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为公 时间:2025-03-26点击:404

                          《名将孤女》第一章至第四百三十二章,已在“中国作家网”连载 
 
 
  夜,万家灯火的古都西安。
  城南朱雀大街一座树木掩映,雅致宁静的院落,一个单元住宅内,宽敞的书房灯光柔和。
  同桂荣关上电视,从沙发上起来,向书柜走去。这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太太,她头顶黑亮呢绒帽,眼戴茶色宽边老花镜,身着墨绿色夹袄和紫黑色长裤,脚穿圆口布鞋,步履稳健,体态自若。
 
  老人走近书柜,打开柜门,轻轻地从里面取出一本书,坐回沙发翻阅。
  墙上老式挂钟的时针指向八点。
  老太太有些吃力地看书。
  时针指向九点三十分,老太太拿着放大镜继续看书,她的目光在被放大的一个字一个字间慢慢移动。
  时针指向十点,老太太仍吃力地用放大镜看书,她显得有些困倦,渐渐地睡意袭来,她伏在沙发扶手上慢慢进入梦乡。
 
  一列满载乘客的列车呼啸着在山川间飞驰。
  朝阳透过软卧车窗,斜照在同桂荣清瘦的脸上。老太太站在车窗前,神色凝重地望着不断逝去的田垄、树木、庄稼。
  “外奶,”英子端着一杯冲好的豆奶,走来对同桂荣说,“趁热喝吧!”
  英子人到中年,身着一套得体的咖啡色西装。
  “我这会儿不想喝,你喝吧!”同桂荣转过身和蔼地回答。旋即,她又把目光转向窗外,“北京快到了!”
  说话间,北京到了。
  “外奶,你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明天大会才开幕哩。”英子圆圆的脸庞上,纯朴的大眼睛看着同桂荣,笑了笑,接着道,“今天咱们去天安门广场看看,好吗?”
  “好。”老人点点头。
 
  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同桂荣由英子搀着随着人流走出来。
  老太太揩去眼泪,把手绢装进衣袋,缓缓地说:“时间过得真快,毛主席去世许多年了,可他躺在那里,就像在休息一样!”
  “外奶,咱们现在去……”英子问。
  “人民英雄纪念碑。”同桂荣用手指着天安门广场上那座巍然屹立、顶天立地的建筑。
  同桂荣和英子来到人头攒动的纪念碑下。
  老太太庄严地望着人民英雄纪念碑,英子跟在她的身边,轻轻地搀扶着她。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同桂荣把视线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上慢慢移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蓦地,却见一个观摩底座浮雕的人很眼熟。她吃惊地拽着英子,指着那人,“英子,你看他像谁?”
  英子举目望去,旋即摇摇头。
  老太太放开英子,径自走上前,定睛细看,情不自禁地叫道:“志丹,志丹!”
  英子瞪大疑惑的眼睛,急忙赶上去搀着她。
  那人看上去三十二三岁,中等个儿偏高,头戴嵌着红五星的红军帽,身穿一套灰色粗布红军军官服。皮肤白净,前额宽阔,眉目清秀,鼻梁挺直,嘴角上挂着微笑。
  “志丹,”同桂荣忘情地盯着他,“你是志丹!”
  “我是刘志丹。”那人说罢,探询的目光落在同桂荣身上,“你是……”
  “我是三秀。”老太太迫不及待地说。
  “三秀是我妻桂荣的小名。”那人眼睛一亮,“莫非,你是……”
  “对,我是同桂荣,三秀是我的小名。桂荣这个名字是你给取的。”老太太兴奋异常,“你名叫景桂,字叫志丹。”
  那人深邃的眼中湿润起来,凝重地望着老太太:“你怎么老了,我都认不出来了!”
  旁边不少游人听说那人是刘志丹,纷纷围拢来,向他投去惊异的目光。
  “咱们已经六十多年没有见面了。当年,你东征出发时三十三岁,我三十一岁。”同桂荣揩眼抹泪,接着道,“如今我已暮年,你却还是原来的模样!”
 
  一对英俊潇洒、年轻漂亮的新婚夫妇走到刘志丹面前,双双向他鞠了一躬。
  新郎说:“我们崇敬刘将军,您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新娘说:“我们结婚不举行婚礼,专程去陕西志丹县您的陵园和山西中阳县您的牺牲地瞻仰……”
  “我是专修历史的大学生。”一位温文尔雅戴着金边眼镜的青年走到刘志丹面前,说,“大家知道,您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和战友一道,领导陕甘红军和人民, 历尽千难万险,创建了西北革命根据地。这块根据地是当时全国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落脚点。您对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您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毛泽东主席称您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朱德总司令称您是‘红军模范’;周恩来总理写诗称您‘上下五千年,英雄万 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我们现在生活在远离战火的新中国的和平环境中,非常怀念你们革命老前辈。”
 
  “我是英国记者。”一位金发碧眼的高个子姑娘走近刘志丹,“我从小阅读埃德加.斯诺的名著《西行漫记》。他在这本书里把您描绘成如同英国的英雄罗宾汉 一样,在穷人中间,您成了救星;而在地主和放债者中间,您是上天的神鞭。您这样的英雄不仅在中国受尊敬,在西方也备受推崇。”
  刘志丹若有所思:“为了人民不再受苦受难,为了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我只是尽力而为,做了应该做而能做到的事情。”
英国女记者又说:“我们对中国革命史的某些方面弄不懂,特别是对您的某些做法也不懂。一九三五年秋天,发生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那场错误‘肃反’,竟然也要 把您整肃掉。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人采取欺骗手段逮捕您,但逮捕您的密令却落到了您的手里,您不但不反抗,反而自己去瓦窑堡,被关入大牢;你为什么不下 令西北红军对付他们?”稍顿,她接着道,“据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记述及其他回忆者所述表明,您的部下在探监时也向您提 出,为了解救您和被捕的战友,请您允许,必要时让西北红军动手。但都被您坚决制止了。”那位英国女记者疑惑的目光直射刘志丹,“您是不是像有些人所说,是 对共产党的一种愚忠呢?”
  “如果我那样做,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就要和红二十五军发生战斗,也就是内讧。这正是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军队希望看到的结果,我们只能是两败俱伤,让‘渔 翁’得利。”刘志丹平静地接着道,“所以,我宁可牺牲个人,也不能让我们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当时全国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毁于一旦。” 
  “我明白了,刘将军站的高,看得远。”英国女记者钦佩地说。
 
 
  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   
 
  本文作者程占功,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报文化版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经典小说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