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间:2021-02-12点击:485

飞舟越天险勇士精神代代传——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
还是那片蓝天
 
 
在祖国四川西南西部大渡河畔,古老的沫河(大渡河)母亲孕育了一个山镇,原名:紫打地。为当地原称尔苏人(现为藏族)的地名译音,其意为适合种蔬菜的地方,为清朝越西县松林土司的世袭领地。后因地震引发山洪,紫打地被冲毁,清政府拨库银在旧地东边1公里许的中坝重新建场,取“山镇久安,河流顺轨”之意,更名安顺场。山镇是否久安?其实不然:中国近代史上两大历史事件在此演绎。
再现历史
翼王悲剧 安顺场满载风云,沫河滚滚悲喜泪。翼王千军葬鱼腹,红军长征里程碑。安顺场以大渡河为屏障,依山旁水。正是:紫打地虎踞龙盘,沫河胜雄兵百万。黄天有负英雄汉,翼王壮志化青烟。唯有红军排万难,飞夺泸定胜天险。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只因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陷入绝境,兵败紫打地;两千将士全部战死。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从容就义。
长征里程碑
1935年5月12日,红军挥师向大渡河进军。有关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悲惨一幕,敌我双方都非常清楚。蒋介石妄图借助大渡河的天险和20万雄厚的兵力,将红军歼灭在大渡河畔。企图阻挡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步伐。于是他精心制订了把红军封锁在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砻江以东地区,予以“根本歼灭”的作战计划。此时的中央红军仅剩2万余人,而蒋介石部署在大渡河会战的总兵力有20万人左右,并扬言:要让中央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5月12日,中共中央在四川会理召开了著名的铁厂会议,就如何突破大渡河防线做了周密部署。毛泽东坚定地说:“我们不做第二个石达开!” 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的一次生死之战,能否渡过河去,是中国革命的关键。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中央红军总结翼王石达开大渡河的失败,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为了渡过大渡河,在作战开始前,先遣队首长对这次作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5月26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到达安顺场。毛泽东、李富春在安顺场深入群众,当地老秀才宋大顺力劝红军快快过河,切莫停留。时年90多岁的宋大顺曾亲眼见过石达开覆灭于此,明白蒋介石的“如意算盘”用心之险恶。中央红军在详细了解当年石达开到安顺场的情况并分析总结其失败的原因后,根据当时红军所处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运筹帷幄,他们同作战部队一起制定渡河方案,并强调这次渡河作战的重要意义,从而使作战部队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勇气,为作战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红军总参谋长、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1935年5月,亲自领导红一师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
24日夜,红1军团的红1师出其不意地猛扑河边的安顺场小镇。红军在河南岸包围安顺场川军时,找到了一只小船,便组织突击队渡河。5月21日红军先遣队出发,以诚意化解了民族隔阂,“彝海结盟”排除了前进路上的障碍,快速通过彝区。
为粉碎敌军阴谋,红军领导命令红一军团,不惜一切代价强渡大渡河。红军要过河,第一步首先成立突击队,且必须由突击队在枪林弹雨、激流险滩中为红军杀开一条通路,这是九死一生的战斗。尽管如此,红军战士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们听说部队要成立突击队,个个摩拳擦掌,人人争先恐后,每个人都要求争做突击队员,而且每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毫不相让。红一军团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将强渡大渡河的任务交给一营,一营长孙继先又将任务下达给该营二连,组成由二连长熊尚林为首,共十八名勇士(包括指挥员孙继先本人在内)的渡河奋勇队。熊尚林,江西高安人,17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经过五次反“围剿”战斗,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杨得志把挑选突击队员的任务交给了营长孙继先。孙继先决定从2连选人。但战士们却还是要争,孙继先一时很难确定人选,最后是聂荣臻发话:“算了,不要争了,就由营长下命令,叫谁谁去!”孙继先和杨得志商量片刻,宣布了渡河突击队的十六人名单,并确定由2连连长熊尚林带队。突击队刚刚站好,一名战士从连队队列中冲出,边哭边喊道:“我也去,我一定要去!”冲出的战士是2连通信员陈万清,是解放遵义时才入伍的新兵。孙继先被陈万清感动了,回头看看站在一旁的团长杨得志。杨得志眼眶瞬间湿润对孙继先点头同意。陈万清破涕为笑,跑入了行列。
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名勇士,他们是:
一营长孙继先
2连连长熊尚林
2排排长罗会明
3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克表
3班战士张桂成、肖汉尧、王华停、廖洪山、赖发秋、曾先吉
4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
4班战士肖桂兰、朱祥云、谢良朋、丁流民
2连通信员陈万清
5月25日凌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线指挥,十八位勇士伫立江边,每人一把大刀,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还有八颗手榴弹。杨得志站到了队前,神情庄重地说:“同志们,红军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你们一定要渡过河去,消灭对岸的敌人!”与此同时,刘伯承亲自到江边指挥战斗,令六挺重机枪、几十挺轻机枪和三门迫击炮组成的火力掩护队各就各位,又特别嘱托神炮手赵章成做好准备。9时整,刘伯承下令开始强渡。岸上掩护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在河面打出一道稠密的弹墙。对岸渡口处的川军碉堡也开火,向渡船扫射。一时间,密集的枪声伴随着轰鸣的江涛声响彻整个大渡河上空。刘伯承见对岸碉堡对突击队渡河威胁很大,令赵章成将其干掉。赵章成仔细瞄准,一发炮弹就把对岸渡口的川军碉堡送上了半空。
在激烈的枪炮声中,熊尚林率领第一组战士登上渡船,向对岸驶去,船刚离岸,就被对岸川军发现,他们立即不顾一切地向渡船射击,子弹打得渡船四周水花四溅。船工沉着扶舵,渡船冲破弹雨巨浪前进,岸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它的上面。敌人疾风骤雨般发射枪炮,熊尚林沉着冷静,指挥渡船冒着密集的枪弹前进,就在渡船离对岸不远时,意外情况突然发生:渡船突然撞到一块礁石,由于受到冲击,渡船失去平衡滑向下游的漩涡之中,面临着倾覆的危险。在此千钧一发之际,熊尚林不顾个人安危,迅速跳入急流,拼尽全力将渡船推出漩涡,驶向对岸。渡船冲过上流,靠近了对岸山崖下的渡口,船上的勇士们飞身下船。川军慌作一团,手榴弹、滚雷冰雹般砸向勇士们。勇士们毫不畏惧,利用石阶死角掩护,向下猛冲,临到崖顶,一排手榴弹甩出,勇士们紧随爆烟冲入了敌人的工事。上岸后,熊尚林又率领战士们与敌人展开厮杀,就在双方激战的此刻,孙继先带着第二船的勇士和两挺轻机枪登岸,接着是第三船……勇士们个个又如猛虎下山一般,与敌人展开厮杀,很快便将敌军击溃,顺利占领渡口,接应大部队渡河,强渡大渡河成功了!彻底粉碎了敌军妄图凭借大渡河围歼红军的美梦。
孙继先率领“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成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为红军北上打开了一条通道。不过,当时河边只有几只小船,要想把红军全部运送过河,起码得一个月,太慢了!而且,国民党军还在围追堵截,不可能让红军用一个月的时间来渡河,因此,红军决定开辟第二个通道,就是离此地有240里的泸定桥---
正是:激流勇进战狂澜,一叶小舟越天险。群英协作是精髓,军魂铸就英雄胆。打开共和国通道,红军精神千秋传。那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在大渡河上空回响!
穿越时光回望那段血火征程,眼前,是一张张年轻坚毅的面容——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强渡大渡河,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打开了通向共和国的大门,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里程碑。从此,安顺场便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载入史册,名扬中外。“没有强渡大渡河的胜利,就没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   缅怀先烈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安顺场景区位于石棉县城西北方,距县城11公里。是全国首批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30条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全国唯一以悲衬喜的红色旅游景区。1980年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正式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评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优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内汉、彝、藏等民族风情浓郁,各民族的建筑、服饰、歌舞、饮食、节日、民间工艺特色鲜明。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于1983年5月25日落成,用花岗石雕刻而成,碑体正面为半圆雕红军战士头像,炯炯双眼凝视对岸,下部为十八勇士驾着当地特有的翘首木舟乘风破浪,飞渡天险浮雕,背面刻有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镏金大字。2009年,纪念碑获“新中国城市雕塑成就奖”。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于2004年5月24日正式建成开馆,馆名由江泽民同志题写。2012年进行扩建,现有建筑面积4358平方米。馆内以弘扬红军精神为主题,真实再现了当年红军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伟大场面。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指挥楼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指挥楼系晚清时期民间居住的碉楼建筑,结构为木骨石墙,为国家级重点文物。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时,刘伯承、聂荣臻两位元帅曾在碉楼上指挥红军成功强渡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
红军渡  1935年5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率领下,以红一团一营二连连长熊尚林为首的十七勇士,在此上船起渡,成功强渡大渡河。
机枪阵地遗址  1935年5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强渡大渡河时,在该处架设了几十挺轻重机枪和两门“八二”迫击炮,掩护红军十七勇士成功渡河。
毛泽东在安顺场的住所  1935年5月26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到达安顺场,当日下午召开会议,决定分兵两路逆河而上夹击泸定桥,让中央红军主力由泸定桥过大渡河。当晚,毛泽东在此居住。
红军标语墙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袭占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时,在安顺场房屋墙面上刷写了大量宣传标语,唤醒了当地各族群众,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人民中的影响。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于2004年5月24日正式建成开馆以来,现有景点包括翼王亭及纪念翼王石刻碑文20余通;渡口遗址建有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周围植苍松翠柏、花草;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陈列红军用过的兵器、马灯等实物47件、图片80幅,以及刘伯承、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另外,还有生态果园、炮台遗址、阵地遗址和翼王石达开和红军当年经过的马鞍山、营盘山等。
纪念馆落成开放后,每天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多达数千人。来这里参观的的人们遍及全国各地,还有世界各国的外宾朋友每年接待中外参观者达3万人次以上,在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是孩子们栖息的精神家园,是青少年放飞理想的地平线,红军勇士形象是孩子们的人生坐标。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里,感受氛围,从中受到熏陶。让英雄陪伴他们成长。孩子们在红军纪念碑下宣誓:我们新时期的学生,红色基因的传承人。学习红军精神就要我们要从做起,从我做起。
 
 
 
 
安顺场红色文化基地,雨露润物在无声,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安顺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热土地,建好用好红色文化阵地,让人们在参观游览中重温革命历史、感受革命传统、砥砺理想信念。这里不仅是青少年的教育基地,而且还是党团老协等组织的活动中心。是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成为广大群众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是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这里每天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成为后人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的一个重要窗口。漫步展馆,跃入眼帘的尽是英雄红军英勇战斗的历史画面。展览采用触摸屏系统,让参观者产生强烈的互动感。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画面、一段段视频,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感人历史。与此同时,展览中图片、油画、版画、铜雕和领袖们名录墙等元素,给人们留下了过目难忘的深刻印象。红色安顺场——你尽情地撒播吧,要在神州大地、五湖四海、天涯海角把红色的种子埋下,让红色基因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前、红军渡前,一棵棵小树正在茁壮成长,几经风雨后,这些小树将成参天大树
---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中华史记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