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紫薇 杨旭 时间:2017-11-09点击:1366



周瑟瑟诗集《暴雨将至》出版


先锋诗歌的一种新的语言探索
 

    周瑟瑟诗集《暴雨将至》近日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系该社诗歌出版品牌《百年诗库·实力诗人》之一种。这是周瑟瑟目前较为全面的一部诗歌选集,收录有1985年至2017年上半年400多首诗,厚达500多页,同时还有周瑟瑟的书法与水墨作品穿插其中,诗集装帧、设计、印刷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由诗人设计师吴晓担任视觉总监,分为祼背装、直背装与毛边本三个版本,是近年装帧设计较为特别的诗集。

    从周瑟瑟1985年的少作,到他近年语言的变化,这是当代诗歌一种新的语言探索。周瑟瑟以颠覆传统、重建先锋的写作,将当代诗歌带入到鲜明的个人语境、节奏与语感,以现场高强度的写作方式,验证了生活与语言的共生关系,他的写作题材的陌生化或日常化,揭示了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诗歌存在,从而回答了什么是诗,什么是自由的写作状态。周瑟瑟创造的是一种诗与人、诗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他的“简语”写作正在影响其他敏锐的诗歌写作者。


    诗人、评论家李建春在诗集跋《道气,丧礼与诗艺》中写道:他诗形上的直观变化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暴雨将至》这本诗集显示,2015年之前,周瑟瑟基本上是一个长行诗人,2016年之后,他有意识地将诗行截短,行内无标点。诗行肥大具有一种赋和深呼吸的效果,赋体物而浏亮,善于描述事物,延长或唤醒情绪,体现为时间和空间的双向拓展,达到“亮”,是一个诗人文学雄心的表现。短句式接近口语,擅长捕捉或模拟当下情景中的思维反应,是开放的,对话式的,不求穷形尽相,但求直达意会。他给口语诗带来的礼物,就是空性,道的气息。
对于《暴雨将至》这部诗集,众多著名评论家与诗人给出了他们的评价。

    评论家唐晓渡认为:周瑟瑟的写作和其倡导的“卡丘”互为笺注,以无视定义对应于诗的不可定义。他的诗以随兴和敏捷见长,快放而轻盈。其意绪多起于琐屑的日常经验,虽很少和时代正面冲突,却也从不闪躲无可避免的摩擦和不适;其运思则如蜻蜓嬉空,飘忽不定。高举低翔,悬停进退,端在一念流转;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驭气而不蓄势,务求生趣盎然。他以游戏态度自由出入历史和想象的时空,以持续的消解和重构使传统的“性灵说”重新焕发出生机,以貌似“自动写作”的无可无不可呈现情感和语言的正义。


 
    评论家张清华认为:很少有诗人能像周瑟瑟这样,将至为庞杂的经验与事物、感性与思想融于一炉,能够将传统的诗歌元素与人文观念,同现代后现代的文化意象贯于一体,借助随时随地的触发,融合出繁复精细的诗意,与化腐朽为神奇的词句。他的诗是概念与物象之间、思想与无意识之间穿梭与互动、激发与创生的典范。

    评论家霍俊明认为:《暴雨将至》是个人写作的历史档案、精神传记和诗学成长史。尤其是周瑟瑟近年的写作印证了“写作的修正”,这一修正是诗学和社会学双重视野下精神成人与现实场域交互往返的过程。十多年前的周瑟瑟在“中关村时代的乌鸦抑或夜莺”的声调下追求现代性的繁复和密度极大的抒情方式,那时他真正的诗人面孔只是呈现了有限的一部分。今天看来,日常流年与内心迷津交织中周瑟瑟已经在更新的写作中全然掀开了迥于同时代诗人的精神面孔,而愈益开阔、精深和自洽、自审的写作也在诗人经验愈益匮乏的时代打通了写作的新的可能性。更为可贵的是,周瑟瑟在不断放大的阴影和过去时的历史颓败中重建了一个诗人的“现实感”、知识分子的求真意志以及田野作业式的地方性知识。我想到了诗人近乎墓志铭一样的诗句,“只有我这命运的囚徒在独自深入”。



    评论家程一身认为:周瑟瑟的近作将恣肆的生命气息与鲜明的文化立场融为一体,在深入回溯传统中表现出独立探索现代诗歌前景的勇气。可以说他已经破解了传统与创新的难题,弥合了观念与创作的裂隙,从而接近或达到了创作的自由之境。在他的诗中,不难感到某种自信。这种互为体用的自由与自信并非盲目的自我膨胀,而是切实解决了一系列文化困惑之后的实力彰显。因此在他写父亲的诗《林中鸟》里,一切障碍均被打通,人与物、人与人融合得极其彻底。

    诗人伊沙认为:从他朗诵时的投入状态可以看出,周瑟瑟是个天然的本质的诗人,他年少成名、颇具锋芒、古道热肠、敢于担当、主持公道,乃21世纪中国现代诗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家。

    诗人沈浩波认为:我喜欢周瑟瑟诗歌中的那种活力四射,这种活力来自于周瑟瑟这个人,是人的活力带来了诗的活力!一个真正的诗人,当有此生命活力,也只有有此生命活力的诗人,才更配被称为是真正的诗人!周瑟瑟正处在其生命状态和写作状态最好的时期,甚至越写越开放,越写越先锋,越写越自由,越写越野蛮,因此也就越写越精彩!一个精彩的周瑟瑟,才刚刚开始。




    诗人臧棣认为:以往,尽管存在着不同的风格偏好,但诗歌写作的风向标基本上都指向了经验的提纯。也就是说,不管诗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雅语或口语,诗人的目标都是写出纯诗。而周瑟瑟的近作则逆向而动,从诗的不纯中攫取经验的张力和想象的敏感。借助对世事的观察,他的诗把语言的咀嚼变成了一种无所不能的写作行为。

    诗人张执浩认为:周瑟瑟的写作风格多变,一方面显示了他强大的吐纳能力,另一方面又让人对他总是充满期待。在我的阅读视野里,这样的写作者不是很多,而是少见。广博的题材,庞大的写作体量,这无疑是成就一位优秀写作者的重要途径,周瑟瑟的优异之处在于,他总能迅速将自己的笔触切换到大众陌生而只有他熟知的领域,并成功发掘出一个又一个文学的矿洞。尤其是他近阶段的诗,在摈弃了“写”的架势以后,以“活”的形象掘开了诗人与生活之间的阻遏,达成了诗意与日常之间的天然和解,语言流畅而清新扑面。我以为,这是一个真正长寿型写作者所做出的明智选择,我也因此对他的期待又增加了一份。



    诗人柏桦认为:我每次读周瑟瑟的诗都有所思,有所得。他开阔的诗歌视野和独到的诗歌技艺总是那样令我难忘。以至于我好几次将他的名字写入我的诗中。譬如在我的“波浪诗”里,我写下这样一句:今朝我读松树下周瑟瑟。

(黎紫薇 杨旭)
 
(《暴雨将至》作者签名本,定价75元,快递费15元,共90元,欢迎微信红包订购,周瑟瑟微信号:zhousese-sese,加微信时请注明订购诗集。)

责任编辑:于飞

分享到:
更多 新书推荐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