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影视文学 > 影视评论 >

从长苏靖门立雪看斗争的残酷

时间:2015-12-20 13:00来源: 作者:月涵 点击:
琅琊榜
从长苏靖门立雪看斗争的残酷
在暗处的总是比明处的容易占到先机.,先出手的占了先天的优势.节节败退的誉王与夏江联手,这也算是强强联手吧.二人共同的目标是靖王.
夏江是诛心派的高手,总能轻易找到皇上的高压线,就是赤焰旧案,而这是靖王的心结,把这一心结扩大化,借 皇上的手打压靖王,然后令誉王得回圣心.只是誉王不晓得他的出身,让他一生也没有入主东宫的可能.如果他早知道,就不会成为了个棋子了.
夏江这些年一直在清扫赤焰旧人,所以让他找到了没有易容的卫峥,林殊的副将,这个人物应该与靖王是旧识,对靖王有一定的影响力,他是林殊的副将,这一层关系足以打动靖王.会以身犯险营救旧人.
   为了这一计划的成功,还要离间靖王与梅长苏的关系,这也是夏江厉害的地方,他们不在意靖王的谋略,对于长苏还是有些忌讳,所以如果靖王内乱,失了谋士的支持,他们是有信心打赢靖王的.
所以靖王的敌人是皇上对赤焰案的心结,还有就是夏江一步步逼近的离间计.
让靖王在意的自然是静妃了,滑族多年前的棋子小欣出场了.她在靖王面前故意提及长苏对静妃的冷漠,把利益看的重过了静妃,就是要在靖王心中栽一根刺,强化长苏利益至上的面目,这就与靖王的情义为重有了冲突.作为一个冷静的顾全大局的谋士是不会支持靖王在形势大好的情形下,去碰触 皇上的高压线.把辛苦得来的大好局面丢掉.
夏江和誉王的分析本身是正确的,作为正常的夺嫡谋士,的确会按照他们的思路去 考虑问题.但是信息不对称,双方各有失误.梅长苏是不知道誉王滑族的出身,而夏江是不知道长苏是林殊.
果然长苏大病初起,局面一团乱,江左盟城门口营救失败,而靖王已经在宫中被小欣灌输了长苏的利益于上的面目.这时候,长苏急急的约见靖王,忙着提醒,此时他越是冷静越是顾大局,就让靖王厌恶.长苏太了解景琰了,才会这般焦急,他越是心急,那位越是抵触.二人最初的谈话,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而此时景琰对事件的估计还太轻,他没想到人家是构陷他的,这时候对夺嫡的残酷性没有强大的谁知,而且对于夏江对他不死不休的敌意不解。
“列将军故友情深,让人感动。可是将军如今是靖王府中第一心腹,应该万事首先考虑殿下的利益才是(他先提的利益,本是谋士之责)。”梅长苏有意放慢了语速道,“所谓蒙冤,也只是我们在这里说说罢了。在明面上,卫峥的身份就是逆犯,谁也否认不了,将军可以为然?”(讲明形势,在皇上面前,那是必杀必诛的人)
    列战英急道:“就是因为他背着逆犯的罪名,才要……”
    “请将军稍安。”梅长苏做了一个安抚的手势,“你的心情我明白,但请将军细想,无论我想出什么主意来,最终都是要殿下出面去实施的。这些年为了赤焰之案,殿下受了多少打压委屈,想必将军清楚,他这一出面,难免引发陛下的记忆,断了如今恩宠在身的大好局面。”(再次强调 ,当前局面来之不易)
    “今天在御前,我已经为这件事惹恼过父皇了,”靖王道,“所以苏先生已不必瞻前顾后,还请先想个办法解决危局才是。”
    “是吗……”梅长苏看他一眼,“先请殿下详叙具体情形。”
    靖王记忆力不错,从进殿后开始讲起,每个人说什么话基本都复述出来了,讲到最后,脸色越发的陰沉,显然又勾起了怒意。
    “殿下,”梅长苏摇头叹道,“夏江是在设圈套引你入围,你没察觉吗?”
    “我知道,”靖王咬了咬牙,“可是对我来说,有些事情不能苟且。”
    “今日夏江与誉王本想安排你与陛下激烈冲突,可是中途被打断,你也有所克制,所以他们并没有取到预先的效果,想必有些失望。不过既然卫峥还在他们手里,这个先手他们就占定了。无论殿下你采取什么方式营救卫峥,都会落入他们的彀中,殿下可知?”(本就是连环局)
    靖王点点头,“这个我当然明白。赤焰旧案,是横在我与父皇之间最深重的陰影。夏江以卫峥激我行动,就是为了让父皇明白,我的心里还是怀着旧恨,想要翻案的,一旦给了我权势与地位,我便会是一个对父皇有威胁的危险皇子,因为不管怎么说,在当年这桩案子里,责任最大的人,就是父皇他自己。”(这段话看,靖王还是有智商的)
    “殿下心里明白就好,”梅长苏的眼睛如同结冰的湖面般又静又冷,“你素来同情赤焰中人,这个态度天下皆知,从这一点上来说,今天你与陛下的冲突很正常,他不会多想,也能忍得下来。但殿下必须明白,这种程度已经是极限了。陛下可不是心肠绵软的人,一旦他觉得你真正挑衅到他的权威,他便会毫不留情地处置你,绝不会有半点犹豫。这样一来,祁王当年的殷鉴,就在殿下您的眼前。”(旧事重提,强调后果)
    “那……”列战英轮换着看他们两人,吃吃地插言问道,“卫峥到底怎么办?”
    梅长苏有些艰难地闭了闭眼睛,缓缓道:“殿下如今的大业是什么,列将军心里清楚。对于卫峥,难舍的只是情义而已,就利益而言,救他有百害而无一利。殿下要谋大事,自然要割舍一二。”
    列战英脸色一白,却又找不出话来反驳,嘴唇嚅动半天,方挤出几个字:“不……不救吗?”
    “好了,战英,”靖王脸色清冷地站了起来,“我们走吧。”
    “可是殿下……”
    “苏先生的意思,不是很清楚了吗?”靖王冷笑着,每个字都似从齿缝间迸出,“我居然曾经以为,苏先生是个与众不同的谋士,没想到此时才看清楚,你也是动辄言利,眼中没有人心良识的。我若是依从先生之意,割舍掉心中所有的道义人情,一心只图夺得大位,那我夺位的初衷又是什么?一旦我真的成了那般无情到令人齿寒的人,先生难道不担心我将来为了其他的利,也将先生曾扶助我的情义抛诸脑后?事到如今,先生既不愿援手,我也无话可说,你曾派江左盟拦救卫峥,也算尽心,此事就当我没有开口吧。”(靖王表明态度,这就是靖王情义千秋,也是长苏心目中的景琰)
在剧中强化了靖王的愤怒,断铃而去。逼 得长苏冒雪去王府。
风雪中病弱的谋士忧心如焚,不顾手下的拦阻来到王府。可惜人家不见。这时的靖王,断铃是割袍绝交,而今拒不相见,是划地为界,此后道不同不为谋,这一改编强化了靖王的心意之坚。而胡歌在秘道里那一声:殿下,叫的人心痛,那惊惶的眼神,让人忍不住责怪景琰,怎么不让人把话说完。对谋士的礼遇是和景琰无缘了。
此进的场景,漫 天的飞雪,庭中憔悴的谋士,还有那个不想出来的靖王。(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靖王你对眼前呕心沥血的谋士,终还是冷漠了些)
        咳了一阵,梅长苏调平气息,低声道:“听殿下之意,是决定要救卫峥了?”
    “是。”
    “哪怕为了救他代价惨重,甚至可能把自己拼进去也未必救得了?”
    “不试试怎么知道?”
    “卫峥只是赤羽营的一个副将,这样值得吗?”
    “等我死后见了林殊,如果他问我为什么不救他的副将,难道我能回答他说不值得吗?”(反问的好,就是有此一句,景琰对长苏什么态度,长苏都只能心喜。不管过了多久,他的朋友,还是他的朋友)
    “殿下重情,我已深知,”梅长苏忍着情绪上的翻滚,深吸了一口气,“但还是不行。”
    “什么?”靖王正要发作,便被一把按住。虽然按在臂间的那只手绵软无力,他却不知为何没有挣开。
    “殿下不能去救他,你也救不了,”梅长苏直视着靖王的眼睛,语调坚定地道,“我来吧,我会想办法,把卫峥救出来的。”
长苏反问靖王那一句,十三年前梅岭的火还不够旺吗,祈王府死的人还不够多吗,这一句话,长苏一直想说,在这个场合说吧。
也只有长苏是林殊,才会这般不离不弃的跟定了靖王,就是受了天大的委屈,被怀疑被不信任被拒之门外,还是要拦住靖王,还是要保全景琰,甚至把自己弄进了悬镜司,也甘之如饴。
其实长苏也是矛盾的,卫峥是他的朋友,而且这些年一直互有往来。他比任何人都急,只是最初的打算是为了景琰的安危,才考虑暂缓的,而景琰不管不顾的情义,反而让他定了心,冒险一拚。他拚的是自己而不是景琰。什么时候,都要保全水牛。
就是因为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靖王,才让夏江和誉王的连环节破产。
因为在夏江的谋划中针对的是一个谋士的算计,不是一个林殊对景琰的情义。
而后来环环相扣,请动言候父子参与进来,引出夏江跑至刑部,又事先说动了夏冬相助,最后纪王金殿陈情,这才把夏江从悬镜司的位子上弄了下来。而代价是长苏入险地,还被迫进了悬镜司吃了乌金丸,命悬一线,代价何其惨重。夏江还得意的让蒙统领问一句靖王,营救了卫峥,折了梅长苏的命值不值。斗争从来残酷,而景琰真没有想到。他连夏江会把梅长苏弄进悬镜司都没有考虑到,他认为这是他的事。可是对于敌人来说,长苏才是他最重要的人脉。其实在夏江心上,长苏的份量是很重的,超过了靖王对长苏的看重。
单看夏江和誉王联手的布局,用卫峥让靖王触碰皇上的高压线,逼靖王营救,让皇上清算靖王,这一连环计本身还是有胜算的。算对了皇上对赤焰案的态度,算准了靖王对赤焰旧人的情义,应该说天家父子的态度都拿捏的极准。甚至对靖王和长苏的离间计,也一度让靖王对长苏失了信心,唯一的失算是长苏是林殊,因此长苏才会那般坚定强硬的追随靖王,不离不弃不计个人得失,甘心以身犯险的进悬镜司。
而经此一战,景琰对于长苏的信任感提升了,而对夺嫡的残酷也有了认知,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月涵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10-09 13:10 最后登录:2021-04-06 07:04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