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进林 时间:2021-03-26点击:1154

 
□宋进林
 
      盛夏,当你行走在甘肃省民乐县沿国道227线路经该县六坝镇时,道路西侧昔日连片的农田如今变成了花田,吸引市民和国内外游客纷纷拍照“打卡”,这里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集结地和乡村振兴的活标本,而坐落在这里的圆通寺、三官庙、望乡槐等历史文物便成为景区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既给景区赋予了源远流长历史长度,也给游客展示了积淀在这里的历史文化厚度。
      圆通寺塔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镇城堡内,明清喇嘛塔古建筑。史载,圆通寺原为河西重要密宗寺院,始建于北宋,为宋徽宗敕建,明清时重修。现寺已不存,仅存孤塔。塔为砖石结构金刚宝座式喇嘛塔,通高23.37米,自下而上由塔座、塔身、相轮、塔顶组成,塔座为三重方形须弥座,第二、三层四角各置一座高2.2米的小型喇嘛塔。塔身为覆钵状,高5.2米,上砌“?”字形须弥座。相轮十三重,高8.8米,塔顶置流苏宝盖,周悬风锋,中坐1.5米高的黑釉宝瓶。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河西走廊是多民族汇聚之地,在宋代时这里仍然是多个民族相处。地处河西走廊西段的民乐县六坝镇南接祁连、北通张掖、东走山丹,是一个多民族经济交流的中转站和交通要道。而修建圆通塔在当时象征着民族融合、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圆通塔修建至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历史的沧桑,曾多次破败,又曾多次被重建和修缮过。据《四部丛书.大清一统志》载:“圆通寺在张掖县东乐堡,始建于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重修。内有砖塔,清乾隆年间重修,高八丈有余,较旧址更宽”。《甘州府志》也有这样的记载。史料显示,在顺治十七年(公元1655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两次重修,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修塔,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又补土包修塔一座。根据从塔上取下的清代康熙年间铁碑《重修寺塔碑记》记载,此塔修于康熙元年(1662年),座东向西,是一座砖包土藏传佛教金刚宝座塔,寺塔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历史悠久,居民乐古建筑之首,为藏传佛教金刚宝塔式佛塔建筑的典型形式。也是一座从古至今不可多得的、雄宏壮丽和精美奇巧的人文景观。历代许多文人墨客至此观光,留下了许多赞美歌颂圆通塔的不朽诗篇。清代文人许士梁题诗云:疆归李夏寺宣和,十二监军禁若何,会阐无遮通震旦,尽容越境奉祗陀。举人赵赓云赞曰:何年古刹建圆通,高耸浮屠接碧空;世界大千资觉悟,金铃十万最玲珑。揭开贝叶诸天雨,雅表室和宋代风;暮鼓晨钟同慧业,一般聋聩振林丛。民国慕寿祺有诗云:古寺萧然人绝迹,老僧犹自诵黄庭;澄心兀坐枯禅寂,日暮松风语塔铃。当代张掖诗人李中锋有诗赞曰:阅尽沧桑几整容,浮屠高耸笑春风;铎铃善解人间意,祝福声声上苍穹。
      六坝镇还有一株古槐,株高约30米,树冠如盖,至今600余载仍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当地老百姓把这株古槐叫做“望乡槐”。2005年,这株“六坝三官庙台古槐树”被民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株古槐,民间还有一段传说,据当地老人讲,最早六坝镇这片土地荒无人烟,明朝时候皇帝朱元璋推行移民政策,从那时起,中原的百姓就陆续迁徙到河西走廊,由于路途遥遥,关山万里,一些老人们总不愿意背井离乡,但皇命难违啊。为了能让后代记住自己的家乡,他们临行前从家乡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上折了一截槐树的枝条,老人们拖家带口来到了祁连山北麓的一片荒野开荒种地,第一年他们把这一截槐树枝条插入新开垦的土地。说来也神奇,这段槐树枝条真有灵性!第二年就长出了繁茂的枝叶,第三年竟然开出了一串串白色的花朵……在荒凉的土地上奇迹般的生根发芽了!在先民们的悉心呵护下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从栽上槐树的第一年起,这里的人们每逢清明节,都会在这株槐树下举行一场思乡祭祖盛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年复一年,六百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一段槐树枝扎根这片热土已长成了参天大树,乡民们在槐树下祭祖思乡活动也已成当地风俗,槐树也因此称之为“望乡槐”。虽然这株与圆通寺塔相望的古槐树,历经沧桑,遭电击火烧,但它历千年而不枯,堪称民乐第一槐。有诗云:望乡台上望乡槐,道是先祖亲手栽。四海子孙同一脉,寻根都到此处来。如今,这株古槐以它顶天立地、百折不挠的风骨仍在激励着自强不息的六坝镇人民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在民乐六坝镇还有一座三官庙,坐落在六坝古城的东北隅的高坡上,与古槐树东西相对。据史书记载,民乐六坝三官庙始建于【唐】开元三年(公元715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身临此处,古树苍天,香烟缭绕。庙院内东西各有厢房三间,中间为九间正殿,整体错落有致,气势恢宏,既有庑殿建筑雄浑的气势,又有攒尖建筑俏丽的风格。殿内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也就是 “三界公”的尧、舜、禹三圣帝。即:上元紫微大帝—尧帝,寓天官赐福;中元清虚大帝—舜帝,寓地官赦罪;下元洞阴大帝—禹帝,寓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的信仰渊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据民间传说,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释放幽冥业满之灵。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太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减厄、解冤释结。三官大帝诞辰分别为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自唐宋以来三元节是道教的大庆之日。每逢三元节,人们都是要到庙里祭拜山神审慎忏悔罪过,祈福免灾。
      民乐六坝古城三官庙曾是民乐县较大的道教活动场所,属于典型的道教庙观。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沧桑,几经变迁,数次修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惜毁于二十世纪60年代,只有庙前一棵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槐树(望乡槐)依旧根深叶茂,默默守望和见证着三官庙数百年的沧桑巨变,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三官庙就像这棵古槐的根一样深深扎入这片土地上信众的心里。2005年10月15日,这里的信众自发募捐物资,在原三官庙遗址处重建了三官庙大殿。新建的庙宇座东向西,南北长9.9米,东西宽6米,是一座歇山式建筑,其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古色古香、气势轩昂。庙宇旁清澈的人工湖,波光粼粼,宛如耳型,更若宝葫芦造型,东边建有游人歇脚凉亭,满目花草相伴,处处生机勃勃。成为市民游客驻足赏景、品味历史的胜景。张掖当代诗人任武德先生为三官庙写诗云:“一庙巍巍别有天,萧萧古木隐苍烟。泽民赐福多灵气,圣境清幽倒玉泉。”
      民谣曰:六坝古城有三宝,古塔古槐三官庙。如今,六坝镇“三宝”已融入民乐县文化旅游鼎盛潮流,造福乡邻,在历史风雨的洗礼中依然焕发出日久弥新的历史光环。
 
      作者简介:宋进林,笔名芳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诗词学会理事、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作品民间故事、新闻通讯、文史随笔、散文、诗词、摄影散见于《党的建设》《飞天》《丝绸之路》《厦门文艺》《中华辞赋》《中国诗词》《中国诗赋》《诗词百家》《甘肃诗词》《甘肃日报》《农民日报》等杂志、报刊。主编出版了河西宝卷丛书《甘州宝卷》《悦读甘州·故事》《乌江镇志》,参与编纂了《甘州区志》,著有《父子文集》《系列丛书·芳草园》等。

责任编辑:周步

分享到:
更多 散文原创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