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时间:2017-08-30点击:1201

 

    一个金曲奖最佳女演唱人奖终于让大家的目光暂时离开了扑朔迷离的锋菲恋,转到王菲的音乐以及“冷漠态度”上来,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关于她的态度,有人觉得是真诚,有人觉得是扮酷,我不想说什么,因为我觉得这些并不重要。在我眼中,王菲只是一个歌手,我喜欢听她的歌,或者再进一步,在我心目中,她是近十年中最好的华语歌手,仅此而已。

 

 

    那么回到她的音乐。


    作为一个王菲的歌迷,首先想发几句牢骚。王菲的歌似乎总是处在一种两难的境地,比较大众化一点的人会说王菲是在故作高雅,连带喜欢王菲的人也是在臭美,这是口味的差别,不同的人会喜欢不同类型的音乐,无所谓好坏,这没什么,只希望少一些对王菲以及菲迷们的人身攻击就好,我比较不喜欢的是一些所谓“真正的、专业的”听众,总是一副欧美先锋音乐专家的姿态,喜欢批评说她的歌只是抄袭欧美一些音乐人的理念和技术,最常被提到的是Bjork和小红霉。我没有听过小红霉的歌,不好评价,bjork的听过一首,名字已经不记得了,当时就是冲着别人说王菲在模仿她而去听的,老实说,我倒不觉得和王菲的歌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不过既然权威人士说相似,我这个业余的歌迷也就权且信他们一回吧。只是每次总是想反问一句,相似又怎么样?


    大家一提起欧美,总是以为这是一个另类音乐的天堂,满大街都是另类的歌迷。其实我的感觉是,Bjork也好,小红霉也好,她们在国外(至少在美国)并不是什么洪钟大鼎的人物,这边最红的现在是小甜甜布兰尼和克里斯蒂娜,早一点是Celing Dion, Back street boy,还有更早一点的Mariah Carie, Whitney Houston,Michael Jackson, 从来就没有轮到过那些实验音乐人,他们并没有被主流的社会所接受。说得嚣张一点,王菲把她们的音乐理念传播到华语世界(如果确实是在模仿的话),而且受众还很广,他们应该高兴才对,而且这对于华语歌坛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我不是说如果没有王菲我们就永远闭塞,但至少王菲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当然如果王菲能有自己的创作更好,但是没有也不能就因此否认她是一个好的歌手吧,就好像你不能因为张曼玉不能写剧本就说她是一个烂演员一样。还有一种评论喜欢夸大窦唯的作用,说得好象王菲的成功99%都是来自窦唯一样。我不否认窦唯的功劳,尤其是93到96年这一段时间,窦唯的创作对王菲确实帮助很大,但是我想一张好的专辑应该是群策群力的结果,创作人固然必不可少,但一个好的演绎者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窦唯自己也唱歌出专辑,好像并不是很成功,至少大多数人知道窦唯都是因为他是王菲的前夫。我想着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王菲的作用。


    好了,牢骚发完了,下面来正式谈谈我对王菲的音乐的感觉。要再次申明的是,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歌迷,只能说出一些我个人的感觉和心情,讲不出什么很专业的东西,可能难免有些地方会贻笑大方,就当是吃饱喝足以后和朋友闲侃吧。


    新艺宝时期:


    我开始听王菲的歌其实是很晚的,从97年她加盟EMI才开始,这之前的歌我都是后来“补课”补上的,97年以前的专辑我只有3张:96年的《浮躁》,94年的《天空》,和不知道哪年发的《菲靡靡之音》.


《浮躁》:


    很多人都说王菲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他们所说的黄金之作大都是指这张《浮躁》。其实我私下里以为大部分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人云亦云而已,他们并没有完整的听过这张专辑,因为我觉得只有真正喜欢王菲的人才有兴趣听完整张专辑,而喜欢王菲的人多半又不会说这样的话。比较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浮躁》刚出来的时候好像并没有得到这样普遍的高评价,而且销量很惨,可见“颠覆”也是很需要一些勇气的。


    《浮躁》确实是一张很精彩的专辑,我第一次看见有人出这样的唱片,一半的歌都是在哼哼哈哈,却又哼哈的让人很舒服。这也是一张很耐听的专辑,我记得我曾经连续一打电池都用在了这盘磁带上。整张专辑的水平很平均(平均很高),我最喜欢的是“无常”、“浮躁”、“哪儿”和“堕落”这几首。听《浮躁》就好像是一个人走在乡间的田野上,无所事事间随意哼唱着随兴而来的喜怒哀乐, 正如“浮躁”中所唱的: 九月天高人浮躁…。


    当年得到这张《浮躁》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这张专辑在内地非常难买得到,我搜寻了很久都未果。后来我的两个朋友知道了,据说是走遍了市里的几乎所有音像店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仅有的这一盒磁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我。后来一个喜欢王菲的朋友要出国,我又转送给了她,之后想再买却一直找不到了。


《天空》: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其实都市白领们最喜欢的王菲是“天空”里那个短发的俏皮女孩。《天空》也是一张备受好评的专辑,而且是一出来的时候就叫好又叫座。不过老实说,《天空》并不是我最喜欢的类型,里面有很多很慢而且唱得很拖沓的歌。感觉就好像在吃一块很甜的糖,刚开始觉得很好吃,多吃几次就有一点太腻了。这张专辑里我比较偏爱的是几首干脆一点的歌:“影子”、“誓言”、“冷战”,“天空”也不错。还有值得一提的是“矜持”开头那一段,没有配乐,只有王菲干净的声音好像从天而降,对于喜欢她声音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享受。


《菲靡靡之音》:
 

    这是一张翻唱专辑,唱的都是邓丽君的一些老歌,很简单的一些情歌听来却有几许王菲惯有的冷漠和抽离,最喜欢听着王菲冷冷的唱着“假如我是清流水,不再回头”。后来我听到邓丽君缠绵的原唱时,我不禁感叹歌手的个人气质对歌曲风格的影响。比较推荐的几首歌是: “假如我是真的”、“翠湖寒”、“又见炊烟”(这首歌感觉很难唱的样子,一段一段不断地拔高,唱到最后王菲都好像很是在逼紧了嗓子唱)


其它:
 

    97年以前其他的歌我都是在各种各样正版的盗版的精选集中听到的,所以都是一些比较流行一点的,“我愿意”、“执迷不悔”、“容易受伤的女人”等等,感觉是:原来王菲也会唱这样的歌。比较极端的菲迷可能会不喜欢,觉得太过流俗。我乃俗人一个,所以这些歌也觉得很动听。记得第一次听到“容易受伤的女人”是在无线台庆拍的那部港剧“大时代”里,蓝洁瑛演的玲姐临死的时候放的就是这首歌,而且是整首都放了,这在插曲来说很少见,可能是导演也觉得这首歌很合适当时的气氛吧。
 

EMI时期:

《97王菲》:
 

    从这张专辑开始,王菲的每张专辑我都在第一时间听到(精选集除外)。记得当时乐评人的评价是“这一次的王菲浓了装束,淡了嗓子”。确实就演唱技巧上的花样来说,这张专辑和之前之后的专辑比起来朴素了不少。也许正因为这样,我倒觉得这是王菲在EMI的5张专辑中旋律最动听的一张。“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里看似简单的呓语其实最是考验唱功,“闷”可以说最能打动很多菲迷的心,那个蹦蹦跳跳的王菲其实也许正是很多人心里所真正向往的人生。我的那个喜欢王菲的朋友最欣赏“扑火”,尤其是前面淡淡的浅唱:不在乎多少人给我的拥抱,只迫切想拥有你的微笑。我却最喜欢“我也不想这样”中那句小心翼翼的“假如我退出,我只是说假如”,不舍又无奈。


《唱游》:


    其实在我心目中98到99年的两张专辑加一首单曲才是王菲最好的作品


    98年的王菲因为一曲婉转悠扬的“相约九八”在内地红得不能再红,而这张趁势推出的《唱游》从专辑的整体制作上来说我觉得是王菲的巅峰之作,从专辑的名字到王菲的造型,当然最主要是歌曲本身无一不是上乘之作。专辑的第一首“感情生活”是我的最爱,精彩的编曲加上王菲收放自如的演绎,每次听都觉得眼前一片眼花缭乱。“半途而废”更加能凸显王菲对歌曲的演绎之妙,记得有人曾评论这首歌说:原本一首可以很平淡的歌也被王菲唱的跌宕多姿。“红豆”可能是王菲最受大众欢迎的一首歌,不知为什么,每次听这首歌总让我好像看到一个穿着红衣的少女背对着我站在雪地里,沉浸在曾经属于她的梦想和幸福中。其它如“你”、“醒不来”都是好歌。最后要特别提一下的是“脸”,这首歌即使是在王菲的歌中也属于另类,我从来没有听过有人用这种类似美声的唱法来唱流行歌曲,不仅新鲜而且也很好听。另外林夕的词也写得越发的不知所云,“呼吸是你的脸,你曲线在蔓延,不断演变的海岸线,长出了最哀艳的水仙”,每次我都觉得好像有一只蚂蚁在我的脸上爬,很有意思。


《Eyes on Me》:


    王菲为ff8配唱的主题曲,王菲的英文说得不太地道,有些人因此而不喜欢这首歌。其实如果抛开对英文的苛责,王菲在这首歌里发挥得很出色。婉转的旋律配上王菲空灵的声音,简直就是为Final Fantasy 量身定做的(废话,本来就是嘛)。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以后有机会坐飞船到太空旅行,我一定会带上这首歌。想象一下,我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蓝色的地球,身后王菲的声音轻轻唱着:my last night here with you, maybe yes, maybe no, 简直酷毙了。


《只爱陌生人》:

    唱游的最后我说到蚂蚁,这一次就真的来了蚂蚁,在第一首歌“开到荼糜”的喧闹中,第一句就让我心动:每只蚂蚁都有眼睛鼻子,它美不美丽,偏差有没有一毫厘。一句废话却让我觉得很有智慧。哄哄闹闹中其实表达的是王菲一贯的态度:无所谓,什么都无所谓。“催眠”里是林夕一个人的精彩,做梦一样的数数确实是催眠的意境。“只爱陌生人”是前半部分我最喜欢的一首,尤其是结束部分音乐声从一个耳朵钻到另一个耳朵的感觉很好玩。这种旋律简单的歌最需要好的声音和唱功,像王菲这样声音干净却不太浑厚的嗓子来说,中音很容易唱得不稳,但是王菲在几首类似的歌中的发挥都很不错。 B面的“精彩”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虽然只是一首广告歌),让我想起《重庆森林》里那个精灵一样的阿菲,到处游荡寻找着可能的精彩。这张专辑保持了《唱游》的水准,一气呵成,不同的是少了《唱游》中那种让人暖洋洋的感觉,重新回到了冷漠的态度,可能是因为心境不同了吧。


《寓言》:


    有人说在这张专辑应该分成两半,王菲对这种说法好像也有点默许的态度,这本身就说明了这张专辑最大的问题:没有了上两张专辑的连贯与整体感觉。不过抛开所谓概念专辑等等抽象的东西,一首一首的来听,还是有不少好歌的。我比较喜欢的是前面三首和最后两首。“寒武纪”的唱腔好像有一点“脸”的感觉,“新房客”和“香奈儿”感觉是同一首歌一样,我觉得这是王菲最有都市气息的两首歌。最后的“笑忘书”和粤语版的“给自己的情书” 旋律动听,是最受大众欢迎的类型。


《2001王菲》:


    不客气地说,这张专辑我个人认为是王菲在EMI时期做得最差的一张,据说是因为《寓言》的效果不到预期,加上是最后一张,所以很多歌都在延续以前的风格,但是又不如以前同类型的歌,比较好一点的是“色盲”和“单行道”这两首。


SONY期间:


《将爱》:


    经过两年多的蛰伏,王菲终于又推出了一张新碟,《将爱》推出以后据说反响强烈,最近又一举拿下了多年未得到的金曲奖,引发了一轮热评,实际上也是我突然想写一点东西的外因。不过个人觉得《将爱》比起《2001王菲》虽然大有起色,但离《唱游》和《只爱陌生人》还有一些差距,专辑的同名主打“将爱”我就不太喜欢,觉得没有了王菲一贯的洒脱,其实这一类有点摇滚的歌歌词很重要,王菲自己的创作似乎还欠点火候。我比较喜欢的是“空城”、“乘客”、“旋木”和“美错”这四首,词曲都属上乘,不知道为什么王菲没有选这几首作主打。


    李宗盛说王菲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如果是针对最近的这两张来说我觉得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我更愿意相信就好像97年刚进EMI一样,王菲还在积蓄力量,也许明年又能带给我们一份新的惊喜。


    最后祝所有菲迷和非菲迷都能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晚安。

 

责任编辑:君如

分享到:
更多 名家名词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