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琅琊榜-誉王是一颗好棋子 誉王先是梁王制衡太子的棋子,梁王不能让任何一方独大,景宣资质一般,又没见识没心胸,但有个精明的母亲,这样的太子,占了大义,自然也有人追随,比如心机深刻,想占从龙之功的谢玉,所以名份是很重要的,梁王也知道世俗的威力,所以还要扶持一个皇后的养子,资质强于景宣的誉王,这样就能节制太子的势力扩张。 果然誉王压得太子抬不了头,六部二人平分,这也是为什么麒麟才子得二人疯抢的原因,实力差不多的时候,得一人才,可以改变目前的状态。 太子和誉王都明白父皇的意思,明知如此,也不得不如此,因为皇权诱惑。 誉王还是长苏扶持靖王的棋子,能让靖王不显山不露水的获得世人的注意,没有被扼制在萌芽中,这需要誉王这棵树先挡一挡。情丝绕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靖王为营救霓凰闯宫,刀挟太子,与太子系等于成了敌人,这时候需要誉王把注意力引开。才令誉王前去抢功,拉太子的仇恨值,让太子认为誉王才是幕后的主使人,当誉王站了出来,太子的目光不在靖王身上了。 而誉王只想利,能得到穆府的支持,也就顾不得太子的仇恨了,反正和太子之间已经是不死不休了,也不必装门面了,多一点仇恨值也无妨。 这样靖王才能成功的脱身。 而主审庆国公侵地案,太子自然支持,但誉王如果阻拦,也会增加靖王审案的难度。所以长苏说服誉王不要和皇上作对,毕竟要审的是皇上,皇上出动悬镜司,安排两不靠的靖王主审,就是要严审此案,誉王阻挠,就是和皇上作对,会令皇上失望,倒向太子。这样一个利害关系摆在那里,誉王自然放手了。反而襄助靖王。 之所以誉王成为一颗好棋子,是因为他的利益心太重,没有情义可讲,凡事有利就扑上去,每次都陷入利益的泥潭里,所以成了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