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人文学网 时间:2018-07-20点击:1041




诗人总爱漂流来杭州

 

杨 缕(杭州)

 

    提前一天得知11月3日一位诗坛的泰斗、一棵常青树——洛夫先生要在唐云艺术馆举办“天涯美学——洛夫诗文书法品鉴会”,寒冬前最后一阵暖风吹来了这样一位大诗人,又是在西湖边南山路上一个别致的艺术馆里,我当然欣然前往。


    那是2015年的深秋。洛夫先生已近九旬,如上世纪很多的人一样,他一生颠沛,到过台湾,又去了温哥华,断肠人在天涯,这辗转的游子与诗人的身份一重叠,那就是读者的幸福,他的诗书更是形成了独特的“天涯美学”。黄亚洲老师就在现场忆起洛夫先生数年前的作品,他还吟诵了出来,“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鸟雀睡了而翅膀醒着……”他还接着指出,这首诗恰如其分地形容了洛夫先生的诗作、书法艺术,或者可以说是他整个的艺术人生,都是于宁静处流淌着躁动与活力。我想这一点,黄老师自己是非常有共鸣的,他曾经说因为“知识青年”这一称号而要做一辈子的“青年”,所以他在接过话筒时,迸出第一句话就是“诗人是年轻的”。于是我就留意到,将近90岁的洛老,侧过身子,扬长脖子开始倾听,这姿势正好与台下90后的我一样。


    我想,诗人是没有国度的,是属于全人类的。


    就好像洛夫先生所言,他所佩服的一位流浪的诗人曾这样说,我在哪里,我的祖国就在哪里。对的,诗人的诞生是人类的智慧到达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伟大的诗人背后必定有着强大深厚的文化基础,所有智慧的文明、所有智慧的民族都会产生诗人,而这些智慧的诗人对于世界对于美的凝练的表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属于人类,或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就如同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朝圣之地,洛夫先生来到杭州,敏锐地发现了杭州的得天独厚的诗歌之美,他提出杭州应是一座“诗都”。而这样的呼声并不是他第一次提出来,无独有偶,黄亚洲这位为杭州书写了《我为什么总爱这样询问杭州》《大运河放歌》《杭州的市树种在月亮上》等大量诗篇的诗人,以及创立了“大运河文化论坛”“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中心”的社会活动家,恰在两个月前的“杭州学习节”期间,就倡导让杭州成为诗歌之城,打造诗意杭州,呼吁建立属于杭州自己的国际诗歌节!他曾这样对记者说,“白居易市长、苏东坡市长,早就把杭州定位于诗歌,一座生活品质之城必然是一座诗意盎然的城市”,他祈愿:“西湖、西溪、运河、钱塘的波浪,都能持续发出朗诵的声响!”


    在洛夫先生的这次作品品鉴会上,黄老师再次提出了诗歌之城的构想,他诗意地形容了这样一个画面:在杭州国际诗歌节开幕的这一天,西湖上所有的游船坐的全是各国诗人,大家共赴一场诗歌的盛会。是所有的游船啊,一只不剩呢!这一画面顿时感染了在场的人们,所有人热血沸腾,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确实,幻想中的这一画面很美,我们都觉得耳目一新,甚至不可思议。其实,细想一下,对于西湖来说或许也是司空见惯了的场面。几百年前,西湖里的文人墨客,艺人苏小小们、几十年前的郁达夫、徐志摩们,甚至专门由运河南下造访杭州的帝王们,当初不就是来到西湖接受一个平等而高贵的身份——诗人吗?


    而黄老师越说越起劲,他眼中的杭州也更大一些,千岛湖、桐庐、富阳等等杭州辖区和周边的地方全是诗意的所在。家家有山户户有水,青山绿水的地方不就是诗歌所在的地方吗?


    小时候我到杭州来探望太祖父,天很高,很蓝,一条条整齐干净的街道很现代,而那一天我们只在涌金门那站了会,时间很短,经过而已。那时我们杭州的王书记刚刚才实行了还湖于民的决策,好多人担心大量的游人会令西湖不堪重负。但那一天,黄昏,水波到处尽是空旷宁静寂寥,远远的有一片两片纸船样的漾着,小小的我见识浅薄,只能在心里回唱着一首歌“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种心中唱起歌儿的感觉可能就叫诗情。


    那一天小车缓缓开过西湖边,缠绕心头久久化不开的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杨柳,夹棵杨柳夹棵桃的西湖正是以杨柳为盛,但是我自来接受“社会主义教育”,总是对“水性杨花”“随波逐流”的杨柳树不齿,从小又向往着大西北大草原大戈壁的凌厉的风,对不温不火吹面都不寒的杨柳风实在不能敬佩,一度对自己与柳树沾亲沾故的小资情调的名字自卑伤神。但是自从我见识了这一些诗人,尤其是被命运安排流放着的诗人们,我突然喜欢上了西湖边的柳树。


    这柳树,就好像是一个个的诗人,随性,韧性。它不像浮萍,虽然也是可以到处生长,但它会有自己的根,它愿意停留。它并不是朝三暮四,它只是因为生命力顽强而已。别人对它无心的改造甚至是玩弄,而它却可以长成一道风景,温柔而优雅地轻抚堤坝。这样潇洒与大气,怪不得我们历史上的诗人,漂泊到杭州这一方净土后,并不觉得悲怆,反而像是地球上另一批传奇的人一样乘着“五月花”号,找到了自己的新大陆,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诗意的疆土。


    无数朝代的人被动漂泊着,放逐着,但是其中的那些顽强的诗人总能在时势里脱颖而出成为英雄。洛夫先生提到漂泊在外,常有一种今夜酒醒何处的寂寥感,面对浩瀚宇宙,也会如老子般生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感叹。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耗费,而此刻的我在一次盛会里从远古跑到未来,听到了音乐,听到了诗情,听到了美,这一刻的生命倒也是值了。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诗情空自流。愿良辰不负诗情。

 

 

杨缕,女,杭州人,前女性杂志主编,现在文化旅游集团从事推广工作。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分享到:
更多 女性散文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