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人文学网 时间:2024-10-12点击:54983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0日13:00(北京时间19:00),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式揭晓,韩国作家韩江获奖,成为首位亚洲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44万元)。

 

评审团称赞她“以充满诗意的散文直面历史的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她对身体与灵魂、生者与死者之间联系的独特理解,以及诗意、实验性的写作风格,使她成为当代散文的创新者。

韩国女性作家韩江,1970年生于韩国一个“作家之家”,父亲韩胜源是韩国著名作家,哥哥韩东林、弟弟韩江仁也都是小说家,韩江获得大奖后曾在采访中说自己是作家,儿子和女儿也是作家。可以说,家庭氛围对韩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父亲韩胜源的影响,韩江早早地拥有了文学感觉,她对生与死、人生与痛苦有着超出同龄作家的深刻理解,在回答记者为何作品具有强烈绘画特性时,她回忆起小时候自己经常当小姑的绘画模特。
凭借《素食者》,韩江击败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大江建三郎、埃莱娜·费兰特等作者,拿下亚洲首个布克文学奖,后又获得了有“意大利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马拉帕蒂文学奖,成为当代韩国文坛极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正如颁奖词所述,韩江的写作风格以其深刻的笔触探索生活的悲苦和创伤,细腻而富有探索力。她建立了独特的自我风格:她笔下的角色可以无比残暴,同时无比善良。她的笔法很自控,但不是纪实报道式的冷漠。”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也试图通过文学的力量,揭示和反思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
然而,看了一整天对韩江本人的介绍,不如来读一读韩江的文字。通过作品,韩江在诉说什么呢?我们摘录了韩江在她最为中国读者知名的两部作品《素食者》与《植物妻子》的作者序文字,让我们通过文字,走进韩江。
以下内容,由磨铁图书授权发布,作者韩江。

《素食者》作者的话

十年前的早春,我写了短篇小说《我女人的果实》。故事讲的是一个女人在公寓的阳台上变成了植物,然后生活在一起的丈夫把她种到了花盆里。我当时就在想总有一天会继续创作这个故事。虽然这本连载小说与我十年前预想的有所不同,但出发点还是那里。
 
从二〇〇二年的秋天到二〇〇五年的夏天,我完成了这三篇中长篇小说。虽然分开来看会觉得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但放在一起的话,又会成为有别于独立时的另一个故事。这部长篇小说包含了我很想写的故事,如今我可以按照顺序把它们安放在各自的位置上了。
 
这很像打了一个长结的感觉。
 
* * *
因为手指关节的痛症,《素食者》和《胎记》没有用电脑,而是用手写完成的。个子高、眼神清澈的女同学 Y 帮我做了打字的工作,我在打印出来的稿子空白处进行修改,然后再请她打字。像这样反复的工作很需要耐性。
 
但很快我便知道,能用手写也是一件谢天谢地的事。在写满一张白纸前,手腕持续的疼痛使得我再也无法动笔了。购买语音识别电脑?定制触碰式自动键盘?我当时身心疲惫得已经欲哭无泪了。
 
就在我度过了自暴自弃的两年时间以后,突然想到了一个倒握圆珠笔敲打键盘的方法。等我熟练到弟弟说“你可以参加绝技表演了”的程度以后,便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独自进行创作了。《树火》就是这样完成的。
两年后的今天,幸运的是,我正在用十根手指敲笔记本的键盘写这篇文章。假如我的手又出现问题的话,我也不会像从前那么痛苦了。现在,我似乎稍稍明白了锻炼和感谢的意义。
 
* * *
某个漆黑的夜晚,我在等公交车时无意间碰触到了路边的大树,树皮潮湿的触感就像冰冷的火一样烧伤了我的手心。心如冰块似的在出现一道道裂痕后,变得四分五裂了。不管怎样,我都无法否认两个生命的相遇,以及放手后各走各的路。
 
我要向
如今不再是学生的 Y,
协助我进行医院取材的人们,
为我讲解影像创作细节的人们,
给予我帮助的人们,
坚定地守护着我的人们,
创批出版社的编辑们,
俯首深表感谢。
二〇〇七年 秋
韩江
 
《植物妻子》作者序

 

1

 

那年春天,我十六岁。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上完周六的课,独自坐在操场边的长椅上。直到天黑,我仍旧对着操 场发呆,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想。起初有背着书包的孩子们在远处来回走动,过了一会儿行人逐渐变少。偶尔回过神来,总是发现时间一晃已经过去了一两个小时。那时,我坐在那阳光下究竟在看什么呢?
2

 

二十四岁的那个中秋夜,为了看月亮,我独自走出大门。

 

那时,我一边在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工作单位上班,一边利用只睡四五个小时省下来的时间偷偷写小说。应该许许愿了,望着皎洁的月亮我想了想要许什么愿。

 

只祈祷不要失去这颗心。

 

然后,就没有什么愿望可以许了。

 

仿佛冰冷清澈的水一样,溢入大脑,沁润整个身心,与“它”紧密相连的是强烈的信念。如今在写作或日常生活中偶尔遇见的那颗心,在那个时候一睁眼就能发现始终在那里。不管是吃饭,走路,还是与人相处,那颗心依旧存在。

 

3

 

步入文坛至今,已是第七个年头了。

 

人在活着的时候,体内的细胞要重复不断死亡和生长的过程。据说人体细胞全部更新需要七年。在七年中,我体内的细胞全换成了新的,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唇、内脏、皮肤和肌肉已悄无声息地焕然一新了。

 

4

 

时隔五年,才写出第二本小说集。第一本小说集是我从一九九三年十月到一九九四年十月这一年内完成的。相比之下,这一本用了很长时间才得以完成。

 

编写小说集时,先是按照时间排序,后来便不再按时间排序了。因为这些小说是断断续续地一篇篇写完的,难免心里会有一些遗憾,后悔当初没有多写一两篇。虽然有些惭愧,也只能把我从未停止创作当作安慰自己的理由了。世上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我,正是像流水般不断变化的过程造就了我,我静静地揣摩这一真理。

 

5

 

是的,我曾经傻傻地认为这本书就是我的经历,就是我写的关于“我”的书。但是,那个“我”究竟是谁呢?在操场边上一直坐到天黑的那个孩子,站在大门前望着月亮的二十四岁女孩是谁呢?写下这一篇篇小说的人究竟是谁呢?

 

真想再见见她们。

 

6

 

有时,我的内心也受到了创伤。我曾执着追求,曾心怀欲望,也曾憎恨自己。同时学会了惭愧,让自己变得渺小。于是,我那颗贫寒的心才能一点一点地加深对人生的理解。我曾努力想长久地、深刻地解析人生。

 

在这期间,写作便是我存在的方式,也是我呼吸的通道。

 

有时如奇迹般出现,有时则以泰然的步伐揪着我的耳朵走。树木、阳光和空气,黑暗和亮着灯的窗户,死去的和活着的,这所有的一切令记忆更加清晰。再没有比这个更加清晰的记忆了。

 

7

 

感谢一直陪在我身边关心和爱护我的人。

 

感谢创作与批评社的编辑和工作人员为此书出版付出的辛劳。

 

二○○○年 早春
韩江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分享到:
更多 今日头条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