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名 时间:2017-08-30点击:1377

    黄霑生于广州,童年生活在西关,原居于天成路。西关的祖屋富有当地特色,位于宝华路十六甫东四巷,现为幼稚园所借用。而歌手许冠杰在多宝路出世,与黄霑家相距不远。附近的八和会馆住有不少粤剧名伶如芳艳芬、张活游、罗品超等,李海泉(李小龙之父)一家亦居于附近。
 

    八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六,1949年随父母移居香港,入读喇沙书院。1963年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毕业论文题名《姜白石词研究》;1982年于港大攻读哲学硕士,师从中文系罗忼烈教授,论文题目为《粤剧问题探讨》;2003年获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颁发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无独有偶,黄霑在港大三个学位的论文均与音乐有关;而其性质从学府一直到大众文化,也跟其一生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黄霑一生与顾嘉辉合作无间,并组成组合“辉黄”;七、八十年代时曾为无线电视多部电视剧创作主题曲,由顾嘉辉作曲、编曲,黄霑作词,著名作品有《家变》(1977年)、《奋斗》(1978年)、《上海滩》(1979年)、《楚留香》(1979年)、《沧海一声笑》等。中英谈判期间,他在《明报周刊》撰写《数风云人物》,访问当时香港各界首屈一指的人物,结集成书出版。这些访问成为认识当时香港社会面貌的重要资料。1990年代黄霑多次担任电视节目主持,其中在1990年在亚洲电视与倪匡及蔡澜于凌晨主持成人节目《今夜不设防》,在节目中大谈性爱话题。其后又在无线电视中国文化问答游戏节目《江山如此多Fun》当主持,并亲自主唱主题曲。
 

    黄霑在媒体行业成就突出。他曾为电影编、导、演及配乐;他是香港资深电视主持人,精通国、粤、英语,有即兴急才。他也曾写曲、当监制、创作广告歌曲;出版书目逾30本,包括杂文、小说、访问、广告心得,其中《不文集》更印行超过60版,所以黄霑被人称为“不文霑”。
 

    黄霑在推动粤语音乐文化方面有极大的贡献,七、八十年代已经获奖无数,1991年亦先后获得金针奖、最佳唱片监制、最佳作曲、最佳歌词及金曲金奖。笔耕40年来,作品构成一整代香港人的文化思想。
 

    他填写的《世界真细小》是香港经典童谣;1977年为电视剧《家变》而写的同名主题曲,头两句歌词“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成为港人感慨世事莫测的惯用语;他替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创作宣传歌曲〈两个够晒数〉,是夫妇间谈论要生多少孩子时常引用的说话;2002年,香港时任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香港人信心陷入谷底、民怨不绝时,引用顾嘉辉和黄霑七十年代的作品《狮子山下》,一句“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我地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引起香港广泛回响,歌曲不断重播,哄动一时。曾有一段时间,他的著名歌词“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亦因为《楚留香》在1980年代初台湾流行,成为台湾送别亲人的挽曲。
 

演艺经历/黄霑



黄霑
 

    1941年广州出生,1949年随父母移民香港。早年入读喇沙书院,后升读港大,1963年毕业于港大中文系。
 

    2003-2004是个属于怀念的年代,前代巨星的接踵去世仿佛有着天意的宿命,“从此斯人失去,剩我千愁记旧情”。很难相信这完全是个偶然。疾病、意外、自我逃避,无论何种抉择或不得以,命运总以同样戏剧性的方式捉弄人。自陈百强、黄家驹逝世后,尚是歌迷的我暗暗鼓励自己:一定要趁那些梦想的偶像们在生时与之相见,无论是一面之缘,还是把盏共事,总之,不能让回忆变成飘渺,让声音混作滔滔。也正基于此,我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以一段系列性的文字来做记录,以一种互动的方式,与每位在世的巨星,都能有某种方式的回应,或采访或对话,甚至只是把一份样报寄给他,于是有了《我的八十年代》这个专栏创意—对于霑叔,我做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最大的一部分,自今天起永远都不能做到了!
 

    如果说许冠杰是香港粤语歌曲开山的“大功臣”的话,那么与顾嘉辉并列“辉黄”之一的黄霑先生则堪称词坛宗师,据霑叔说,他1961年踏入电视圈时开始填写歌词,但直到70年代末那些电视剧主题曲才让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之后他的经典作品一直延伸到整个八十乃至九十年代,演绎过他作品的歌手不计其数,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罗文、关正杰、叶振棠、叶丽仪,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张国荣、林子祥、叶倩文,甚至在2004年还为香港歌手梁汉文和广州创作歌手张敬轩写歌。
 

    霑叔的作品,可用“侠骨铮铮”四个字来概括,无论是电视剧主题曲,人生哲理、还是都市情歌,都透出他的这股“侠气”“豪气”“正气”和“民族之气”。作为词曲作家和文化人的黄霑对社会人生现象有深入的看法,但在洞悉浮生百态的时候并不消极抱怨,而是以赤子般的家国情怀和励志的心态积极面对,激励世人,所以,他的作品总有很强的启迪性、鼓舞性,感性与理性并重,而感性稍大于理性。由此看来,黄沾的作品能超越年代变迁,永远反映人性,40年长盛不衰,皆因他在保持优秀传统和本土情怀的同时,不断敞开怀抱,与时俱进。
 



黄霑
 

    写流行曲的黄霑与写科幻的倪匡、写美食的蔡澜和写武侠的金庸曾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而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比照,他更像《射雕英雄传》中的老怪“东邪”黄药师,身怀绝世武功而超越世俗、嬉笑怒骂,却又同时兼备“北丐”洪七公的济世情怀,以及南帝一灯大师的悲天气象,老顽童周伯通的大智若愚,惟独没有“西毒”欧阳锋的阴柔狠毒。
 

    与肺癌搏斗三年多的著名填词人黄霑,因末期肺癌突然恶化,于2004年11月24日凌晨12点46分在沙田仁安医院辞世,终年64岁,其家人均侍奉在侧。黄霑的主诊医生、中文大学临床肿瘤科教授莫树锦,与黄霑的长子黄宇瀚及黄霑的合作伙伴萧潮顺。主诊医生莫树锦讲述黄沾的抗癌经过时表示,黄霑是于2001年4月证实患上肺癌,经手术及化疗六十周疗程,病情趋稳定,但至2002年5月,肺癌复发,曾进行第二次手术及做生化疗程。直至黄霑发觉气喘得很厉害,由家人召救护车送往玛丽医院检验,发现其左边肺也发炎,经家人同意,在他病情稍为稳定的情况下,转至沙田仁安医院深切治疗部留医,但因他的肺癌已届末期,经抢救后,于今晨零时46分,在家人陪伴下安详离去。低调求医过去数十年一向烟不离手的黄霑,在三年多前发现自己患上肺癌后,感到很大的压力,特意低调医病,一度到马来西亚求医,后来才返回本港医治,在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接受肺肿瘤手术后三个月便出院,之后做了化疗五次,有脱发情况,后又剃光头演出亚视《三个光头佬》。黄霑曾自言是因为抽烟的时间太长久,终导致肺癌发生,不过他自言不是害怕死亡,生老病死始终有一次,唯一忧心是并怀念他的笑声。

 

责任编辑:君如

分享到:
更多 名家名词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