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方亮 时间:2020-05-21点击:877

小镇故事  (散文)
 
(一)
 
       河北省西北部,冀晋蒙三省区交界处有一个柴沟堡镇,它是河北省怀安县政府所在地。这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张家口45 公里,距内蒙古乌兰市110公里。这个县总面积1706平方公里,年均降水量380毫米,年均气温8℃,辖4镇7乡273个行政村,24.7万人。

      怀安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建制,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取“朝廷施行仁政,百姓怀恩而安”之意,始称怀安县。

       如今怀安县基础设施完善,京包铁路穿境而过,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公路及110、207国道途经腹地。柴沟堡镇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有了突飞猛进发展。今天,说的是上世纪中页柴沟堡镇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0世纪初柴沟堡镇东大街有一个弹棉花的店铺,店铺的主人是一个姓王名然的中年男子。这店铺生意很萧条,忙了一年也只能勉强糊口。王然取了一个个子有一点高的女子为妻,生了一个男孩取名王焕章。大约在十二年后妻子去世后取了一个姓柏的女子为妻,生下一个女儿名王焕英和一个儿子名王焕炳。这个弹棉花的店主膝下就有了两儿一女。这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这个柴沟堡镇开始了他们各自的不同的生活,演绎出各自风风雨雨,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故事……

       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上世纪初,是一个非常惬意漂亮的小城镇。东南西北四周青灰色的城墙把一个小小的县镇打扮得十分妩媚清秀。小镇里两条东西和南北走向的马路形成一个不对称的小十字形街口,人们叫它十字街。十字街口高高的牌楼色彩斑斓的图案给这里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喜庆。以这十字街口为中心,向四方延伸的四条街。东街是各政府部门和一些商铺。北亍很短不到四,五百米长,不过也有几户小商店,多办是居民住户的四合院小房子都很整齐干净,来往人也不多。而西街比较长且显得非常热闹,各种商铺鳞次栉比。有许多商店如大的衣料店、糕点店、大饭店、照相舘、书店、邮局、付食品店都设在西亍,这是因为西街直通县城火车站的缘故。就是出了西城门外的一段马路上也是热闹非凡。而南街则是有学校、天主教堂等机构和小镇的民居了。

        出了北门或东门可以看到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洋河。

         走出小镇的南门,南门外显得有一些荒野,再往南走有一条桑干河,离当年的怀安县政府怀安城不远了。
 
       小镇故事(二)
 
      在县城西大街的南侧有一座十分考究的砖瓦结构的房院,就这个院子的地基就比四周的房院高出一米以上。走进房院,院子里的空地上全是用小石头铺就显得非常的干净。院子五间北房,三大间东房,西房一大间,南房有地窑放土豆蔬菜。东第三间一半是暗室,放粮食,另一半房子里是一口井。两间南房是厕所。这个房院就是弹棉花老人的大儿子王焕章的院子了。王家是在买下了这块地皮后盖好这座院子,那年大概是1938年。日本军当年已经侵占了北京城,这里也来了许多日本人。这个刚刚盖好了的房院就被日本人占住了,而这座房院的一家人不得不躲到城外的郭家庄去了。过了一段时间,王焕章一家人才搬回了自己的新家。

      在那人日本人占据了柴沟堡镇的日子里,这个漂亮考究的院子当然就被他们占有了,也成了日本人享受的地方。不仅如此,日本人还想占有房院的主人王焕章所有的大同煤栈。说起这个王焕章也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他生于1904年,是王然与前一个妻子所生的儿子。大约在30多岁王焕章就靠着个人的艰苦奋斗置办了大同的一个煤栈。这煤栈供应着怀安县和柴沟堡镇每年煤炭,大同煤栈的煤炭从大同直接运到柴沟堡火车站。当然他的收入也就比较高,成为当年比较富有的煤栈的老板了。

     自从日本人来到柴沟堡镇就有霸占大同煤栈的意图。这日本人就伙同一些汉奸软硬兼施和威逼利诱,让王焕章与日本人合伙经营这个大同煤栈,实为抢占我们国家的煤炭工业。王焕章一个具有中国人气节的汉子不愿意与日本人合伙经营自己的煤栈事业。日本人就把王焕章关入了 怀安县怀安城的大牢。

     当年的怀安县政府所在地在怀安城,是在柴沟堡镇以南大约40华里的地方。有一天,王焕章的女儿王萍和她的母亲走了40多里路到怀安城监狱看王焕章。那个小城也是一片荒凉,那儿很冷清,也没看见商辅做買卖的,马路边上几乎看不见个人影,太偏僻了。可是柴沟堡当时西亍好多男男女女的日本人,那时柴沟堡饭店也很热闹。

       后来,王萍的母亲用了很多钱把王焕章从监狱里救了出来。王焕章回来后,由于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自杀身亡了。这一年王焕章才40岁,这在当年还是一个轰动柴沟堡镇的事情。

     当年日本人搞日化教育,在柴沟堡镇国立小学开设了日语课程。王萍当年也只有8、9岁的年龄,学了两年日语,而她的日语老师就住在王萍家的院子里的西房。

小镇故事(三) 
 
王萍的小学是在柴沟堡镇国立小学度过的。到了小学六年级就已经长成十五六岁的女青年了。她的学习成绩相当优秀,当年柴沟堡镇没有中学,小镇报考张家口中学只有三名录取,王萍就是其中的一名。
     柴沟堡镇解放后,王萍经常领着小学生组织指挥过两届六一儿童节,还帶头领队学打霸王鞭,纽秧歌,打腰鼓。还多次登台演节目、唱晋剧、宣传土地改革和宣传抗美授朝。在小学里她担当共青团负责人,区政府工作干部找她要她入党。可是,当时的她因为当时年龄小,就没有同意这个事情,后来她想起来还真是后悔。她在当初做过一些后悔事,也是由于是独生女见识浅,胆子小没有参加党组织。但是王萍在学校里是很积极,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就在王萍小学六年级快要毕业的一天,有一个青年解放军带了几个男孩子来到学校找王萍。于是王萍离开学校到了不远的地方,在一帮男孩子中有学校的一位团支部委员,他对王萍说这位叫边温的想和你找对象。王萍说这么大的事我做不了主,得找我的妈妈说。
后来,这个边温青年解放军去了王萍的家,王萍不好意思躲在了一边,王萍的妈妈就答应了这个年轻解放军了。可是王萍心里却非常的矛盾,因为她当时已有相好的刘孝先同学了。这两个小伙子只能挑选一个呀。王萍考虑后就决定选择边温了。因为当时边温参加了解放军己独立工作了,肯定能帮王萍继续上学。而刘孝先家里的比较穷,有一个妈妈和一个妹妹,他肯定没能力幇王萍,所以王萍就答应了这个青年解放军边温的要求。
王萍小学毕业后考上张家口女子师范学校,但是她却没去张家口女师报到,而是在边温的帮助下去宣化女中上学了。当时边温在张家口察哈省公安厅转业去劳改局上班,一年后国家取消察哈省、西康省和热河三个省,把边温分配到保定市河北省公安厅工作。王萍在宣化女子师范上学了。毕业之后继续在宣化上高中,这时边温把王萍转到保定师范上高中师范班。王萍和边温在那一年放暑假期间去柴沟堡区政府登记领了个结婚证结婚。


小镇故事(四)
       
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地理位置优越,素有晋冀蒙三省区交界“金三角”之称。俗有一鸡鸣三省之说。
柴沟堡火车站始建于1908年,1910年通车。这条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是我国著名铁路专家詹天佑设计修建的。柴沟堡火车站的第一任站长是著名的铁路专家詹天佑的弟弟詹天佐。柴沟堡站名由詹天佑亲笔手书。
火车运行要靠火车站上的信号灯指引的。
1939年春天,王焕炳到柴沟堡火车站信号工区当了一个挑水临时工。1940他成了张家口电务段柴沟堡火车站信号工区的一名工人。在那个日本人占据了柴沟堡镇的日子里,铁路也是被日本人掌管着。
有一天,王焕炳中午到信号工区换工。日本人故意刁难说他来晚了,就在道路上打了他好几个跟斗,把他打得三天不能上班。
第二次,因为日本人统治时候人生活没有保证,发的是康面豆面不能吃。王焕炳与工友们偷的时候煤被日本人抓住了,当时日本人使用大木棒殴打这些铁路工人,将大木棒都打断了。
第三次,因为日本人家里的小孩将一盒火柴弄丢了,日本人喝醉了酒将王焕炳打得鼻青脸肿。后来日本小孩的母亲找到了火柴才算了结这个事情。
在日本人侵占柴沟堡镇的日子里,小镇的西街满街都可以见到日本的男男女女和小孩在大街里游荡。西街的王萍的院子里也住了许多日本人。
1946年八路军解放柴沟堡镇,八路军也住进了西街的王萍的四合院的西房。
1947年阎锡山的国民党军占据了柴沟堡镇,他们的军队住也进住了这个西街的四合院。
这样的一个小四合院,在那风雨动荡社会变动的年代,日本人来过,国民党军来过,共产党的八路军也居住过------,演绎着一段段不平凡、惊心动魄的历史。
说到柴沟堡镇解放的历史,1946年春天,八路军解放了柴沟堡镇。可是到了1947年阎锡山的国民党军占据了这个小镇。在争夺这个小镇的战斗中,这个小镇被国民党军的炸弹炸得面目全非,王萍家的院子里玻璃全都震碎了,小镇上也死了不少老百姓。1948年11月,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终于解放了怀安县柴沟堡镇。
那么,在那个战争年代,解放军曾两次解放过柴沟堡镇。第一次是1946年3月,第二次是1948年11月。解放军第二次解放柴沟堡镇的时候与王焕炳有过一个不被人知的故事。
王焕炳是柴沟堡火车站信号工区的工人,当年他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任柴沟堡火车站工会组织委员、保卫委员。
1948年11月下旬的一天傍晚,有一个解放军同志来到了王焕炳的家里。他是来了解小镇和火车站的情况的。他们一起研究了小镇和火车站的地形图。王焕炳绘制了一张小镇和火车站的地形图送给了这个解放军同志。他们还商议了在解放小镇的时候彼此联络的暗语等事宜。
1949年11月28日,解放军就攻占了柴沟堡镇,王焕炳也参加了解放柴沟堡镇的战斗。后来,这位解放军同志担任了山西省大同铁路局局长的职务,他的名字叫茨荣。


 小镇故事(五)
  
怀安县柴沟堡镇迎来新的曙光。一个县级的小镇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柴沟堡火车站工作的王焕炳通过几年的辛勤劳动购置了柴沟堡镇南门外一座房院。
这座怀安县柴沟煲镇南门外的房院,是王焕炳1951年3月20日购买的。这座房院坐落在柴沟堡镇南门外民生街人字巷31号。院子里有东房3间、西房4间、北房5间共12间土房。房屋总面积99.6平米。
这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土木结构的房院,当年也是最普通的老百姓的一个院子了。在这样一个一亩二分地的院子里,一共居住着五家普通的小镇居民。王焕炳家住在西边的两间。他把其余的八间房子租给别人居住,而只有北边的一间耳房和西边地处院子南边的一间空房子作为存放杂物。
这个院子虽然没有砖瓦结构的北方传统四合院好看漂亮,但还是很温馨的。当走进院子的大门后,靠右边是一条细长的通往院子里的小路。小路的左边是一大片供菜地,可以随意种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大约走20多米就到了小院居民所居住的地方了。
院子里的五户人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彼此的关系十分的友好和谐。这是当年正值新中国的建立,人们的思想意识都是那样的单纯朴实,人们都在为新中国的建设流汗出力,为建设一个新的社会而努力!
院子后面是一条紧挨着小镇南门外城墙的马路。院子大门朝南是一条人字街路口。人站在院子的大门口看着各种马车游哉悠哉地从院子门口走过。每当遇到下雨天,这个院子里一群小伙伴就从各自的家里拿出铁锹,在人字街口把大街上的泥沙用铁锹筑起一个一尺高的“堤坝”。把从上面流淌下来的雨水阻挡成一个“水库”。每当街上的马车把这个刚刚筑好的“堤坝”撵坏的时候,他们就立刻用铁锹把修筑的“堤坝”堵好。马路上的马车反复地压撵,他们就反复的抢修自己建造的 “堤坝”,这就成了当年小孩子最大的乐趣!
在这个很普通的院子里住着5户人家。东房三间的主人姓刘,他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王焕炳家住在西房左边的两间房,右边一间房住着一个中年寡妇。北房的四间房住着一对母女和一对老年夫妇。东房的刘家两个儿子和女儿与王家的关系不错。他们有的时候与这家的老大到镇里电影院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马兰花》。刘家的老三是姑娘,人们叫她“三毛”。
有一天,王焕炳家老二与“三毛”在一起玩耍。小孩子对火有一种天真的好奇心。她们来到院子西南边那个放杂物房子的旁边。房子的外墙角堆放着一堆高高的高粱杆。她们就找来了一盒火柴划着玩耍。那知道一不小心竟然点着这堆高粱杆。她们倆就吓得飞跑,一直跑到隔壁院子大门的后面躲了起来,还眼怔怔看着自己家的院子冒着浓浓的黑烟。后来在大人们的帮助下才灭掉了这堆由小孩的无知险些发生的火灾!
在我们院子的北房主着两家人。一家是一对母女倆。母亲大约有50多吧,女儿约有20多.她们住在北房靠向东边的两间。这母女倆对人十分和善。她们在院子里与大家的关系非常和善。在她们家的右边是一对老年夫妇。这可是一对性格豪爽,爱说笑话、为人热情的老人。在院子里经常可以听到这老爷爷讲一些风趣幽默的故事。有了这对老夫妇的存在,这个院子就好像充满了活力,好像院子里充满了阳光。
在王焕炳家左边住着一个中年妇女,大约有30多岁。她一个人居住在大约十几平米的房子。她虽然一个人居住在这个院子里,可也是一个蛮有个性的人。估计是失去了丈夫的原因吧,她的脑子有一点不同与一般人。平时也还有说有笑。她总喜欢玩一种撒石子的游戏,把五六个石子放在手上,把其中的一两个抛向空中,然后再用手把那空中的石子接到手上。平时大家看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王焕炳是这个院子里是房东,大家对他都很尊重。他把院子里的8间土房租给大家居住,按小镇上的行情收取不多的租金,房东与租户的关系很融洽,很和谐。当年王焕炳在柴沟堡火车站信号工区工作,在那个刚刚建立了新中国的岁月,一个在铁路上工作的铁路工人还是很让人们很羡慕的。


小镇故事(六) 
  
河北省怀安县柴沟煲镇的这座土木结构的房院,是王焕炳1951年3月20日购买的。这座房院坐落在柴沟堡镇南门外民生街人字巷31号。院子里有东房3间、西房4间、北房5间共12间土房。房屋总面积99.6平米。
整个院子的占地面积是一亩二分。王焕炳购买这个院子的时候就到县政府办理了房产和地产税等手续。这个院子除了他自己居住两间外,把其余的房子就租了出去。他按年月收取一些微薄的租金,这也是非常正常的。王焕炳与院子里的人非常好,就好像一家人。 
     在1957年,王焕炳调往武汉铁路分局江岸电务段工作,他们全家也搬到了祖国的南方城市武汉市。
     1966年6月,王焕炳回到柴沟堡镇,忽然收到怀安县柴沟堡镇房管所一个《怀安县经租房屋领取租息证》的小本子。原来,这个县的房管所在未通知和未征求王焕炳同意的情况下,把王焕炳家的院子里的10间房子“经租”了!房管所只留给他们院子北房的一个小耳房和南边菜地里那间放杂物的房子,把所有的房子都收归房管所 “经租”了!
    王焕炳只收到1965年9月至1966年6月10个月的16.4元的经租租息。房管所说这是对老百姓私有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消灭剥削,是消灭私有制------。
就这样,王焕炳通过辛勤的汗水购买的这座私人的合法的院子,这座通过县政府批准盖有大印的一座房院,就被柴沟堡镇房管所”经租”了。从此,王焕炳的房产,就没有了支配权,房子一切的权利都没有了!
     这是一场全国性的运动。它的题目是“对城镇私有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运动从1956年开始,在1967年在全国铺开了------。
     翻开县房管所发给王焕炳的《怀安县经租房屋领取租息证》,把王焕炳的名字写成了王焕斌。在经租租息本子上,把王焕炳在武汉地区的住址也是牛头不对马嘴。王焕炳的年龄一格为空挡。就是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怀安县经租房屋领取租息证》,剥夺了王焕炳在自己的家乡购买的一亩二分地和这座房院的10间房子的私人房院------。
这就是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那场“对城镇私有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故事。


小镇故事(七) 
   
王焕炳为国家的铁路建设贡献一生,于1969年7月患癌症病逝,终年48岁。然而,作为这个院子房产的主人在他去世的时候也不知道他老家的那场 “城镇私有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他的家庭出生在房管所的材料上是“富农家庭”!
1979年王焕炳的老伴60岁的马香玉老人回家自己家乡,去办理被房管所拆除的院子里西边的一间自留房,房管所的人说她是 “反攻倒算”来了!才知道当年县房管所经租自己丈夫的房产是以“富农”家庭成份进行的!十年后才知道这里边还有这样的的事情!王焕炳妻子马香玉与房管所交涉没有得到任何房屋的拆迁补偿。
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故事。作为房屋主人王焕炳的后人王生、王栋两兄弟,他们后来很多年,往返于湖北省武汉市与家乡河北省怀安县之间,或信件或上门亲自要求解决这个本来就属于国家公民合法的私人房产和家庭成份的事情。但是,整整半个多世纪了,还是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
一个在柴沟堡县镇弹棉花的穷困老人的穷人,建国前在铁路上工作的普通的工人和共产党员,曾经为家乡的解放做过贡献的人,在柴沟堡镇房管所的材料里却成了“富农成份”---------。这是他本人和他的家人所没有想到的。

 

小镇故事  (八)
 
柴沟堡镇西街四合院里王萍在边温的帮助下读完了师范高中,后来在中学当了一名数学老师。
文化大革命中的王萍成了臭知识分子、臭老九了。边温在公检法也受到了批判,把他送到了一个犯人烧砖的地方,天天小跑步背砖劳动改造,也是可伶极了。几乎所有亲朋好友也顾不上来往。王萍在学校的劳改队,天天干活改造思想。那年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她只有咬着牙齿坚持着活下了来,一直等到党中央粉粹了四人帮,王萍和她丈夫边温才得到解放,恢复了正常人们的生活。
      从那以后到改革开放的现在,又是40多多年过去了,王萍和丈夫边温终于过上了离休、退休的幸福生活。虽然她们都已经不在这块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生活,年纪也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但是,这里的往事,这里的风风雨雨、跌宕起伏的生活却让她们难以忘怀!这里是她们的根,这里是她们的儿童、青少年时代留下过美好的和难以磨灭的记忆!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散文原创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