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雪莲 时间:2018-10-08点击:1160

        今年春节回家,笔者触动最深的还是对曾经熟悉的农村老家愈发感到陌生和感怀。人口流失和土地荒废日益严重,农村空心化现象加剧。
 
        在国家启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组合政策环境下,更多的农民可能被迫抛弃土地进入城市工作生活,更多的农村将出现空巢空心现象。青壮年劳动力过度转移导致了农村年龄结构的严重失衡,基本呈现了老幼两极化的态势。这种情况不利于破解农村空心化问题,更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浅显的问题就是土地荒废严重,造成粮食产量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在去年12月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国家开放二胎的政策环境下,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我国人口将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粮食危机意识再敲警钟。
 
       其实,从2015年1月国家启动土豆主粮化发展战略就可以瞧见端倪,人口激增粮食锐减可能造成的粮食危机问题刻不容缓迫在眉睫。而强推土豆主粮化并非明智之举。
 
       笔者认为,解决粮食危机问题的根本在于农村人口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复合利用。诚然,科技力量在产量优化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但是对于农业生产,对于国民生计,仍然离不开厚实的土地和勤劳的农民。在新一轮土地确权运动后,如何科学开发土地资源的农业经济价值,如何提高回流青壮年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仍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建议:1、加快落实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保证农村土地得到综合开发利用。2、鼓励回流青壮年劳动力集中种植集约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生产积极性。3、研究出台农产品市场价格保护措施,切实保障农业从业人员根本利益。4、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现代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产业。5、大力完善农村基础配套设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全面治理农村综合环境,筑牢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绿色生态屏障。
 
       当然,化解粮食危机和农村空心化问题,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政府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农业是三农问题之根本,亦是国家民族之根本。发展农业,重视农村,善待农民,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社会全景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