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文学 > 四大名著 >

红楼关系——贾母和黛玉(四)

时间:2017-02-19 19:49来源: 作者:月涵 点击:
红楼关系------贾母和 黛玉 ( 四) 黛玉在贾府的真实处境, 借紫鹃的口说的分明。 林黛玉近日闻得宝玉如此形景,未免又添些病症,多哭几场 (这场恋爱注定艰难,男的人事不知,女的成了泪人) 。今见紫鹃来了,问其原故,已知大愈,仍遣琥珀去伏侍贾母 (一个人

   红楼关系------贾母和黛玉(四)

  黛玉在贾府的真实处境,借紫鹃的口说的分明。

  林黛玉近日闻得宝玉如此形景,未免又添些病症,多哭几场(这场恋爱注定艰难,男的人事不知,女的成了泪人)。今见紫鹃来了,问其原故,已知大愈,仍遣琥珀去伏侍贾母(一个人照看另一个人皆看细节,比如紫鹃是贾母的丫环,现在去了怡红院,贾母就又派了自己的另一个丫环来,是一点也不能委屈了黛玉)。夜间人定后,紫鹃已宽衣卧下之时,悄向黛玉笑道:"宝玉的心倒实,听见咱们去就那样起来(宝玉是有心)。"黛玉不答。紫鹃停了半晌,自言自语的说道:"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最难得的是从小儿一处长大,脾气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黛玉啐道:"你这几天还不乏,趁这会子不歇一歇,还嚼什么蛆。"紫鹃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真正可怜)?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看得分明,没了贾母,黛玉只余让人欺负了。这说明黛玉没有自保的能力,贾府的舅舅舅母没有真心对黛玉的)。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原是实情,紫鹃可得一个慧字,能看透贾府表面的虚情假意)。"黛玉听了,便说道:"这丫头今儿不疯了?怎么去了几日,忽然变了一个人。我明儿必回老太太退回去,我不敢要你了。"紫鹃笑道:"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何苦回老太太,叫我吃了亏,又有何好处?"说着,竟自睡了。黛玉听了这话,口内虽如此说,心内未尝不伤感,待他睡了,便直泣了一夜,至天明方打了一个盹儿。次日勉强盥漱了,吃了些燕窝粥,便有贾母等亲来看视了,又嘱咐了许多话。(贾母也不容易,一个孙子,一个外孙女,都病着,可怜快八十岁的人了,跑了这里,看了那里,真真操心)。

  高公的续书里,成全金玉良缘,偏生弄个戏剧冲突激烈的调包计,实在是有计无心,哪里是贾母的风格,贾母是老牌贵族了,断不用此计。而且贾母对黛玉是有情的,决不会置余死地而后快,如果没了贾母,王夫人用这样的计还有可能。凤姐不会出这样的主意,她看不中的事,就沉默,比如清查大观园,她不想参与,感觉不妥,就一直不说话,调包计这样的事,于她无利,还损阴德,她不会干。而薛家母女,断不会冒她人之名,嫁自己家孩子。高公的笔力,不像写大户人家,像是小打小闹。

  我理解的曹公,是成全了双玉的,比如贾母终于替他们做了主,只是宝玉因故外出,黛玉病死。宝玉回来,伤心是有的,然已经无奈。贾府中落,再论二宝婚事,才是金玉可成。

(责任编辑:于飞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月涵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10-09 13:10 最后登录:2021-04-06 07:04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