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人文学网 时间:2018-12-20点击:1403

《绿野红纱》:一部老幼皆宜的童话

 

张玉娟

 

 

    二十多年后,我再次相遇了瑞娴,她已经成为了知名作家、剧作家,如她当初憧憬的那样。

    她说,我要写童话,写那种少儿和成年人都能同时捧读的童话。这时,她已经出版了近十部文学专著,写过多部影视、舞台剧剧本,显示出文坛多面手抵挡不住的才华,只要想写,好像没有什么体裁是她写不出来的。

    果然,我很快就读到了她的长篇童话——《绿野红纱》。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

    一个长着红纱翅膀的小精灵,降落在山坡上的一棵千年老桃树上。她忘记了自己的身世,但她和桃树上满腹学问的老绿虫、爱吹牛爱哭穷爱唱小戏的田鼠以及小猴子、狐狸姐妹、野兔等和谐共处,其乐融融。蝴蝶在野花间翩翩起舞、千年龟王趴在石头上沉思默想、吹笛子的美少年在山坡上放牧着羊群、癞蛤蟆在石洞里用鼓鼓的泪眼凝望着天空……这是一个生动鲜活的童话世界,足以给浮躁喧嚣的现代人带来宁静与清凉。

    然而,瑞娴显然并不满足于只描绘一个简单的童话,营造一个世外桃源,或者谱写一曲田园牧歌。她说,在她深爱的安徒生童话里,就不只有童年的天真、伤感朦胧的爱情,还有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无论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是冰姑娘,都有着现实与梦想的碰撞。历经了沧桑世事再回到少儿世界来,瑞娴不想写那种低幼的童话,她认为好的童话是老幼皆宜的,是能引起人思考的、有哲学高度的童话。

    瑞娴认为:童话不一定就是简单清浅的。不光孩子需要童话,成年人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个别样的童话世界,他们在俗世里艰难地珍藏着那份想象力,使之不被油盐酱醋和生儿育女彻底摧毁,他们希望能把生活的劳碌化为优美的童话,在其中得到歇息和安慰。

    在构思这部作品时,瑞娴把人性的天真、善良,邪恶、贪婪等元素一一融入到人物(或动物)身上,使每个生命都有了鲜活多棱的个性特征;同时,她还巧妙地探寻了地球命运的问题,诸如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是福还是祸?人类在追求物质文明时,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令人惊叹的是,童话中的每个小动物,都对应着现实世界中的一类人。如学富五车的老绿虫是知识分子的象征,而勤劳乐观而又自私狡黠的田鼠则有着老农民的影子……阅读时,这些呼之欲出的形象,令人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在森林古村里,野性未改的红纱精灵、惧怕人类的小动物们、善良美好的牧羊少年和老奶奶,始终面对着另一股力量——人性的自私与贪婪,并不时被置于危险之中。在田园牧歌般的桑田村之外,也有野兽横行的驴头马面村、见不得光的昼伏夜出村。卖豆腐的发现一群翅膀被冻僵的大雁,恨不得将雁群全部赶回家拔毛炖肉;他的儿子——猎户豹胆注定与动物为敌,被发现的猎物都难逃他的魔掌;爱财如命的罗锅为抓一只金骡驹日日游荡,最终冻死在山野……山外文明发达的人类世界则更加变本加厉,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破坏环境,坑蒙拐骗,商队用一颗普通的玻璃珠当宝石,骗走了吉儿的一只小肥羊。

    人性的贪婪被插上科技的翅膀,给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毁灭性破坏。人们用炸药把山炸得体无完肤,工业发展污染了河流湖泊,人和动物一起遭殃,危险渐渐逼来。科技文明的侵略性发展,必然要付出损伤自然的代价,这也是瑞娴的童话无法避开现实的原因。虽然在童话里,小精灵用自己的翅膀,拯救了即将毁灭的人类和动物,但当自然的惩罚和报复到来,现实中的人类靠什么拯救?

 

 

    我喜欢童话,因为它往往都遵循着一种简单而又深刻的逻辑,并且有着活泼纯真而又生动鲜明的人物特征。《绿野红纱》除了拥有我喜欢的这些,还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惊喜,瑞娴用她那鬼斧神工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画了一个神秘莫测而又复杂多变的多维世界。这个世界分为三个层次:原始淳朴的山里世界,高度文明的山外世界,云端里接近仙界的高山王国;而童话里的生命也依次分为三类:动物、人类和凌驾于地球之上的精灵。

    与红纱女同居一棵桃树的老绿虫皓夫子,以森林长者自居,他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也难免有些迂腐和恃才傲物,如果有小动物胆敢冒犯他的威严,就会大发脾气;因为担心红纱女的安危,他总是阻止她的行动,但在关键时刻他却最能明辨是非,义无反顾;自私贪婪的老田鼠田溜溜儿孙成群,他为自己繁衍的这些“啃老族”所累,不停地小偷小摸,在山野里坏了名声,不受待见,但他勤勤恳恳,苦中作乐,无论受多少打击也乐呵呵不放弃,如果他家的子孙们冒犯了其它小动物,他会惭愧自己教子无方。其他的小动物如:一有事就吓得躲到树上的小猴子、爱犟嘴的野兔、爱传播事的嘀咕鸟儿等,也都各有特点,读来妙趣横生,活灵活现。

    故事的主人公红纱,是一个来自高山王国的小精灵,她只拥有短暂的记忆,不记得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该去往何方;孤独使她渴望人世间的温暖,甚至渴望变成人类,融入古村人的生活,但是她却遭到了猎户豹胆锲而不舍的袭击,几次差点被置于死地,这使得她对人类的感情变得复杂,可谓爱恨交织。牧羊的美少年吉儿是个孤儿,他们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为了能变成人类,天天见到吉儿,她发下毒誓,放弃自己的超能力,甚至为了还报吉儿一件礼物,她脚踩荆棘日夜赶路,扯下连着自己血肉的一片红纱,从商队那里为吉儿换来一顶遮风挡雨的帽子。

    但是,红纱还是破戒了,为了从猎户豹胆的枪下救下雁群,她舞起纱衣作为武器,将豹胆赶出了雁群,而她也因此七窍流血,差点丢掉性命。豹胆以吉儿为诱饵,诱惑她落网,古村人受了豹胆蛊惑,认定她是妖女,磨刀霍霍地要捕杀她。无辜的红纱十分愤怒,施展魔法呼风唤雨,把古村人折腾得狼狈不堪,还误伤了豹胆的双胞胎弟弟小木匠。至此,她终于挣脱了自己毒誓的束缚,却也和人类的误会越来越深。

    有读者可能会说,为什么红纱这么任性,她不是心心念念要成为人类的一员吗,为什么她不能委曲求全?是的,她不隐忍,她爱恨得肆无忌惮,但恰恰是她的顽皮任性符合小精灵的特点呀,作者没有按人类的规则道德绑架她,所以看着真是过瘾!这一次,失忆竟然拯救了小红纱,当她从睡梦中醒来,一切又都恢复如初了,她又变成了当初那个嬉笑怒骂无遮无拦的小精灵,甚至忘记了对人类的爱和怨恨。

    梦中,一位神秘女王从遥远的天际向她传来信息:地球即将遭遇灭顶之灾,她必须尽快回到自己接近仙界的高山王国,才能安然无恙。然而,已经清醒过来的红纱,却誓要和人类、和相濡以沫的小动物们生死与共。

    当预言中的灾难降临时,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了,红纱张开她的纱翅膀作为武器,为生灵们抵御着狂风暴雨冰雹烈火的袭击,在把人类和小动物们救上洪荒山顶后,她也耗尽了生命最后的能量,从古老的蹉跎树上跌落,萎缩成了一个婴孩,只有灵魂徐徐上升,消失在瑰丽的夕阳之中。

    从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小精灵,成长为一个拯救式的英雄,瑞娴对红纱的性格变化刻画细致入微,感人肺腑。读来既有小说的跌宕起伏,又有戏剧的激烈冲突。最后,我甚至不知自己是在读童话,读科幻小说,还是在读一篇关于世界末日的寓言。

    我不得不惊叹:原来童话还能这样写!

 

 

    与瑞娴初识时,我们都还处在懵懂迷惘的年纪。她留给我的印象是温婉而忧郁的,但在柔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倔强不屈的心灵。她不喜欢那种一眼就望到头的人生,不停地用笔撕开一道道伤口,流淌出内心的憧憬与苦闷。我不记得那时我们具体谈了些什么,但梦想和追求是确凿无疑的主题。

    随后,我们就渐渐断了联系,但那一场相遇,却成为我们彼此生命中的一抹亮色。

    多年之后,我被生活的浪头打翻在俗世的淤泥中无法自拔,瑞娴却崛起为知名的作家、剧作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再次重逢。对她取得的成就,我毫不惊讶,一个锲而不舍的人总会成为她想要的样子的。虽然,现在的她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读到她文字的那一瞬间,我知道她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她,从未远离。

    《绿野红纱》是瑞娴的第一部长篇童话,这部作品显然吸取了我们家乡民间文化的滋养。我能想象瑞娴儿时一定是听着老人家的睡前故事——瞎话儿入睡的,关于“马虎”“挡”的故事,小时候姥姥也给我讲过。这也是瑞娴的文学作品扎根在生活土壤的一个证明,那些奇妙玄幻的“瞎话儿”,她一一通过童话中的小动物绘声绘色讲出来,令我感同身受,倍感亲切。对于童话叙事来说,借鉴这种“故事中套故事”的民间故事形式,大胆又新颖,它让童话的容量大大增加,也让童话的疆域更自由无际。

    只有来自大地深处的文字,才有恒久的生命力。

    除了“瞎话儿”,《绿野红纱》中还有大量的戏曲歌谣。滑稽可笑的老田鼠一出场必哼哼着夸张的地方小戏,有时牛皮吹破了天,有时却又可怜兮兮地哭穷,把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因为有了老田鼠苦中作乐勇于自嘲的形象存在,整部作品从头到尾都妙趣横生,甚至在天地洪荒的灾难到来时,也能让人含着泪笑出来,并透过眼前的困境看到未来的希望,这就不能不令人叹服,瑞娴驾驭作品的深厚功力,和她对于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心与期待。

    瑞娴曾经说:文学应该带给人希望而不是绝望,再好的作品如果让人读后对未来丧失信心,等同于犯罪。这使我想到,在瑞娴心里,始终是深藏着一种使命感的。现在,她义无反顾地返身回到少儿世界,她希望的,不仅仅是在孩子们心里播撒爱和美的种子,还希望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也能俯下身来,反观自己,打破年龄的界限,进入孩子的世界,与他们同读同思同共鸣。如果有这么一本书,能让两代人同时捧读,是一件多么温暖和美好的事情啊!

    我相信:只有老幼皆宜的童话,才是真正好的、经得起岁月打磨的童话!

作者简介:

    张玉娟,女,文学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主讲外国文学史、世纪外国作家研究、世界文学;主要学术著作有《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示》《文学作品的叙述形式与意义阐释》《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等,出版著作多部。现任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瑞娴: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作家,编剧,著名剧作家沈默君关门弟子,是能跨多种文体创作的多面手,出版《哑女的草原》《绿野红纱》等文学作品集九部,编剧影视、舞台剧剧本多部,曾入围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参与多部文献片、纪录片主创;作品曾被诸多名家朗诵,还曾为多位歌手创作歌曲。曾获曹禺杯戏剧最高奖,国际散文诗大赛一等奖、全国精短文学大赛一等奖、最佳动漫短片奖,人人文学网年度最高奖、最佳编剧奖等。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分享到:
更多 小说研究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