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网络 时间:2017-10-26点击:1921

屈原后裔为孔子后裔诗集作序

诗意的人生

屈 金 星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发展到元曲,再到“五四”时期的新诗即自由诗进入中国,无不体现诗之精神。从古至今,中国诗歌的文化意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直至今日,中国的诗歌并没有衰亡,而是紧紧跟着时代的步伐,伴随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反映出时代精神。

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灵魂深处震撼心灵的诗歌,表达内心的感受,寄托思想情感。一言半句,道出他们心中最深的感触,自然深藏而不做作。现如今,诗人们或是诗歌爱好者作为一个小群体,如火山爆发,不计其数。这证明诗歌这一文学体裁仍然受到读者大众的欢迎和喜受,如雨后春笋般朝气蓬勃。

孔令伟是孔子后裔,他身上流淌着孔子的血脉。作为中国文化的高峰,孔子的诗学造诣极深。他编写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启中国诗歌的源头。毫无疑问,孔子是中国最早的诗歌编辑,恐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歌编辑之一。孔子面临大河,感叹:“逝者如斯夫……”一句话中蕴含了多少时光诗意的沧桑!无疑,这是诗的余韵流光!

《诗经》风靡神州。可以相信,楚国的屈原研读《诗经》之后,以天纵之才,肈创《楚辞》。由是,屈原的青虬和凤凰激荡人类诗歌的天空。此后,风骚并称,诗意激荡。当这条血脉的大河、诗意的大河、文化的大河奔流到2000多年后的孔子后裔孔令伟、屈原后裔屈金星身上,他们不约而同奋起了诗笔。

5年前,经李俊鑫介绍,我和孔令伟在八朝古都开封相遇。彼时,正在谋划创作中国首部城市抒情史诗《开封颂》。孔令伟当即表示加盟创作团队。经过长时间的酣战,《开封颂》终于告峻。孔子、屈原的思想和诗情通过他们的后裔交融在同一首诗里。

孔令伟,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名出色的企业家,他热爱文学,执着于诗歌创作,以诗歌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商界人生和心路历程。在物质需要越来越大的现实生活中,有诗为伴,方能守护好一方精神家园。他以诗相伴,美德为邻,以诗会友,其乐融融,这正是中华传统诗词艺术承继者的风貌和写照。

孔令伟的为人正如其诗,时时事事保持着积极向上、催人奋进,从各个方面挖掘生活中阳光的、快乐的、永不放弃的精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所有的挫折。即使创业过程很累也很辛苦,但工作以外,他还是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欢的文字——执着于诗歌写作,不问收获,只求用诗歌记录下自己的历程,为自己,为读者,为诗歌,勤奋、执着。他的诗歌内容主要抒写“自然之妙,奔波之思,生活之感,挚友之情,格律之美”,其诗意蕴丰富,表达了诗人的多维视角和敏感细腻的思想情感。这是我欣赏诗集《星星的梦》的感触和印象——它更多的是抒写自然万物之妙,生活之思,诗词格律之美。我认为这是孔令伟的写作手法,也是他的写作思路与风格,应予肯定。读者只要接触他的诗歌文本,就会感受到他诗歌中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会让人对生命有所感悟,感受到诗境对心灵的撞击。

通读《星星的梦》,其诗歌内容丰富,诗歌本身在用词、炼句、意境上下了功夫,让读者耳目一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至少有二:

一是诗人气质。孔令伟是中文系出身,虽后经商,但他身上的文学气质并没有被匆忙的商业生活给磨灭。翻开他的创作,无论是格律,还是意境,大都日臻成熟,具有很高的品位。七绝组诗《春韵》《初夏》《秋兴》等诗作,无不是从现实生活出发,用格律来诠释四季之美,深受行家好评。孔令伟的成功除了虚心和善于向诗坛大家大雅学习外,主要得益于青少年时期练就了敏锐感受生活、形象反映现实的悟性。由此,也给我们一种启示:诗歌和生活在艺术上是相通的,要写出好的诗歌,学好格律是第一步,也不难,最重要的最难的还是要有诗人的气质,诗人的敏锐,诗人的灵感。

二是正能量。具有正能量的人,拥有大智慧,他们分得清世界的黑白曲直,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跑偏也不会随波逐流。他们不会扭曲事物的本质,不会夸大事情的不利面。他们知道世界运作的原理,明白人人都有优点和弱点,也知道如何去克服人性的弱点和发挥人性的优点。读孔令伟的诗作,我们能感受到诗人那种燃烧着的正能量、无形的使命感和自尊自爱的人格。如他的《我相信》,“在梦与季节的约会里/我听到了/那一份庄严的承诺/我相信/这不仅仅是约定/还是责任”,又如《忘记》,“走出冬的冷酷/才会迎来春的丝雨/忘却途中的痛苦/才能创造新的奇迹”,无不表达了他对生活积极的态度。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但其实,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

我认为一个人要想人生无悔,就需活得有质量,活得有气量,活得有分量,活得有个性,活得有血性,活得有人性。放在诗人孔令伟的身上当之无愧,他就是这样的人!他活得有血有肉,掷地有声,他一边创业,一边创作诗歌,并把这两个“创”都发挥到极致,事业有成,梦也归根。我敬佩,我感动!

一首好诗,必须将言志、抒情、写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诗,言志而不抒情,读起来就会呆板枯燥;抒情而不写景,也会使读者感到缺乏美感,达不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这是诗之艺术境界,也是诗中三味。诗可以品,但切忌解读破译。诗读之朗朗上口,晓畅明快,轻松自如则可。诗忌晦涩、乏味、无情、缺意识,追求的是通俗易懂,读之愉悦,让心灵与心灵得到碰撞,情感与情感得到交流,做到身心快慰。这是我的主张,也是诗人孔令伟的主张。

孔令伟的诗歌创作,能将自己深切的感悟和个人情感渗透到所想要表现的具体的形象之中,用情感去拨动人的心弦,使之唤起读者的共鸣,共同行走在诗意的人生。艺术是高尚的,无论是阅读和欣赏,也无论是写诗还是作文,都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升华人的情趣气质和人生境界。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想当诗人、艺术家,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孔令伟追求真理、真诚处世、艰苦朴素、勤奋工作学习,是正能量传播者。诗格即人格,读孔令伟的诗,可以读出他美好的心灵。尽管在诗歌写作的执着追求中,他跌跌碰碰,在披荆斩棘中前进,但我相信,他的诗最终会经受历史长河的洗礼,得到读者的认可。
 
注: 这是著名诗人,辞赋家屈金星为孔令伟诗集(星星星的梦)作的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刘雅阁

分享到:
更多 网文精选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