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琼 时间:2020-07-05点击:1121



谭五昌微信公众号开设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普及,人们在网络上开设博客、微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交流平台,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与现象。我本人对于新媒体技术知之不多,了解不深,可以说对于网络新媒体这一崭新领域并不在行,但我非常知道,在当下,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离不开数字化生存的21世纪人类生活新模式,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新媒体技术为我们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以前不敢想象的方便与快捷,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新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知识与信息,对整个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潜在而深刻的重大影响,一句话,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我们只有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并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技术,才可能对于我们自身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加以理想化的塑造。

 

    说到微信公众号,这是在网络新媒体领域颇受人们关注与重视的一个交流平台,近些年广为流行与普及。我本人在许多学术团体开设的微信公众号与许多名人开设的微信公众号里,读到过许多具有时代特质的诗文,这些诗文或充满思想性、学术性、人文性,或彰显艺术性、纪实性、信息性,我自己感觉,绝大多数微信公众号是一个颇为理想化、纯粹性的交流平台,因为交流双方志同道合,不存功利之心,大家是出于相同的爱好、兴趣、追求而走到一起来了,而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微信公众号(无论是文化名人还是吃瓜群众),说白了,就是微信公众号创建者本人为自己搭建的一个召唤志趣相投者的无限广阔的朋友圈与交流空间,微信公众号建立起来后,志趣相投者(或朋友)越多,人气越旺,应该越能展示该微信公众号的存在价值。前几年,有一些弟子与朋友私下鼓动我以个人名义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我出于谨慎,婉言谢绝了。前些日子,胡建文、蓝冰琳、盛华厚、陈琼、吴迪、刘雅阁、马文秀、王长征、袁翔、唐梅、贺小华、陈桂明等朋友、弟子、老乡极力鼓动我以自己名义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很有才华的青年诗人与艺术家,而且非常熟悉与了解网络新媒体技术。在受到他们热情的鼓动与反复劝说后,我终于下决心开设一个微信公众号了。希望以我本人名义开设的这个微信公众号,能够团结到一大批热爱诗歌、热爱文学、热爱艺术、热爱精神生活的诗友文朋,期望我们大家能够通过这个交流平台长久收获我们生命中最为纯粹、丰富、美好的精神财富。

 

    最后向大家交代一下,鼓动我开设谭五昌微信公众号的朋友、弟子、老乡们建议我的微信公众号在2020年5月1日正式开始运营,因为大家一致善意的公认我是当下华语诗坛的“劳动模范”,所以选择劳动节这一天推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特别具有象征意义。

 

    是为前言。

 

谭五昌

 

2020年4月30日夜

写于北京京师园


中 国 当 代 诗 坛 的 播 火 者

—— 谭五昌先生印象记


陈琼




    在中国诗坛,有这么一位诗歌评论家,他连续九年主编《中国新诗排行榜》,受到诗坛的广泛好评;他发起并连续九年成功组织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在学术界产生良好的反响;他受邀在国内四五十所高校讲学,不辞辛苦奔波于大江南北,传播诗歌文化;他在2016年春节之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于北京发起并成功举办了首届华语诗歌春晚,全国三十个分会场与之呼应,众多大家与名流,鼎力支持,成就一场华语诗坛的超级盛会。2017年2月份,他又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华语诗歌春晚,以百年新诗的光荣与梦想为主题,全面总结百年新诗的瞩目成就,中央电视台予以隆重报道,更是在海内外诗坛与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影响广泛。随后在2018年3月份,2019年2月份,他连续成功举办第三届、第四届华语诗歌春晚,在海内外诗坛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而他一直在默默奉献,为了中国的诗歌事业,他高高举起诗歌的火把,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播撒诗歌的火种。他就是我的老师、著名诗歌评论家谭五昌先生。当我提笔写我的老师谭五昌先生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崇敬,有太多的场景、有太多关于的他的事迹在我的脑海里显现,我的老师谭五昌先生忠实于诗歌评论与传播,致力于优秀诗人的研究工作,他是当代中国诗坛的播火者,他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


    初次见到谭五昌老师是初冬的一个傍晚,那天我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约好与他在主楼前相见。我心里想着见到谭老师后会是怎样的情形,很是紧张。后来,看到一个中等个子的青年老师匆匆从楼里走出,肩上背着一个背包,手里拿着一大摞资料,他出了门往外面张望,我便知道这是谭老师,连忙走向前去,叫了一声:“谭老师好!”他看了看我,说道:“让你久等了,肯定饿了吧,我们先去吃饭。”顿时我的紧张感烟消云散,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谭老师的情景,他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架子,他是这样的平易近人。在我此后的学习与生活中,随着与他接触越来越多,他身上的质朴、纯粹、善良、热情,对诗歌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越来越觉得谭五昌老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是一位伟大的诗歌工作者。


    谭五昌老师为人非常质朴、真诚,这种质朴、真诚和他的经历有关。谭老师经常说他是井冈山下的放牛娃,他生于井冈山地区的农村,长于农村,大山深处的品格印入了他的灵魂深处。似水年华,岁月匆匆,谭老师对梦想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他以前在老家的乡村小学当老师,后来经过努力,考上北大的硕士、博士,再到后来来到北师大任教。难能可贵的是,虽然他的身份与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谭老师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大山深处的那种质朴与纯粹。谭老师的随和、真诚、热情是大家公认的,前几年,每到放寒假和暑假,我就从自己就读的厦门华侨大学来北京探望谭老师,并住在谭老师家里了。谭老师工作繁忙,自己也没什么时间干家务,我也从来不拘谨,常常替他打扫房间、整理书本。正是因为谭老师的随和、真诚、热情,外地的朋友来到北京往往都喜欢来拜访谭老师,喜欢来谭老师家做客。老乡、朋友相约来到谭老师家里聊天、喝茶,大家在一起畅谈文学、诗歌、人生、事业、理想等等。而谭老师往往会亲自下厨,做一桌家常菜招待大家,大家自然也是毫不客气,大口吃菜,举杯畅饮,很是热闹欢乐。可真还别说,大家对谭老师做的江西特色菜非常喜欢,他因此也经常自夸说自己是一流的厨师。据我所知,一些诗人朋友应邀来谭老师做客,吃过谭老师做的美味可口的江西特色菜后,便在朋友圈内盛传谭老师“厨艺了得”。


    谭五昌老师富有爱心也是众所周知的。但凡身边的朋友与同学,甚至是陌生人遇到困难,谭老师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困难有时候是经济上的,有时候是精神上的。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当时考研,谭老师一直鼓励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有一次,谭老师应邀去湖南一所大学演讲,他无意中听主持老师说他们学校有一位同学的弟弟得了白血病,并且这位同学当天也来听谭老师的讲座,谭老师在讲座结束后便把自己的三千元讲座费主动的捐给了那位同学。前两年,谭老师两个研究生的父亲先后生了重病,谭老师听说后,一方面第一时间各自资助5千元给自己的两位弟子,同时积极发动亲朋好友给自己弟子的父亲捐款治病。另外,谭老师还亲自出面帮其中一位学生的父亲联系有名的医院住院治病。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数不胜数。谭老师的爱心既是小爱更是大爱,虽是绵薄之力,但给社会增添一股股正能量。谭老师经常和我提起,如果哪一天他很有经济能力了,他梦想要在中国的大地上捐建许多所孤儿院与希望小学,让那些贫苦的孩子衣食无忧,安心上学。


    谭五昌老师最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强烈的事业心与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与诗歌评论家,谭老师除了教书育人,帮助和提携青年学子与青年诗人,他还出版了很多部卓具影响力的诗歌选本与学术著作。他的诗歌研究学术成果,获得了洛夫、吉狄马加、郑愁予、梁小斌、吴思敬等两岸四地许多著名诗人与学者的充分肯定与认可。每年他还要去不少地方讲学、主持学术会议,这些工作非常辛苦,耗费他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次我半夜起来,看到谭老师还在灯下著书,有时会持续到天亮。而我作为谭老师的学生,只能在生活上尽量照顾谭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表示对谭老师的崇敬。有些诗人朋友来谭老师家做客,见到我在协助谭老师的工作,常常开玩笑对我说道:“陈琼才子呀,要是你是个女生就好了,就可以更好照顾谭老师的生活了!”每逢这时,谭老师都很有些不好意思的赶紧岔开话题。谭老师有时出差在外讲学,在家里则常常熬夜写文章、写书,可是谭老师对此毫无怨言,出差或者熬夜之后回到讲台上照旧精神抖擞,激情飞扬,丝毫看不出半点疲倦。他常说,当今社会需要诗歌,这个工作需要有人去做,要不人类的精神生活会日益庸俗。为了诗歌事业,谭老师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心血,更让人敬佩的是,谭老师这些年来他自己垫出了数十万元的资金来支持有档次、有品位的诗歌活动与学术论坛(比如海子诗歌奖、华语诗歌春晚、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等诗歌学术活动),有诗友说谭老师这样的行为真是感天动地呢!我自己常常想,如果谭老师没有纯粹、深厚的诗歌情怀,并不富裕的他怎么会自己掏腰包拿出数十万元钱来支持诗歌事业与学术事业呢?大概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谭老师在诗坛上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认可与尊重。


    谭五昌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投入,对诗歌事业的奉献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记录和书写,然而我没能写出感动天地的事迹来赞美他,因为质朴、真诚、热忱、善良、富有爱心、无私奉献是谭老师最真实的写照。谭老师的人格魅力诠释了一名学者温暖而高尚的情怀,他无数个日夜的无私奉献折射出了一名诗歌评论家的博大情怀与赤子之心,这是平凡中的伟大。经师易遇,人师难遇,谭五昌先生是我学习的榜样,他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为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他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恩师。谭五昌先生一直为中国新诗事业默默耕耘,呕心沥血,他到处播撒诗歌的火种,点燃理想的红色太阳,他是数以百计的诗歌评论家中的典范。


2020年6月28日改定于湖南衡阳





谭五昌


    江西永新人。著名评论家。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贵州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已出版《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诗意的放逐与重建——论第三代诗歌》、《中国新诗排行榜》、《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海子诗歌精品》、《在北师大课堂讲诗》(5卷本)等学术著作及诗歌类编著三四十余种。2012年,主编10卷本的“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昆仑出版社出版)。自2011年起至今,发起并主持年度“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近十余年来,先后担任徐志摩诗歌奖、闻一多诗歌奖、海子诗歌奖、杨万里诗歌奖、昌耀诗歌奖等国内重要诗歌奖项的评委与负责人。曾应邀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鲁迅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广西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澳门大学等国内四五十所高校与研究机构做过中国当代诗歌、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现象等专题学术演讲。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分享到:
更多 人物故事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