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方亮 时间:2020-05-27点击:684

父亲的“水线房”

   东方亮 
 
    父亲是位铁路工人,从十几岁就干上了铁路这一行。到1967的春天,因身体不好,单位调父亲到湖北省新洲县龙口镇长江边的一个“水线房”去工作。说起那水线房,其实是一个保护铁路部门过江电缆的工作站。这里由两位老工人看管,当年因为电力不足时常停电,每天傍晚都要点亮江堤外高架子上的十盏红灯,中间高架子上有“禁止抛锚”四个字,两边的高架子是两个三角形,有了这些标志,行使在长江上的轮船就不能在此段江面上抛锚了,过江电缆受到了保护。

    1967年夏天,我和母亲来到这里。那一年轮船靠停在江南,我和母亲乘一条小木船来到了江北的水线房。那一天江水格外的平静,小船在江面上划行,江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上了岸就看见一栋青砖瓦房立在江堤一侧。房子由两间平房和一间楼房组成。来到房内才知二楼是工作室,房内正中是一个工作台,上面有许多带有插头的电线,那插头可以随时插入工作台上的那一排排插孔中。下面的两间平房是工作人员的休息室。水线房与四周的三个村庄均相隔半里,处在一片空旷的田地之中,显得有些突兀和孤独。

    这里的工作是清闲的,与喧嚣的城市相比好象世外桃园。清晨太阳懒洋洋地从东方冉冉升起,空气中蕴含着庄稼和野草那湿漉漉的气息,农民挑着箩筐向集市走去。江堤上的牧童牵着水牛戏耍,牛儿自由自在地吃着堤上的青草。中午烈日当头,几位农民棋友纳凉时与父亲对弈。傍晚时分夕阳西坠,太阳的余辉映满了整个天空也染红了浩瀚的江面,江上的船儿缓缓地使向远方。

    工作清闲,生活就显得单调。为了过得充实一些,父亲种起了麦子、棉花和花生,还喂了好多鸡,一年下来也有一点收获。每当取得一些这样的收获,父亲总是把这些收获带回汉口的家中与我们分享。有时鸡蛋下多了,父亲还在蛋壳上写下下蛋的日期。那里的农民都有大鱼网,父亲也自备了大鱼网,在长江或村旁的湖叉搬了不少的鱼。搬鱼时,有时候碰到一条大鱼,还没有看到鱼的影子,只听得“扑通”一声,那大鱼就穿破鱼网跑掉了,鱼网被闯出一个大洞,那可是叫人又惊又气。那些年我也学会了搬鱼。

    父亲热爱龙口的一草一木,热爱那里朴质无华的农民朋友,就连那些上堤放牧的“牛娃”也能喊出他们的名字。夏天夜半时分,农民棋友胆子小不敢回家,父亲还亲自把棋友送到家中。秋收时节,父亲把一壶壶茶水送到田头,父亲成了农民兄弟的好朋友,有几家人成了父亲非常要好的挚友了,他们经常送一些蔬菜瓜果,以表他们的一份情意。

    在这里,喝水是件困难的事情。水,要到长江里去挑。秋冬季节江水很深,江坡又陡,江面与江题有百米,挑一担水确实不易。在挑水这件事情上,父亲与我和母亲还闹过一次,想不到父亲发了很大的火。
那一天,父亲叫我去挑水,我身体不舒服没有去。到了中午,我和母亲从村子里往回走,当我们刚走到水线房不远的一个岔口,父亲大声的喊住母亲,问母亲为什么不叫我去挑水。母亲向他解释,但父亲不听,并且叫喊着向我们打来,母亲呵护着我,父亲推攘着母亲,结果把母亲推倒在路旁的土沟里,母亲的衣袖都让父亲撕破了。后来还是农民朋友解了围。这件事情让我的母亲很难堪。可能那天父亲的身体也不好,加上他的脾气不好,发生了那件不愉快的事情。

    父亲的身体一天天不好,但他并没有在意。1968年的冬天,父亲单位的同事传来消息说,父亲在龙口病得很厉害。于是我和母亲把父亲接回了汉口。父亲的临床表现是吃饭喝水都比较困难,后经医院诊断是“胃底食道癌”。父亲从1968年发现患癌症到1969年7月仅半年的时间就离开了我们。癌症,这一被称之“不治之症”的病夺走了父亲的生命,父亲逝世时年仅49岁。父亲走了,留下了母亲、哥哥和我。哥哥那一年正在湖北省随县大洪山区“上山下乡”,我被留下转到了街办事处,全家人没有了生活来源。父亲匆匆地走了,他离开我们的时候,他的眼睛是睁着的,好象在向苍天发问:我走了,他们往后该怎么生活下去啊?

    父亲的一生是充满坎坷的一生。

    父亲生于1921年,当他7岁的时候就在河北省怀安县一家米店当学徒,17岁当上了一名铁路工人。那年日本侵略了中国,父亲上班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挑水。那年月,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活命,父亲和其他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到行驶的火车上去偷煤。有一次,灾难落在我父亲的身上,那天晚上偷煤的时候,父亲从火车上摔了下来,他的腰和脚都受了重伤,父亲的左脚摔了一个大洞,工友们把父亲抬了回来。后来在我母亲的护理下才可以下地走路了,这是父亲年轻时经受的一次最大的灾难。

    父亲是一个性情豪爽、为人热情的人。在40年代初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讲过一个故事:当解放军解放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的前夕,有几位解放军秘密的来到父亲家中,打听火车站和镇里的情况。父亲给解放军画了一张反映当时火车站情况的地图。没有多久,家乡就解放了,家乡的解放也有父亲的一份功劳。

    家乡解放了,父亲当上了火车站工区的工长。50年代初,单位派父亲到天津铁路干部学校学习。为了加紧铁路新干线的建设,父亲把自己青春的汗水洒在北京至包头的丰沙线铁路建设中。我们也跟着父亲过着“流动的生活”,仅2年多的时间我们就居住了落坡岭、大同、沙城、张家口等地。京包线,这条由北京通往内蒙古的铁路干线,在父亲和他的工友们艰苦的建设中显得更加年轻和充满着活力。

    那些年父亲最爱唱的一首歌是《歌唱二郎山》;“二呀么二郎山,那怕你高万丈------”,在父亲回家的路上,我们老远老远的就可以听到父亲那豪迈的歌声,这歌声映证着父亲当年铺路架桥、一往直前的英雄气慨。这是一代翻身当家作主人的劳动者忘我工作、建设祖国,从心中抒发出来的蓬勃向上的声音。这声音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但是,每当我从广播或电视中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了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最爱唱这支歌,那就是我的父亲。

    1960年,父亲把我们带到了我国的南方城市武汉市。父亲在武汉铁路分局江岸电务段当上了领工员(相当于主任的级别)。我们刚到这里就遇上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人民的生活降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1962年的冬天,父亲带着我来到郊外的一个农田寻找农民挖剩下的红薯。那天很冷,一天早上我们顺着铁路线往郊外走,到了田地里我们使劲地挖,整整一天过去了也没有挖到多少红薯,人也累的精疲力竭。一辆火车毫无生息地驶向远方,我只有坐在田埂上望着远去的火车发呆,那年我只有12岁,还不甚了解困苦生活的原因。

    刚刚熬过三年的自然灾害,一场人为的更大的灾难席卷了全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个史无前例的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开始了。

    在这场运动中,铁路部门的工人分成了“造反派”和“保守派”,派性斗争贯穿于文化革命的始终。那年月父亲总是忧忧郁郁的。有段时间搞什么“清理阶级队伍”,硬是把一些莫须有的帽子戴在父亲的头上。那年月,铁路宿舍里也是一片紧张的气氛,人人自危不敢说话,说不好,一顶“现行反革命”的帽子随时就落在你的头上。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中身体越来越差,后来,单位的一个领导照顾我的父亲,让父亲到新洲县龙口镇看守“水线房”去了。

    水线房是个好地方,这里没有造反派和保守派,没有城市里的喧闹声,也没有争权夺利的尔虑我诈。这里远离“文革”的主战场,这里保存在着一点点纯净自然、美丽和睦的生活场景。

    在这样的环境中,父亲理应好好调养身体,恢复自己的健康,可是父亲一生勤劳哪里闲的住。他不是种地就是养鸡,不是搬鱼就是下棋,不注意休息和饮食,日久天长终于患病在身。
  
    那天,父亲从医院检查回来,家中的气氛很沉闷。我从父母的脸上看得出,一定有什么不详的预兆,原来父亲患了癌症。父母坐在床上不知如何是好,全家人心里沉甸甸的。

    1969年的春天,父亲在武汉市协和医院做了手术。这一天,父亲拖着重病的身体走到住院部的阳台上。那天,武汉有10万人在解放大道上游行,那是庆祝党中央第九界党代会的召开,游行队伍的呐喊声、礼炮声响彻云霄。父亲问这是在干什么?我说是庆祝九大的召开。在这次党代会上,林彪被选为毛主席的接班人,而且把这样的决定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章-------。

    1969年夏,父亲转到了汉口铁路医院外科的一个小病房,不久病情就恶化了。父亲在昏迷中还恋恋不忘他工作过的龙口的水线房,说如果能出院的话还要回到那里工作。

     7月8日晚,天气异常的炎热,我困乏地躺在医院走廊的床上,忽然有人推醒我说父亲不行了。我赶紧跑到父亲的床前,母亲和哥哥都站在父亲的床边,母亲喊着父亲的名字,我们含着泪水望着已经停止呼吸的父亲。父亲的双眼还在望着什么。这时候,天空响起了一阵阵雷声,一道道闪电划破茫茫夜空,窗外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父亲离开了我们,苍天为我父亲落泪,大地为我父亲哭泣,父亲在1969年的7月8日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

    父亲曾说,如果病医治不好,就把他安葬在龙口镇的一座小山上,那里是他一生中工作的最后一站。我们按父亲的遗愿办了,把父亲安葬在龙口镇的一座“珠山”上。父亲的坟朝着他工作过的水线房。这样,父亲就可以仰望东方的日出,眺望江中的轮船,更可以看到他心中想要点燃的那十盏“禁止抛锚”的红灯了。

    35年之后,我们把父亲的遗骨转到了湖北省黄陂县的归元陵园,与我的母亲安葬在了一地,两位亲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父亲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是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贡献的一生。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但是我要说,我们的国家就是依靠着这些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我应该永远记住父辈们的光辉业绩,我的父亲是应该永远值得我怀念的!我父亲那充满豪迈的《歌唱二朗山》的歌声好象总在我的耳边回荡。如今,我也步入了中国老年人的大军,我好象继承了我父亲爱唱歌的爱好和秉性,带领着一群人引航高歌,歌唱自己的晚年生活,夕阳无限,晚霞映天。
 
庚子年初夏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岁月如歌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