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迅 时间:2016-05-16点击:734

    作家档案:鲁迅(1881-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亭,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鲁迅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后与《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毛泽东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的精神。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之一。

 

    鲁迅谈读书写作

 

  鲁迅把读书分成“职业的读书”和“嗜好的读书”两种。他说,所谓“职业的读书”就是为了饭碗或者将来的生计而读书,譬如学生为了升学,教师为了讲课,都不得不读一些自己未必喜欢的书,所以有时读得很勉强,甚至读得很痛苦。而“嗜好的读书”,则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这样的读书,在自己面前展现出一个“永远变化无穷”的世界,所以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乃至手不释卷。显然,鲁迅是钟情于后一种读书的,但他也并不否定前一种读书的必要性,只是提出,“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味”。我想,现在的教育改革,也就是希望如此吧?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把学生“职业读书”的负担弄得越来越重,致使有些学生讨厌书,害怕书,个别人甚至在毕业时将课本付之一炬,似乎在宣告从此与书“拜拜”,这就是教育的大失败了。

 

  所以鲁迅先生建议:“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鲁迅还进一步指出:“我们自幼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以上要点,在鲁迅的《读书杂谈》(见《鲁迅全集》第三卷)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是鲁迅先生1927年在广州知用中学的讲演,是专门对中学生讲的,同学们不妨找来细读。

 

  关于写作,鲁迅谈得更多。首先是关于写作的目的,鲁迅认为“总根是爱”,是“抒写自己的心”(《小杂感》)。早在写于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中,他就指出:“人文之留遗后世者,最有力莫如心声”。就鲁迅而言,他最强烈的心声就是对祖国的爱。1903年,鲁迅作《自题小像》诗赠许寿棠,第一句就是“灵台无计逃神矢”。“灵台”指他的心,“神矢”就是小爱神的箭,因为无论如何也无法逃避这份挚爱,所以决心“我以我血荐轩辕”,要把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奉献给祖国。而当时的中国,正是“风雨如磐”,人民还在“铁屋子”里“昏睡”不醒,所以鲁迅深感“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呐喊》自序)。这也就是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根源。正因为爱之深,所以才恨之切,所以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要和形形色色的敌人进行坚韧的战斗。

 

    谈到自己的杂文,鲁迅说:“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柔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投诉无门的一个。”(《我还不能带住》)谈到自己的小说,他又说:“有人说,我的那一篇是骂谁,某一篇又是骂谁,那是完全胡说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现在,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去,时过境迁,有人竟也以为鲁迅就是会“骂”,是一个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人,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如果我们多读一些鲁迅的作品,多看一些《鲁迅全集》中的有关注释,多了解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再多看一些他的日记和书信,这种误解应该就会消除。总之,我们既要看到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又要看到他的“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才是一个真实全面的鲁迅。

 

   关于怎么写,鲁迅更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比如他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告诫我们要“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在《作文秘诀》一文中告诉我们要用“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白描”法。而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他又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将大作家们“完成了的作品”与“未定稿本”两相对照的“比较学习法”。

 

  其实,鲁迅全部的作品都在示范着怎样读书和写作,只要我们能去认真地读懂,就一定能得到很大的帮助。

责任编辑:齐人

分享到:
更多 小说研究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