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雨村 时间:2017-10-04点击:644

    越 洋 电 话   (一)
 
            林旭明
 
 
    刚吃完晚饭,小学教导主任杨明就习惯性地坐在电视机傍看新闻报道。忽然,一阵急骤的电话铃声大作。
    他看意正浓,极不情愿地拿起了听筒。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传了过来,但他一句也听不懂,英语声中夹杂着几个汉词,他幡然猛醒,机械地跟着话音重复着:
    “…叔叔…阿姨…秀郁…再见!”
    接着话筒里传来了一个小女孩清纯的童音,那是令他梦牵魂绕的乖巧袖珍女儿梅秀郁,可惜秀郁乡音已改,只   有“叔叔、阿姨、秀郁、再见”这八个字听到。由于语言不通,最后双方只好说“拜拜”道别。
    杨主任懊悔不已,假如儿女在家能当翻译,那该多好啊,真不知秀郁现在英国生活得怎样了?好挂心啊……
    怀着牵肠挂肚的哀伤心情,他再也无心看电视了,便走回房间躺在床上,看着相册上梅秀郁天真烂漫的照片,那思念伤感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他知道,这个电话是梅秀郁的英国领养父母凯思琳和安德鲁夫妇打来的。
 
         袖珍女儿
 
    2005年9月,一岁多的孤女梅秀郁来到杨主任的家。那孤独、封闭、惧生折磨得梅秀郁不成人形,要比同龄人细矮得多,而且额突腮尖,双眼深陷。据说前几个月她曾被一个美国富商领养,由于她惧生大哭不止,吓跑了那个美国佬,只好被送回福利院,从此,她不再跟人学说话。
    为了使她尽快适应家庭生活,院长决定把她寄养到普通人家。不知是命理相生或是前世修来的缘份,秀郁来到杨主任家里居然不哭也不闹,甚至连福利院的叔叔阿姨们都“啧啧”称奇不已!
    杨主任爱人庄姨抱了梅秀郁一会儿,就把她放坐在沙发上,但她既不言语也不敢哭闹,一直端坐着不动,直到累了也不敢睡下。那楚楚可怜相令身为人师的杨主任当即拿定主意:一定要把这小孤女培养成人!
    安顿下来后,杨主任开始实施他的育人大计,可是还不会用牙齿吃东西也不会说话的梅秀郁却多灾多难,经常感冒发烧,喝尽了人间苦辣,也尝尽了打针的痛楚。她背脊上那块三公分见方的疤痕,就是八个月大时生疮留下的。但她很坚强,喝茶吞药片从来眉头都不皱一下,就是打针也从来不喊痛。她似乎觉得这是她应该独自承受的痛苦,谁也帮不了的。因此也就习以为常了。
    杨主任见梅秀郁如此乖巧,更是由怜生爱,心目中把她视为自己的女儿了,闲时,他会开车搭秀郁兜风,去逛商场,去公园玩,去接触人群。几个月下来,秀郁胆子大了不少,也学会说简短语言了,“叔叔,阿姨”整天沾在口唇皮上。
    杨主任有时抽水烟筒咳嗽,梅秀郁就会围着身边转,侧着笑脸关切地说:“叔叔,哎哎,你咳嗽了,要喝凉茶啰!”
    那种关心体贴的语言出自一个三岁不到的女童之口,杨主任心中激动不已,一把抱过梅秀郁。说:“你真是好孩子!”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秀郁就会拼命往他怀里钻,撒起娇来说:“叔叔,亲亲秀郁”。
    在杨主任一家人的真诚呵护下,梅秀郁慢慢长大了,而且好像比同龄人更懂事、听话。她总想跟着杨主任的儿女改口叫“爸爸、妈妈。”但一叫出声就立即被无情地更正为“叔叔、阿姨”,她好像心有不甘,极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好景不长,几个月后,梅秀郁的右边腮下长出一个很大的浓疮,不得不把她送回福利院医治。那天,杨主任的爱人庄姨把她送到福利院时,是以泪洗面分开的。秀郁被福利院阿姨抱走的那一刻是拼命挣扎的,真的哭成了泪人儿。庄姨见梅秀郁哭得那么凄凉,真像生离死别那么痛苦,忍不住哭了,其他阿姨劝说:“庄姨,是这样的,为了孩子的将来,有时是要违背意愿硬起心肠来的,以后你慢慢就习惯了。”
    回到家里,庄姨耳边还不时回响着梅秀郁凄厉哭喊的语言:“阿姨…阿姨…阿姨呀…我要阿姨呀!…”
 
       承欢膝下
 
    在福利院医生的医治和阿姨们的悉心照料下,梅秀郁的病不到半个月就医好了,这不是亲人胜过亲人的一家又团聚了。早已到家的梅秀郁听到摩托车声就扑到大铁门前高喊:“叔叔…叔叔…叔叔…叔叔下课啦…。”
    梅秀郁高兴的呼叫声感染了正下课回到家的杨主任。看着白皙清瘦的梅秀郁,一种悲怜之情油然而生,他禁不住高声大喊:
    “秀郁…秀郁…我的乖女儿!…你好了吧!”
    “叔叔…叔叔好、好、好…我好啦!”
    久未见面的亲情表露无遗,幼小的孤女梅秀郁以为这就是她最亲的人,最爱的“爸爸”了,不顾一切地扑进了杨主任的怀里。杨主任着实地在她的脸上亲了几下。说:“秀郁,很久没打你屁股了,要不要让叔叔打几下?”
梅秀郁毫不犹豫一挣下地,扬起脸十分高兴地把屁股翘起:“叔叔,打呀,快打呀!”
    杨主任怜爱地拍了几拍便停了下来,秀郁不依,显得不大中意地大叫:“叔叔,再打,再打,不够力呀!”
看着天真无邪的秀郁,杨主任深感安慰:自己对孤女秀郁的培养没有白费,福利院的叔叔阿姨们的关爱已见成效。如果有人领养,真的可以放心了。从几次到地级市指定医院体检,梅秀郁样样都合格,这就是说,已符合被领养的条件,就只欠东风了!
    杨主任一开心,总忍不住要和梅秀郁分享,他立即把秀郁抱到车上,说:“秀郁,我们去兜风,逛街!”
 
      飞来横祸
 
    杨主任真的把梅秀郁当女儿看了,把她疼得不得了。只有三岁多,就教她吟诗写字读数,乖巧伶俐的梅秀郁很有天份,悟性很高,一学就识,与初来时简直判若两人,而且十分懂事识礼。凡是从大门经过的人,不管是街坊还是过路的人都会听到她甜甜的叫声。这很得别人的赞赏,也引来了不少嫉妒。
    杨主任时不时会买些点心奖励给秀郁,但她从来不贪多。家里从不缺点心水果之类,秀郁也不自己拿来吃,给就要,不给也不问,好似很懂世事了。如果是她的玩具,邻居的孩子可以随便拿,只要跟她玩,她就很开心,但又从不远离家门,她对小朋友说:“走远了,阿姨会找不着。”如果她有点心吃,会毫不吝啬地分给小朋友,从不计较,她觉得和别人分享是很幸福的。杨主任为她创造了不少这样的机会,使她增加了不少自信,不管她和好伙伴彩艳、红桃等玩得多入迷,只要杨主任叫“秀郁,回家啰。”她就会立即站起对小伙伴说:“叔叔叫回家了,下次再玩吧!”
    每逢杨主任要推车出门时,不管梅秀郁在屋里的那个房间都会立即出来送行,说:“叔叔,上课啦!叔叔,再见,拜拜”。
    直到看不见人影了,梅秀郁那快乐高兴的童音“再见、拜拜”还远远地吹进杨主任的耳朵里。
    2006年12月的一天早上,正准备上第三节六年级语文课的杨主任,被校长叫去接了一个加急电话,他的脸上立即变得蜡黄,额上沁出了豆大的汗珠……
    早上八点多钟,有七、八个大汉开着面包车来封了他家的住宅,扬言是查计生的要捉人。他爱人庄姨如老鼠见猫一样慌忙拿出十多年前的结扎证、计生证,市教局监察科的罚款单、市纪委监察局的留党察看和降职降薪等文件。并连忙解释说这是福利院寄养的孤儿。被吓得“哇哇”大哭的梅秀郁躲到庄姨背后。一个大汉毫无人性地把她硬拉到前面大喝:“快叫妈妈就不捉你上车。”他一边指着庄姨一边说:“这是不是你妈妈?快叫!这是你妈妈!”
    天真无邪的梅秀郁早就想叫庄姨妈妈了,这时有人恐吓诱导,她为了救庄姨不被捉,便怯生生地小声地叫“妈妈!”这叫声一出,这伙人不容分说就要捉人,其中一个似乎还有些良心便让庄姨跟福利院联系,院长说就把证件送来。刚放下话机,人就到了,福利院那位同志交涉解释,领队那人十分不耐烦地大喝一声:“假的,太迟了,立即捉人。”七、八个人如狼似虎地把这两个弱小女性捉上了车,扬长而去,而福利院来的那位男性同志却目瞪口呆……
    幼小的梅秀郁吓得不敢再哭,无助恐惧地抱住庄姨,她真不知究竟眼前发生了什么事,她更不知道自己给这户善良的人家带来了灾难,但她第一次尝试了人世间并不好过的铁窗生活。她连同可亲可敬的“阿姨妈妈”被捉了,那叔叔“爸爸”快来救救我们呀!
    叔叔用尽一切办法,总算在她俩饿了足足八个小时后被放了。可是叔叔却因此一夜间被“鬼”剃了头,第二天头上便再也见不到昔日浓密黑柔的长头发了——头发落光变成秃顶了。年已五十的叔叔仅剩的几根头发也全白了!
 
          真情永远
 
    2007年9月17日,是梅秀郁最开心也是最悲伤的一天。
    早上八时,杨主任读高二的女儿请了假,陪着福利院的阿姨叔叔们送梅秀郁上省城,要把她交给英国的领养父母。分手前,庄姨为秀郁穿上了一套最漂亮的衣服,梳着齐整的头发。她手上拿着昨天杨主任着意和她逛商场买的布娃娃。这时,杨主任爱抚地摸着她的头说:“秀郁乖不乖?”“叔叔,秀郁乖!”
    “秀郁,姐姐和你乘车去玩,去照好多好多相,你开心吗?”
    “好开心呀,叔叔,你又要上课了,我叫姐姐买好多东西回来给你吃呗!”
    “你要听姐姐的话,不准哭呀!”
    “咦,阿姨呢?阿姨!”梅秀郁好似突有所悟地大声地叫着,“我跟姐姐上车啦!”又十分懂事有礼地对杨主任说:“叔叔,再见!再见!拜拜啦!”
    梅秀郁透过车窗不断高喊着,不断挥着手,好开心呵!她又好像心有灵犀似的,也许这一别,今生今世就再无缘相见了。这三年来,阿姨夜夜守候为她换屎布换尿布的情景又浮现眼前,阿姨的指甲都全部洗落了。她禁不住又大喊:“阿姨!阿姨!我跟随姐姐去玩啦!”
    在厨房不忍出来的庄姨听到汽车的发动声,满脸是泪地走出来了。三年同甘共苦的母女情结令她十分伤感,真不忍心离别呀!我乖女儿好宝贝呀!可是汽车越驶越远……
    晚上五时半,整天牵挂着梅秀郁命运的杨主任坐立不安,在屋里寻找着梅秀郁的身影,可是却空空如也。以往这个时候,秀郁一定站在他坐的沙滩椅背后跟他藏猫猫玩耍了。唉,真是人去楼空,心如蚁爬呀!这时手机响了,是女儿发来的信息:“爸妈,我们跟鬼佬见面了,秀郁还好开心地跟她养母叫妈妈哩…可是…可是分手时她哭得好惨好惨啊!…我和阿姨是偷偷离开的…我们都不敢回头看呀!”
    思念梅秀郁的杨主任心里十分伤感,头脑一片空白。以前围在身边不停亲热地叫“叔叔”的梅秀郁去英国了,这么幼小的年纪远渡重洋去一个语言环境完全陌生的家庭,她能适应吗?梅秀郁呀,你又哭了吗?
    虽然年过五十,但多愁善感的杨主任每当想起梅秀郁,心里十分痒痛,好像万蚁在爬。真狠不得立即就要见到秀郁。一个月,两个月,难捱的日子毫无声息地过去了,过度的思念让几乎秃顶的杨主任显得更加苍老,原来看上去不到四十岁的他一下子就老过六十岁了。女儿不断发来信息安慰:      “爸爸,不要再伤心了,如果有缘,梅秀郁还会与我们再相会的……”
 
        友谊天使
 
    2008年6月23日,来自英国伦敦的越洋电话令杨主任再燃希望,却也放下了心头的牵挂。那是梅秀郁养父母凯思琳和安德鲁夫妇打来的。可惜语言不通,少了交流。杨主任把这告诉在深圳工作的大女儿。
    “爸爸,你明天去电信局查找来电号码,你那么想念秀郁,我打电话过去,叫她们给你打电话。”女儿的短信令杨主任深觉安慰。
    四天后的晚上八时,远洋电话又来了,这次凯思琳和安德鲁醒目了,叫来一个女留学生当翻译:“叔叔,阿姨,请放心,我们会好好照顾秀郁的,她在这里会很幸福,如果你们的家庭地址不变,今后我们会不断把秀郁的照片寄去给你们……我们是你们最真诚的朋友”
    这次,庄姨和秀郁通了电话,虽然语言还是不通,好在有那女翻译,所以都能会意了。虽然时隔一年,梅秀郁还记得庄姨和叔叔,还记得邻居的小伙伴彩艳和红桃,还记得送她上省城的二姐……梅秀郁成了这两个不同国度家庭联通的特殊天使。杨主任牵挂的心彻底放下了。这几年,福利院陆续寄养在他家里的十几个孤儿都有了幸福的去处——美国、英国、荷兰、法国、瑞典、瑞士……。
    过后不久,杨主任果真收到了梅秀郁的生活照和她领养父母的短信:“……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美丽女儿梅秀郁的爱心和关照。我们再次对你们表示我们对您的感谢和敬重……凯思琳和安德鲁·伦敦·英国。”
    捧着这封来自异国滚烫的信,杨主任全家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但愿积善之家呀,真有余庆!
    现在,你如有机会看到杨主任,你定会惊叹造化的确弄人,他的秃顶不见了,满头已长出了浓密柔黑的短发。虽然岁月沧桑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记,但他的心的确是年轻了,因为他有了新的希望和情感寄托,那就是所有寄养在他家的孤儿,都得到了善长仁翁们的收养领养或捐助,都有了各自幸福的家庭——包括梅秀郁。她们都成了美丽的友谊天使。当今文明世界,孤儿们再也不“孤”了,杨主任能不年轻么?!
 
 
 
 
          越洋电话(二)

            林旭明
 
        恭迎贵客

    人生如梦飘忽过,地老天荒不老情!这里续说的是《越洋电话》的故事。上集说到:2008年6月23日安德鲁先生从英国给中国的杨明主任打来电话以后,两家人便不断互通电话,并通过国际网络互送日常生活照片,尤其是细腻的凯瑟琳把梅秀郁从2007年9月去英国后的成长历程拍成相集,每年都传到杨主任一家人的手上。不同国度的两个家庭围绕着孤儿梅秀郁的健康成长给予了无尽无私的大爱,中国和英国这两个平民家庭建立的纯真友谊,正在谱写着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真爱。转眼间,几年的交往就在不知不觉间流逝,梅秀郁也变成小姑娘了。渴望一见的强烈感情驱使,特别是梅秀郁要寻找亲生父母的愿望,促成了两家人见面的契机。
    2015年6月1日上午八点,中国南方沿海一个小县城,在一间一层平房的小屋里,来自英国的安德鲁先生一家正与小学教导主任杨明一家人道别。虽然有M女士当翻译,但毕竟大家语言不通,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靠表情和动作来表达各自的感情。英国习俗和中国习俗混合在一起:握手了再拥抱,拥抱了又握手,泪水打湿了衣衫、笑语送走了愁怀、拥抱表达了关爱、握手诠释了牵挂。
    高大的安德鲁先生握住杨主任的手,湿润的眼睛久久地看着眼前这个令爱女梅秀郁日夜牵挂的中国男人,他满怀期盼地说:“你以后能去英国看望我们吗?”
    安德鲁先生的夫人凯瑟琳女士正和庄姨拥抱着,听到安德鲁先生这句问话后立即走前一步,渴望着听到杨主任满意的回答。
    经过M小姐的翻译,杨主任沉默了良久,他知道这是一道难题,如果仅凭自己那勉强维持生计的微薄工资,要想实现一家人去英国旅游探亲的美梦,那一笔庞大的开支是他这一生都不可能承受的也不敢想象的。但看着眼前安德鲁夫妇诚恳的邀请,又不能说明原因,更不想拂了他们的意,犹豫再三后,他只能模棱两可地说:“我一定努力,希望有一天能踏上英国的土地去看望你们,因为我们两家人都爱梅秀郁!”
    “不,是一家人,你们家是我们家,我们家也是你们的家,一个大家庭,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听了M女士的翻译后,凯瑟琳忍不住大声更正,满脸的泪水已经忍不住流了下来,接着是低低的哭泣声。离别在即,不知何日再能相见,所以大家都沉默了下来。这平平凡凡的两家人,为什么被凯瑟琳女士说成是一家人呢?这还得从他们的爱女——孤女梅秀郁说起——
    2005年,已经一岁多的孤女梅秀郁患了闭塞症,福利院领导决定把她寄养到普通人家,学习家庭生活,多接触人,尤其是小孩子。选来选去,最后寄养在杨主任家。因为杨主任爱人庄姨没有工作,儿女正读中小学,时间充裕,又有爱心,是最合适的寄养家庭。杨主任一家人把孤女梅秀郁看作是自己的小女儿,这几个哥哥姐姐更是把梅秀郁当作亲妹妹一样疼爱,只要回家,都一定带一些小礼物给梅秀郁,哄她开心。尤其是小儿子,放学回来后,有时会哄梅秀郁用细小的拳头捶打庄姨,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过了两年。
    2006年12月一天早上七点多钟,一辆小面包车停在杨主任的家门口,七八个年轻的彪形大汉走进屋里,不由分说地把庄姨和梅秀郁捉上了车,福利院工作人员拿来证件说明也无济于事,他们只说一句话:“抓计生的,这是他们的女儿,这小女孩已经叫了妈妈。你来晚了!”
    在杨主任努力了一天,她俩饿了一天的情况下,交了五百元罚款才放人。幼小的梅秀郁不知道这五百元已经是他们这个家庭大半个月的伙食费了,她更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被抓去过铁窗生活。不过,杨主任总是自我安慰:“退财消灾就当作穷人施舍给富人吧!
    转眼到了2007年9月17日,这是梅秀郁离开杨主任的家,跟着领养父母安德鲁先生和凯瑟琳女士夫妇去英国的难忘日子。此后,两个家庭便把精力投入到梅秀郁健康成长的关爱之中。每年,杨主任都收到来自英国寄来的梅秀郁的生活成长照片。大家平平静静地在安慰和问候中度过了八年。
    2015年4月20日,一通国际长途电话打到杨主任的家里,原来是安德鲁先生从英国打来的。杨主任接过电话,话筒里传来:“喂,是梅秀郁爸爸妈妈吗?我是香港人,在英国做酒店生意,是从英国打给您的,梅秀郁一家正在我酒店吃饭,她父母问您们什么时候有时间,他们准备在下月初去中国看您们!”
    “最好是安排在星期六、日,其余时间要上课,怕抽不出时间接待他们。”杨主任考虑上课时间都要签到签退,很不方便,所以这样说。香港人调头和安德鲁夫妇说了一会后又说:“那就定在5月30日见面吧!”
    放下听筒,杨主任立刻跟子女们说了梅秀郁要来中国的消息,并强调大家到时无论如何都要抽时间回家接待,不能失礼。其实,安德鲁早已经在网上告知杨主任的二女儿,由于二女儿忙于考会计师证,所以一直未上过网络。安德鲁见没有收到回音,只好打电话过来了。
    过了三天,北京的电话又到了,是一个年轻女子打来的:“我是来自北京的小聂,我是梅秀郁父母的朋友,他们托我通知您们,他们在5月30日去看您们,”
    安德鲁托在英国开酒店的老板打电话时,怕杨主任听不清楚,所以又叫北京的小聂再次打电话。
     “他们是通过政府还是自己来的呢?”
    “是他们一家人自己去看您们的。他们办齐了一切应该办的手续,您们放心。”小聂说。
听说梅秀郁就要和英国的领养父母来中国了,杨主任一家人那高兴的劲儿就不用说了。大家多次商量沟通,做好了迎接英国贵宾和孤女梅秀郁的一切准备。
 
           归国寻亲  

    乖巧秀气的梅秀郁就要和父母从英国来了,已经十二岁的梅秀郁长有多高了呢?她读书是不是很聪明?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杨明整天想的是应该送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东西给英国人,是送地方特色的食品呢还是纪念品好?他似乎忘记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读高中的小儿子在6月初就要高考了。当他醒悟过来的时候,就后悔当初为什么和英国人见面的日子定在高考前几天,这样儿子就没有时间回来见面了。他立即打电话给在广州工作的二女儿,要她与安德鲁先生联系,可不可以把见面的日期提前到5月初。
    几天后女儿说:“梅秀郁他们已经确定了行程,沿途酒店都已经订好了,甚至家乡第一城的酒店也已经订下了,不能更改了。”接着又说:“他们在5月初先到北京,再到陕西、安徽、上海、武当山等地旅游,5月27日飞抵广州,我们去接机,28日下午我和家姐每人开一辆车搭他们回家。”
    渴望见面的日子越来越近,久遗的中国大好河山原来是这么美好,已经逐渐长大的梅秀郁每到一处旅游看到秀丽风景,都忍不住流连忘返,不停拍照留影。在她脑海深处,中国才是我的家呀,我的祖国多么伟大呀!
一路风尘,好不容易在白云机场下了飞机,梅秀郁一眼就认出了二姐,的确,八年来二姐的的容颜一点不变。记得2007年9月17日读高二的二姐送她上广州见英国领养父母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点也不变。她的身边是二姐夫,大姐和大姐夫,这是通过网上看相片时二姐介绍认识的,而二姐结婚也才不过两个月。在M小姐的翻译下,大家见面寒暄了几句就去酒店了。女儿把见面的照片及时发给杨主任,让大家分享这美好的时刻。
    杨主任和庄姨看了照片,梅秀郁的确是长大了,长高了,漂亮了,满脸的稚气。不过,虽然时隔八年,梅秀郁的样貌还是依稀可辨。
    翻译M小姐和北京的小聂都说过,梅秀郁很想趁这次回中国的机会,能找到她的亲生父母,这美好的愿望恐怕是不能实现了,因为杨主任明白,连福利院都不知道,别人就更不容易找了。这也是他心里感到遗憾的地方。

          亲人见面

    在粤西高速路上,两辆小车正风驰电掣地从广州一路向西飞奔。阔别家乡八年的梅秀郁想到很快就要与庄姨她们见面,恨不得车速更快一些,就算旅途疲惫也毫不在意了。她不时地看着车窗外,透过那茶色玻璃镜片看到的美丽景物依然清晰美丽,她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大姐和二姐两个小家庭都请了一周假整天陪着他们玩,在广州算是玩了个遍,也吃了个遍。虽然与英国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不同,吃法也不同,但她一点都不觉得难处理,反而津津乐道。
    仲夏时节,娇阳似火,热浪滚滚,。2015年5月29日中午十一点二十五分钟,高大键硕的安德鲁夫妇和娇小的梅秀郁走出小车,等侯在家门口的杨主任一家立刻迎了上去。这时是翻译M小姐最忙的时刻:英语、中国语、家乡语混杂在一起。这个握手,那个拥抱,大家说说笑笑地走进了家门。本来就不大的客厅一下子来了成十个人,加上杨主任一家就显得更狭窄了。热辣辣的太阳光好像千万支火箭毫不客气地穿透一层水泥楼面,直射到每个人的身上,大家都是汗流浃背。杨主任不好意思地说:“非常惭愧,令您们受苦了。”
    凯瑟琳女士抢过话题:“不,我们回了家,这就是我们的家,以后不许再说这样的话,好吗?!”她看了看每一个人,非常诚恳地说道:“梅秀郁是我们的女儿,也是您们的女儿,非常感谢您们对我们女儿的关爱。”
通过翻译M小姐的口,大家才知道,安德鲁先生是大学教授,凯瑟琳女士是一间著名中学的校长。
    杨主任的儿子按照凯瑟琳校长送的学校画册和她的卡片,打开网页地址,一间宽阔漂亮花园式的中学呈现在大家面前。凯瑟琳女士向大家介绍学校的情况,她说:“我们的学校每个班的人数不得超过十八人,大多数都是在十三、四人一班,而且第一排与黑板的距离要超过两米二,每一横排只准摆四张课桌,直排最多只能有五行。”她停顿一下,喝了一口水又说:“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就像朋友一样交往,大家都很轻松,没有什么作业,就是参加各种活动,学艺术的多。”她指着梅秀郁说:“梅秀郁不但学会了钢琴、电子琴,其他的乐器也会不少,画画,唱歌、表演、游戏、游泳、跳绳、跑步、跳高、鞍马、高低杆等都有了等级证,她要求下学期还参加学校的女子足球队呢!”
    梅秀郁拉着庄姨在屋里转,要寻找当年她生活过的痕迹,想象她当年围在叔叔身边打转玩耍的影子,回忆当年顽皮爬窗的情景。只穿着背心的安德鲁不断地檫汗,杨主任的两个女婿抬来两台落地扇对着大家吹风,儿子把房间的空调调到最低,打开窗门让冷空气散发到大厅里,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凉快。实在顶不住热浪的炙烤了,安德鲁、凯瑟琳、梅秀郁、杨主任及儿子都走进房间里,那怕是透一口气也好。
    中午饭了,大家围坐在一张大圆台边。勤快的庄姨指挥女儿女婿把煮好的菜端上台,凯瑟琳不断地拍照。每上一道菜,都会引发出凯瑟琳一阵惊叹。欢声笑语卷走了热浪,融融的亲情打破了国界的束缚。安德鲁打开旅行袋,拿出几瓶据说是1976年收藏至今的威士忌,每人都倒满了酒。杨主任举起杯大声说:“热烈欢迎安德鲁先生和凯瑟琳女士夫妇携女儿梅秀郁光临寒舍,干杯!”
    凯瑟琳也举起杯说:“非常感谢您们热情丰盛的招待,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一个大家庭啦,祝愿大家开心愉快,干杯!”
    梅秀郁坐在庄姨身边,侧边就是翻译M小姐。虽然说大家语言不通,但感情是可以看出来的,就算不说什么,也能感受到对方的意思,能达到这样的沟通,真是很不容易了。大家都争着给客人夹菜,尤其是给大家最疼爱的梅秀郁夹菜,梅秀郁也毫不客气地吃,凯瑟琳说梅秀郁平时最爱吃的芥蓝花,她也很少动筷子了。
    吃了饭,他们就到了最热闹的海边月牙湾玩,尽情地享受着阵阵海风的荡涤,软软细沙的温柔抚摸和那凉爽醉人的海水醺陶。照相机快门的响声和闪光灯交织在一起,一幅幅海天美景惬意的照片记录着这一家人美好的新生活。淘气的梅秀郁还跟着姐姐们在沙滩上用木棒划出了一个大大的心形,用英文写上“我爱您”!
    5月31日是杨主任59岁生日,孩子们为了给爸爸庆祝生日,决定在晚上到游艇上过。
    大家坐上小轿车来到江边,刚下车,庄姨就不停地呕吐,她总是一坐车就晕。凯瑟琳连忙护住庄姨,安德鲁拿出从英国带来的晕车灵。
    习习江风吹来,大家都有一阵透心的凉爽,盛厦的炎热在这里起不到任何作用。
    生日蛋糕送来了,杨主任夫妇、安德鲁夫妇及梅秀郁共五人一起切蛋糕,其余的十几个人一齐唱起了中英文生日歌,浓浓的亲情与天地融合在一起,甚至天上飞过的鸟也俯下头来看看而不愿飞走。凯瑟琳说:“遇上生日,我们相逢,这既是巧合,更是缘份!”
    安德鲁拿出礼物,凯瑟琳给每人都派送了一份。男的是一支派克笔,女的是各样化妆品。杨主任也叫儿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块特制的铜牌送安德鲁,铜牌上刻着中英文:“英国伦敦.安德鲁先生、凯瑟琳女士.友谊长存!”然后署名落款和“中国广东2015年5月”等字样。
    凯瑟琳接过铜牌,说:“回到英国,我一定把这块铜牌挂在大厅最当眼的墙上,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梅秀郁在中国也有一个最疼她爱她的温暖的家!”
  
         依依惜别

    公园2015年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梅秀郁一家要回国了
    早上八点,安德鲁一家由杨主任两个女儿女婿开车,从第一城酒店送来到杨主任家里,只吃了一点面包当早餐,就准备上车了。翻译M小姐忙前忙后,给各人道别,。几天的接触交谈,大家几乎不用多少语言而仅用手势就能交流各自的感情了。
    世上都说:“相聚不易别更难!”这次一别,是横跨地球东西的两个国家,远隔几万公里,大家心里虽然不说破,但都知道今生能否再相聚真是未知之数,所以都非常珍惜这千金难买的相聚一刻。安德鲁的粗犷豪爽和凯瑟琳的温婉多情,让杨主任对外国人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再是粗鲁和不懂感情的了。
    安德鲁提议就在家门前照一幅集体相做留念,然后各自合照。凯瑟琳把梅秀郁推到庄姨面前说:“您跟庄妈妈和林爸爸各合照一幅留念吧!”
    梅秀郁和哥哥姐姐们都分别照了相,大家拥抱了又握手,握手了再拥抱,就是不愿离去。当大姐夫和二姐夫都开着了车,追大家上车的时候,凯瑟琳竟然放声哭了起来,不停地重复着:“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
大家都是含着汪汪的泪眼,挥手告别。上了车,梅秀郁一家人都从车窗里伸出手来,不停地招手。这是普通英国人和普通中国人的纯真交往,也是他们的真情流露。
    两辆小轿车缓缓开动,缓缓地向远方驶去,一直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了,往日喧闹的家一下子宁静了下来,杨主任心头忽然又涌起了一丝莫名其妙的牵挂——
    “但愿今生再能相会,但愿爱女梅秀郁健康成长!”杨主任心里不断地念叨着——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纪实小说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