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人文学网 时间:2019-07-22点击:1100

黄河《小浪底赋》巨碑成研学景点

本网讯  暑假来临,立于小浪底大坝北端的《小浪底赋》巨碑成为百万学子游孟津的研学景点。据悉,这是当代辞赋家、书法家的赋碑首次成为中小学生研学景点,也是2019中国(孟津)黄河小浪底文化旅游节期间,洛阳中小学生暑期红色研学活动的其中一项。

 暑期红色研学游要求,洛阳市百万中小学生研学小浪底、西霞院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观摩并和《小浪底赋碑》合一次影,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读一次黄河小浪底文化史、坐一次大坝通行火车、体验一次全景黄河、取一瓶黄河水、来一次鸟类探险等体验活动。

 《小浪底赋》巨碑长约12米,高约2.5米。2011年11月10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竣工20周年之际,《小浪底赋》巨碑由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局立于小浪底大坝北端。时任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陈雷,副部长周英,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陈小江、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等揭幕。

《小浪底赋》巨碑由时任水利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主要领导殷保和、张善臣以及北京知名策划人于洪英、窦涛策划,著名辞赋家、诗人屈金星、张艳丽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国庆书丹,著名篆刻家李盛世等篆刻。

2011年国庆前夕9月29日,《中国水利报》第八版整版刊发《小浪底赋》及注释。此后,《小浪底赋》被《辞赋》、《中华辞赋》刊发,并被收入《当代辞赋精品》等数十本辞赋选集。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主流媒体先后数次报道《小浪底赋》。

《小浪底赋》文章、书法、篆刻俱佳,受到水利部、全国水利系统以及全国辞赋界的高度评价。《小浪底赋》巨碑也成为黄河小浪底景区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小浪底水利枢纽,必览《小浪底赋》巨碑。

《小浪底赋》同样受到朗诵界认可。水利系统朗诵家以及广东著名朗诵家一舟、洛阳著名朗诵家康保平等先后朗诵过小浪底赋。该赋曾亮相中国诗歌春晚洛阳会场。

    屈金星领衔和屈杰、马向党、薛刚等组成的创作团队联袂先后创作了《嫘祖赋》、《安阳新城赋》、《豫坡老基赋》、《大同煤业赋》、《中国潞安赋》、《雄鹰赋》、《东苑记》、《屈原纪念馆记》、《采菱大酒店记》等十数通巨型赋碑,立于中原大地、太行之麓、湘江之滨、锦城成都、冀东唐山、荆楚香溪。这些赋作多由柳国庆、王文恺、柳勇书丹,李盛世篆刻。

    据悉,黄河小浪底文化旅游节由孟津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黄河小浪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办,是孟津重要的旅游节会品牌。旅游节推出研学游、节庆游、农业游三条旅游路线。

(王永明、桑雅华、孙玉艳)

     

                    

 

椽笔雄赋母亲河

——写在黄河《小浪底赋》碑竣工八年之际

屈金星

 

时光倏忽,《小浪底赋》巨碑雄矗在黄河小浪底大坝八年了!

没想到,这个暑假,《小浪底赋》巨碑竟成为洛阳百万学子游孟津的研学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成为2019中国(孟津)黄河小浪底文化旅游节期间,洛阳中小学生暑期红色研学活动的其中一项。 

 往事历历,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作为《小浪底赋》的主创之一,我有责任将当时的创作过程记录下来。

《小浪底赋》的创作过程颇为传奇。2011年农历三月三柳国庆、屈金星、于洪英一行应邀参加新郑轩辕黄帝拜祖大典。

柳国庆应邀书写《拜祖文》,并为黄帝敬香。时任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张善臣作为18位祈福人之一和柳国庆一起敬香。他看到柳国庆书写的《拜祖文》遒劲有力,文采飞扬,询问道:您能不能写赋?我们拟在小浪底大坝立《小浪底赋》碑。

柳国庆说,您找到我就找对了。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期间,我们团队屈金星、贾玉宝等联袂策划撰文,推出了《奥运赋》、《世博赋》、《上海新赋》、《广州赋》、《广州颂》。

      拜祖大典一结束,柳国庆、屈金星、于洪英随张善臣一起赶赴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进行深度沟通汇报。张善臣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黄河易泛滥。历朝历代治理黄河都是头等大事。数千年来,黄河安澜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建国之后,在党的领导下,治黄取得了巨大成就,黄河从没有再泛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成更使大河安澜成为现实。这是中国甚至人类水利史上的奇迹。今年9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竣工20周年,《小浪底赋》是献礼工程。石碑已经买好立在大坝上,此前找了几个大学教授和学者写得都不太满意。我们希望创作出一篇传世雄赋,记录党领导下治理黄河的丰功伟绩,传之后世。

新闻、辞赋、诗歌“三栖动物”屈金星当场以异乎寻常的自信地夸下海口,我们团队可以担此重任,敬请放心。我们团队的创作理念是在地球表面人类八千年文明坐标系下寻找当代中国的壮丽定位。我们有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上推出辞赋、散文、新诗等在内的系列作品的成功案例。我们有创作中国潞安赋、漳村煤矿赋等系列巨型赋碑的经历。本人毕业于中国矿大采矿系,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广泛涉猎辞赋和新诗,我们有解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理工科和社会科学双重视角。我们完全有能力代表中国创作50多个参加小浪底建设的国家的辞赋家难以企及的《小浪底赋》。

屈金星一席大话“吹”得时任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张善臣半信半疑。时间紧迫,一时也找不到其它辞赋家,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只好如此。张善臣说,这是国家工程,没有戏言。我们双方要签订合同,创作不成功你要负责!于是,双方签订了合同。

柳国庆事后问屈金星,你把海口夸那么大,有把握吗?他笑言,您尽管放心吧。黄河《小浪底赋》无疑是国家乃至民族史诗般的文化工程,需要宏大的视野和哲思。这正是我们创作团队的擅长。作为一项水利工程的赋作,需要理工科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积淀。理工科者难为赋,辞赋家难懂理工科,我们团队兼具。辞赋是中国特有的文体,其它国家根本没有这种文体,50多个国家根本没有辞赋家,当然难以企及我们的赋作——我的自信并非没有来由。

黄河是地球上含沙量最大,最难治理的河流。在治理黄河上,前苏联以及其它国家的水利工作者都吃过败仗。当外国人质疑中国能否建成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时候,中国水利工作者交了一张满意的答卷。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对于后者,坊间或有质疑的声音。而对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却没有质疑。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竣工之后,黄河不再断流,调水调沙使下游河床每年下降10厘米,下游地下悬河问题得到解决。当代治理黄河的丰功伟绩如何讴歌都不为过。

随后,屈金星、张艳丽组成创作团队,进行采风创作。采风创作过程极其艰辛。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局相关部门领导柯明星,刘红宝带领着创作团队沿着黄河踏访洛阳、郑州、开封等地进行深度采风,拜谒伏羲、炎黄、大禹,瞻仰老子、孔子、孟子遗迹,对黄河文明和治黄历史进行了梳理。期间,我们请教了数十位水利、文化专家,查阅数千万字的水利以及历史文献资料。我们对比了黄河文明和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恒河、多瑙河、密西西比河文明;我们对比了老子和尼采的哲学;我们对比了世界各大河水利工程。

我们认为,虽然黄河不是世界第一大河,但从黄河文明的影响而言,堪称第一。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世界上所有的大河文明中断之后,黄河孕育的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巍然独存,生生不息,指向未来。作为历史上经常泛滥的害河,黄河的黄沙塑造了整个黄淮海平原。至今,开封地下掩埋了六座开封,商丘地下掩埋数座商丘,徐州地下掩埋数座徐州。至于其它掩埋掉的泗州城以及乡村更加不可胜数。通宵读史,泪流满面;千秋沧桑,何可胜言?
        采风的同时是深刻的思索。水土是一对矛盾,黄河含土含沙量在全球河流中第一,是“水土混合物”。我们认为,从哲学上讲,黄河本身是矛盾的综合体,是对立的统一。所以,中华文明源于黄河,是一种全球独特的存在——一位老水利专家闻言感叹,这是首次有人以这样视角对黄河进行哲学思考。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开篇我们以纵横宇宙,俯瞰地球的视野写道:“鸿蒙演荡,盘古挺天地之脊梁;昆仑逶迤,长河酿华夏之琼浆。”结尾,我们再度恢弘的视野遥望地球外的星河:“河道亦国道也,国道若天道耶?河运国运总峥嵘,国道天道俱沧桑!遥梦海晏河清时,莽原星汉共祯祥!”——是啊!治理国家的“国道”和宇宙运行的“天道”相互契合——在创作的攻坚期,我们团队使出“杀手锏”,让自己化作“文化的飞碟”,仰望星河,俯瞰地球,纵横宇宙——八荒格局,万千气象!

当然,这不是我们团队的独创,而是对中国优秀诗词、辞赋的继承。屈原、张衡、李贺,都是以天才想象力拥抱宇宙的诗人、辞赋家。屈原的《天问》、李贺的《梦天》都是人类诗坛罕见的佳作,今天全世界的诗人同样难以企及。张衡既是诗人,又是辞赋家;既是天文学家,又是地震学家。他的胸怀拥抱了地球和外宇宙。就在黄河小浪底附近的洛阳,张衡一边瞭望星空,研究天文;一边创作《二京赋》,精研文学;一边发明候风地动仪,预测地震。当洛阳的曹植创作《洛神赋》,左思创作《三都赋》的时候;当李白、杜甫、李贺……荟萃洛阳,放飞他们诗思的鲲鹏和天马的时候; 今天世界上我们膜拜的一些国家还野兽出没。可是,1840年之后,我们曾经的汉唐自信沦丧了接近200年!我们一度认为,中国科技、经济、文化……甚至包括诗歌、辞赋等等全方位不如国外,我们全方位自卑!我们的大脑曾经盲目地被西方文化广泛占领、统治。

其实,以理性眼光审视,中西文化理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而实际情况是,西方文化一度占领我们80%的大脑。在中国的土地上,曾经英语的地位高于汉语!中国文化反而处于配角地位!就诗学而言,中国诗人对庞德、艾略特熟悉程度,远远超过屈原、李贺。事实求实而言,中国诗学尤其古典诗学成就,中国远远超过西方,可是我们一度却严重忽略了传统。我们不应盲目追随西方,盲目自卑,盲目自宫,盲目自奴!我们应理性重构自我,理性自信、理性自奋、理性自雄!就诗歌文化而言,中国理当牢笼宇宙,拥抱寰宇,自我超越,引领世界!我们曾经盲目依附的西方现代派,只是人类浩荡的诗河里的一朵浪花,把一朵浪花误认为大海无疑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赋家之心,苞括宇宙”。作为诗歌“近亲”的辞赋为中国独有。唯有汉语才能铸造独特的辞赋。它铺张扬厉,辞藻华美,恢宏的气势彰显的是汉唐雄风。盛世出大赋。而对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而言,唯有辞赋才能描摹其峥嵘气象——同样,这彰显了水利部、小浪底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高远的眼光。

创作组历时半年,先后在洛阳、郑州、北京召开3次研讨会,易稿41次,才创作完成《小浪底赋》。期间,包括中国辞赋学会名誉会长、80多岁山东大学教授龚克昌、中国辞赋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许结、河南大学教授马予静、张先飞、孙五郎、张友茂、钟阳、河南及洛阳籍辞赋家王国钦、孙继纲、谭杰等全国辞赋界近百位辞赋研究学者、辞赋家和著名新诗人郎毛等参与“会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小浪底赋》是中国当代辞赋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文章深度、广度、高度而言,并不逊于,甚至高于其他国家的作家——这是中国辞赋的特点,更是文化自信的底气和源泉!

定稿后,著名书法家柳国庆将《小浪底赋》精心书写成10米书法长卷,窦涛、李盛世、姬忠实带领篆刻家赶赴小浪底,争分夺秒将赋文镌刻完工。

此后,《小浪底赋》巨碑逐渐成为当地一个人文景点。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来视察的各级领导和游客必览《小浪底赋》巨碑。由于《小浪底赋》巨碑矗立在小浪底大坝最北端济源境内,为确保大坝安全,平时由警卫人员保卫,有的游客只能以望远镜方可如愿。而今,《小浪底赋》巨碑成为洛阳百万中小学生研学景点,并要求与此碑合影,这对于传承黄河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善莫大焉。

今天,时光已经过去了八年。回眸赋作,虽个别字词平仄、对仗略欠严谨,但瑕不掩瑜,总体经受住历史的检验。创作之初,我们将此赋定位为文赋而非律赋、骈赋,为的是避免因辞害意。当昆仑雄起的时候,通常不会特别在意一块小石头摆放哪里;袖珍的假山盆景往往在意。我们的辞赋往往着眼战略的构建,而非个别字句平仄的雕琢。这是我们的优点,也是缺点。

今天,重读旧作,感慨万千。“黄河澎湃,累积膏壤。地驰俊采,云蒸盛昌。”“一河孕育汉唐雄风,千秋升腾乾坤气象。”“叹沧桑长安,黄沙汴梁!问滚滚浊浪,河道哪方?”“星耀洪波,洛神惊兮河图新;灯璨云乡,河伯慕兮沧海光。”“ 纵览古今,国衰河易泛,河泛则民殇;国兴河益畅,河畅则民康。”

创作之初,我们雄心万丈:五百年、一千年后,石碑上的书迹可能已经漫漶不清,希望斑驳的文字折射哲思的反光,其中某些字句能够穿透历史,就像今天我们重读唐碑宋碑一样。

这是痴人说梦吗?

就让未来告诉历史吧!   

 

                                 (2019年夏)

 

                                  

文化的丰碑  精神的大纛

——《小浪底赋》创作感言

 

应邀创作《小浪底赋》仿佛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

2011年农历三月三,柳国庆、屈金星、于洪英应邀参加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同时,柳国庆应邀书写《拜祖文》。作为拜祖大典十八祈福人之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张善臣看到《拜祖文》书法长卷笔力遒劲,文采斐然,不禁问道,你们能不能创作辞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买了一块十多米长的巨石,准备刻上一篇赋。石头立在大坝上两年了,请了几个辞赋家,包括一个大学教授作赋,但都不满意。至今石头还空空地立在大坝上。今年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竣工20周年,这是一项献礼工程。

屈金星当即接受这一挑战。当天下午,我们一行四人赶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屈金星当即夸下“海口”:“我们这个团队要用自然和文化的双重眼光,人类和中国的双重视野,解读小浪底。”

虽然“海口”夸下,军令状立下了,但是创作无疑是艰辛的。我和张艳丽两人提出要进行海量的调研采访:自然方面——工程水利方面,要深度采访相关水利专家;社会方面——历史文化方面,要深度采访洛阳、郑州、开封等城市。我们还设想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走一遭,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

对我们来说,创作黄河《小浪底赋》的过程,是精神的洗礼和灵魂的升华。几个月来,我们踏访了小浪底附近的河洛大地。我们瞻仰了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发现河图洛书的洛汭和画卦台;瞻仰了黄河岸边的女娲庙;瞻仰了轩辕黄帝故里;瞻仰了黄河岸边的炎黄二帝巨型雕塑以及大禹庙……这些让我们一直沉浸在赋的创作激情之中。

黄河是地球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的中华民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族群。世界上曾存在过21种文明,然而,今天或消失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巍然独存。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领跑世界,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无论如何是一个奇迹。而中华文明是黄河孕育的——试问地球上还有那条大河比黄河更伟大?!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第一经济体也指日可待。中国不仅贡献经济,更贡献文化。我们相信,今天中华文明在吸纳、整合、创新现代文明,实现凤凰涅槃之后,极有可能重新领跑世界,为人类做出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推动。中国必将贡献出一种引领世界的新文明。现代、当代全球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曾误读了中国和中华文明。最近出版的《中国震撼》就是对误读的深刻而理性的反思。

因此,本赋在地球演化,板块碰撞,大河生成的大背景下,力求站在人类数千年文明史的高度,来解读黄河,解读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故而,本赋是站在黄河小浪底大坝上对中华文明的新解读,对人类未来的新畅想,字里行间渗透了深沉的哲思。因此,本赋不是普通的写景抒情的赋作,其中渗透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索,对河道、国道、天道的深沉壮丽的思索!

毛泽东说,中华民族应该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是的,如果仅仅局限于民族自身,未免狭隘。我们的胸襟拥抱的理应是全人类!我们的眼光投向的应该是莽原、沧海、星空!正像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楚人甘德、魏人石申的如炬目光投向辽阔的星空一样,今天人类的目光更应该穿越海洋,投向星空。正像人类必将从陆地走向海洋一样,未来,人类必将从地球飞向星空!赋文的结尾充满的就是这样的畅想:“遥梦海晏河清时,莽原星汉共祯祥!”

为了创作此赋,我们请教了国内辞赋界近百位著名专家、学者、辞赋家:中国辞赋学会名誉会长龚克昌,中国辞赋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许结,中华国学院院长、著名辞赋家王铁,中国诗赋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著名辞赋家孙五郎,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友茂,中国矿大教授肖庆元,河南大学教授马予静、张先飞等。他们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高度评价了此赋。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了此赋。

本赋是我们投入心血和精力最多的一篇作品。我们阅读各种水利、文史等资料数百本,走访数十人,召开座谈会数次。我们一次次突破学识、阅历、认识……的局限;一次次扩充脑海的“库容”……那种痛苦是打碎自己思维的天灵盖后,哲思的突围;那种煎熬是耗竭自己的全部才华后,诗意的血崩。

在一次座谈会上,辞赋专家针对修改30多次的赋稿,又提出了一些尖锐的意见,事后,张艳丽控制不住掉下泪来。

无奈,我们只得重回小浪底修改。子夜时分,屈金星夜不能寐,独自坐在小浪底大坝下游吊桥上沉思。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下泻的洪流,夜幕下翻卷着惊涛骇浪,半夜听来,十分怕人。

回到宾馆,已是凌晨两点,睡去,恍然入梦:是夜,屈金星梦见一个硕大的石龟在母校中国矿大北门复活了,摇头晃脑走动起来。

一觉醒来,灵感骤发,屈金星挥笔写下:“河道亦国道也,国道若天道耶?河运国运总峥嵘,国道天道俱沧桑!”——画龙点睛,破壁腾空。

是啊!治河之道,乃治国之道,乃宇宙运行之道!中国的“道”是人类一切哲学的总汇!是对宇宙奥秘的中国解读!——在伏羲破译河图洛书、老子修道悟道(老子曾在洛阳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小浪底附近做这样一个梦,也许是一种象征吧!——看待中国的母亲河,我们必须要跳出地球去,以宇宙的眼光俯瞰地球的生成、演化、激荡!否则,对不起母亲河,对不起中华民族!我们希望,用文化为中国赢得尊严。当然,这可能仅仅是希望。

两千多年前,屈原站在长江边上,将求索的眼光投向外宇宙,发出苍茫的《天问》。其天才的思像想力远远超出地球,人类文明史上罕见其匹!他用诗歌为中华民族甚至人类赢得尊严!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理应创作出不逊于当代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优秀作品,为中国和中华民族赢得尊严!在地球表面,人类八千年文明史的恢宏坐标系下寻找当代中国的壮丽定位,是我们创作团队永远的追求!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虽九死而不悔!此赋是我们创作生涯中修改次数最多的作品!我们先后在北京、郑州召开了两次研讨会,前后修改达41次。

最后,所有的争论都化作了赋文的内涵和辞采;所有的心血都化作了赋文的光芒和哲思。在本赋创作过程中,小浪底建设管理局领导殷保合、张善臣及有关部门领导柯明星、刘红宝提供大量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赋也是小浪底、全国、甚至是中外水利工作者共同的智慧结晶。我们不敢说赋写得如何,但我们希望笔锋钩沉的是能存留在历史和未来的天平上的壮丽砝码!我们想擎起这块文化的丰碑,想高扬起这面精神的大纛!

往事越千年。一千年前,长江岸边巴陵郡“市长”滕子京约请范仲淹为长江岸边、洞庭湖滨新落成的岳阳楼撰文,范以如椽巨笔直指人类精神的圣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壮丽的精神海拔,较之拜伦之自由,泰戈尔之博爱,毫不逊色!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属于全人类!滕公也因此文流誉千古!

勒石当思一千年。一千年之后,《小浪底赋》碑还在(这块石头的寿命将超越千年),也许,此时的黄河已经沧海桑田。人们从漫漶的字迹上,辨认《小浪底赋》,正像今天我们审视古代碑文一样——赋文经得起后人的推敲吗?经得起时光的考验吗?构思、创作《小浪底赋》之初,我们就考虑一千年之后的读者如何看待它。我们希望它能够超越一定的时空,而不是一篇应景之作。这是我们创作赋碑的一个基本原则。

古代大辞赋家扬雄写一赋而病一年——辞赋创作之难可见一斑——我们没有扬雄的才华,但是,“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一比,可是一般颜色!”“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至于说本赋到底如何,我们相信,未来会给出回答。之所以如此自信,并不是自信自己的才华,我们自信的是躬逢盛世。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带给我们的是新一轮的汉唐雄风!

当小浪底泄洪的水闸骤然开启,那古老的河床里奔流的是滔滔激浪,是滚滚泥沙,更是沧桑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深邃的哲学!!!他古铜色的咆哮和雪白色的涟漪唤醒的是历史,复兴的是今天,引领的是未来!!!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我们深知,站在黄河小浪底大坝,就是站在历史和未来的拐点上。我们回首过去五千年,展望未来五千年,俯瞰苍茫大地,仰望璀璨星空,脑海里激荡的是永恒的人类精神!!!                                       

(屈金星 张艳丽 )

2011年秋

小浪底赋

鸿蒙演荡,盘古挺天地之脊梁;昆仑逶迤,长河酿华夏之琼浆。降马画卦,伏羲启迪蒙昧;挹水抟土,女娲化育阴阳。立国铸基,大河护佑炎黄;劈山疏水,禹功惠及黎苍!

黄河澎湃,累积膏壤。地驰俊采,云蒸盛昌。大道探悟于九曲,厚德滂被乎八荒。一河孕育汉唐雄风,千秋升腾乾坤气象。然逝者如斯,涛声悲怆:浊流翻滚,纵横无缰,生灵涂炭,流离四方。叹沧桑长安,黄沙汴梁!问滚滚浊浪,河道哪方?

大国肇创,喷薄朝阳。大哲问河,心怀四莽。辅佐耿耿,良言锵锵。远瞩高瞻,运筹帷幄于燕京;精心布阵,谋定而动于洛阳。天赐桓枢,襟秦岭,挽太行,九河俯冲汪洋;守中原,护齐鲁,一峡横锁苍茫。小浪底应运而生,大黄河安澜在望!

改革东风劲吹,开放大潮激荡。四方精英,问道于黄河;万国旗帜,会盟于太行。国际资本,涌流小浪底;寰宇思维,撞击黄河浪。河床支离,沙石危若累卵;峰崖兀立,洞隧密赛蜂房。洞塌岩阻,工期延宕。气豪万古,挽狂澜兮高峡;云凌九霄,卷霹雳兮北邙。移山填海,爱国豪情以挟风雷;筑坝蓄水,治河壮志为引龙黄。长虹卧波,绘连绵之宏图;铁臂干云,奏辉煌之交响。鸿功盖世,乃中外智慧之结晶;伟略齐天,实群黎同心之佐帮。

高坝雄峙,重置心脏。驯金龙兮瑶池,融碎玉兮河央;纵白螭兮天际,醒雄狮兮泱漭。浪叠河床,有梦复绿;水润稻花,无诗亦香。雎鸠栖兮蒹葭漾,白鸥翔兮画廊长。黄沙入海,东京再现梦华;碧流润野,泉城复涌雪浪。星耀洪波,洛神惊兮河图新;灯璨云乡,河伯慕兮沧海光。熙熙民生,缘水而兴;蒸蒸国祚,因河而旺。壮哉母亲河,德泽九州!美哉小浪底,功惠四方!

嗟夫!天行健,日月灿烂;地势坤,江河浩荡。纵览古今,国衰河易泛,河泛则民殇;国兴河益畅,河畅则民康。而今大河安澜,盛世华章。故曰:河运实国运也,治河犹治国也。河道亦国道也,国道若天道耶?河运国运总峥嵘,国道天道俱沧桑!遥梦海晏河清时,莽原星汉共祯祥!

乃为颂曰:   昆仑磅礴,百川泱漭。

河哺华夏,民铸国纲。

同心移山,情动厚壤。

众志成城,重任共襄。

江河安澜,福泽黎苍。

国运殷昌,长乐未央。

上善若水,盛德如洋。

寰宇和谐,大道无疆!

 

 

策划   殷保合   张善臣

撰文   屈金星   张艳丽

书丹   柳国庆

篆刻   李盛世

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   立石

岁次辛卯年八月

公元二零一一年九月   谷旦

 

(原载新华网、《中国水利报》、中华辞赋网等媒体)

《小浪底赋》诠释

 

本赋站在时代的高度,俯瞰历史的长河,在人类文明的坐标系下,试图解读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以此透视大写的中华民族精神,解读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谐自然的智慧。

全文共分七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是总述,概写黄河的生成和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伟大功绩。

第二自然段写黄河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以及黄患对中华民族的危害,客观地写出黄河是一条利弊兼具的特殊河流。

第三自然段写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酝酿、决策的背景和过程。

第四自然段写水利建设者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与国际水利工作者合作过程中多种文化的碰撞及交融。

第五自然段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巨大的社会及环境等综合效益。

第六自然段是全文的升华,将河运与国运,治河与治国,国道与天道联系起来,写出了治河的巨大意义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文末的诗是对全文的总结。

     

《小浪底赋》详释

 

鸿蒙演荡,盘古挺天地之脊梁;昆仑逶迤,长河酿华夏之琼浆。

本句以传说写宇宙(天地)以及昆仑山脉、黄河的生成,既写盘古撑起天地之脊梁,又喻盘古撑起中华民族之脊梁;黄河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

鸿蒙:传说世界原是一团混沌元气,叫做鸿蒙。鸿蒙也作鸿濛。

演荡:演化、激荡。形容宇宙生成之时,鸿蒙之中若有一双巨大无朋的大手将日月星辰、天地万物掺洗、排列开来。

盘古:中国古代传说,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像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18000年后醒来,凭借着自己的神力开辟天地。清气上升成为天,浊气下降成为地。为防止天地重新粘合,盘古足踏大地,手擎苍天,每日长高一丈,把天地撑了起来。过了若干年,盘古老死,身体及毛发化作山川河流和万物生灵。

昆仑: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祖之脉”。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脉东端的巴颜喀拉山麓。正是因为昆仑的崛起,才导致黄河的生成。

琼浆:美酒,此处喻指黄河酿造了哺育中华民族的乳汁。

降马画卦,伏羲启迪蒙昧;挹水抟土,女娲化育阴阳。

本句写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在黄河流域创造中华文明。伏羲降服洛河里的龙马,画出八卦图,中华文明由是起源。女娲在黄河岸边舀黄河水抟黄土造人。

启迪:开导,启发。

伏羲:伏羲是三皇五帝之首,是中华民族始祖。他在黄河的支流洛河中降服龙马,画出八卦图。这里距黄河小浪底很近。

女娲:伏羲之妹。小浪底附近,流传着她舀黄河水抟黄土造人的传说。

阴阳:此处指男女。

立国铸基,大河护佑炎黄;劈山疏水,禹功惠及黎苍!

本句写炎黄二帝在黄河流域建国,铸造中华文明之基。大禹劈山疏水,救百姓于洪灾,是治黄史上的奇迹。

炎黄:是黄河流域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是中华民族始祖。

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绩。

黎苍:指黎民百姓。

黄河澎湃,累积膏壤。地驰俊采,云蒸盛昌。

本句写黄河携带的泥沙淤积为华北平原。在这块土地上,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膏壤:黄河淤积的肥沃土地,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华北平原原来是一片海洋。

俊采:杰出的人才,语出王勃《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云蒸盛昌:蒸,上升。像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盛昌,指盛大的气象。

大道探悟于九曲,厚德滂被乎八荒。

本句写黄河流域催生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厚德流布八方。

探悟:探寻、领悟。

九曲:指黄河。

滂被:指恩泽广泛流布。

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

一河孕育汉唐雄风,千秋升腾乾坤气象。

本句写黄河孕育了汉唐雄风及升腾的千秋峥嵘气象。

汉唐:汉代、唐代。借指中国历史上所有鼎盛时代。汉唐雄风亦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华彩乐章。

乾坤:此处指天地。

然逝者如斯,涛声悲怆:浊流翻滚,纵横无缰,生灵涂炭,流离四方。

本句写历史上黄河频繁改道、决口,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逝者如斯:逝,过去的,逝去的。斯,代词,代指河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悲怆:非常悲伤。

浊流:水不清,不干净。

无缰:缰,拴牲口的绳子。无缰指黄河失去了约束。

生灵涂炭:出自《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形容因为黄患,人民处于极度困苦之中。

叹沧桑长安,黄沙汴梁!问滚滚浊浪,河道哪方?

本句写黄患造成长安的萧条,汴梁的衰败。开封被黄河泥沙多次掩埋。“黄河清,天下平”是中华民族的千秋梦想。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在探寻治理黄河的“河道”。

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濒临黄河,是八朝古都。北宋时是世界上最大的都会。黄河泛滥泥沙将其掩埋六次。今天,开封城下埋有六座古代开封。

大国肇创,喷薄朝阳。

本句写新中国建国伊始,共和国如朝阳喷薄。

肇创:初创。

喷薄:涌起,上升、高涨的样子。

大哲问河,心怀四莽。

本句写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来到黄河岸边时面有忧色,并询问随行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黄河涨上天怎么办?”

哲:智慧。

四莽:广大,辽阔。

辅佐耿耿,良言锵锵。本句写解放初期水利人献言献策谋划小浪底等黄河上的水利工程。

耿耿:忠诚。

锵锵:形容声音清越洪亮。

远瞩高瞻,运筹帷幄于燕京;精心布阵,谋定而动于洛阳。

本句写1955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一致通过了中国第一部江河规划《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在这个布置了46座梯级水库的宏伟蓝图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名列其中。

燕京:北京的别称,指中央的英明决策。

天赐桓枢,襟秦岭,挽太行,九河俯冲汪洋;守中原,护齐鲁,一峡横锁苍茫。

本句写小浪底地处太行与秦岭两山系的峡谷中间,守护中原和齐鲁,是万里黄河俯冲入海的最后一道峡谷。

桓枢:大枢纽。桓,大,也指威武的样子。枢,指枢纽。“天赐桓枢”指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如一枚战略棋子摆在治理黄河的枢纽位置,对治黄生死攸关、无可替代。

九河: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也泛指黄河。

俯冲:因小浪底地处峡谷,地势高于下游平原,黄河呈俯冲之势。

苍茫:辽阔无边。

小浪底应运而生,大黄河安澜在望!

本句写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水利部毅然决策建设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安澜在望。小浪底水利枢纽寄托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治黄梦想。

安澜:水波平静,比喻太平。

改革东风劲吹,开放大潮激荡。

本句写改革开放时期的壮丽景象。

四方精英,问道于黄河;万国旗帜,会盟于太行。

本句写中国、意大利、德国、法国等51个国家和地区的水电精英荟萃中原,问道黄河。

会盟:古代诸侯会面和结盟仪式。此处指联合作战。小浪底水利枢纽在孟津附近,古代八百诸侯曾会盟孟津。

国际资本,涌流小浪底;寰宇思维,撞击黄河浪。

本句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行国际贷款,向全世界公开招标、全方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大型水利工程。全球各种思想、文化在黄河小浪底碰撞交融。

寰宇:指全世界。

河床支离,沙石危若累卵;峰崖兀立,洞隧密赛蜂房。

本句写小浪底地质条件复杂,河床支离破碎,导流洞密布,状如蜂窝,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累卵:形容极为危险。

兀立:笔直挺立。

洞隧:洞,指导流洞。隧,指隧道。

蜂房:比喻洞室密集众多。

      洞塌岩阻,工期延宕。

本句写施工过程中,导流洞塌方,导致工期可能推迟完成。

延宕:拖延。

气豪万古,挽狂澜兮高峡;云凌九霄,卷霹雳兮北邙。

本句写危急关头,水利部力挽狂澜,毅然决策,打响截流攻坚战,确保香港回归前如期截流。全国各地水利建设者赶赴小浪底,会战小浪底,为国而战,为民而搏。此句讴歌水利人的爱国精神。

北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洛阳邙山之北。

移山填海,爱国豪情以挟风雷;筑坝蓄水,治河壮志为驯龙黄。

本句写小浪底建设者以移山填海的魄力和无比昂扬的爱国豪情,筑坝拦水,治理黄河。

龙黄:古代称黄河为龙黄。

长虹卧波,绘连绵之宏图;铁臂干云,奏辉煌之交响。

本句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及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建设的波澜壮阔。巍巍大坝如长虹卧波,如同绘成连绵宏图。施工的机械铁臂直冲云霄,仿佛以黄河为壮丽的琴弦,弹奏辉煌的交响。

长虹:喻小浪底大坝和西霞院大坝如黄河上彩虹。

鸿功盖世,乃中外智慧之结晶;伟略齐天,实群黎同心之佐帮。

本句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外水利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更是党中央英明决策的结果。这项工程的建成,同样离不开当地政府、群众,特别是河南、山西两省20万移民的大力支持。

群黎:指百姓。

高坝雄峙,重置心脏。

本句写巍然矗立的高坝,如同给黄河重新装上了一颗年轻而强劲的心脏。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发挥了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等功能,使曾经断流的黄河中下游不断流,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驯金龙兮瑶池,融碎玉兮河央;本句写小浪底防洪、防凌功能。上半句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将含沙的黄水拦起来变为清水;下半句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防凌汛,春天凌化为水,下泄入海。

金龙:因黄河水含沙多,河水颜色发黄,故将其喻为金色的龙。

瑶池: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水碧如玉。小浪底水库一碧百里,故喻瑶池。瑶:美玉。

碎玉:玉片或玉屑,喻黄河上结的冰。

纵白螭兮天际,醒雄狮兮泱漭。

本句写调水调沙的壮观场面,喷出来的清水如白龙,喷出来的含沙黄水如雄狮。

白螭:白龙,喻清水,语出屈原《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雄狮:喻含沙黄水,亦喻中国如雄狮猛醒。

泱漭:指水势广大貌。

浪叠河床,有梦复绿;水润稻花,无诗亦香。

本句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黄河下游环境、生态、农业等的民生方面的作用。

上半句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使下游曾经断流的黄河重新泛起清波。下半句化用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之意境。

雎鸠栖兮蒹葭漾,白鸥翔兮画廊长。

本句写小浪底水利枢纽至入海口,雎鸠在芦苇中栖息,白鸥在河海之间飞翔,千里如画廊的美丽景象,喻指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修复功能。

雎鸠:一种水鸟,语出《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蒹葭:芦苇,语出《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黄沙入海,东京再现梦华;碧流润野,泉城复涌雪浪。

本句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给下游城乡带来的新景象。

东京再现梦华: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的市井风情。开封市以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了清明上河园,又斥巨资排演了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此处写出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使黄河安澜,助力今天开封的复兴。

泉城,济南美称。

复涌雪浪:像雪浪一样重新涌出。小浪底水利枢纽竣工后,河水回灌地下,济南干涸的名泉重新喷水。

东京、泉城借代指黄河下游城乡。

星耀洪波,洛神惊兮河图新;灯璨云乡,河伯慕兮沧海光。

本句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发电功能。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发出的电点亮的万里灯火使洛神、河伯都感到惊奇。此句亦象征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融以及更新涅槃。

洛神: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溺洛水而亡化为洛神,曹植有《洛神赋》。

河图:双关语,一指古代的河图洛书;一指今天的大河宏图。河图洛书在小浪底附近出现,是中国文化之源。

河伯:庄子《秋水》云: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望洋兴叹即源于此。

星耀洪波:化用曹操《步出夏门行》: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意境。

熙熙民生,缘水而兴;蒸蒸国祚,因河而旺。

本句写水和黄河对民生和国家的贡献。

熙熙:繁多康乐的样子。

蒸蒸:蓬勃向上的景象。

国祚:国运。

壮哉母亲河,德泽九州!美哉小浪底,功惠四方!

本句写黄河和小浪底水利枢纽为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赞美。

嗟夫!天行健,日月灿烂;地势坤,江河浩荡。

本句化用《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诠释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纵览古今,国衰河易泛,河泛则民殇;国兴河益畅,河畅则民康。

本句写大河与国家、百姓休戚相关。

而今大河安澜,盛世华章。

本句写包括小浪底水利枢纽在内的水利工程使江河安澜,盛世再现。

故曰:河运实国运也,治河犹治国也。

本句写河运、国运之间的联系。

河道亦国道也,国道若天道耶?

本句点出河道、国道、天道之间的联系,治河、治国都要遵从天道。这是人类对未来恢弘壮丽的天问!此问穿越时空,与两千年前长江流域屈原的天问遥相呼应!

河道:指治河之道。

国道:指治国的道理。天道:指宇宙运行之道。

河运国运总峥嵘,国道天道俱沧桑!

本句写河运、国运总是跌宕不平,国道、天道才是正道沧桑,亦化用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意。

遥梦海晏河清时,莽原星汉共祯祥!

本句以宏大的视角,写出了世间的沧桑变化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未来黄河的治理依然任重道远。畅想未来海晏河清,天上人间一片祥光。

莽原:指大地,喻指地球。

星汉:指银河,喻指未来人类将飞向太空,拥抱星空文明。

祯祥:吉祥,幸福。

乃为颂曰:

本句写以颂诗作结。

昆仑磅礴,百川泱漭。

本句写昆仑的崛起促使包括黄河在内的百川的形成。

河哺华夏,民铸国纲。

本句写黄河哺育中华民族,人民铸国之纲。

同心移山,情动厚壤。

本句写水利工作者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同心协力建设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众志成城,重任共襄。

本句写水利工作者众志成城,共担重任。

共襄:共同完成。

江河安澜,福泽黎苍。

本句写水利工程使江河安澜,福泽人民。

国运殷昌,长乐未央。

本句写盛世中国繁荣昌盛,人民长乐无边。

未央:指没有尽头。

上善若水,盛德如洋。

本句写上善若水,盛德如洋,恩泽苍生。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

盛德:大的德行。

寰宇和谐,大道无疆!

本句写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的最终追求,而“大道”没有穷尽。

大道:指宇宙运行之道。

  《小浪底赋》点评集锦

龚克昌(中国辞赋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辞赋家协会名誉主席、辞赋研究专家)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是国家重要的水利工程。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作赋立碑,是当代辞赋界的一件盛事。这篇赋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纵写黄河文明以及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程,进而将河运与国运、治河之道与治国之道联系在一起,笔力遒劲,思想丰厚,意蕴深邃,可称佳作!“河运实国运也,治河犹治国也。河道亦国道也,国道若天道耶?”是点睛之笔,堪称佳句。

许结(中国辞赋学会会长,中国辞赋家协会顾问、南京大学教授)

大作拜读,才华横溢。总体而言,本赋有四个特点。其一,主旨明确,即古人所谓“认题”与“擒题”甚佳;其二,结构宏整,气象亦大,有起承转合之势;其三,文采斐然,甚合辞赋之“词章”,或修辞之艺术;其四,用词造句亦形象准确。

孙继纲(中国辞赋家协会顾问、著名辞赋家)

此赋结体紧凑,气势夺人。语言以文言为主,兼融时代元素,虚实之间,疏密之处,皆得其所,颇有大家风范。赋中“一河孕育汉唐雄风,千秋升腾乾坤气象”等佳句俯拾即是。

张友茂(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著名辞赋家)

此赋立意高远,意境深邃,大气磅礴,言简义丰,笔力遒劲,堪称大手笔!

王铁(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国学院院长、著名辞赋家)

此赋立意高,意蕴深,辞彩美,透过治黄以及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折射出了中华民族精神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和谐自然的“大道”,实乃佳作。

谭杰(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世界汉诗协会副会长、著名辞赋家)

此赋以天地演变、大河生成为切入点,融自然、文化于一章。文中神州的宏大气势与伟大的黄河文明相映生辉,实佳作也!

孙五郎(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赋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著名辞赋家)

本赋文采斑斓,富于哲理。“纵览古今,国衰河易泛,河泛则民殇;国兴河益畅,河畅则民康。”乃充满哲思之佳句。

张先飞 (河南大学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此赋力图从世界的演进、人类发展进程的高度思考问题,以文明演进和治河之道作为精神气脉,纵贯始终,融汇了政治、文化及对世界、人类文明的思考,贯注改造世界的豪情壮志,使一种已烂熟的文体,因思想获得新生,达到虽古犹新的新境界。这正是中国新辞赋运动需要高度重视与积极探索的。

马予静(河南大学教授、辞赋研究专家)

此赋立意高远,气势宏大,体物真切,辞藻华美。无论是情的表现,还是景的描绘,理的升华,都很切合实际。

王宇斌(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辞赋家)

主题恢弘,内容翔实,思考深入、缜密。“河道乃国道也;国道亦天道也!”独出机杼,发人深省,实乃画龙点睛之笔!

王和岐(国际科学研究院终身客座教授、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著名辞赋家)

此赋作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富于文采,激情跌宕。椽笔挥洒,豪气凌云,才调高雅,风采卓绝。

杨纪伟(中国辞赋家协会常务理事、著名辞赋家)

此赋辞采丰赡,深蔚宏放。立意高甫,意境邃远。思想之高执同类赋作之牛耳,细加雕琢堪称当代赋坛之佳作。

黄洪波(中国辞赋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

细品此赋,击节称赏。健迈之词尽出,洒脱之气立现。既有古赋之风,兼具时代之标。虽有缺憾,但瑕不掩瑜。精益求精,当为精品。

张来芳(中国辞赋家协会常务理事、著名辞赋家)

此赋乃当代赋作中的力作,铺陈有力,气势如虹。文理迭兴,辞采华丽,得汉赋三味,有屈子之风。

宣丽敏(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会员)

词丽意敏,锦开云展。浩浩雄赋,洋洋大观。气韵雄浑,横贯古今,语追高古,势如狂澜。

(原载新华网、《中国水利报》、中华辞赋网等媒体)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分享到:
更多 中华新诗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