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古典文学 > 四大名著 >

宝钗的命运---金玉良缘一场空(三)

时间:2017-08-11 13:20来源: 作者:月涵 点击:
从薛家来看,把宝钗嫁进贾家,是最好的安排。 贾府是国公府,而薛家是商人,门第上自然是高攀了,而且婆婆是亲姨妈,宝玉是亲眼看到的,当时的宝玉,除了不爱读书,没有缺点,不爱读书,大人眼中,不过是小孩子淘气罢了。 看看迎春后来的境遇,就明白了夫君

 从薛家来看,把宝钗嫁进贾家,是最好的安排。

  贾府是国公府,而薛家是商人,门第上自然是高攀了,而且婆婆是亲姨妈,宝玉是亲眼看到的,当时的宝玉,除了不爱读书,没有缺点,不爱读书,大人眼中,不过是小孩子淘气罢了。

  看看迎春后来的境遇,就明白了夫君的人品脾气,有多么重要。薛家若是高攀,自然要考虑女儿会不会受气,宝玉的性子,不会让女人受气。

  王夫人是非常关注薛家的,曾多次写信让妹妹一家进京,彼此帮衬,而后来热情留客,最热情的是她。有了娘家人在身边她也有个聊天解闷的人。

  姐妹二人经常在一起聊,说的最多的自然是儿女婚事,王夫人只关心一个宝玉,薛姨妈是对儿子使不上力,管教不了。而宝钗才是她指望的人。

  当然做客的日子不好过。

  通篇看下来,薛姨妈要陪着贾母打牌,也要奉承几句。宝钗呢,在诸人面前和气,在贾母王夫人面前是小辈,每天都要问安。

  如果薛家没有金玉的心,贾母到是不介意她们住多长时间,可是有了金玉的心,犯了贾母的忌讳。

  宝玉在贾母身边长大,他的婚事,贾母自然要过问。连身边的两大丫环,袭人晴雯,都是贾母调教好的,送到了宝玉身边。

  贾母最厉害的表态是以妹拒姐。

  宝琴进京的目的就是发嫁,和府皆知,贾母怎会不知,却故意厚待宝琴,让王夫人认作女儿,留在自己身边,把昂贵的大衣给了她,还不让宝钗管紧了宝琴,说宝琴还小呢。刚说了宝琴还小呢,转眼就问宝琴的生辰八字,弄得薛姨妈认为是替宝玉求配,因许了梅家,只得说明情况,凤姐和贾母还一直道可惜。

  这可是明晃晃告诉薛家,贾母不考虑宝钗。而且宝钗的妹子,都订亲了,这个姐姐不要再耽误了。

  贾母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

 

宝钗的命运---金玉良缘一场空(四)

  前八十回,宝黛钗三人的婚事,都没有放到明面,宝钗的年纪最大,最应该考虑,可是薛家却一直没动静,也没托亲朋友说亲。

 后来是薛蟠成了家,薛蝌订了亲,都没有提到宝钗的婚事,宝钗完全是被薛家耗在贾家宝玉这棵大树上了。

  当然了宝玉不订亲,薛家就有希望,毕竟王夫人那一票是投在了宝钗身上,宝钗本人稳重大方,有持家之才,有理事之能,有贤良之德,没有缺点,贾政还夸赞宝钗有才学。

  应该说宝钗本人还是具备宝二奶奶的条件。

  而且宝钗还收服了黛玉,二人情同姐妹,人际关系极是良好。

  宝钗搬离大观园,起因到是邢夫人王夫人二人拿绣春囊斗法,导致夜查大观园,独没查宝钗那里。凤姐特意和王善保家的表态,不能查亲戚的,表面上看是礼遇宝钗,可是细品不是味道。蘅芜苑里的丫环婆子并不都是薛家的人,而且查的不是主子,是仆人,那些仆人好多都是贾府的人。现在不查这里,如今以后有问题,反而不好洗白。

  宝钗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第二天一大早,就以母亲身体不好为由,回家了,态度坚决,行动迅速,这是半夜知了消息,就做了打算,一早就行动了。

 后来王夫人劝她搬回来,她也断然拒绝,劝姨妈节省开支,省了园子这笔开销,全是治家之家。

宝钗的命运---金玉良缘一场空(五)

  从曹公判词来看,金玉良缘是成了,黛玉早亡故,宝钗嫁进了贾府。

  纵然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宝玉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她得到了名份,没得到爱情,原也不妨,那时代的女人,几人能得到爱情。名份已经不易。

  薛家的打算落了实,她终于成了宝二奶奶。

  宝玉出家,应验了当年对黛玉的承诺,你死了我做和尚。

  宝钗成了第二个李纨,唯一的指望是教子成龙。

  王夫人两个儿媳妇的日子都是槁木死灰的岁月。

  当年宝钗十四岁进贾府,这一生的命运,都和贾府纠缠在一起。

(责任编辑:人人新媒体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月涵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10-09 13:10 最后登录:2021-04-06 07:04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