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运河散人 时间:2016-01-05点击:557

红螺寺漫游    【修改稿】
 
   今年,在七月流火的炎炎夏日,我和几位我们学校的老同志,结伴到旅游景点最多的山水怀柔避暑。我们当中有一位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老校长贾宝才。如今虽已经退休,但仍然气宇轩昂,精神矍铄。一日行的旅游,上午游览了慕田峪长城,下午就来到了闻名遐迩的红螺寺风景区了
   红螺寺风景区就在红螺山上,方圆八百公顷,其中耕地300多亩。大概和《水浒传》的水泊梁山的面积接近。这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从东晋时建成以来,这里始终是佛教圣地,早就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称。红螺寺,原名“大明寺”,后来,因民间的红螺传说而易名为红螺寺。这座寺庙,依山而建,布局严整,气势雄伟,山环水绕,林木茂盛。形成了一个“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画卷。
   我们走到红螺寺近旁,登高远眺,山光水色,尽收眼底。看四野,重峦叠嶂,绿树葱笼。看眼前,在一片绿色的掩映中,我们就看到了古建筑的一角。再走上一段山路,我们才看到红螺寺公园的大门。
见多识广的贾校长向我们介绍说:相传玉皇大帝的两个女儿结伴下凡,来到这个寺院就流连忘返了。想长期住下去,就幻化成一对斗大的红螺,愉快地生活在寺前的泉水中。用神力保护寺庙的安全。到了元朝,玉皇大帝下令召回了两位公主,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把这寺院叫“红螺寺”了。这寺院占地百亩,庭院五处,房屋200多间,这里常年香火旺盛,游人如织。今天,我们也随着众多游客,来到这里游览了。
还没进山门,就看见一片好大的竹林,竹林长的郁郁葱葱,显出生机盎然的神色。竹子根根挺拔,叶子片片翠绿。在竹林边穿行,一股馨香,沁入肺腑。记得在江西井冈山上,曾看见过密密麻麻,漫山遍野的毛竹,在北京地区,这样大片的竹林,实为罕见。这就是红螺寺独有的景观吗?
  “对呀,这就是红螺寺一景。”贾保才校长当即接上了话头:“据说这片竹林是元代云山禅师亲手种植的。到今天至少长了600多个春秋了。到了清代,康熙皇帝亲自到这里降香观竹,并赐名’御竹林’。这名字至今还有人叫呢!”我们一听,全都惊叫了一声。原来这竹林是个活的文物呀。我们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禁不住啧啧赞赏了。
   走进寺门,迎面的就是雄伟的三圣大殿。还没走进大殿,我们就被月台左右的两棵银杏树吸引住了。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听说离我家世纪里外的觅子店小学院内,有一棵银杏树。由于好奇,我就骑着自行车,去看过。这次一见我就认识,这是两棵不同凡响的古银杏树,在我国北方是十分罕见的古树。此时,又是贾校长当了义务讲解员。他指着这两棵树说:“这是一对活了千年的夫妻树,东雌西雄。雄株长得刚劲挺拔,雌株长的婀娜清秀。更奇的是,雄株只开花,不结果;雌株不开花,却果实累累。千年伉俪,珠联璧合,实在是红螺寺的奇观呀!”听了贾校长的一席话,我们更对这两科古银杏树,肃然起敬了。
    我们一个个小心地走进三圣大殿。看着高大雄伟,栩栩如生的佛像,瞻仰者佛祖慈祥的面容,似乎在告诉我们如何积善修德,乐于助人,多行善事。看着,看看我们的心头有几分自责,也有几分敬畏,敬仰。再看着新塑的四大金刚,仿佛注视着我们的心底,仿佛窥视者我们的内心世界。走进佛门净土之地,往往都好像用一瓢清水,冲洗着心灵里的尘秽一样。我想,到这里参观的人,不必像信徒那样,虔诚地伏地膜拜,也都有着净化心灵的作用。我们参观了了圣像,忽然发现大殿西边有一棵好高的松树。这松树大约有两丈高,奇的是,树的顶部是平的。几个侧枝,平直地伸向四面八方。更奇的是,有两盘碗口粗的藤萝蔓,仿佛龙盘玉柱一样,绕松而生。藤和松,和睦相处,相得益彰。我们都觉得太奇特了。贾校长又笑着说:“这景观叫紫藤寄松,这是红螺寺的又一道奇景吧。”我们听了,都赞叹:博大精深的植物王国,实在是奇妙无比,天造地设啊。
    古往今来,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多是有身份的人,其中有皇亲贵戚,也有豪族大户。更是文人墨客,探幽访古,发思古之幽情的一个好去处。书画家刘炳森,就留下一首诗,盛赞红螺寺美景:“夕照红螺寺,竹青含紫光;老松藏古刹,新塑显天王。禅院松萝翠,殿余银杏黄;高秋当远日,遥念普陀乡。”老舍夫人,著名书画家胡絜青大概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来到这里游览,那时这里还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仿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老画家分明看出了这里确为人间胜景,可惜有待开发,兴之所至。便提笔挥毫,留诗一首:“怀柔渺渺一古刹,老松红罗坠万花;绚丽奇观少人迹,春游寻出待开发。”
    游览了一日,又到了“夕阳无限好”的时光了。我们凝望着红螺池中亭亭玉立的红螺仙女的汉白玉石雕像,想着仙女的神奇故事,遥望着远方苍翠欲滴的自然美景,真个是有点留恋忘返的感觉了,怪不得天上的两位仙女,一到这里,就不愿意离开了呢?
    但促我深思的一是大自然的神奇,二是古迹的保护。大自然地奥妙无穷。其中三种古木,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我教了几十年书,有几回仔细观察过自然,有几回探究过自然。只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简单知识,没见过这么不可思议的古树。我想,古代人敬畏的神,不就是大自然吗?既然敬神,就应该亲和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探究自然地奥秘,这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
至于估计的保护,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做到非常好,显出人的素质和文化素养,首先是经过十年文革动乱,这里未受破坏,当地的红卫兵,也自觉地保护了这一片净土。其次是,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十分重视开发,多次投资修缮,这可以从胡絜青老人的诗中看出来。原来是荒凉一片,人迹罕至的,现在的园林生机勃勃,游人络绎不绝。这也正是弘扬古代文化的善举吧。
     今后我要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此次,走访红螺寺,游览了古迹,又观赏了山川秀色。我们走进冬眠山坡上的大片松林,松枝阴翳,遮天蔽日。树形千姿百态,让我们目不暇接;我们还到寺西看到了喷珠溅玉的珍珠泉,泉水清澈,池泡如沸,好似往天上喷洒珍珠。我们看了,如何不感到十分惬意,红螺寺景区,宛如三维的立体画面,将永远留在我脑海中。走出景区,贾校长忽来诗兴,当即赋诗一首,以为之纪念。我替他朗诵了这样的诗句:“来到红螺寺,众人饱眼福,寺庙添秀色,不虚此一游。”这是写得实在,尽管诗味不浓,也博得了大家的一阵掌声。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原创游记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