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城 时间:2021-08-05点击:556

关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扶贫工作学习调研报告

    摘要:扶贫是保障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帮扶改善贫困户生活生存条件和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2019年绛县统计,绛县下辖8个镇、2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绛县常住人口为226871人。

    关键词:扶贫;政府工作报告;帮扶;财政

前言

    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大多是以人们的收入状况来确定贫困线。中国的贫困线主要以是否达到温饱为标准来确定。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1985年农民的消费水平,以年人均收入在 150元人民币以下者为贫困型。以后各地实行的标准有些上升为 200元,有的发达地区多至1000元。列入贫困线内的扶贫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全国有18个片,包括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这类地区生活条件差,生产力发展缓慢,经济、文化落后,部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第二类,零星的贫困县和贫困户。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多、劳力少,或家底薄,缺少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

    我国在2008年前有两个扶贫标准,第一个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绝对贫困标准,该标准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热量的最低营养需求为基准,再根据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结构来进行测定。第二个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标准。2008年,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合一,统一使用1067元作为扶贫标准。此后,随着消费价格指数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标准进一步上调至1196元。

    2011年11月1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适应我国扶贫开发转入新阶段的形势,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的标准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今年年底约为1.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3.4%。

正文

    绛县位于运城市东北隅,中条山西北麓,地处运城、临汾、晋城三市交界地带,东部与翼城县毗连,西部和闻喜县接壤,南跨中条山与垣曲县相邻,北部自东而西由翼城县、曲沃县、侯马市环绕。国土面积993.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0007万亩,基本农田面积32.47万亩,水浇地面积23.08万亩,富硒土壤面积4万余亩。辖10个乡镇(8镇2乡)、133个行政村,绛县常住人口22.7万人。绛县七山二岭一分川,境内边山峪口众多,是晋南地区主要水源涵养地之一。绛县有着非常独特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是暑期最清凉的地方。

    一是历史厚重悠久。绛县是尧的故乡,尧的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积高达500万平米的周家庄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最大的人类聚集地。面积达1100平米的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址填补了夏商青铜器产业链中的空白。西周初年绛县是一个国家——?国。后来晋国在此建都84年,留下了晋献公墓、晋文公墓、晋灵公墓、车厢城等众多遗迹。现存有国保单位10处。《左传》中关于长寿“绛县老人”的记载,是先秦历史典籍中首次出现“县”这一名称,因此绛县有“天下第一县”之称。

    二是生态风光秀美。绛县被中条山和绛山环抱,全境“七山二岭一分川”,70%面积是山区,山色奇峻、景色秀美、水丰林密,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山西省40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38.6%,远远高于全国的21.63%和山西省的20.5%。境内有涑水、浍水两大水系,河流总长度160余公里,有中小型水库14座,水资源十分丰富。

    三是特色种植突出。独特的土壤条件和山区小气候非常适合山楂、樱桃等特色农作物生长,并且野生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山西省有1116种中药材资源,绛县已查明有600余种,特有的香棒虫草与冬虫夏草具有同样的功效,已通过了省食药部门的药理认证。经过多年发展,绛县成为了国家出口水果安全示范区、全国最大的山楂基地县、华北地区最大的大樱桃种植基地、梅花鹿养殖基地、山西省药物培植基地、山西省蓝莓示范基地、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四是军工基础良好。绛县有着良好的工业潜力,大三线建设时绛县是一个重点,至今中信机电公司(541)在绛县还有6个分厂,拥有各类设备8000余台,产能强劲、技术过硬、人才众多,有着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扎实基础。中信机电分厂华晋铸造公司最大单个铸件达到10吨,技术世界领先,其生产的高铁制动盘装车累计运行60余万公里,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高铁制动盘生产技术的企业。中信机电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合资成立的亚新科公司(现控股方变更为上市国企郑煤基集团),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重卡发动机缸体缸盖供应商。

    新时代,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提出了“实施五大举措、打造四宜绛县”的“五四发展思路”。对标找差、创新实干,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坚持转型发展?路、现代农业富民、新型工业强县、文旅融合兴绛、民生事业为本,奋力打造开放宜业之县、生态宜居之县、人文宜游之县、善治宜乐之县,绛县正在全力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速度跨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2016年,绛县生产总值完成54.7亿元,同比下降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6亿元,同比下降3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3亿元,同比增长15.3%;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910万美元,同比下降7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1亿元,同比增长5.7%;财政总收入完成1.77亿元,同比下降2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972万元,同比下降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3177元,同比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425元,同比增长6.2%。

    201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要求以及市委“三动三新”战略,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改革为第一动力、民生为第一关切、党建为第一责任,以创新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为主线,明确了建设“两乡五区”发展思路。

    坚持项目为基,重点实施“五个十”重点工程。坚持工业强肌,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中医药加工、光伏发电、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推动541发展,建设华北最大、国际一流的铸造和机械加工基地。坚持农业固本,着力打造山楂、樱桃、草莓、绿色蔬菜、富硒水果等十大特色产业。在绛县布局建设30个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推进电商农业、采摘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大力扶持维之王、隆立康、金绛食品等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带动绛县农产品做强、做优、做特、做精。坚持文化融合,抢抓“大众旅游时代”新机遇,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有文可化、有景可看、有线可连、有味可品、有物可购、有验可体、有室可居、有情可寄“八个有”的绛县全域旅游。坚持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上,积极推进“五城同创”,实施“一横三纵”(振兴街、文公路、?国路、健康路)工程。推进实施生态公园东入口综合工程、城东文化广场、县城燃气管道铺设及入户工程。坚持民生优先,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脱贫攻坚上,以产业扶贫为支撑,大力实施“八大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和七十个具体项目”。全面完成丁家洼、冯村岭、小祁、西崖下、续鲁峪、斜曲、北仇、北牛等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3400名贫困人口脱贫。实施涉及山底坡、沸泉、续鲁峪、焦家洼等4村2075人的整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启动涉及32个贫困村的74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做好斜曲、沸泉、炭元河、尧寓等4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认真做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保障性住房等基础社会保障工作,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而至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六新”,夯实“六稳”,抓好“六保”,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绛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财政总收入增长1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4%、7.2%。

    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推进产业扶贫,剩余87户248人全部脱贫,131户边缘易致贫户、210户脱贫监测户基本解除致贫返贫风险,圆满完成“交总账”任务。投放小额信贷2464.01万元,脱贫增收后劲更足。县城建设扩容提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振兴街末端雨污分流、县城及横水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工。创卫成果不断巩固深化。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绛县山楂”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功申报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申王、东录2个市级农业园。完成植树造林1.18万亩、通道绿化110.9公里、园林村绿化34个,新建乡镇公园10个。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整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398亩。

    五年来,绛县发展基础日益稳固。地区生产总值逐年攀升。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21.4%、20.17%。五年来,绛县城乡功能不断完善。“一横三纵”“两横两纵”道路改造完工。5所乡镇卫生院提标改造完成。绛中二期楼体桩基工程完工。职教综合实训楼、宿舍楼及实验三小、东城幼儿园建成使用。高考实现“五连增三跨越”,三次荣获全市“高中教育质量进步县”荣誉称号。县城和陈村镇成功晋升国家卫生县城、乡镇。五年来,绛县民生事业持续发展。每年民生领域支出均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2.91%、44.72%。3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户5832户18230人全部脱贫。“三供一业”改革、棚户区改造、县医院改扩建深入推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总结

  在绛县政府的领导下,充分挖掘利用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特色优势,以“人人持证、技能社会”为重点,以设施农业为依托,以推动园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为突破,以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为抓手,千方百计加快富民步伐,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强化民生导向,实现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共同创造更好的优越生活。全县通过坚定“追”的决心、夯实“赶”的基础、提升“进”的动能,不畏难、不惜力、不服输,有信心、有韧性、有后劲,策马扬鞭、风雨兼程,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加快建设开放宜业之县、生态宜居之县、人文宜游之县、善治宜乐之县,奋力谱写高速度跨越、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东西南北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