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八十九岁高龄的蒋介石死在台湾,临终留下遗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将来有一天葬到大陆去。
警卫人员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起床后,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毛泽东。出乎大家的意料,毛泽东听后并没有高兴,相反一脸的凝重。
他对身边的人说:“知道了。”此时,没有人能理解毛泽东内心的复杂感情。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毛泽东私下为他举行了一场个人的追悼仪式。
那天,毛泽东只吃了一点点东西,沉默庄严地把张元干的送别词《贺新郎》的演唱录音放了一天。这首词只有几分钟长,反覆播放便形成一种葬礼的气氛。毛时而静静地躺著听,时而用手拍床,击节咏叹,神情悲怆。
词里写道: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词的最后两句,原文是:
词的最后两句,原文是:“举大白,听(金缕)”,表示满腔悲愤,无可奈何,只能借饮酒写词听唱来消愁。为蒋介石送葬后几天,毛泽东仍念念不能释怀,下令把这两句改为“君且去,不须顾”,重新演唱录音。这一改,使送别的意味达到高潮,送朋友流亡外地变成了生离死别。毛泽东向蒋介石做了最后的告别。
毛泽东最后的日子里喜欢的古典诗词,抒发的都是英雄豪杰“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感情。这份感情使他与全世界的“壮志未酬”的大人物认同。其中最显著的是因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对他表示同情。尼克松离开白宫不久,毛托菲律宾的马科斯夫人给他带话,问候他,请他来中国。尼克松的女儿和丈夫戴维·艾森豪威尔(David Eisenhower)第二年来华受到惊人的热烈欢迎。毛对朱莉说:“马上给你父亲写信,说我想念他。”朱莉回美国后,中国驻美联络人员告诉她说,毛“把你看作一家人”。这样的话,毛泽东一生中大概没有对第二个外国人说过。
一九七六年二月,尼克松再度来访。为了此行,毛泽东派了架波音七0七,载上外交部的礼宾司长,专程到洛杉矶去接他。与尼克松重逢时,毛以茶代酒,跟尼克松碰杯。尼克松走时,毛泽东步履艰难地陪他到门口,无限惆怅地同他告别。毛就是把尼克松接来道别的,为尼克松上演的文艺节目里,毛特意安排了他心爱的古典诗词演唱,其中有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有萨都刺的〈百字令·登石头城〉:“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有张元干的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里面更叹道:“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这两句意思是:
这两句意思是:你我都是胸怀古往今来和国家大事的人物,不是那些卿卿我我谈论儿女恩怨私情的人。毛在跟他谈心。
一九七六年七月,毛泽东让秘书把庾信的《枯树赋》给他读了两次,然后自己开始背诵,用微弱、吃力不清的声音慢慢地背,句句都是伤感之情:“......前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凄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是毛一生中所读、所听的最后一首诗词。他喜欢《枯树赋》,为一度繁盛的大树枯萎凋零感怀伤情。按诗人的原意,大树所以没落,是因为在移植中伤了根本,作者借此感慨自己飘零异地的身世。但一九七五年五月二十九日,毛对注释诗文的学者提出异议,说大树的遭遇"不是移植问题","是由于受到了急流逆波的冲荡和被人砍伐等等的摧残所造成的"。以树喻人,毛当然想的是自己。
毛泽东因未能实现自己的雄心而伤感。他后期很爱哭,任何使他联想到曾经的辉煌;像看电影中自己军队进北京,以及现在的失意,都能教他泪飞顿作倾盆雨。他身边工作人员常见他“激动得泪如泉涌”。这就是毛泽东临终前最强烈的情绪。
毛泽东的十二大“遗产”曝光 世界为之震颤
遗产一:人口增加了一倍多,人均寿命提高30岁
他让一个国家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人口增加了一倍多,同时让这个国家人均寿命由35岁提升到65岁!仅此一条,不但在中国,甚至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的,或者也是绝后的!
#p#副标题#e#
遗产二:扫盲速度和扫盲人口数量
他大力办学、振兴教育、发动全国人民开展“扫盲运动”,让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文盲率,在20余年里由80%以上缩小至不到20%!这一扫盲速度和扫盲人口数量,创造了人类世界历史最高记录!反观建国比中国早两年、一直以西方“民主”东方典范的印度,60多年后的今文盲率仍在30%左右。
他在一夜之间消灭“黄赌毒”,让一个国家的人民勤俭向上、拾金不昧、夜不闭户、争做无名英雄,产生了主动自觉自愿帮助别人的雷锋精神和为人民甘于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创造了人类精神文明史上的最高境界!
他让一个国家的物价30年不涨,而工人工资增加了一倍;他让人民不要工钱,义务修建了8万座水库和无数的河流渠道,使中国风调雨顺、旱涝保收几十年,基本解决了10亿人的吃饭问题,既无内债亦无外债。
#p#副标题#e#
遗产五:他让一个国家只用20余年便实现工业化
他让一个国家只用20余年便实现工业化(这在西方发达国家通常需上百年时间,大多数国家经历数百年仍无工业化),并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做到的,截止到现在只有中国拥有高、中、低的工业链体系,就是那时打下的基础)和国民经济体系,从一个洋钉、洋火、洋车、洋油……什么都带“洋”字的时代,进入到一个拥有“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杂交水稻等,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的尖端科技强国之列(虽是局部突破,但已打破发达国家封锁)。
遗产六:外交之最
他在世时,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中的118个国家正式建了交,并成为亚非拉第三世界领袖,那是中国近代少有的思想输出的一个阶段,其政权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让全世界帝国主义的总代理美国总统尼克松也屈尊拜访并大家赞叹。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在他领导下纵横捭阖,找出美苏间平衡的空档,发动了珍宝岛战役并从苏联手中夺回该岛,迫使美国在越南撤军,才有了后来乒乓球外交和改革开放的契机。
遗产七:“战无不胜”
他在一切内外战争中“战无不胜”,以一个国家的力量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而且没有透支国力,反而刺激了本国经济发展,最终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赶出了中国,使中国和世界赢得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
遗产八:5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
毛泽东逝世后10天内,共有123个国家的政府和首脑向中国政府发来了唁电或唁函,10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到中国使馆吊唁,5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联合国总部在毛泽东逝世当天降半旗致哀。曾有记者这样写道:“9月9日下午4时这一悲痛时刻,似乎地球也停止了转动”。
#p#副标题#e#
遗产九:诗词
他的诗词,气魄之宏大,无与伦比,足以使中国历史上豪放派的代表们在他面前变成婉约派!
遗产十:书法
他的狂草书法,境界之高气势之宏,可谓空前绝后,足以让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狂草书法家在气势境界上输一大截!尤其是狂放不受羁绊束缚却又密不透风,整篇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的磅礴神韵,更是无人可及
遗产十一:清廉
是毛泽东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进而在我国创造了吏治长期清廉的奇迹。毛泽东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的工资收入竟然不是最高的;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还带头自降工资。也是在毛泽东时代,竟然出现了党的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工资收入不及普通老工人工资收入的旷世奇迹!
遗产十二:73岁高龄畅游长江
毛泽东73岁高龄,还畅游长江30公里。30公里是多长的路程,就是汽车行走也得20分钟以上,而用游泳的速度,得多长时间?一个70多岁的老人,能够有那么好的身体,这不是人间奇迹是什么?毛泽东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他首先自己做到了。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