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徐 时间:2018-07-24点击:1283

  文|江徐

  首发于:民国文艺

  新认识一位文友,彼此都喜欢民国文艺。聊到各自职业,对方先说自由职业,随后又解释,因为内心有余有一些文人气质,不屑于谈钱,目前正在观望有什么适合的事情可做。

  开始我对此“不屑于谈钱”的清高态度到有些佩服,不禁内心有所感叹,后来一想,并不尽然。

  我们为何不愿面对自己喜欢钱的事实?

  为何不愿真心实意地承认自己就是喜欢钱?

  因为谈钱就显得俗不可耐?

  如果等价交换的工具不是金银铜币,而是花儿朵朵,你会觉得用来换取生存和自由的东西是散发铜臭味还是阵阵芳香呢?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卢梭说过这样的话。

  民国是一个追求自由崇尚人格独立的难能时代,即便在对待钱财问题上,民国人文也有客观且实际的金钱观。

  张爱玲在散文《童言无忌》中就开诚布公地表示: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小苦虽然经验到一些,和人家真吃地苦的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即使等到她长大了,年老了,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依然有着童言无忌般的直率。

  她喜欢钱,并没有像守财奴那样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地攒着手里的钱,自私自利不管他人瓦上霜自顾自地终老。

  在胡兰成多番出轨导致情感破裂之后,张爱玲终于写了诀别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小吉”,小劫,劫难之隐语。),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随信一起寄出的,还有写《不了情》和《太太万岁》所得的30万元稿费。

  张爱玲喜欢钱,却能向背叛自己亡命天涯的男人甩出一笔钱,既是她的情到深处,也是其为人的仁至义尽不差钱。

  再来看看鲁迅。

  有鲁迅研究者表明,根据鲁迅日记等相关资料统计,他在当时也是一位不差钱的作家,属于“中间阶层”。

  1923年,鲁迅曾应邀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做了一个演讲。在演讲中,鲁迅讲了这样一段话:钱是要紧的。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觉得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

  持有如此金钱观,对待钱财自然是分外认真和重视。据说鲁迅先生对每笔收入支出都有记载,这一习惯从他的《日记》《家用帐》以及《书帐》可以看出。1928年,北新书局克扣鲁迅版税,为此他不惜与老友翻脸,请来律师为自己追回被扣压的版税旧债。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鲁迅现实这一句,大概可以做人现今很多年轻人的提醒。

  别以为一稿多投是现代写作者独有的不齿行为,民国时期的文人身上同样存在这种问题,甚至还是出在风度翩翩儒雅潇洒的林语堂身上。这也成为让后人对他诟病的所在。

  当初,初来乍到上海滩的林语堂,为了求生存,谋稻粱,他想到的办法是一稿两投,同样的内容,写一份中文的,写一份英文的,如此便可以赚取两份稿费。

  据说,林语堂创办《论语》杂志的时候,每期都要求出版社时代公司带着稿费和编辑费去,他才愿意给对方稿件。

  对于钱财斤斤计较,用度起来并不吝啬。林语堂时常救济穷病亲朋,接济难民,捐献房产给抗战组织。也算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了。

  对于金钱观,他这样教育子女:金钱藏在我们自己的口袋里,而不去帮助别人,那钱有什么用处呢?金钱必须要用得有价值,又能帮助别人。

  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识,我并不要名誉,我也不要那些无用的金钱,你若能赐我一个伊甸园内的“伊扶”,使她的肉体与心灵,全归我有,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是郁达夫小说《春风沉醉的夜晚》里面闷骚男的内心独白。

  郁达夫本人对于金钱,貌似也持有恨之入骨的态度。

  1936年,他应国民政府福建省主席陈仪之邀,出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有一次,领了薪水,回到家里后,他就把钞票抛撒在地板上,还来回践踏,借以泄愤。

  泄恨?那怎么不直接撕掉,撕得稀巴烂,再从窗户上撒出去,如此岂不更泄愤?说到底,虽然对金钱有着理想式文人的愤恨,内心到底承认它的好,毕竟可以用来请客吃饭喝酒扯淡。

  有一次,郁达夫在饭店请客吃饭,结帐时,大家只见他脱去皮鞋,从鞋底取出钞票付帐。郁达夫诙谐解释:“这钞票,它以前压得我不舒坦,如今我也要践踏它,以出怨气!”

  如此行为,说的好听是纯真可爱,说的难听是幼稚阴郁。恨一样东西,就把这样东西踩踏脚底的行为,大概只有《金瓶梅》里的桂姐之流做的出来。(桂姐出于对潘金莲得宠的嫉妒之心,哄骗西门庆剪了一撮潘金莲的头发,藏在鞋底,日日践踏在自己脚下。也真够会意淫。)

  夏天时候,某位编辑因为朋友介绍,向我约了一稿。当时我问,是否有样刊和稿费?对方说,当然有啦。过了两月,样刊和稿费未见踪影,就在微信里询问了下。对方用语音给予回复,你的联系方式我已经给相关部门了,具体他们会处理的。我在心里呵呵了一下,你啥时候向我索要过联系方式了?

  直至今日,说好的样刊和稿费都没有兑现。以后我不会再给对方稿子,想必对方也不会向我这般计较的作者约稿了。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分享到:
更多 现代杂文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