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黛玉红楼---宝 钗进贾府(二) 那时王夫人已知薛蟠官司一事,亏贾雨村维持了结,才放了心(贾雨村能复职,第一相助人是黛玉的父亲,应该说是黛玉间接帮了薛家。如今看来贾政扶持贾雨村复职,原也是有益处的。如何雨村哪里不复任,却偏生是薛家所居处,都怀疑是贾政特意安排。虽然说官官相护,但如雨村护至这般却也周全了薛家,若换了旁人,总也周全,不过薛家也要多出些花费,不至这般轻省了事)。又见哥哥升了边缺,正愁又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略加寂寞。过了几日,忽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喜的王夫人忙带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贾母见黛玉是悲,王夫人姐妹重逢是喜,这一次是王夫人的亲戚)。姊妹们暮年相会,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合家俱厮见过,忙又治席接风。(因为四大家族有亲有旧,所以薛家前来,贾府必要致意,薛姨妈毕竟出身王家,这府中两代儿媳妇都出于王家) 薛蟠已拜见过贾政,贾琏又引着拜见了贾赦,贾珍等(薛蟠是成年人----代表薛家,所以贾赦必要一见)。贾政便使人上来对王夫人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贾政并非完全不通俗务,对于薛家底细尽知,安排的居所也合适)"王夫人未及留,贾母也就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等语(贾母作为长辈也要表态,给王夫人和王家薛家情面)。薛姨妈正要同居一处,方可拘紧些儿子,若另住在外,又恐他纵性惹祸,遂忙道谢应允(正合心意)。又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王夫人知他家不难于此,遂亦从其愿。从此后薛家母子就在梨香院住了。 薛家经济实力不弱,人口也少,不似贾府排场太大,花费庞大,所以经济自给,原是正理。不过是白住了贾家的闲房子,这样说起来,住的也体面。 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贾政安排何等周全)。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常来常往,薛姨妈这个人到没什么架子,也许是在商家,不似贾府规矩大)。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也十分乐业(这也是宝钗过的最轻省的几年)。只是薛蟠起初之心,原不欲在贾宅居住者,但恐姨父管约拘禁,料必不自在的,无奈母亲执意在此,且宅中又十分殷勤苦留,只得暂且住下,一面使人打扫出自己的房屋,再移居过去的(薛姨妈决定的事,他还是给几分面子)。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可知贾府是表面的规矩,内里已经乱套了)。虽然贾政训子有方,治家有法,一则族大人多,照管不到这些,二则现任族长乃是贾珍,彼乃宁府长孙,又现袭职,凡族中事,自有他掌管,(生生让贾珍误了)三则公私冗杂,且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余事多不介意(贾政不过是图轻闲罢了)。况且这梨香院相隔两层房舍,又有街门另开,任意可以出入,所以这些子弟们竟可以放意畅怀的,因此遂将移居之念渐渐打灭了。 薛蟠原来之坏是直接了当的,而贾府子弟之恶是内里之乱。 薛姨妈愿意常居贾家,说赶来贾府未分家,并不只是王夫人的家,而是王夫人的婆婆贾母当家,不过是王夫人和凤姐在贾家有体面,王家势力大,所以要给王家面子。薛姨妈也就住了。日常奉承贾母,不过是为了女儿和儿子。宝钗的婚姻,薛蟠的约束。 薛姨妈没有振兴薛家的能力和志向,她想的不过是,给宝钗找门如意亲事,将来帮扶一下薛家。只要儿子不生事,就一切满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