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间:2015-09-03点击:655

记者 李峥

    “浦东离书展主场上海展览馆还是蛮远的,我们一度担心场子会很冷清。没想到读者拥有超乎想象的热情,这样一场纯文艺范儿活动居然一票难求。 ”18日,世纪文景在浦东星河湾大酒店开设六场论坛,工作人员连连发出惊叹——7点不到即有热情读者来到场外排队。 9点15分论坛开始,厅内早已没有座位,不少人席地而坐或是站在角落,一听就是两个多小时。到了后几场论坛,开讲前十分钟,场内已是水泄不通。

    然而,这种热烈的气氛,却在读者与嘉宾的问答环节,数度走向尴尬。这些当代青年读者急于向知名作家请教的问题,和这些问题表现出的思想状态与文学素养,令在场所有人反思。对文学、写作与读书的追捧,是否只是因为这一周半的书展带来的一场集体精神狂欢?

    阅读还没能成为生活常态

    “请问,阅读对缓解焦虑有用吗? ”面对台下观众的提问,作家阿城一下子懵了。他转而反问:“你自己觉得呢?阅读能缓解你的焦虑吗? ”

    在另一场论坛上,台湾作家唐诺也接到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人,他怎么能挤出一些时间来去正常生活? ”

    在首场论坛上,一位来自湖北武汉的读者发言:“在我印象中,上海就是张爱玲的上海,是王安忆的上海,我是来找王安忆的上海的。来了之后我发现了书展,就在这里泡了一个星期,哪儿也没去。我认为上海非常伟大,不是因为有摩天大楼和地铁线路,是因为有上海书展。我想给在座的老师鞠一躬,你们丰富了我的生活! ”当时,这位激动的面色潮红的小伙子赢得了全场善意的笑声。但到了第二天下午,一位读者却表达了不满:“昨天上午有一个非常激动的读者,他说他到上海来最激动的是看到了张爱玲的上海,看到了王安忆的上海。他通过阅读活在了别人的世界里,他整个人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就这样沉醉在书本里,对当下一无所知,这种过度阅读会不会有点恐怖? ”

    唐诺、止庵、阿城等台上几位作家相视一笑,一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我觉得我们这个城市有不一样的人是一件好事情,希望不一样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世界才会越来越好玩。年轻人正有大把时间可以浪费的时候,做一些‘极端’的事情没什么不好。现在整个社会千篇一律,令人讨厌。我觉得你可以碰到这么不一样的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也希望你以后可以做出不一样的事情。 ”阿城说。

    读者对作家及写作充满误解

    在许多作家意料之中的是,读者一定会提出“写作目的”这类问题;但一个问题被问上这么多遍,也着实出乎他们的意料。

    台湾女作家朱天心就在问答环节遭遇了四位读者的连环问。 “您觉得一个写作者如何为读者做心灵指导? ”“写作到底是大声疾呼还是要更多地做自己? ”“您觉得作家的使命是对这个社会的反抗还是为了唤醒读者? ”“您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对此,朱天心只好一遍遍回答:“起码我自己在写的时候,只能想一件事情,怎么写好自己想写的东西。 ”

    但显然,这样平淡的回答并不让读者满意,于是这个问题还出现了诸多升级版:“你们如何把信息获取成知识,又如何将知识转化成智慧? ”“在你们如此成功之前,你们是什么样的状态?又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大有向“冷眼看世界”的作家们讨教“成功学”的意味。

    “其实文艺也罢,文学也罢,绘画也罢,我想我们这些艺术是没有什么用的。 ”王安忆一语道破文艺的本质:“它又不能吸引资本,又不能创造太大的价值,一个人看书只能是浪费时间。但是对我来说,文学有一个无用之用,就是使人生变得有趣一点。包括我自己,你说为什么我写作,其实我觉得是让我的生活更有趣一些,其实艺术就是让人的生活有趣一些。陈丹青说得很对,他说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没有艺术了,不喜欢艺术的人也会觉得很无聊。 ”

    文学治不了焦虑症

    在世纪文景的论坛上,有人发问:阅读能不能缓解焦虑?其实这个问题被问出的瞬间,大家心里就已经有了答案:第一此人焦虑,第二阅读没能缓解他的焦虑,而且这句话就如镜子一般让大家照见了自己,不由得又从文学的世界里想到那一大堆的车子房子票子的问题。
 

   当然,在如今的社会里,文青们还是一抓一大把的。打开微博去看看,普通人说“最近买了个名牌包”,文青们说“最近买了一本书”;普通人晒 “昨天去哪儿吃的饭”,文青们晒“昨天看话剧的两张票”;普通人贴与娱乐明星的合影,文青们贴的是作家们的签名……很难说是好是坏,但当“我有文化”都能以争相晒物来表达时,还是可以看出“有文化”还是个正面但稀罕的事物。这种有点急功近利的心理,正如当下所有文化产品的包装,形式远大于内容,久而久之,好像有没有内容也就不重要了。

    当然,急功近利谁也不赖,最多只能赖时代的急功近利把大家都给同化了。虽然文学还远不能治愈人们的焦虑症,但若是有那么一个下午,选一本有内涵的书,不忙着拍照发微博而是默默读下去,倒是可以成全一段美好的时光。正如那情人节里的一束玫瑰,虽然远不能解决爱情与婚姻的所有问题,却也能成为记忆中为数不多的美好回忆。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分享到:
更多 世界文艺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