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殷宏章 时间:2019-05-20点击:1280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人,生于乾隆15年。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祖籍今辽宁省清原县人,清朝初期随清帝入关,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馿肉胡同。他是清朝乾隆时代政治家、商人、诗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职。清朝历史上的豪商,因贪污过巨被中国人视为巨贪。据统计他所聚敛的财富约值8亿两至11亿两白银,拥有的黄金、白银、古玩和珍宝,超出了当时清朝政府15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驾崩后15天,嘉庆帝独掌大权、惩治贪官、肃清吏治,以一条白绫赐和珅自尽。
  
  出生在福建副都统的常保家庭,他三岁时母亲因难产而去世,临终时产下弟弟和琳,父亲常保在和珅九岁时也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偏房保护了和珅、和琳这两个兄弟,才避免被赶出家门。后来他考上咸安宫,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更通读四书五经。更得老师吴省钦、吴省兰的喜爱。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18岁的和珅娶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冯氏。他曾参加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年科举,但名落孙山。他以文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他在22岁十月时被授予三等侍卫。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3岁的和珅由于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终于做了乾隆的仪仗队的侍从。
  
  一,仕途顺风。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3岁时的和珅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他从份工作中学习到如何理财,勤朴地管理布库,令布的存量大增,所以得到乾隆帝的赏识。
  
  乾隆四十年〔1775年〕,和珅晋升乾清门御前侍卫,兼副都统。十一月再升御前侍卫,并任命为正蓝旗副都统。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任命户部侍郎、三月任命军机大臣、四月任命总管内务府大臣。
  
  二,想必大家都看过清史记载和清史类电视剧,其中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电视剧。编剧者巧妙的运用了和珅和纪晓岚,这两位不同人物及不同立场。一位是掌管大权、利益熏心,一位是英姿飒爽、清正廉明。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一目了然。既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又是斗智斗勇。既风趣又幽默,让人启发受教育。
  
  和珅身为大清国朝廷命官在任职期间,起初想做个好官和不受贿赂。但日子长了,他权利变形、人性变味,开始贪污、结党。一般贪官跟和珅都有相似之处,职场游戏里都有最不喜欢的十种人∶
  
  第一种是才华出众、能力超群的人。这种人一直是个焦点,不论历朝历代这种人都得用,不用不行啊,总的有人替他办公事,用嘛,这种人因为能力太强往往会让和珅感到有压力。如果一个人的学识、能力都比和珅强的话,和珅在很多方面都显得不如他,他无疑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主见和做法,对和珅的做法和看法都不会认同,导致和珅很没面子和尊严,让和珅心里很不爽。正如电视剧里的台词说的一样∶“你太优秀了,优秀的让我担心。”和珅会因为对方优秀而不再用他,也许是出于嫉妒,或许是出于担心,担心他的名头在朝廷盖过自己。
  
  第二种是作风正派、刚正不阿的人。这种人本应该得到历朝历代的赏识才对,可是为什么和珅不重用他呢?原因很简单这种人做事只讲原则却不讲情面,很难与现实社会相融合。比如说和珅随便出去请客吃饭、陪人喝酒,这个银子总不能让和珅自己掏腰包吧?如果这样,那谁还愿意当大清国的官,岂不穷死?这样的白银无疑要朝廷出,如果把这样的人放到重要位置上,和珅岂不是自找苦吃啊?
  
  第三种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小人。朝廷的经费任由贪官挥霍就已经很吃紧,如果再让几个唯利是图的下属中饱私囊,那和珅还怎么过?民间不是曾流传过这样话∶“俸禄基本不动,妻妾基本不用。说的就是大清国的贪官。如果让和珅开始动用自己的银子,那成什么世道?和珅还能用你吗?显然不会的,所以这种人和珅最不喜欢用了。
  
  第四种是不太听话、喜欢从和珅手中分权的人。所谓和珅就是不想干事,只管人的人。如果别人都不干事只管人,那和珅又把自己放到什么位置呢?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无论你才华出众、能力超群,一旦不听和珅的话,违背他的意愿,和珅岂能容你?在这问题上和大人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他宁可用一个无能而听话的人,也不会用一个影响他充分行使权力的人。
  
  第五种是喜欢抓和珅把柄、跟和珅对着干的人。这种人最让和珅头疼,他整天既做事又不干正事,喜欢背地里打听和珅一些见不得人的事,然后有意无意地让和珅知道,让和珅很为难。用吧,实在有违自己良心!怎么办呢?只好给他一个不太重要的官由他去吧,只要不给自己捅出乱子就万事大吉了。
  
  第六种是主意不正、立场不坚定的人。这种人就是老百姓经常说的“墙头草”、“两面派”。无论哪个朝廷貌视平静,其实背地里都在拉帮结派、明争暗斗,和珅无疑也得有自己的人际圈,帮自己巩固绝对的官场地位。如果遇上一个主义不正、立场不坚定的家伙,东风大了向东风,西风大了向西方,那和大人岂不是养虎为患?在和珅眼里这种人最不可靠,是绝对用不得的。
  
  第七种是老实巴交、不会来事的人。现在社会里老实、诚实好像不再是对一个人的表扬,反而有点被人瞧不起的意思,老实好像已经成了无能的代名词。朝廷如果长时间处于平静状态,最着急的人就是和珅了。为什么呢?太平静就意味着没事情发生,那么和珅自然也就处于一种若有若无的状态了,你说和珅能不着急吗?这时候总希望有人闹出点事情,让和大人出面解决,以示和珅的存在,展示和大人的威严。至于什么时候该来事、什么时候不该来事,这种人自有分寸。老实巴交、不会来事的不该来事的时候却来事了,反而弄巧成拙。
  
  第八种是斤斤计较、牢骚满腹的人。这种人无论历朝历代哪位官员都不喜欢的。不封他官办差吧,他嫌和珅不用他;给他封官办差吧,他又嫌和大人不公平,自己总比别人那干的多,总之在他的眼里和大人就是里外不是人。而且经常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这种人不但和珅不喜欢,而且连同朝为官的官员也很难容他。
  
  第九种是爱出风头、到处炫耀的人。这种人最喜欢来事,但他却是属于不会来事的人。往往想在和大人面前表现一下,结果却适得其反,弄巧成拙。而且这种人只要和珅一用他,他就摸不着东西南北,喜欢拿鸡毛当令箭,到处耀武扬威,招摇过市。这种人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能替和大人严守秘密,泄漏了和珅的秘密,那不等于公开和大人的犯罪事实、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这种人和珅还敢用吗?
  
  第十种是一贫如洗、没有背景的人。这种人说起来比较可怜,虽然说贫穷没有错,但错在他没有黄金白银啊。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千百年来不变与流芳百世的名言。和珅用这种人无疑对他毫无益处,既没有黄金白银让和珅花天酒地,也没有背景帮和大人官运亨通,既然是这样,那和珅为什么还要用这种人呢?当然了,并非这种人和大人就从来不用,有时也用,只要你能帮和珅办好公差,和珅也会让这种人忙个不停的的,这种人虽然得不到重用,却一直在下重苦。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人生解读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