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涵 时间:2017-10-26点击:433

邻居----调级


   车间调级是大事,刘师傅当然关注,一级工资只十几块钱,可是一年下来,也上百了,这对他是非常重要的。
   班组肯定是上报了他的,车间也批了,可是到了厂部有些问题,每次调级都有他,有些和他一起进厂的人,比他低了四级,人家有意见了。
  孙书记的意思是建议这次算了,谢厂长有些犹豫。
  最后谢厂长没坚持,刘师傅这次没有调级。
  孙书记到是特意打电话和刘师傅解释了一下。
  刘师傅心里委屈,可人老实只好说理解。
  马老师不愿意了,这叫什么理由,老实干活的到要让人议论。
  马老师去找张兰说这事,张兰是工会的,通过她反映一下情况。
  刘师傅不去,马老师只好自己去,她是子弟学校的老师,也算是厂里的职工。她说,学校里说,刘师傅能调级,就把马老师的指标给了别人。现在刘师傅的指标没了,她也没了,这太欺负人了。
  张兰只好安慰马老师,她说了解一下情况,看看学校那边能不能调整一下,毕竟学校那批准的晚,都是先顾一线。
  马老师叹口气,别人家不在意这十几块钱,我们真在意。我家的情况您也知道,我们的工资三分之一都照顾了老家。
  张兰点头,她心里明白,她这样的还在母亲和弟弟贴补,中门工资比她们家少,还在照顾家里,确实困难。
  张兰协调了学校,可是学校的指标已经公布了,不好改过来。
  张兰和老公说了,田副厂长说,能不能让刘师傅写个困难申请,你们工会给照顾一下。
张兰点头。
 
 
 
邻居---申请


  刘师傅不愿意写补助,马老师火了,又没本事挣钱,又没本事闹事,连申请不写,你能干什么。刘师傅生气的摔了杯子。
  杯子摔了,马老师更伤心了,她还要大吵,还是刘文静来了,妈,你声音小点,她用手指了东门。
  马老师突然想起,申请的建议还是张兰说的,现在自家大吵,让张兰听见了,多不合适。
  马老师低低的说,嫁给你真倒霉。
  马老师自己写申请了,以她的名义申请。
  张兰接了申请,一直安慰马老师,她会尽快办理。
  西门的李芬对宋科长说,瞧见了吧,和张兰走得近,有好处吧。
  宋科长是个笑面虎,为人圆滑,不过人还算正派。他劝李芬,别说这风凉话了,中门就是吃了亏,刘师傅的条件完全够了,要不是厂领导不想生事,也不会这样,马老师的条件也够了,说人家夫妻都调级不好,这才耽误。
  李芬是凭业绩拿提成,到看不上这一级,而且她业绩能达标,可是有时候经常请假,出勤那关过不了,这才没提上。
  现在不过是说说牢骚。
  她到不至于羡慕申请补助。
  宋科长继续说,这家人是老实,去年三车间那个,该提没提上的,人家老婆天天到谢厂长家里哭闹,弄得谢厂长一个月没回家。
  李芬想想也是,马老师这也太好说话了,怎么不找校长闹腾。
  其实马老师找了校长,校长到是说了,没想到刘师傅那头落了空,答应下次一定考虑马老师。
  马老师不好太逼校长,校长也还算客气了。
 


邻居---补助


  张兰给做了工作,她找了谢厂长,谢厂长也听说了马老师的事,就说你办吧,有事就说我同意。
 张兰给申请了二百元的补助,这到是出乎马老师的意料,她以为有一百就不错了。
 马老师在想着如何答谢张兰,张兰不会收礼的。
  马老师给刘文静和田然各织了一条围巾,马老师手巧,照着画册织的,和外面买的一样。一条红色的,一条白色的。
  她让田然选,田然选了白色的。
  张兰很奇怪,田然对衣饰要求很严,她没想到田然那么痛快的选了白围巾,而且田然一直佩戴了一冬天。
  后来马老师又给张兰织了件毛衣,张兰一开始还以为是外面商场买的。
  张兰想给人家钱不合适,她就送了两斤毛线,说是家里给的,她不会织,就送了给马老师。
  马老师知道张兰两口子从不收礼,明白人家是婉转的给毛线钱。
  张兰有一次问田然,这围巾你喜欢吗,你小舅给你买的红围巾,不见你带呀。
  田然说,我不喜欢太鲜艳的颜色,这白色干净,我喜欢。
  张兰想,马老师挺细心,她可能是发现田然的衣服颜色都是浅色系的,才织了条白色的。她注意过刘文静的衣服颜色都是亮色,马老师说,亮色醒目。
  有一次张兰问刘文静你的衣服是你妈选的,还是你自己挑的,刘文静笑笑,我妈定的,什么颜色都行,反正都是衣服。
  田然说,你真行,不好看的颜色你也穿,刘文静还是微笑,无所谓,我妈高兴就好,她辛苦做的。
  张兰和田副厂长说,文静比田然懂事随和。真希望她能影响一下田然,田然的脾气太倔。
 
 

邻居---冰糕


  西门是最早自己做冰糕的。
  李芬一直致力于与东门搞好关系,可是她送张兰的衣服,张兰都付了钱,只好在吃食上下功夫。
  她自己冻了冰糕,给东门送去,宋科长瞧见了就说,张兰那个人心细,你只给她家,她回头还要还你东西,收礼成了负担,你给中门也送点,就成了邻里互通有无,这样张兰就轻松了。
   李芬只好把冰糕分了两份。
   马老师挺惊讶,李芬突然对自家如此客气。
   田然和母亲说,咱家也买个冰箱吧,洗衣机可以不买,但冰箱用处多。
  田然是受不了,宋芙蓉天天在教室里吹嘘她家的冰糕如何好吃,然后大声的喊田然和刘文静的名字,问她们俩是不是,刘文静每次都喊是,味道好极了。田然因为吃了人家的冰糕,也只得点头。
  可是田然每次说了是,心里就不舒服。
  可的的确确是吃了人家的东西。
  她和母亲商议,自家也买一个吧。这点东西,张兰不能不收,她也在想,总不能一个夏天都吃对门的冰糕吧。
  她和田副厂长商议,田副厂长挺奇怪,一个冰糕吃就吃吧,还要买个冰箱呀,这可不是小数目。
  张兰说你卖几盆花就行了,我同学看上你的君子兰,肯出八百呢。
   田马上摇头,不行,我的花不能动,为了冰糕卖花,你想什么呢。
  张兰心里盘算,家里的钱不够,田副厂长每月的工资只交一半,另一半是花的专用基金。她想,为这事和兄弟开口也不合适,那个弟妹又要多事。
 
 
 
邻居---冰箱


  张兰最后决定,把自己结婚时母亲给的金戒指卖了。
  她有些心疼,可后来一想,对门有冰箱,自家没有,也不是个事。她到不是攀比。主要是她看的出来,这件事令田然不喜,她不知道田然别扭什么。
  她发现,田然对于宋芙蓉有的,她没有,会很介意,可是刘文静从不介意这些,她有时候真希望田然学学刘文静。
  张兰购置了冰箱,田然真的高兴,她心的话,总算不用吃对门的冰糕了,她其实对冰糕是吃也行不吃也行。
  田然让母亲也做了冰糕,然后分给中门和对门。
  张兰只做了一次,分了一次,其余的时候,田然再提,她就说,夏天过快去了,再弄冰糕不合适,明年吧。
  张兰是想到了中门,自家和对门这样,会不会给马老师一家带来压力。
  刘师傅对这类事,没反应,没感觉。
  刘师傅唯一的爱好是和人下棋。
  马老师的活计太多,要背课。家里的活不少,家里人的衣服,冬衣夏衣连鞋子都要她一针一线做出来。而且也要给家里的老人做点衣服呀。
  马老师还真没感觉出邻居们都用了冰箱,那个物件太贵,不在她的预算里。
  马老师和李芬的关系有些缓和,李芬不占用楼道,马老师就没什么意见,至于李芬是烫发还是直发,是一天一件新衣,她真没注意过。
  马老师的眼睛,都不带注意李芬的时尚装扮。
  张兰尽量淡化冰箱的问题。
  田副厂长却注意到了,他追问钱从哪来的,张兰只好说,娘家给的,她不能说卖了戒指呀。
田很生气,感觉老婆为了个可用可不用的冰箱,跑回娘家去了,这不让小舅子背后骂他吗。他沉了脸,几天不和张兰说话。
 
 
 
 
 
邻居---气氛


  家里的气氛让人压抑了,父母的冷战,还是影响了田然。
  田然突然发现,这三家里,中门吵架,能听见马老师的声音,她是直性子,声音从来不低头。刘师傅是摔东西走人。自家是冷战。只有西门,从来都是和气的。
  田然在想为什么呀,在她心里,中门是老实人,父母是有文化的人,西门最势力的两口子,怎么人家和眭相处。
  她和刘文静一起放学往回走,那天天气不错,田然说今天功课不多,咱们去小公园转转吧。
小公园离她们学校不远,是一个不大的公园,好在花木极多,树都是老树了,星期天的时候人不少,平时人不多。
  刘文静点头。
  在公园里她们找了个椅子坐下来,还有阳光照过,刘文静看出田然有心事,问她,你怎么了。
  田然叹口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老气横秋的样子,让刘文静哑然失笑,你也人小鬼大,别想那么多,大人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
  田然说,我就是奇怪,为什么大人总是有矛盾。
  刘文静想起母亲的话,没钱争吵就多,可是田家的条件挺好呀,田然的衣服,都是商场买的。
  她安慰田然,人都是这样,生气时,难免脾气大,气消了就好了。
  田然说,你说西门怎么不吵架呀。
   刘文静想起母亲那句话,人以类聚,西门是一类人。
  刘文静不好这样说,就说,李阿姨经常出差,宋叔叔看着脾气好,有些妻管严,我估计男人怕老婆,这家里就安静了。
  田然笑了,这个理由,好像有些道理,如果父亲怕母亲,自家也就太平了,可是想到父亲怕母亲,田然就替父亲委屈了。
 
 
邻居---闹剧


  大家都说西门安省,可是西门也有了风波。
  那是晚上八点多的时候,西门的门打开了,李芬把宋科长推出了门,让他滚,宋科长可能顾面子,没有回话,快速的走了。
  李芬平常说话声音有些娇滴滴的,刚才那声滚,太过尖利,好些人都听见了,有些疑惑,原来李芬的嗓音这么高。
  宋科长消失的快,到省了大家的好奇。李芬大力关了房门。
  马老师问刘师傅,这是哪出,她家也会吵架。
  刘师傅不爱说人的闲话,就说,不管咱们的事,不要多事。
  马老师却有些好奇,她想,西门不为钱吵架,那能为什么,两家条件不错,都是双方父母给他们钱花,又在外地,都是他们回去。能有什么事让李芬把丈夫赶走。
  她想八卦一下,却无人可说。刘师傅从不论人短长,这是优点也是无趣。
  刘师傅好不容易,有个白班,他调出一个频道看戏。
  马老师想找张兰,可是想想,她听刘文静说过,张兰好像和田副厂长闹矛盾。
马老师离开家,去了三楼的严家。
  严小惠和李芬在一个业务科,二人关系不好,因为李芬抢过严小惠几个客户,李芬说是客户主动找的她,可严小惠说是李芬找的人家。
严小惠正想找人说李芬的八卦,看见马老师,马上笑逐颜开。
  严小惠说,原来老宋有个老同学,可能是初恋,找宋科长办什么事,宋科长给办了,还专门请老同学吃饭,让李芬知道了,这才河东狮吼。
 
 
 
邻居---闹剧(二)


  马老师对宋科长的印象好于李芬,就说,宋科长看着不像那样的人,李芬就是太专制。
严小惠一笑,不管是不是,反正让李芬丢了面子,现在厂里都在传,李芬成了笑料。
  马老师心中明白,严小惠肯定也参加了传播。
  严小惠这个人,就是爱传闲话,她业绩不及李芬,领导面前不讨好,对李芬早有了不满。
马老师是因为上次和李芬吵架,让严小惠注意到了,此后严小惠就主动接近马老师,
  马老师也讨厌李芬,她和严小惠的友情,完全是因为她们都讨厌李芬。
  马老师想想说,要说李芬也算漂亮了。
  严小惠冷笑,漂亮有什么用,人家是初恋,看宋科长的殷勤,听说那个女的离了婚。
马老师回到家里,并没有和刘师傅说什么,她知道刘师傅不听这些,心里在想,李芬把宋科长赶走,好似不明智。
  第二天楼道里看见李芬,显明李芬没睡好,有些黑眼圈。
  李芬匆匆下楼了。
  宋芙蓉从家里出来,她有些气闷。还有些丢面子,母亲赶走了父亲,她估计这个楼道里都知道,而且刘文静和田然也会知道。
  宋芙蓉小脸绷得冰霜,却还高昂了头。
  这是李芬说的,越是这时候,越不能输了气势。
  可是宋芙蓉发现,田然和刘文静根本没人提这事,刘文静和田然都迷着香港的连续剧《射雕英雄传》。
 刘文静只能一周看一次电视,好多集都挨不上,田然也一样,两个人很是遗憾,田然在想怎么找到这本书。她和刘文静商量去新华书店看看。
 


邻居---闹剧(三)


  李芬现在明白赶走丈夫是错误的。
  她一上班就给宋科长打电话,让他晚上下班早点回家,她故意装作热情的声音,说买了鱼,一起吃,她在找面子。
  宋科长自然喜出望外。
  下了班早早回家做鱼去了。
  李芬气难平,可是明白,不能让宋科长离家,那她就成了笑话。
  最后决定,经济处理,没收宋科长的工资,一月只给二十块钱零花,超出了,写汇报。这二十块其实是让宋科长抽烟的。
  宋科长痛快的答应了。
  他让李芬直接去财务把她的工资领了就好,然后给他零花钱。
  宋科长有些奖金,这是不外传的。所以并不担心经济制裁。
  李芬也知道,但故作不知,她明白,这是一个态度,不能管得太严格了。
西门又恢复了夫妻双双把家还的亲热场景。
 这让严小惠有些失望,不过她明白,这是李芬好面子的表演。
马老师却松了口气,她是老好人,并不希望,西门闹腾。
 
 
 
邻居---调级


  这一次调级,马老师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她率先找了校长,校长上次答应她这次考虑,表态还是说没问题。
 马老师拿出了自己记录的加班表,还有替别的老师的代课记录,她交给了校长,校长一愣,明白马老师是有备而来。马老师这个人还好相处,领导交代的任务,都是认真完成,加班没问题。但是马老师对钱很看重,调级的事,她一直关注,有几次学校用的理由都是刘师傅那调了,这次马老师明确表态,她是她,刘师傅是刘师傅,她有她的工作,调级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是一个校方对老师的肯定。而且谁能保证刘师傅就一定能调。
  校长不得不慎重对待。
  马老师说,如果再被人算计了,她就找厂里讨说法。
  校长的脸有些白。
  刘师傅的也比较顺利,车间没问题,上次厂子里妥协了,这次自然要批准。
  今年马老师比较高兴,她和刘师傅都调了一次。
   马老师难得的去理发店烫了头发,她也爱美,可是烫发太奢侈,虽然十几块钱,她也不舍得。
  马老师去布店里扯了布,给刘师傅作了件衬衣。
  她没给自己买衣服,刘文静的她打算买件现成的,她做的衣服,不时尚。
  刘文静十二岁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第一件从商店里买来的裙子。
  裙子是天蓝色的,大方干净的色系,刘文静喜欢。
  刘文静很爱惜,上学的时候穿,回了家就换下来,叠好。
  这件裙子没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只有刘文静把她画进了图画里。
 
邻居---竞争
  田副厂长迎来了他人生的关键时期,谢厂长要退了,田也是竞争人选之一。
谢厂长向局里推介的是田副厂长,但是局里更看好另一位副厂长,那位资历比较老,人缘比较好,缺点是对技术说不上话。
 田副厂长是少壮派,人很严肃,和很多领导关系一般,他不会奉承人,也不参加一些领导聚会。
  张兰心里着急,说了几次,田副厂长虽然听着不过没什么行动。
  张兰真是无奈,她和马老师叹息,田副厂长就是一个书呆子。
  马老师说,田副厂长是实干型的。
  民主投票,居然打平。
  那位副厂长有些奇怪,他一直以为自己的票会高过田。后来意识到谢厂长的一些人脉,转向田副厂长。
  田副厂长还是一心抓生产,又处理了几个生产违规的青工,有一个一生气和田吵了一架,辞职走了。
  那个青工好似局里有个什么亲戚,后来有人说,田副厂长工作作风蛮横,有些太武断。
  局里来调研,田副厂长理直气壮,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任何人违规,都要严肃处理,他不辞职,我也要开除。
 
 

邻居---平衡


  谁也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孙书记兼任了厂长。
  孙书记的人缘没得说,待人也随和,可是他也不懂生产呀。
  孙书记请大家吃饭,姿态极低,请大家配合他的工作。
那位副厂长心里叹息,这一次没上去,下次要五年后,他已经五十六了,干脆申请了内退。
  田副厂长到没什么,孙书记这个人还算精明,不懂的事不插手,以前和谢厂长就配合的极好,不插手生产上的事。现在孙书记也表态,车间的事,由田副厂长负责。
  而此时张兰却是失望的。
  如果田此时升一级,对以后的发展极有好处,这次一耽误,就是五年,谁也不能保证,下一次就一定能升任。
  孙书记的爱人,在局里的办公室,特意找了张兰一起做头发,介绍一家美发店,是香港人开得,生意极好,还要预约。
  张兰明白,这是夫人外交,她只好如约前往。
  张兰没在家里说什么,只是有些失望。
  田然感受到了母亲的失落,这一段日子张兰比较沉默,她以前话最多,田然都烦她唠叨,可是这段时间,她和田副厂长一样,都有些惜话如金。
  有一次田副厂长指导女儿画画,田然说了一句,我妈最近话少了。
  田副厂长这才感觉到了。
  田副厂长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妻子不是官迷,可是还是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
田副厂长破天荒的给张兰买了件呢子大衣,他不得不忍痛放弃了对一盆兰花的购买。
  大衣是名牌,张兰穿上去,的确很开心,她很少收到丈夫的礼物。
  这件大衣,让她在娘家人面前露了一次脸,弟妹真有些羡慕,张兰的心情好些。
 
 
邻居---中学


  孩子们上初中了。
  张兰本想让田然转到市一中,但校长找了田副厂长,希望田然留在本校,子弟学校有小学和初中。
  田副厂长同意了。
  刘文静自然是升入本校的初中,她没想到,原来初中还可以去外校呀。
到是宋芙蓉去了市一中,她的分数不够,李芬花了钱,也因为宋芙蓉的歌唱比赛在市里拿了名次。
  对外李芬只说是因为宋芙蓉的歌唱名次好,一中特别照顾。
  只是严小惠有个亲戚在那里,知道了详情,就散布了出去。
  严小惠到是和马老师说过,如果刘文静想去,她可以帮忙,刘文静的成绩勉强搭边,少交点赞助费就行。马老师犹豫了,最终还是拒绝了。一方面为了省钱,另一方面,她感觉刘文静学习已经刻苦,在本校还算好学生,这成绩去了一中,估计就是垫底,她不认为,女儿总考后十名,对刘文静有什么好处。
  马老师谢了严小惠,说了她的顾虑,她感觉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她怕女儿受打击。
马老师给严小惠织了件画报的上毛衣,毛线是张兰送的好毛线,严小惠到有些不好意思,她知道马老师家的情形,这毛线真是好毛线,她都没舍得买。
  严小惠想了想,她经常出差,就捎了些天津麻花,她知道刘文静爱吃这个,刘文静到是乖孩子,每次见了严小惠都打招呼,有时候主动帮严小惠把菜拎上去。严小惠因为和李芬的关系差,宋芙蓉是从来不和她打招呼,田然只是点点头。
  相比之下,严小惠感觉,只有刘文静这孩子尊重她。
 
 
 邻居---愤怒


  田然的分数是够了的,一中很痛快答应录取,不交赞助费。
  张兰没有走关系,她只是拿了田然的学生手册和三好学生的奖状。
  张兰直接找了教导处。
  教导处的宋主任,看了田然的成绩单,马上拍板,他们也要优质生源。
  张兰满心欢喜,没想到田副厂长告诉她,田然必须在本校,他做为厂子里的领导,已经答应了校长。
  张兰明白了,田这是在支持校长的工作。
  校长是希望田然在中考时能为学校争光。
  张兰马上怒了,声音高了八度,孩子是不是你一个人的,你凭什么作决定,这样对田然不公平,她凭本事考上一中。
  一中是什么老师,子弟初中是什么老师,这能比吗。
  田副厂长是有准备的,知道张兰肯定不同意,所以才在录取通知单上签名。
  他签名了,现在档案在子弟学校,田然的档案是转不走了。
  张兰非常气愤,她第一次对田副厂长的独断专行有了体会,她摔了一盆兰花。
  然后回了娘家,她要带走田然,田然这一次对父亲的决定有些不满意,她对一中是早有所闻。
  田然被母亲带走了,她没来得及思索,到底应不应该走。
  母亲盛怒之下,田然没敢表态。
  她知道母亲为她好,也佩服母亲没有熟人介绍,能跑到一中的教导处,那是一中呀。母亲对自己是多有信心呀,她以女儿为荣,她相信凭了田然的成绩,哪个学校都会张开双手欢迎。
 
 
 
邻居----冷战


  这一次张兰的怒火久久不能平息。
  这和田副厂长买花不同,那只是田的爱好,她不支持也不必反对,总体来说,田花的还是自己挣的钱,虽然给家里上交的钱少,可是毕竟那是他的爱好,张兰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她尊重人的兴趣爱好。如果抛开花钱这一项,她也喜欢花,也喜欢兰花。满屋的花木,也是赏心悦目。
  很多同学去她家,都赞叹她家的品味有档次,不是花就是书,真真书香门第,清贵人家。
丈夫那一手好字,都让他们说是大才子。
  张兰曾经引以为荣,感到了骄傲。
  可是这件事不同,这关乎到田然的前途,一个重点中学,和一个普通的中学,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田副厂长那种优秀人才在哪里都能发光的理论,她不接受。张兰回了娘家,这次还带着田然,母亲和兄弟自然没意见,可是看弟妹的脸色,自然不是愉快的事。
  张兰的娘家是三居室的房子,本来住得宽敞,现在多了两个客人,就有些拥挤,现在张兰和田然都住在母亲的大房间里,本来弟弟的小儿子和奶奶住着,现在到了父母房间。
  张兰到是礼仪周全,先给侄子买了玩具,这个侄子和姑姑的关系挺好,姑姑每次都给他买好吃的好玩的,从来不教训他。张兰自己没儿子,对这个侄子很疼爱。
  小家伙刚上小学一年级,对姑姑和表姐都很好。
  只有弟妹一直拉着脸,这和平时走亲戚不一样,看大姑子的样子,有扎根的意味。
 
 
 
邻居----娘家


  幸而张松很热情,也一直说,这次姐夫不对,不回去,给他个教训,要不然以后田然的事,他又自作主张。
  张兰这才安心些。
  她每天照常去上班,晚上才回来,只在家吃晚饭,而且都是带了菜品回来。
  她特意给弟妹买了件时尚的连衣裙,弟妹这才有了笑模样。
  张松说妻子,不要有心思都摆在脸上,得罪人,那是我姐,这是我妈的房子,我姐也有份。你不要说,女人嫁出去了,和娘家没关系,你家的两套房子,你准备都给你哥吗。
  张松的妻子丁眉,这才不好说什么了。
  丁眉是个顾家的女人,自己很节省,对老公儿子都大方,对婆婆也好,婆婆照管着儿子,她们的婆媳关系还好。婆婆退休前是一家大厂的办公室主任,人很开朗,老关系也不少,这次儿子能进重点小学,都是婆婆的运作。丁眉不敢得罪婆婆,难得张兰这次主动给她送东西,那件裙子她看过,要二百块呢,她都不舍得买。她知道张兰也是咬了牙的。
  丁眉的态度和气了,张兰也松了口气,她知道这次住的时间长,一定要打理好弟媳妇。
她可以不在意丁眉的态度,可是还有田然呢,田然可是放暑假,天天都在家。
  事实上丁眉从来没有牵连过田然,她明白姐夫的能力不错,虽然现在只是副厂长,那将来是有机会做厂长的。张兰是张松的姐姐,开罪了也能缓和,可是姐夫不同,得罪了田然,就会得罪田副厂长,势利的她,不得不对田然客气三分。她从不给田然摆脸色。
  田然在外婆家,到是很乖巧,会帮着带表弟,教他写作业,一年级的功课好做。会帮着姥姥做饭。田然是那种聪明人,看一眼,什么都会,继续了父亲的高智商,只是母亲的高情商没遗传到。
  田然明白姑嫂关系难处,也看的出来,母亲这次对舅母的敷衍,那件裙子估计是母亲下了很大的决心。
  张松带两个孩子去公园玩,私下给了田然二百块钱,你家的情况我知道,钱都花在了花上,这钱你拿着,悄悄给你妈。
  田然很感动,舅舅是真的好。
 
 
 
邻居----上门


  一周后田副厂长才来,他是在等开支,不开支,他没钱。
 他购买了不少礼物,张家那四口都考虑到了,这一次,他明白,他不上门,妻女是要长住岳家了。
  他不介意张兰住多久,可是他的女儿在岳家看人家脸色,他不乐意,田然的脾气随他,不会奉承人,那个势利的丁眉,会让女儿受委屈。
  张家到是热情接待了田副厂长,岳母是明白人,女儿只是闹腾,又不是离婚,女婿哪里都好,前程无量,只是有些时候脑子一根筋。
  张松到是敲打了几句,什么家是两个人的,孩子的事,不能一人做主。什么夫妻之间多商量,不能独断专行。
  这些话张兰争吵时已经说了,算是老调重弹。
   田副厂长一直点头,说自己大意了,感觉女儿成绩好,没想那么多,是他不对,他说我检讨。
  他的低姿态,已经不容易,张松明白,这是为了田然低头,不是为了姐姐。
  张松叹了口气,姐夫不是我说你,你是让校长忽悠了,他要升学率,可是你想想,就算田然的成绩不受影响,可是同学呢,一中的同学将来上大学的有多少,那个子弟学校有多少,这是人脉呀。你不知道人脉的重要性吗,到哪里办事,有自己的同学,那多省事。
  这一层田副厂长也承认,可是他心里没有真的认为自己错,只是他想到可能会对田然有影响,才有些后悔。
  张兰一直不说话,在娘家人面前,要给丈夫面子,否则也是让女儿没面子。
  张兰给丈夫倒了杯茶,心里想,是不是就这样算了,上学的事成了定局,不可能改变,在娘家住了一周多了,如果再住下去,和弟妹的关系不好处,这一闹腾,凭白让家里损失了好几百块。
  她有低头的意思,田然马上进屋收拾了和母亲的东西,她是不要在这里住了。平时来玩玩可以,串个门行,住一天两天行,她可不要长期住在这里,太不舒服。
 
 
 
 
邻居----回家


  路上大家无语,田然看了看父母的脸色,明白,母亲回了家,可是依然在生气。
  进了家门,田然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总算回家了,她脸上有了笑容,她给母亲烧了洗脚水,给父亲倒了茶,然后才回到自己的小屋,终于自由了。
  张松和丁眉说,这夫妻真不能吵架,你看我姐这一闹腾,她家一个月工资都搁咱家。
  丁眉也有些不安,她考虑了一下,田副厂长送来的东西,加上张兰给她的裙子,她是有些势利,可是不糊涂,她想了想,要不然,你找个理由,给你姐还回去些。
  张松说理由是现成的,田然上中学,总算是个理由。
  第二天,张松来了田家,放下了三百块钱。
  田然把那二百给了母亲,这等于是五百。
  张兰叹口气,这就是亲人。
  田副厂长松了口气,只要老婆孩子回家,不住在岳母家,不让人背后议论就成。
东门的事,两家都知道。
  如果只是平常的回娘家,不会连田然带走,他们都知道,田然不愿意住亲戚家,田然的个性是很鲜明的。
  马老师和刘师傅说,张兰也不易,都是为了孩子。
  刘文静说,宋芙蓉去了一中,张兰也想让田然去一中,你没考虑过我吗。
  马老师说,你的成绩去了一中,就成了倒数,你愿意呀。
  宋芙蓉是想上艺术类学校,她这样的孩子,一中有一部分,老师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你的成绩上了一中,老师根本不搭理你。
  田然是人家凭成绩进去,你行吗。
  刘文静有些感伤。
  马老师说,不要太勉强,大学是要考的,好几年以后的事,你现在就好好学习就成了。
刘文静去看田然,安慰田然,你成绩好,在咱们学校也一样能上好大学。
  田然笑笑,几天没见刘文静她有些想念。
  田然说,我爸爸说了,我的成绩,在哪都好。如果不成,他给我找课外学习班。他和我妈保证了,保证抓紧我的学习。
  刘文静也开心了,好朋友回来了,她除了家里,总算能去这里了,还能和田然一起去公园看莲花。
  马老师不许刘文静一个人去公园,她说,一个小姑娘不能乱跑,两个人做伴还行,你没听严小惠阿姨说,有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在公园失踪了吗。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女性小说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