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名 时间:2019-05-16点击:1108

近日,南开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

95岁叶嘉莹先生再捐1711万,诗歌让她成为最美丽的先生!

 

叶先生,号迦陵。顾随先生跟她说:西方极乐净土有一种鸟,叫迦陵鸟,它的颜色黑似雀,羽毛甚是美丽,喙部呈现赤色.在卵壳中的时候即能鸣叫,而且音声清婉,所以被称为好声鸟,又被称为美音鸟、妙声鸟。而在佛教经典中,它的呜叫声被誉为菩萨的妙音。

如何评价叶嘉莹先生?这的确不是我们后辈有资格回答的一个问题。我们何德何能来评价叶先生对诗词做出的贡献?引当年陈寅恪先生评价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个人认为当下古典诗词研究界,如果要论对于诗词界,对于诗学的贡献,叶先生在当今在世之人中,恐怕可称第一,至少必然是贡献最大的学者之一。

95岁叶嘉莹先生再捐1711万,诗歌让她成为最美丽的先生!

 

叶先生——"穿裙子的中国士大夫"

人们常说: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直到看到她,才明白这句话的真谛。 有这样一个优雅的老人。

有人评价说,叶嘉莹先生是一个穿裙子的"士"。先生自己是这样解释的,"我身体是女性,但是我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先生是我们现在为数不多的士大夫,她看到莲花落还有莲蓬,莲蓬里边有莲子, 莲子里边还有莲心,更重要的是,莲心是不死的。叶嘉莹先生就好像她《浣溪沙》一词中所说的莲心"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就算泡在生活的苦水里,最后还是会"千春犹待发华滋"。

九十四岁高龄的她,经历无数波折起伏,但心中热度未减,对诗词、对汉语、对生活生长或即将诞生于中国土壤上的人们,她的责任感愈发深沉热切。在《朗读者》上,董卿这样介绍她: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是的,她站在那,就宛如一首古典隽永的诗词。

《在江湖》中,老树这样回忆和评价叶嘉莹先生:

"你看她一个人在讲台上侧向着学生走来走去,完全是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她是完全沉入到词境里面去了,走到宋人的庭院和山水里去了。她还会古人的那种唱诵式的吟咏之法,看她吟咏古人诗词的样子,仿佛就看到一个宋时的女词人花前月下地走来走去。不仅是心境的进入,也是身体的进入,你都不大清楚她是个现代人还是个古代人了。不说学问,单就她在讲台上的风采,其后三十余年,我还真没有见过第二人。她不是讲授宋词,她是一直活在宋代特别是南宋岁月当中的一个多情才女子。听她上课,不能说是如沐春风,只能说是处处落花流

95岁叶嘉莹先生再捐1711万,诗歌让她成为最美丽的先生!

 

叶先生——"诗歌让她成为最美丽的先生"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这是叶先生所写的一首词里的开篇两句。曾经有人从姓名中解构出她的性格和命运,说她柔韧如水,受到外界束缚时,可以暂囿于杯中;解脱无拘时,亦可如大江 大河般波涛滚滚一往无前。

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可以说,苦难伴随了叶先生的一生。她并不清冷,高渺,她静美,幽雅,却也生动真实。因为那实实在在的,粗粝的,沉甸甸的生活她比谁都清楚。叶先生在《朗读者》上说,当时她写了《哭母诗》共八首,这是她第一次感觉到生命的无常以及死生的隔离。

"也许我留下一些东西,也许我写的诗词,你们觉得也还有美的地方。可是我那一柱鲛绡,是用多少忧愁和困难织出来的?"

95岁叶嘉莹先生再捐1711万,诗歌让她成为最美丽的先生!

 

叶嘉莹小名"小荷",十五岁时,她写下一首《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但是,1937年七七事变的尖锐枪声,划破了她清平宁静的生活。漠漠长天,山河破碎,她人生的悲凉苦难也自此一重重袭来。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岁月里,叶嘉莹更从顾随身上感到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和信心,使她真正地相信在诗词的精魂与生命中,有着可以安置心灵的美善净土,有着强韧的弦歌不辍的力量。

顾随先生对资质出众的叶嘉莹也极为器重,与她有不少诗歌唱和。这是一种深沉的缘分,在生命漂浮伤痛的年月,听到一些声音,懂得它的意象,把心栓系其上,此后毕生都不能拔除。顾随先生讲课无任何课本可凭藉,全任神行,叶嘉莹每到上课便极力心追手写,恨不能将先生之言语记录到一字不差。

「年来足下听不佞讲文最勤,所得亦最多。然不佞却并不希望足下能为苦水传法弟子而已。假使苦水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她一生辗转,淌过千山万水,坎坷乱离中失物无数,但这些笔记一本都未曾丢弃,在她心里,那些日益模糊的字迹如星光银亮与明月的万顷光华,照亮她所有绝望与灰暗的时刻。

她说,这是宇宙间最宝贵的。

95岁叶嘉莹先生再捐1711万,诗歌让她成为最美丽的先生!

 

叶先生——"我的莲花总会凋落 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凡是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整个生命去写诗的。成就一首好诗,需要真切的生命体验,甚至不避讳内心的软弱与失意。

叶先生讲课确如妙音在堂,第一次听她课的人纷纷赞叹:诗歌竟能如此美妙悠扬。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激情悲壮、凄楚彷徨,她时而如黄莺出谷,清脆欢畅;时而如清风过耳,软语呢喃;时而如江浪起伏,波涛汹涌,其声摇曳多姿,令人沉醉不复醒。有一次,叶先生在南开大学做讲座,讲到温庭筠的《菩萨蛮》时,她转过身,望着台下莘莘学子,说道:"古诗词这么美好的一份珍宝,我多么希望你们能看见"。

95岁叶嘉莹先生再捐1711万,诗歌让她成为最美丽的先生!

 

当被问及,为何在如此高龄,还要坚持推广普及古诗的吟诵时,叶先生这样说:"因为我觉得我对不起年轻人。以前我上课大多是在讲批评啊讲欣赏啊,但是我没有教吟诵。近代之后,吟诵被认为是腐朽落寞的文化,逐渐不被提倡。离开台湾后,我觉得吟诵要是断绝了真的可惜。不留下正统的吟诵,我觉得对不起下一代的学生。"

"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来人。"

她只想做诗歌的摆渡者传灯人,她特别怕年轻人入宝山空手而归。

"我希望将来有青年人能够完成这件事情。我没有能够完成,希望大家能够完成。"她如此期望。

最喜欢叶先生的一句话:诗歌的最大的作用,是要让你有一颗不死的不僵化的心灵。

同学少年都不见。

诗歌永远年轻,诗人垂垂老矣。

她站上讲台,白发苍苍。

95岁叶嘉莹先生再捐1711万,诗歌让她成为最美丽的先生!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分享到:
更多 人物故事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