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天成 时间:2018-05-23点击:832

王安石常年不洗澡吗?

王天成


    内容提要:王安石常年不洗澡、邋遢、肮脏的话题已经谈了近千年。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熙宁年间变法图强,虽群起而攻之,但无一人诽谤、诋毁他的人格。王安石死后,元佑党人邵伯温作伪书《辨奸论》,对他的诽谤诬蔑由此始

    关键词:宋史,辨奸论,王安石,司马光、苏轼、邵伯温
 
    打开网络,又在网上看到,有人写文章振振有词地说,王安石常年不洗澡,并且很鄙夷地说王安石很脏、很臭。他们引用《宋史》的描述和署名苏洵的《辨奸论》等文章,津津乐道。这个话题已经被谈了近千年。姑且不论他们的用心和目的,让我们揭开历史的真相,看看王安石真的是这样的邋遢、肮脏、不讲卫生吗?

    王安石生于1021年宋真宗年间,自幼聪颖,过目不忘,博学多才,以古代贤人稷、契自命,抱负很是远大。宋仁宗庆历二年,21岁的王安石进京赶考,本来是第一名状元的人选,可他的文章中有周公教育周成王的典故“孺子其朋”的话,意思是说你这么年轻,能不能和大臣像朋友一样的相处,犯了宋仁宗的大忌。宋仁宗当时只有30岁,已经当了20多年的皇帝,也是小孩登基。宋仁宗看了王安石的文章,认为王安石在讥讽自己,一怒之下,将他从第一名降为第四名,将第四名杨真提拔为第一名状元,使王安石与状元失之交臂。

    宋朝以儒治国。北宋统治阶级因循守旧,空谈仁政,虽然较多地实行了商品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在当时世界上是最高的,表面上很繁荣,但国内土地大量兼并,人民流离失所,生活窘迫,烽烟四起,先后有四大寇宋江、王庆、田虎、方腊等。对外,宋朝软弱无能,常常打败仗,向辽、金、夏岁岁朝拜,年年进贡,将大量白银锦帛拱手送给这些外族政权。一些学者乐道的宋仁宗太平年间是向外族屈辱地用钱买下的。实际上,宋朝始终是一个积贫积弱纸糊的王朝。王安石中进士后在基层做官,政绩卓著,有口皆碑。他深切地看到了宋王朝的弊病,曾给宋仁宗上万言书阐述自己的改革主张,未被采用。宋仁宗死后,宋神宗登基,他是个英明的皇帝,启用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改革,史称熙宁变法。

    古往今来,所有的改革变法都是剥夺权贵阶层的利益,还利于民,富国强兵。以儒治国的宋朝,朝野的文人学者、士大夫大都沉醉于写诗填词写字作画,整天争论着词句、典故运用的是否正确,很少有人关心国家的兴衰。他们顽固地维护着尊卑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对王安石变法群起而攻之。反对改革的领袖人物是大儒司马光。大文豪欧阳修、苏轼、苏辙,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都是改革的反对者。但是,没有一个人诽谤、攻击王安石的人格,因为他太优秀了。

    宋朝的士大夫大都追求奢华,衣着华丽,生活糜烂,纳妾、嫖娼狎妓,成为风尚。譬如大文豪苏轼,就有几个小妾。他还和使女、丫鬟同居。北宋末年有个大奸臣梁师成,自称是苏轼出子。苏轼的文章当时被朝廷所禁,他问皇上,我先人的文章为什么被禁,他犯了什么罪?此后,苏轼的文章就解禁了。梁师成的母亲原来是苏轼的使女,苏轼被贬,将这个使女送给一个姓梁的朋友,几个月就生下一男孩,就是梁师成。
王安石是个另类。他品德高洁,自奉至俭,清正廉洁,一尘不染,平易近人,十分俭朴,穿衣吃饭和平常的老百姓没有二样,和他的公卿身份很不相称。一次,他的儿媳娘家来了人,客人以为到了宰相府就会有美味佳肴,好好地吃一顿。结果王安石只上了有几片肉的四个小菜,几个胡饼,客人大失所望,只吃了几口胡饼就扔下不吃了,王安石将他扔下的胡饼拾起吃了,客人羞愧不已。他的夫人吴琼,看别的官员都有小妾,自己的丈夫是大宰相、文学大师,只守着她一个人,就自作主张,给王安石买了个小妾。王安石看见这个女的,问明情况,知道她原有丈夫,是为了还债将自己卖了,就派人叫来她的丈夫,让领了回去,还倒赔了些钱,让他还债。王安石不近女色,一辈子厮守着自己的夫人吴琼一个女人,相亲相爱。他不恋官,六次向皇帝上折子要求辞官。他被封为舒国公,地位、待遇很高,退休后住在现在的南京郊区,屋子没有围墙,只能遮风避雨,和普通老百姓的房屋一样。他非常低调,布衣粗食,经常骑个小毛驴,谁也看不出他是个退休的大官。有个退休宰相陈升之,出门鸣锣开道,后面跟着仪仗,还要地方官员迎送,很是摆谱。陈升之由扬州坐着豪船,一路风光,吹吹打打来看望王安石。王安石只骑着小毛驴,雇了一辆两人抬的小轿来接他。陈升之忙让停了吹打、仪仗,羞愧地坐着两人抬的小轿去了王安石简陋的住处。王安石完美得几乎没有叫人挑剔的地方,曾经支持变法后来又反对变法的吕惠卿十分叹服地说王安石“在朝不蓄势,在野不蓄财,公真圣人也!”

    王安石罢相后,宋神宗走到了改革的前台,元丰年间,亲自主持变法,改革还延续了十年。直到宋神宗死了,高太后垂帘听政,元祐年间,保守派领袖司马光上台,才全部废除了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当时,无论是主张变法的改革派还是反对改革的保守派,主要人物都是君子行为,相互之间,政见不同情意在,没有谁对别人进行过人身攻击和诽谤诬蔑。王安石和司马光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王安石在答司马光的信中,充满了对司马光的尊敬,很关切地问他的身体怎么样?司马光对王安石十分的钦慕,他在《辞修起居注第四状》中说“如臣空疏何足称道,比于王安石相去甚远……使臣之才得及安石一、二,则臣闻命之日,受而不辞”,极力称赞王安石的才学。苏轼曾高度称赞王安石说“不知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苏轼被人告发,诬陷其文字有谋反之意,“乌台诗案”因罪下狱,有杀头的危险,王安石已经罢相,闻听,马上向朝廷上奏,替苏轼说情,劝宋神宗“圣朝不宜诛名士”。苏轼后期看到王安石的新法成效显著,认识到自己反对新法的错谬,开始支持新法,和王安石和诗,很诚恳地说“从公已觉十年迟。”与苏轼齐名的黄庭坚题王安石画像说:“我曾仔细看他的风度,真是视富贵如浮云,不沉溺在财利酒色之中,是一世伟人。” 王安石和司马光先后死于同一年。王安石死,司马光立即向朝廷上奏赞扬王安石的品行,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之处甚多”,请求朝廷给予王安石优厚的追赠。王安石被朝廷追赠为太傅。苏轼替皇上写敕赠王安石太傅文,对王安石的品德,赞不绝口,给予极高评价。这是一篇盖棺论定的文章,充分说明当时的人对王安石高贵的品德、操守是一致认同的。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变法的态度很坚决,反对派只是把他称为“拗宰相”。当代,没有一个人说王安石不洗衣服,不洗脸,长年不洗澡,很脏很臭的。

    署名苏轼父亲苏洵的《辨奸论》是邵伯温的伪作。邵伯温是司马光的弟子。诽谤污蔑王安石人格,说王安石脏臭,从邵伯温始。宋朝在元丰年间推行改革,在元祐年间否定改革,形成了“元丰党”和“元佑党”,党争斗争十分激烈。邵伯温在元祐年开始做官,此时,王安石、司马光已经死了四、五年了。他是个典型的儒家学者,天命论者,主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尽心尽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出自儒家守旧的思想,他对王安石改变祖宗成法很有成见,写了本《邵氏闻见录》,胡编乱造了一些诽谤、污蔑王安石的事情。其中,有一篇托苏洵之名写的《辨奸论》,文中说王安石“头发像囚犯,脸色像家里死了人一样”等十分肮脏的诅咒谩骂的言词。苏洵死的时候王安石还没有开始变法,在《辨奸论》中写了一些王安石变法的事,他怎么能知道?怎么会能预见王安石是“奸臣”呢?粱启超先生等人考证,在此以前的书中,从未见《辨奸论》这篇文章。如果有,他的儿子一定读过,也未见他的儿子苏轼、苏辙提到过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完全是邵伯温的恶意伪作。从此以后,元佑党人、儒家学者编造作践王安石的文章屡见不鲜,说什么他上朝虱子爬到衣服外,皇上都看见了,在朝堂捉虱子,常年不洗澡等等。邵伯温之后,托前人之名诽谤、诬蔑王安石的伪作时有出现,如托司马光之名写的《琐语涑水纪闻》,托魏道辅之名写的《东轩笔录》,托苏轼之名写的《温囯行状》、《谢张公作墓表书》等。这些文章,都与这些所谓的作者的人品、在世时对王安石的赞誉完全不相符,都是胡说八道的编造。宋朝从南宋到元代,中间二百多年,儒家学者、程苏门人故吏,诋毁王安石的,多得不可胜数。《宋史》对王安石的陈述,是元代儒家学者,采用元佑党人和程、苏门人故吏胡编乱造、诽谤王安石的事情写的,没有严格的考证,采用“或者”模棱两可不定式写在史书上的“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乃胡说八道的不实之词,史学家大都认为不可信。

    王安石的夫人吴琼,是他的表妹。两人小时在一个学堂读过书,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吴琼有洁癖,非常干净。有文字记载,她和女儿给外孙做衣服,做衣服的一片布猫卧了一下,她马上就拿起扔到水盆中,不用了。王安石罢相,搬出相府时,有一个床,吴琼喜爱,想带走。王安石严格要求自己,不拿公家一草一木,为了不让这个床拿走,他穿着鞋在床上踩了几脚,吴琼马上就嫌弃,不要了。她这么干净,怎么能容许自己的丈夫不洗衣服,不洗脸,还常年不洗澡?怎么能与一个很脏很臭的男人同床共枕,还生儿育女?这不是天方夜谭、胡说八道吗?

    看看历史的记载吧!宋朝洗澡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王安石祖籍江西,是南方人,从小和水接触,怎么能不会游泳不爱水?可能吗?叶梦得,是北宋末年人,官曾作到户部尚书等。他写的宋代史学笔记《石林燕语》中记载,吴冲卿、韩持国两个人曾经和王安石约定,为了防止疫病,三个人,一、两个月一起去洗一次澡,洗完还要换穿上新衣服。王安石平时衣着朴素,也换穿了新衣服。这就充分说明王安石不是不洗澡,还是讲卫生洗澡的呀!只是平时他穿戴朴素,和崇尚奢华的士大夫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在《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中说王安石:“他才智超群,不屑于流俗那种声色显达的习气;他坚定执着,世俗的东西丝毫不能进入他的思想;他纯洁的节操,比冰雪寒冷,这就是王安石的品质。” 南宋哲学家陆象山评价更高,说:“王安石以盖世的英才,绝世的节操,使山川焕发灵气,大概世上不会再有。”他还说,王安石是古往今来难以寻觅到的完人,给予极高的评价。元佑党人、儒家学者找不出王安石的污点,就在他朴素的衣着上做文章,胡说八道地编造、诋毁、诽谤、污蔑他不洗衣服不洗澡,很脏很臭。国学大师梁启超说:夏商周三代之后,要找完人,只有王安石。台湾学者柏杨先生说:“王安石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与政治家,那个纸糊的宋王朝,如果不是他的整顿恐怕早就亡国了——早亡给西夏了,还用不着金国动刀动枪,凡是抨击王安石最烈的或对王安石人格和私生活最污蔑栽赃的,用不着调查,我老人家敢跟你赌1块钱,他准是条大酱缸蛆。”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几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伟人。他光辉的一生,做人做官,在人类历史上树起了一个高大无比的丰碑形象,永远是后人敬仰、学习的榜样。

作者简介:王天成,陕西临潼人,出版著作:《职称的由来及沿革 》、《依法治国的八大名相》及长篇小说《转折》、《路》、《股惑》等。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中华国学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