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朝代新兵送别场景
1. 唐代
兵车行
作者: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点评:唐代新兵送别,烽烟滚滚,场面壮观,但是亲人悲恸,哭声震天,生离死别。因为他们早就看见过,很多人十五岁就被派去防守北疆,四十岁又被派到西边去垦荒,直到老了还要戍边。这期间家里的佃租赋税一点不减少,而且官府还催得特急。更惨的是大多数人当兵去了就没有回头了。他们战死沙场,湮灭在荒野间,白骨成堆无人收拾,旧堆加新堆,一堆连一堆。阴雨天就能听到鬼的冤叫嚎哭,啾啾吓人。这世道,真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啊!
2. 抗战时期
丈夫去当兵,老婆叫一声
毛儿的爹你等等我,
为妻的将你送一程。
你去投军打日本,
心高胆大好光荣;
男儿本该为国死,
莫念妻子小娇身!
丈夫去打仗,
女子守家庭;
你在外边打得好,
我在家中把地来耕。
可惜我非男子汉,
不能随你投大营;
幸喜你今扛枪去,
一方之中有美名。
谁不敬重我,
丈夫去当兵;到了前方不怕死,
保住江山万家生。
纵然是死在沙场上,
有为妻的替你守家庭;孩子长大来相问,
我说你爸爸去打贼兵。
为国尽忠死,
千年留美名;
父是英雄儿是好汉,
前人修路后人行。
儿子成人知爱国,
保我中华享太平;
只有那些无心汉,
才在家中过一生。
丈夫去当兵,
老婆叫一声:
毛儿的爹你快快去,
为妻的不再远送行。
盼你平安回家转!
盼你多杀东洋兵!
你若不幸身先死,
英魂莫散喊杀声!
1938年
点评:这是作家老舍的作品,他借助妻子送丈夫当兵出征场面,喊出了那个时代人民的心声,就是民族在危难时刻,我们是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舍家为国,奋勇杀敌。即使战死沙场也是无比光荣。妻子知道这次送别也许是生离死别,但是她是如此坦然面对,声声叮咛,字字珠玑,包含着民族大义,爱国激情。
3. 当代(2017年8月)
哥在前方管好枪,妹在后方种田秧
广西某壮乡欢送新兵入伍,场面热闹,喜气洋洋 。但其中有一位姑娘略显愁容。武装部长看在眼里,悟出她的心事,对她说:“姑娘,当兵光荣,是好事啊,你应为情哥哥高兴才是。” 来,请你唱首山歌欢送他。姑娘接过话筒,情深地唱道:“优秀青年把兵当,阿哥保家卫国去远方;千言万语说一句,阿哥你要管好那条枪 。” 全场哗然大笑,掌声雷动。队伍行进中,部队首长急忙拦住,说:“你们谁是这位姑娘的情郎?来,还她一首歌再走。”只见队伍中走出一个小伙子,接过话筒落落大方的唱道:“优秀青年把兵当,一条皮带两杆枪;长枪拿去打敌人,短枪留住保鸳鸯 。”场上又掀起一阵欢笑。武装部长忍不住也来一首歌:“哥在前方管好枪,妹在后方种田秧 ;管枪莫给枪走火,种田莫给牛吃秧 。” 大家笑得前仰后翻,队伍在欢声笑语中进发。(根据微信整理)
点评:今天这个送别场面真接地气。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