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文娟 时间:2019-10-18点击:1176


马戏江湖之王者传奇——读《王者江湖》有感

王文娟

      有幸读到一本精彩厚重的书——《王者江湖》,想写点读后感。
      我觉得这本书有以下特点:一,构思精巧。以插叙开头,来电报,土匪抢劫,截取这个惊险精彩的断面为全书的开端,吸引读者读下去。二,以时间为脉络,就像一根藤上在开花结果,串联起各时间段、不同空间的人物活动和事件,完整叙述人物生平事迹和马戏团的荣辱兴衰过程。三,突出亮点,关键章节浓墨重彩。四,注重细节的鲜活,令读者如临其境,刻画人物呼之欲出。五,语言锤炼到位,金句俯拾皆是,画龙点睛。
      总之,其技巧层面是成熟和高明的。但我更佩服的,是在当今喧嚣浮躁、文学趋向商业化的环境下,作者能坚守初心,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奔波多地采访并埋头挖掘整理史料,为一个老艺人树碑立传的情怀。
      这是通过采访得来的素材,写的孙福有这个人物活灵活现。没有高大全,没有刻意美化,更显得真实、立体、可信,可读。对于这样一本“有来历”“有出处”的书,我格外感兴趣的是,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江湖”?怎样一个“王者”?
      带着种种疑问,打开《王者江湖》,一个叫做孙福有的马戏艺人便缓缓走到面前。他面容清瘦,身高中等(一米七八),貌不惊人,但浑身的武艺(绝技)。他一生中,有学艺和演艺路上的种种幸与不幸,有两段甜蜜的、美好的爱情,有美满家庭、有俩儿子(他的人生理想中有儿子是天大的事),他出国闯荡,会多国语言,他有闯江湖的野心和能力,成立了自己的马戏团,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物。
      那个年代,以马戏杂技谋生的人很多,为什么偏偏是他,成为马戏界的一个传奇?这绝非偶然。任何传奇都来自一点一滴的积累,也来自各种机缘契合。就像一颗种子,得落在广阔天地的土壤里,吸吮风雨,沐浴阳光,才能长成大树,开枝散叶,开花结果;若栽在狭小浅薄的花盆里,充其量只能作为袖珍盆景欣赏。
      孙福有,名字让人过目难忘,是孙虎38岁中年得的子,父母希望儿子有福气。他后来也确实有福气——马戏之福。他有得天独厚的“土壤”,出生在杂技之乡,打小耳濡目染,有萌发这个兴趣的天然氛围,6岁学翻跟头。9岁父亲去世,12岁他就跟随村里的小杂技班外出“闯荡江湖”。小杂技班散了,又跟随邻村程家班,一个大点的杂技班。他们去哈尔滨,遇到并加盟俄国巴罗斯基马戏团,次年去俄国合作演出。
他的人生揭开新的一页。
      去国外,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技能,增长了才干。10年后归来,家里老母亲给定了亲,想拴住儿子的“野心”,可他对母亲给选择的媳妇张氏没感觉,很快又去了俄国。
      孙福有勤快、豪爽、大方,得班主喜欢和朋友欣赏,成为二当家。后来他们加入伊扎克马戏团。孙福有此时已掌握高超的杂技本领,很受欢迎,吸引了一位俄国姑娘茄莉。这姑娘一直跟随他。他后来跟一个杭州女人结婚,是后话了。
      孙福有刻苦练功,敢闯敢想敢干,勇于创新,迅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马戏杂技界高手。他有更远大的理想,一个创立自己马戏团的宏大计划。他拿着小本子,把俄国大马戏团的结构都记下来,后来果然都用得上。他还从老家“招兵买马”,充实力量,有了可靠的班底。
      俄国发生内乱,不适合呆了,他回国发展。临走,有位波兰老艺人赠他珍贵的十字马螂,念他曾在他生病时救过他。俄国姑娘一路相随。还有一个印度人司鲁拉,喜欢马戏,放弃警察不做了,是驯兽师兼管家。
      他们的演出在上海滩轰动一时。吸引了新的合作伙伴——香港精武体育会,马戏团更名为“中华国术大马戏团”。孙福有再次出国,带团出征东南亚诸国,给泰国王室献艺得到奖赏。这段时期是马戏团的辉煌时期。
      中国遭日军侵略,有爱国之心的孙福有应邀带团回国进行义演,筹集了22万大洋!马戏团精湛的节目和良好的口碑得人们喜欢,演出火爆。
      本是堂堂正正的义演,却惹恼了上海滩青帮头子黄金荣,被视为唱“对台戏”。之后总有流氓地痞闹事,无法正常演出。转场杭州、南京,皆无法摆脱这个阴影,还惹上了官司,被迫停演半年,损失惨重。这就是江湖啊——水很深,有看不见的漩涡……
      后半生的孙福有,生逢乱世,结交了很多军政要员,甚至得到蒋介石夫妇的赏识照顾,马戏团在重庆较场口演出颇轰动,进入马戏团生涯的第二个巅峰。
      但是,任何成功的维持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综合因素。战火纷飞,日本飞机轰炸,大环境如此,马戏团能逃到哪里呢?那个年代,活着尚且艰难,何况一个马戏团要生存呢……
      除了外忧,还有内患。书中写到“要命的爱情”,确实要了姑娘的命,有的直接摔死,有的摔下来瘫痪了绝食而死。令人唏嘘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所谓“爱情”是分尊卑的。孙福有作为团长,为了爱情,追求比自己女儿还小的姑娘,大张旗鼓、“为所欲为”,是可以炫耀的“喜事”“美事”。同样是爱情,在别人身上,马戏女演员与男子自由恋爱、两情相悦,就成了他眼里的“祸事”、“ 丑事”。孙福有对姑娘们问、责、骂、打,老板娘余惠萍对自己的亲妹妹打耳光,手上戴着宝石戒指,打得妹妹脸上一道血痕。(值得欣慰的是,后来那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当然,作为马戏团长孙福有这样做有不得已的苦衷,毕竟马戏杂技演出是高危职业,容不得分神。但感情的事能压住吗?出了人命后他很悲痛,在病床上也琢磨如何预防,他发明的防护工具造福了很多马戏艺人。他表面冷酷,心是柔软的。
      孙福有身上最大的闪光点,是他作为一个“江湖人”的觉悟,他的一颗炽热的爱国心。抗日期间,他不但积极回国义演,还将在武汉演出六个月的营业额买公债,公债劵金额足以购买120架军用飞机。对于踩在刀刃上、悬在半空中,用生命做表演的马戏艺人来说,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但他舍得这么一笔巨款!
      人的一生中朋友很关键,应该说与田汉的结缘影响了他。他讲义气,在国家大事上分得清轻重。仅因田汉一句话,他就肯从外地赶回来,改装马戏团装动物的铁笼子给八路军运医疗器械和药品。真可谓有胆有识,是一个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就是不折不扣的王者,有气度,有胸怀!
      有句话说,“人生的许多关头,不在于抗风雨,而在于补漏洞。”孙福有作为马戏江湖的一个王者,有他的辉煌,也有他的凄凉。有些漏洞他可以补,比如他最大的愿望是生儿子传宗接代,如愿以偿;有些漏洞他补不了,那就是时代的巨变下,个人命运的渺小无力。马戏再精彩,也得有个和平的大环境,搁得下一个表演的舞台。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岂止是他,这也是那个年代所有人命运的一个缩影……
      孙福有带着马戏团遭遇种种坎坷磨难,积劳成疾,心脏病突发而亡,年仅63岁。他的小儿子孙宝根刚满8个月。
      他的葬礼很隆重,连梅兰芳都说“占尽演艺界威风的孙老板”。一代马戏江湖的王者,经历起伏跌宕悲欢离合的人生,戛然而止……
 
                完稿于2019.10.15晨          
 
                   
                           

责任编辑:周步

分享到:
更多 名篇赏析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