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丛林 时间:2022-01-15点击:829

 

时光是一匹可以折叠的布,一千年前的某一天,也可以和今天完美重叠。

 

01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每出门坐地铁,总会想起韦应物的这两句,有想要流泪的感觉。上千万的人口聚集在长沙,朝出暮归,匆匆忙忙,无非为生计,为爱。这世上的人,总嫌钱不够多,时间不够多,房子不够多,爱情不够多,食物不够多,总之,好东西统统不够多,正是这种不够意识,造就了今天城市的模样。整个城市的人都在匆匆忙忙的追赶,追赶物欲,追赶时间,愿意停下来的没有几个,所不同者,不过是爱拼的,拼得勇往直前,而犹疑如我等,也不过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回首,十里一徘徊,最终也还是要朝着同样的方向前行。犹疑者多孤,被挟裹在城市的浪潮之中,常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好在还有爱,还有志趣相同的三五知已,像星星布于天空,布点于这座城市,相互辉映,彼此慰藉。                                    

                                     

李伟兄在望城高塘岭文化馆工作,写文章写得心累,忽然要请居住在长沙的几个毛九同学吃饭。我忙得晕头转向,李伟兄上午九点微信发出邀请信息,我下午四点才看到,一看,约的竟然是两周后的周末。李伟兄住望城高塘岭,我住长沙县榔梨,东西贯穿整个长沙,我不会开车,路程实在有点远。可同学们虽同住一城,却平日各自奔忙,一年也难见一两回,且李伟兄提前两周约饭,其心之诚,又怎可辜负?更何况,积累许久的孤独烦闷焦躁等诸多情绪,都急需同学们在一起,才可尽情宣泄。于是慨然应允。李伟兄要我早些到,带我去逛铜官窑。

 

临期先约娟。我因事耽搁,在娟的催促之下,下午四点才匆匆回家,塞两饼安化黑茶在包里,坐朋友便车到高桥西与娟会齐,再由娟开车至望城。高桥是长沙的小商品集散地,冬日暖阳之下,各色商品填街塞巷,商人往来闲闲。

 

与娟久不相见,两人皆兴奋,一上车便呱呱个不停。娟和慧子最近同应聘在一政府机构管理公众号,慧子因母病而心力交瘁,未能赴约。娟快人快语,思维跳跃敏捷,一路分心开车辨道,一路还各种吐槽,有说不完的话。她近来受新工作限制,作息较为规律,又疯子似地每日跑步健身,成功实现了逆生长,身材窈窕,眉目飞扬,越来越年轻好看了。

 

我是路盲,一坐上车,就稳坐泰山,从不关心红绿灯与岔道,随你把我带到哪里。对待生活,也多是如此,说得好,是一种把自己交给命运,随遇而安的泰然,说得不好,是一种钝痴。李伟兄一路发微信,询问路程,播报其他同学陆续抵达的消息。同学温情,恰如冬日暖阳。我和娟一路追赶着夕阳,从斜阳灿烂,一直追到夕阳沉山,华灯初上,才赶到李伟兄家。刚从北京参加完作代会的纪红建老师下飞机先到了;河西粱大哥到了;岳麓区丽君到了;毛院雪云也早到了。同学相见,犹如野人见了猩猩,热情拥抱,满心欢喜,所有日常琐碎的快乐与不快乐,通通不见了。

 

人生如蝼蚁,得欢乐时且欢乐。李伟兄的夫人贤良美慧,做一桌子好菜,可在我看来,实在亵渎了她一番苦心,因为我们同学在一起,从来只顾兴高采烈说话,佳肴美酒,全不知味。梁大哥年长,已退休数年,心脏上了三根支架,一见我们这帮同学,还是兴奋得像个孩子,端起杯子到处敬酒,压也压不住。

 

李伟兄自建庄园,居处豪阔。燕子一进门,就因其格调古雅,占地宽阔的书房而兴奋得眼睛发亮,匆匆吃了几口饭就丢下碗筷,鸟儿一样,张开双臂旋舞着进了书房,随即又被书房一只孔雀蓝的空灵鼓迷住,扬眉飞眼,且敲且舞,一直到她离开,再不停歇。燕子是小学老师,成天与孩子在一起,情怀亦似孩子娇嗔无邪,且富有艺术天份,音乐、舞蹈、绘画皆好。李伟兄书房挂的一幅小画,即是燕子亲笔所绘。我亦珍藏有她的亲笔画作。

 

同处一城,原未打算留宿,李伟兄力留,同学相见亦不忍散,于是都决定不归,坐下来喝茶。我爱茶,喜欢李伟兄书房的大茶台,便占据茶席,担当起给同学们泡茶的任务。我一个一个茶罐打开,祁门红茶,小青柑普,喝完一款,换过茶盏,再泡另一款。一边斟茶,一边留心听同学们清谈。话题从茶桌上一只拙朴的铜官窑青褐釉下茶碗开始,讨论陶与瓷的区别,讨论天青与霁蓝的釉色哪个更好看,讨论同样是黄泥烧制,为什么不施釉的土陶罐是黄色的,而农村盖房的小青瓦却是黑色的。李伟兄家离铜官窑近,又在文化馆工作,眼光独特,淘得不少铜官窑拙朴古雅的茶盏茶器。

 

话长夜短,不知为何话题一转,从陶瓷谈到写作,从写作谈到地方志,又从地方志谈到了王力宏上热搜榜,不觉夜深。我看着同学们亲切的面孔,想像着唐朝时在铜官窑烧窑的窑工们,想起小的时候我父亲守在村庄土窑前烧青瓦的样子,恍然不知今夕何夕。

 

李伟兄说,陶与瓷的区别,是土质与烧窑温度的不一样。陶器是普通陶土制作,烧窑温度大约在八百度左右。瓷器是高凝土做的,高凝土细腻,且比普通陶土能耐高温,烧窑温度多在一千二百度到一千五百度之间。烧窑在民间,原是极普通的事情,近年衰落而已。我父亲没有烧过陶,没有烧过瓷,但我却见他烧过自家盖房用的小青瓦。小青瓦亦是用黄泥浆脱模制作,晒干之后入窑,窑内几天几夜大火烧过之后,封窑,随即洇窑。洇窑即是趁着窑内温度极高的时候,从窑顶慢慢往窑内洇水,水与火同时淬炼,在窑内腾起团团白雾。泅上三天左右,每一片瓦都被洇透,就会变成青灰的颜色,敲击起来清昂有回声,坚硬且固。没有泅过窑,瓦就不会变成青灰的颜色。我还记得父亲烧窑之时,三天三夜没有回家,我去给他送饭,他摆手叫我远离,窑内火光印得他脸孔通红。出窑之后,父亲用指骨敲击青瓦给我们听,满面得意的微笑。音容宛在,而时光早已将父亲挟裹,一同远逝。

 

李伟兄的夫人早已在附近温德姆酒店替我们开好房间,见我们聊得尽兴,不好催,坐在一旁笑笑地等,一直到凌晨一点,才不得已催促我们去酒店。匍一下楼,只觉霜风扑面。冬至夜寒,屋外早已严霜覆地。冬天的天气就是这样,越是晴朗的日子,昼夜温差越大。燕子和丽君已先一步回家,我和娟、雪云三人不舍得分开,立请李伟兄夫人退掉一间房,将双人间两床一拼,三人同睡,继续夜聊,竟一夜聊到早晨七点闹铃响。

 

娟本是昼夜颠倒之人,能熬夜,也能睡,头一歪就进入黑甜梦乡。只苦了我和雪云,无论如何也无法睡得着,在床上勉强躺了一阵,索性爬起来。李伟兄和梁大哥苦等我们,等不到,又从家里寻到酒店来。本来约好要赶去岳阳参加天明兄儿子的婚礼,通宵不眠,心脏发虚,不敢再跑远路,于是决定不去了。既然不去岳阳,梁大哥就提议,还是很想去铜官窑看看,我们决定陪他同去,于是一起等娟醒来,一直等到十二点。

 

几个没睡好的人,虚虚飘飘,像唱皮影戏的皮影子,先跟着李伟兄去“大碗先生”连锁店吃午饭。李伟兄点菜,点了小炒牛肉,煎鸡蛋、肉沫粉丝煲等好几样炒菜,又点一鸡两吃(一炒鸡丁,一鸡汤),又点了一锅肉丸子汤。服务员说,退掉一个汤吧,鸡汤也是汤,两个汤了。李伟兄看看菜单,说一鸡两吃是注定有汤的,不好退,肉丸子汤是招牌菜,也不退了。一会儿菜上来,先上各样炒菜,我们且先吃着,吃到一半,服务员端来两只火炉子放在桌上,我们尚不在意。接着,服务员就像摆阔似的,端来一只大铁锅架在一只火炉上,又端来一只大铁锅架在另一只火炉上,满满两锅汤,沸沸滚滚。紧跟着,她又再次返回厨房,左右两手各端一只菜篓走来,赌气似的,将两大篓一模一样的白菜苦菜,齐刷刷,往两只铁锅旁一摆。于是,全桌人都傻眼了,哗然大笑。李伟兄惭愧已极,慌不择言,连说,哎哟哎呀,点多了,点多了,这鸡肉就别吃了,等会儿打包,我们喝汤。我们几个更是笑得不行了。

 

睡眠不够,鸡汤来补。我一连喝了三小碗鸡汤,精神大涨,觉得心脏不那么发虚难受,有力气可以撑着去铜官窑了。

 

02

 

身居长沙,不去看铜官窑,应当感到羞愧。而以我这种皮影子的虚晃状态造访铜官窑,亦算是大不敬。

 

一场文夕大火,长沙千年古迹毁于一旦,在今天的长沙城中行走,再也难以想象这座城市曾经的古老模样,难以想象千年前的盛唐,长沙人怎样在这古城中生活。而铜官窑大型土窑遗址群的发掘,绘有简单图案和诗文铭记的大批陶瓷出土,却让千年前盛唐民间的世俗生活,有了可以触摸和想像的温度。怀旧的长沙人,在喧嚣的都市中呆久了,总喜欢来铜官老街走一走,淘一件两件拙朴的小玩意,感受一下远古民间生活的悠远与旷达。

 

 

冬至午后的阳光,依然明艳而温暖,有一种穿透前世今生的静谧。混迹于铜官窑老祖母般古旧家常的陶器之间,会觉得时光依然停留在千年之前。我们今天对于生活所怀的热望和欢喜,为生计的努力和忧欢,和千年前生活在此的铜官窑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追来赶去,一朝又回到原点。也许,我千年前也曾生活在这里,身系围裙,用这些拙朴的陶罐煮水、煮茶,侍奉家人,满心欢喜。不然,为何一见这些陶器,就会觉得似曾相识,砰然心动呢?

 

铜官窑遗址位于望城区铜官街道的石渚湖畔,其烧陶兴起于初唐,中晚唐时期达到鼎盛,澧洲诗人李群玉过长沙,有“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之句,可见当时繁荣景象,亦可见所耗林木之多和窑工之辛苦。如此大型民窑,五代之后却突然淹没无闻,且无文献可考,其中缘由,不得而知。直到1999年,印尼“黑石号”沉船的满船陶瓷被打捞上来,才让沉寂千年的铜官窑瓷再度为世界瞩目。

 

那是1998年,一家德国打捞公司,在中国南海最南端与瓜哇海北端交接的勿里洞岛礁石附近(今属印度尼西亚),发现了一艘唐朝时期的沉船,船只结构为阿拉伯缝合商船,装载着经由东南亚运往西亚、北非的中国货物。沉船于1999年成功打捞上来,船上载满了唐朝货物,其中,仅瓷器就达67000多件。而在这67000多件瓷器中,长沙铜官瓷有56500件。其中有一只青釉彩书题记瓷碗,碗心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记”字样;另一只青釉褐绿彩绘瓷碗,碗心用褐绿彩料绘有草叶纹,外壁刻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字样。宝历二年为唐敬宗年号(826年),明确记载了这一批瓷器的年代。“盂子有明”我不解,经李伟兄解释才明白。“盂子”是小碗,“有明”是有名,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湖南道的草市石渚,樊家的小碗是最有名的。草市是指乡村集市,“草市石渚”,就是石渚的瓷器集市。

 

“草市石渚”四字让我遐想连篇,悠然神往。我喜欢民间市井的烟火气,胜于一切。而铜官窑的陶器,亦恰是市井的,是世俗的,是烟火的,是迷人的。

 

烧陶技艺在唐代已经成熟,同时代的邢窑白瓷有“类雪”之誉,越窑青瓷更有“千峰翠色”“玉肌冰骨”之说,两者奠定了南青北白之格局。铜官窑瓷胎质较粗,釉色拙朴,从“如玉”的高雅境界上来说,无法与两者争胜,于是另辟蹊径,将日常所见花鸟虫鱼、或直抒胸臆的白话、诗文字句,以写意的线条,粗朴的笔法,直接绘于壶身碗底,世俗本色,生动鲜活,让这些日用器皿更加有了贴近民间生活的情感和温度。且由此开创釉下彩陶之先河,即先在陶坯上直接做画,再施釉煅烧,使色彩更为牢固。亲民的,总会让人喜欢,从“黑石”号沉船上铜官窑瓷的出口量,可以见到铜官窑瓷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

 

 

老街亦是自唐即有的街道,麻石铺路,两旁皆是陶瓷店。午后阳光照耀着店内暗沉的博古架,也照耀着架上青黄青褐,不辨年代的壶、罐、瓶、盏,为这些微凉的器皿与悠长的岁月,都镀上一层暖意。

 

架上陈列不了的,就堆在街边卖。娟着一袭文艺棉袍,施施然穿行于这些古旧的陶器之间。雪云温言软语,挑拣一些小盏小瓶,耐心和店家讲着价钱。三三两两的游客,或俯身观览,或抱罐于手中,左顾右盼,闲适从容。铜官古街的生活陶器,价格都很便宜,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不知唐时的石渚草市,是否也是这般景象,陶器的价格,是否也是这般便宜。

 

我想起小的时候,家中有一只青黄釉的双耳大陶罐,两耳用黄胶线缠裹铁丝做成一个提梁。暑热天,奶奶总会将陶罐里灌满凉茶,我们玩得满头汗回来,抓起陶罐旁的小搪瓷缸子,从陶罐里舀起茶来就喝。母亲亦常将陶罐灌满凉茶提到田间地头去,供劳作时茶饮。母亲在田间劳作,陶罐在草叶间安然,常有蝴蝶悄然来顾,在陶罐上小憩片刻,又悄然离去,无有人知。陶器,其实原本就是如此的日常。我不知那陶罐,是否就是来自铜官窑,后来,也不知是如何失去。铜官老街青黄青褐的拙朴陶器,全都让我似曾相识,仿佛全是我家陶罐的祖母或兄妹。

 

李伟兄是当地文化名人,与铜官窑许多大师交情深厚。我一直以为,铜官窑自五代以后即衰落无闻,其技艺当早已失传,原来并非如此,铜官窑的大型龙窑虽早已衰落,但民间小作坊的烧陶从未断绝,铜官窑今天仍有许多世代相传的制陶大师,只是技艺各有所长,有的长于拉坏、塑形,有的长于画坯、施釉。李伟兄带我们去拜访的铜官窑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志广大师,其制陶技艺即是世代家传,且尤长于画坯、施釉,是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艺术贵在有情。刘志广大师深爱陶瓷,对唐时铜官窑陶人的生活充满想像,尤其对海上丝绸之路上陶瓷商人的孤独与艰辛心有戚戚,因而醉心于复原唐代古法烧制铜官窑瓷,醉心于复原“黑石”号沉船上铜官窑瓷的绘画和诗文。作坊陈列架上,有一整排刘大师亲手制作的仿古铜官窑诗文执壶,执壶上的诗文皆为唐时铜官窑瓷上的原文,清新质朴,全是底层民众生活之歌吟。刘大师激动地念给我们听,一首首给我们解释。我记下来的,有如下几首:

 

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

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

 

此诗是以执壶之口吻在说话。瓷器离开了心爱的主人,既有万分的眷恋与不舍,又有远行路上的新奇与愉悦,可谓生动别致,实是好诗。

 

一双青鸟子,飞来五两头。

借问舡轻重,附信到扬州。

 

青鸟代指信使。“五两”则是悬挂在桅杆上的候风器,以觇测风向和风力,一般用五两鸡毛做成。王维即有“何处寄相思,南风吹五两”之句。一双青鸟的信使,飞到船帆之上,问这只船是轻还是重,它要替人捎一封信去扬州。扬州繁华之地,也是陶瓷商队远行的必经之处。只是不知捎信者是何人,身处扬州者又是何人呢?

 

离国离家整日愁,一时白尽少年头。

为转亲故知何去,南海南边第一州。

 

南海南边第一州究竟是指哪一座岛屿呢?是否就是发现“黑石”号沉船的印尼勿里洞岛?海上行商之路,风波万里,一别便是渺渺无归期,不知有多少人,正如“黑石”号沉船上的商人一样,一朝离家,永无归期。

 

渊深如海,千年前的一缕相思,一缕伤痛,经由一把陶壶传到今天,仍然牵扯不断。有什么分别呢?千年前也罢,今天也罢,浮世滔滔,百姓都是一样的爱怨悲欢。我那在窑前烧制小青瓦的父亲,伴着陶罐在田间劳作的母亲,是否也值得镌于一把陶壶?今天,长沙城中奔波忙碌,努力奋进的芸芸众生,是否也值得镌于一把陶壶?我们这几个爱怨欢喜,为片刻相聚而热情相拥的红尘男女,是否也值得镌于一把陶壶?

 

此次匆忙,日后,我定当携夫君同来,好好挑一些陶器回家。

 2021.12.20 初稿 

2022.1.10  修改

责任编辑:周步

分享到:
更多 散文原创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