些偏于阴沉、艰涩的古典音乐时,我总会有昏昏欲睡之感。看到一些评论文章介绍,说是能够从古典音乐中听很多东西,我虽觉匪夷所思,但又不由不信。只觉得那些音乐应该距离自己比较遥远。所以最初听古典,我显得没什么耐性,总是回避那些篇幅较长,“旋律找不到准心”的曲子,刻意寻找那种录音效果出色、曲目篇幅较短的古典或交响题材的唱片来练耳。起先,被逼真、辉煌的音响效果震撼了一阵子,其后却又隐约感觉这些唱片中的某些段落好像在哪儿似曾相识过,似乎早就浅埋在脑海中。冥思苦想一番,终于找到了根源——那盘灰色的录音磁带。 

原来,磁带中所录制的这些我小时候百听不厌的“外国音乐”,其实是由古典名曲改编的联奏,荟萃了许多优美经典的段落,不过当时还叫不上名来,后来才逐渐认识——《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罗德里格《吉他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开始部分、亨德尔《弥赛亚》中伟大的《哈里路亚大合唱》高潮部分等等等等,实在是不胜枚举。虽然演绎得并不正统,带有些轻音乐倾向,乐团规模也不算很大,但却足以让古典门外汉驻足聆听。因为其中挑选的名曲片断旋律优美无比,而且是连续演奏,曲目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流畅,乐团也充满了澎湃的激情。当我对古典音乐有最初了解的时候,方才明白这盘灰色磁带里众多动听旋律的渊源,更重要的是自己恍然大悟——原来古典音乐离我们这么近! 

再次回味磁带中那一段段名曲联奏,虽然音色与CD不可同日而语,甚至比MP3都不如,但却如此倍感亲切。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蕴含于古典音乐中无尽的宝藏。此时的我自然不再满足于欣赏联奏中的片断,而是急不可耐的想投入古典音乐浩瀚的海洋中,寻找一个个曾经令我着迷过的亮点。就这样,我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与日俱增,从中获得的精神财富也越来越充实。有时候回想起来,那盘灰色的录音带真是我最好的入门导师。虽然磁带早已被封存箱底,但每当我回忆起来总是倍感欣慰。 

以上谈了我自己的一些经历,目的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把古典音乐看得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她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留意一下如今精美玲珑的手机铃声、听听某些电视广播节目的背景音乐,您会惊异的发现,我们被林林总总的古典音乐名段所包围着。 

所以,抛开对古典音乐的心理障碍是普通听众入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跨出这一步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所谓“功到自然成”,急不来也求不来。如果您看了我们的系列入门文章,依然感觉对古典音乐毫无兴趣,千万不要强求自己,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在序章中我就说过,古典音乐并不适合每个人,大家的性格脾气、人生观、世界观、文化观各不相同,因此古典音乐对不同人的吸引力也就不尽相同。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古典音乐的认识与态度都会有千差万别。所以读者们尽可以用洒脱的态度来看待这第一步,水到渠成之时您会很自然的跨出,甚至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

责任编辑:君如

分享到:
更多 中外民歌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