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 仁
●杨东志
麦仁姓麦。之所以取名“麦仁”,是因为他的母亲在生他时正在用簸箕“簸”石臼舂出来的麦仁。她“簸”着“簸”着,突然骨盆大开,“跐溜”一下,孩子就掉到了簸箕里,沾了一身的麦仁。
麦仁小时候就很聪明。他的邻居老爷爷是一个读过几天私塾的人,喜欢唐诗,没事的时候喜欢抱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摇头晃脑地朗读。麦仁耳濡目染,四岁多时就能背出近百首古诗词。所以,人们都说麦仁“是一个读书的料,日后一定会前途无量。”
麦仁上学后果然如此,学习成绩优异且不“偏科”。这下更加坚定了父亲让他读书的信心。
麦仁家里很穷。“望子成龙”心切的父亲为了让他能够出人头地,在麦仁读高中的时候,曾经多次偷偷卖血给他交学费。
“命里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或许就是麦仁没有上大学的命吧,尽管他学习成绩优异,学校大小考试测试都是名列前茅,但每逢“高考”就他“晕场”。所以虽然经过“八年抗战”,却仍然还是“名落孙山”。
无可奈何,麦仁只好回乡务农。但他善于钻研,见父老乡亲施用“碳铵”化肥时,又是刨,又是撒,又是封,于是就研制了一个“碳铵耧”。用这种耧施用碳铵,既快捷,又节省劳力,拿到社办工厂一生产,很快享誉一方。后来,麦仁还因它而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发明二等奖”。那时候,国家为鼓励全民“科研”,规定凡获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者,可由人事部门按“社会闲散科技人员”直接录用为国家干部。所以,麦仁自然而然地也就跳出了“农门”,当上了国家干部。自此,他官运亨通,由乡农科站长到县农业局副局长,继而县科委主任,继而副县长,可谓一路绿灯。
当官也累。麦仁坐上副县长的交椅之后不久,便决定到外地“清闲几天”。他“告假”之后,揣起自己分管的农业局的池局长奉上的两万元“小意思”,带上妻子儿女便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但起程不久,麦仁感到胸部频频发痒,用手一挠,瘙痒更甚。挠着挠着,他突然觉得有什么东西挡住了手指,于是急忙解开纽扣,低头去看,结果差点昏了过去——竟然发现是一只“手”。
麦仁发现自己身上的第三只手之后,胸部的瘙痒虽然慢慢停止了,但却平添了一块“心病”。不是吗?尽管那只“手”只有儿童们的玩具娃娃的手那么大,小得不能再小,可毕竟自己成了一个“畸形人”。一下火车,他便偷偷地去找诊所,上医院,可医生们却也莫名其妙,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就这样,一次本应十分温馨的旅游被搅黄了。
事情并没有结束。麦仁上任伊始,所以上贡、送礼者就格外的多。奇怪的是,他每接一次纳贡财礼,那胸部的小手便会长大一点。
于是,他下决心要治好这个毛病。他先后去过上百家医院,但医生都束手无策;他想过手术和激光割除,但医生们不明就里,不愿轻易下刀动手。绝望之际,他想到了迷信中的“外科”(方言。即巫医)。他知道,若自己果真得的是那种“邪病”,在医院求医问药是没用的,只有请名道高僧方可治愈。
趁着一个节假日,麦仁推掉应酬,瞒着家人,独自乘车北上,到一座名山上的名观去找一位有名的高道。
在道童的引导下,麦仁找到了高道——“玄机道人”的下榻之处。推开房门,看见一位须发皆白颜面红润的老者正在闭目打坐。他正不知如何是好,只见“玄机道人”双目微开,一个声音犹如天外飘来。
“来了?”
“来了。”
“何事?”
麦仁见问,便一五一十地将来龙去脉叙说了一遍。“玄机道人”招手示意他近前,一番“望闻问切”之后,略有所思,一言不发。
“师傅,我这病……有治吗?”麦仁忐忐忑忑、惊恐不安地问。“玄机道人”仍未开口。
“师傅……”
再三追问,“玄机道人”方才仰天叹道:“世风日下!世风日下。”
麦仁听罢,莫名其妙,于是再问。
“玄机道人”摇头答曰:“莫怕,莫怕……只要你无私无欲,六根清净,烦恼自然除!”
麦仁一听,恍然大悟。拜别“玄机道人”,便下山回家去了。
自此,凡上贡、送礼、溜须拍马者,麦仁均一一婉言拒之。
不久,那第三只手果然消失。
●杨东志
麦仁姓麦。之所以取名“麦仁”,是因为他的母亲在生他时正在用簸箕“簸”石臼舂出来的麦仁。她“簸”着“簸”着,突然骨盆大开,“跐溜”一下,孩子就掉到了簸箕里,沾了一身的麦仁。
麦仁小时候就很聪明。他的邻居老爷爷是一个读过几天私塾的人,喜欢唐诗,没事的时候喜欢抱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摇头晃脑地朗读。麦仁耳濡目染,四岁多时就能背出近百首古诗词。所以,人们都说麦仁“是一个读书的料,日后一定会前途无量。”
麦仁上学后果然如此,学习成绩优异且不“偏科”。这下更加坚定了父亲让他读书的信心。
麦仁家里很穷。“望子成龙”心切的父亲为了让他能够出人头地,在麦仁读高中的时候,曾经多次偷偷卖血给他交学费。
“命里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或许就是麦仁没有上大学的命吧,尽管他学习成绩优异,学校大小考试测试都是名列前茅,但每逢“高考”就他“晕场”。所以虽然经过“八年抗战”,却仍然还是“名落孙山”。
无可奈何,麦仁只好回乡务农。但他善于钻研,见父老乡亲施用“碳铵”化肥时,又是刨,又是撒,又是封,于是就研制了一个“碳铵耧”。用这种耧施用碳铵,既快捷,又节省劳力,拿到社办工厂一生产,很快享誉一方。后来,麦仁还因它而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发明二等奖”。那时候,国家为鼓励全民“科研”,规定凡获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者,可由人事部门按“社会闲散科技人员”直接录用为国家干部。所以,麦仁自然而然地也就跳出了“农门”,当上了国家干部。自此,他官运亨通,由乡农科站长到县农业局副局长,继而县科委主任,继而副县长,可谓一路绿灯。
当官也累。麦仁坐上副县长的交椅之后不久,便决定到外地“清闲几天”。他“告假”之后,揣起自己分管的农业局的池局长奉上的两万元“小意思”,带上妻子儿女便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但起程不久,麦仁感到胸部频频发痒,用手一挠,瘙痒更甚。挠着挠着,他突然觉得有什么东西挡住了手指,于是急忙解开纽扣,低头去看,结果差点昏了过去——竟然发现是一只“手”。
麦仁发现自己身上的第三只手之后,胸部的瘙痒虽然慢慢停止了,但却平添了一块“心病”。不是吗?尽管那只“手”只有儿童们的玩具娃娃的手那么大,小得不能再小,可毕竟自己成了一个“畸形人”。一下火车,他便偷偷地去找诊所,上医院,可医生们却也莫名其妙,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就这样,一次本应十分温馨的旅游被搅黄了。
事情并没有结束。麦仁上任伊始,所以上贡、送礼者就格外的多。奇怪的是,他每接一次纳贡财礼,那胸部的小手便会长大一点。
于是,他下决心要治好这个毛病。他先后去过上百家医院,但医生都束手无策;他想过手术和激光割除,但医生们不明就里,不愿轻易下刀动手。绝望之际,他想到了迷信中的“外科”(方言。即巫医)。他知道,若自己果真得的是那种“邪病”,在医院求医问药是没用的,只有请名道高僧方可治愈。
趁着一个节假日,麦仁推掉应酬,瞒着家人,独自乘车北上,到一座名山上的名观去找一位有名的高道。
在道童的引导下,麦仁找到了高道——“玄机道人”的下榻之处。推开房门,看见一位须发皆白颜面红润的老者正在闭目打坐。他正不知如何是好,只见“玄机道人”双目微开,一个声音犹如天外飘来。
“来了?”
“来了。”
“何事?”
麦仁见问,便一五一十地将来龙去脉叙说了一遍。“玄机道人”招手示意他近前,一番“望闻问切”之后,略有所思,一言不发。
“师傅,我这病……有治吗?”麦仁忐忐忑忑、惊恐不安地问。“玄机道人”仍未开口。
“师傅……”
再三追问,“玄机道人”方才仰天叹道:“世风日下!世风日下。”
麦仁听罢,莫名其妙,于是再问。
“玄机道人”摇头答曰:“莫怕,莫怕……只要你无私无欲,六根清净,烦恼自然除!”
麦仁一听,恍然大悟。拜别“玄机道人”,便下山回家去了。
自此,凡上贡、送礼、溜须拍马者,麦仁均一一婉言拒之。
不久,那第三只手果然消失。
责任编辑: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