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贤根 时间:2017-11-23点击:1115

    有一日,我砍柴归来,斗笠上插着数枝喷香的山兰,见屋檐下一桶蜂前成群结队翻飞,好似古书中描述的千军万马在调遣,“爹,分蜂啦!”我爹冲出门槛,头一仰:“快,泼水!”

 

 

    家养蜜蜂最早起于何时?说不清,爹也说不清,只记得阁楼上那堆残陈的蜂桶片有“道光”年号的毛笔淡迹。孩时,十几桶蜂堂而皇之地置在门面旁,屋檐下,前后窗台上,春暖花开,门前屋后,满天穿梭,芬芳四溢,小小的山村人家,沉醉在静谧的甜蜜中。

 

    有日,爹对我说:“上山摆蜂桶。”他将空桶内侧喷了几口蜜,挂上扁担,掮上肩,噔噔地上路了。我像欢跳的溪水追其后。会稽山南端的山山岭岭,曲折迂回,陡峭挺拔,爹攀至崖下,刀劈般耸立的高崖底部里凹,杂草已铲,几块乱石上方座有石板,看出,爹早已瞄好风水。他将蜂桶放置在石板上,桶底锯有齿型的六、七个口对外。他背过身,瞄了瞄朝向:“蜂嗅觉灵敏,老远就闻到蜜香,成群的过往,就会进桶安家。”他割几把茅草盖在桶顶,压两片石,算是为它遮风挡雨。其实这地势,雨水不易打着,阳光倒有斜照,有两石压顶,显得稳重。“以后进山,常来瞧瞧,这里朝向好,会有。”

 

    大约半个来月,进山砍柴,路过那座高崖,我架好柴担,攀爬而上,见有几只蜜蜂进出桶底的小口,心似灌蜜。傍晚,我和我爹一高一低上山,举桶瞧看,蜂仅拳头那么一小团。爹坐在不远处抽烟,云丝缕缕飘逸,我在附近采拮野花。待到天暗爹说:“采蜜的工蜂差不多飞回,包!阿端侬垫。”他端起蜂桶,我将青布围裙铺在石板上,拉平,他包扎好桶底,我们一前一后落山,将桶置在旧屋的窗台上。翌日清晨,它们与其它蜂桶的蜜蜂一样,忙碌开来。“阿农家又增添户口啦!”爹抽着竹管烟筒,在滋滋声中欣赏蜜蜂飞进飞出。

 

 

    成功与失败,总是相随相伴。有次爹进山砍毛竹,见置在毛竹山上的那只桶口蜂踊如潮,纷飞繁忙。这里山高路险,人们极少上来,待知晓,已是大半桶蜂巢了。他试着拎拎,沉沉的,大部蜂房贯满了蜜。毛竹背下山,后半日回头,等天色昏暗,再用青布围裙包扎好往下背。那夜明月深匿,山溪竹涧沉浸在墨黑中。山路的每个湾头拐角,路旁的每棵松枫竹篁,甚至哪一段走几步,哪段溪跨几脚,在黑夜中我爹也有数,当然,也不在乎野猪出没,草蛇拦路,怪兽嚎啸,但意想不到的是过一泉流时,爹脚底滑苔,蜂桶“嘭”的坐在石头上,“轰”的一阵,蜂桶里的蜂巢砸在包扎的围裙上,万千辛劳的甜美顷刻坠碎,家破蜂亡,存活者疯癫般在桶里挣扎飞旋。爹此时苦不堪言,只得背起,浓郁的甜蜜透过青布包裙漫撒一路。我奶奶、我娘等到深夜还没见村头响动,担心出事,吩咐我们儿孙举火把进山接应。翌日蒙蒙亮,剩活蜂群倾巢逃往山野。

 

    蜜蜂春夏最为忙碌。稻穗扬花灿烂时,蜂已繁殖成大家庭。“搬梯上去看看,每桶留一、二个皇房,多余摘掉。”爹说。山里人称之“摘皇”。蜂是母系氏族,每桶蜂只有一只母蜂,即蜂皇,比工蜂长且大,像马蜂。蜂巢将满时,整齐排列的蜂房中间二、三片的下端有几个小核桃大小的蜂皇房,蜡黄的房内躺卧蜂皇蛹,待她长大,就要另立门户,带领部分工蜂远走高飞。蜂皇越多,分家的工蜂越少,工蜂采蜜量少,过冬就难。这像家庭,缺劳力,势必生活艰辛。我家九口,爹娘农田劳作,空闲破竹编箩,奶奶年迈八十还用那已消磨成月牙型的篾刀划篾,孩子放学,首要的是完成家长布置的编箩筐数,然后做作业,戏耍。养蜂,对于家庭,是忙碌中的消遣,紧张中的松快。接蜂、割蜜是我爹的活计,其它由我们帮手。我爬上木梯,小心摘除皇房,每桶留最大的一、二个。每到此刻,我总要轻轻地抚摸这些密密麻麻的小性灵,对它们说上一阵悄悄话。

 

 

    有一日,我砍柴归来,斗笠上插着数枝喷香的山兰,见屋檐下一桶蜂前成群结队翻飞,好似古书中描述的千军万马在调遣,“爹,分蜂啦!”我爹冲出门槛,头一仰:“快,泼水!”这话像条指令,全家老少,有的提桶,有的端盆,用瓢向上泼洒,成群的蜜蜂在六、七米的空中盘旋,仿佛是在等候蜂皇的命令。我们抓住时机,疯狂地将清水在空中洒成网,洒成片,在鲜红太阳照耀下,闪出七彩的光泽。最小的弟妹端着小竹碗助战,泼不到一、二米,成了落水人。空中的蜂湿漉漉,地上的人湿乎乎。蜂飞不动,被迫停在附近的树上结成团,黧黑的枝杆上突然间挂上一个褐色的包。

 

    我爹来不及换衣,回头拎只空桶,喷上蜜,上树,他两腿夹着树杆,壁虎般伏在上面,将空桶支在蜂团上,一手扶桶,一手轻轻地撸蜂。那团蜂在他轻轻的抚撸中往上爬行。我们觉得他很费劲,但这活只能单干。待蜂入桶,他拎着蜂桶一寸寸退下,我们真为他担心。

 

    一个新的蜜蜂家庭诞生了。

 

    倘若发现不及时,倘若水泼不到领路蜂,它们就可能直奔山岭,山里有我家的几处蜂桶,可在会稽山的岗岗岭岭中,有多少家的蜂桶期待着啊!

 

    蜜蜂不时增添,最盛时我家有24桶。

 

 

    夏末秋初,蜂桶内上半部的蜂房封满了蜜。割蜜时节到了,孩童早早闻得浓醇的香甜,追问长辈早日切割。夜幕徐合,爹在长板凳上绑牢倒立的方凳,把一桶满腾腾的蜂桶斜倒其上,上方再斜扣一只喷有蜜的空桶。他端坐板凳一头,细心揭开倒斜蜂桶的木盖,嘘嘘地向里吹艾烟,蜜蜂感觉到了洪水般的烟雾,惶恐地向上遁逃。随着烟的升飞,它们阵阵密密地爬上空桶。木盖部蜂房的蜜在松明的光照下闪烁着晶亮。爹喜形于色,捋起衣袖,操刀挖了一块,填到早候身边的我的嘴里,又挖一块填给我弟,在五、六个小孩的啧啧声中爹挥舞钢刀,蜂蜜随蜂房哗哗坠入大罐。

 

    男孩大多馋,好奇,不离蜂桶,谁料,散飞的一只蜜蜂不知何时进入我的开挡裤,顿觉痛苦时方知被蜇。我叔给我捏草药汁涂抹,边抹边调侃,一圈男女孩像看戏法,弄得我涨红小脸哭笑难言。这一夜,小东西红肿透亮形如光洁的玉烟嘴。小肚鼓涨,总尿不出。我爹上后山采回一种草药,捣烂敷上,稍刻,裆下水流潺潺,好不畅快。第二天,我仍蹭到爹身旁,再次期待切割的醇香。

 

    每年割下滤过的浓稠蜂蜜,大多分送邻居、亲朋好友,分享几份甜蜜,换得满堂赞声。山里人重情谊,秋日谁吃玉米饼,春上谁咬麦馍馍,端上一小碗蘸就着,别有风味。山村人家,手艺活赶集赴市换现钱,食用的蔬菜、蜜类一般不出山。有时,给路经家门的歇客端上一碗蜂蜜水,那感激的笑靥,至今仍深深印在脑子里。

 

    入冬,山花凋零,蜜蜂进出也少了。我们给蜂桶外扎稻草御寒。进九后,小瓷盘上排松针枝,洒蜜,置于桶底,让它们汲取营养,度过严酷的冬日,编织来年春天的童话。

 

 

责任编辑:晨曦

分享到:
更多 散文原创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