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运河散人 时间:2015-08-18点击:482

故乡的水井
李冬

    小时候,每天清早,总要被叮叮咣咣的水桶声吵醒。这是爸爸要去井边去挑水了。每天他上班前,总要给家里天两挑水,倒进水缸里,农家过日子,做饭烧水,刷锅洗脸,哪里离得开水呀?

    我家附近的水井,就在大街中间北面的高坡上。井台也是高高的,要等基层台阶,才能上去。听祖辈们说,那井是几代以前,请人打的甜水井,到如今至少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吧。我上学后,每天清早就能看见爸爸和几户邻居的叔叔们,都到这个井沿来挑水。我看见他们都用扁担的一个钩子勾住水桶,晃晃扁担,一桶水就提了上来。一挑扁担,两桶水,颤颤悠悠地挑回家去,就是开始了一天新鲜的生活了。

   我上了中学,爸爸去北京工作了。给家里挑水的任务,落到我的头上。喀什是很艰难呀。一是提水时胆怵,生怕滑进井里;开始时,水桶放到井中,水桶总是漂在水上,水桶入水难,总是打不满,幸亏叔叔们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晃动扁担,经过一番练习,我才慢慢的学会打水。二是身子单薄,两桶水压在肩头,觉得好沉,走路也不稳当。水桶一晃,水酒撒了一路,好心疼呀。一到过门槛时,摔个跟头。桶里的水也就洒的净光光了。三是个子太矮,把水桶倒进水缸,好费力气。担水的日子一长,这三道难关,我就全闯过了。后来,我把早晨挑水,就看成是完成一道数学作业题,还觉得挑几桶水,远比做一道数学难题还容易些呢!

    中学毕业后,我就到城里去读书了,接着又在外地参加了工作。离开了家乡多年,却一直牵挂和怀念着故乡的水井。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对于故乡的水井,我似乎有了更深的感受和理解。
以后读书多了,才知道水井和家乡,有着那么密切的联系。有一条“背井离乡”的成语,分明把水井和家乡练到了一起。还有一个“乡井土”的词语。说的就是古代人离开家乡时,总要带走一点家乡的土,表示不忘根本。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里,人们定居必须油水井,水井指代家乡,也就不足为怪了。

    故乡的水井确有神奇之处。至今想来还是觉得很有趣。一是我们这条街上的几十户人家,每天都要来到街中间的这口井里挑水,令人称奇的是,即使大旱之年,井水也从来没有干涸过。二是在我家附近,有两口相隔不远的水井,那井水的味道,却截然相反。一个是人们能饮用的甜水,一个却是只能浇菜园子的苦水。真是很很奇怪。第三是我在挑水时,经常看见井里有一两只小青蛙游动。“井底之蛙”这条成语,说明井里有蛙,古已有之,绝不是个别现象。经历的青蛙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还是天上那个掉下来的?让我至今也闹不清楚。

    真正的井水总是冬暖夏凉。盛夏里,用刚刚提上来的井水,拔凉拔凉的,夏天里,用来给面条过水,吃起来又美味有祛暑;一时吃不完的饭菜,还可以装在竹篮里系到井里,那水井就是一个天然的冰箱;头天从地里摘来西瓜,放到井里浸一夜,吃起来就又脆又凉,宛然就是冰镇的西瓜了。冬天的井水,有时是热乎乎的,用井水直接洗脸,温热滑腻,腊月里,用井水洗衣裳,洗菜,一点也不会感到手凉。

    由于水是人人都不能缺少的,人们对水井也有着特殊的感情。那时,水井旁边,常常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邻里们几乎天天都要在这儿碰面。男人挑水,女人洗衣,家长里短,海北天南,这里始终洋溢着欢声笑语,聊聊家长里短,也是个乐子。有时,家乡的大妈、大婶,也就坐在井台一边用搓板洗衣服。边洗边聊,也很自得。有时男人们在井台边,冲个冷水澡,就洗去了一天的疲惫。他们也嘻嘻哈哈地相互逗趣。有时还能哼上几句戏里的唱段,偶尔,流露出的京腔京味,也是很优美动听的。那时的井台边,分明成了乡民调节情绪的场所。似乎洋溢着着一种诗意的美!                                                                                                                                                   
 
    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的不少人家安上了压水井,我们家也安装了一眼。一根竹竿深入地下,连着地上的一个铁头,竹筒里的抽子连着一个铁柄。用水时,只要手摁几下铁柄,水管就冒出水来了,再也不用去井台去费力地挑水了。改革开放以后,乡里给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龙头,池水,用水,就更方便了。再看街中间的这口水井,似乎完成了它的历史史命。随着自来水流入千家万户,水井也就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饮用井水的时代也成了人们的记忆。家乡这口古井,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村民,由于历史的进步,她已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但是,但家乡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她,她曾经记载、见证着家乡的历史变迁,以及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近些年来,它功成身退了。乡民们不会忘记它的功劳,村里就给它加了个水泥井盖,上面还用红漆写了“饮水思源”四个大字,这也正表达了乡亲们对它的一往情深的敬重和纪念吧!

    水,是一切生命的载体,纵观人类社会历史,随处可以体现出水和人类生存、生活,发展的紧密联系。今天,当我们回首使用井水的那段岁月,带来的是难忘的温馨的记忆。重温往事,也启迪我对水资源的思考:用水方便了,用是的地方也就多了。更该注意水的节约。为了保护环境,实现更好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节约水,就是美化未来,让我故园的未来,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更多 岁月如歌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