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坐十年冷凳,不写半句空诗”是诗人一生修行的操守 ·诗行者(吉狄阿吉)/文 当下的诗坛,热热闹闹,似乎什么都不缺。但是,这个热闹的背后是十分令人担忧的浮躁,说白了——暗藏在“繁荣景象”里的就是缺好诗、缺真诗、缺真正的诗人、缺优秀诗人的真实漩涡。 如今的诗坛,天才鬼才多得很(他封的——互相吹捧的!),就是不见人才! 个个是著名诗人,就是不见名著诗篇。 写的篇篇是诗歌,就是偏偏没有诗意。 天天写灵魂诗歌,就是始终没有把灵魂种植在诗歌里。 一个人写的诗跟一千个人写的一样,一万个人写的诗就跟一个人写的一样!这就是没有个性的“临摹诗歌”潮流的诗坛杰作!一个只会“拿来主义”的诗人群体是诗坛的莫大悲哀! 时下的诗坛,除了诗人多以外,至少还有“三多”:雷同者多、跟风者多、粗制滥造者多! 诗人就应该有诗心,就应该具有为写出真正的好诗而心根清净、宁愿坐冷板凳的思想境界。 可是,如今的诗人恰恰就缺少诗心,缺少坐冷板凳的心态和意志!物以稀为贵,所以,冷板凳最值钱!通常情况下,就像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样,越值钱的东西拥有的人就越少,所以,诗人们缺少冷板凳也是情理之中,当今的诗人是一个大数字!一个多数人! 但是,诗人就应该“宁坐十年冷凳,不写半句空诗”,这是诗人一生要修行的操守! 为什么?因为你是诗人! 我觉得作为诗人,你选择了做诗人,就应该耐于寂寞,安于清平,必须具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定力!诗人就应该具有让灵魂在心根清净中修行一生的操守! 诗坛不应该成为沽名钓誉的舞台!诗坛应该是让诗人修身养性的佛地,是让诗人的灵魂修炼成诗句的寺庙! 诗歌,应该是诗的艺术品味与诗人的人格品质完美结合!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诗歌拿在功名的烧烤炉台上烟熏火燎,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诗心陷入利禄的泥潭里垂死挣扎!这就是我们的诗人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把诗歌当成了沽名钓誉的渔具了!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诗品重于泰山、重于生命!因为诗品即人品!诗的生命就是诗人自己的生命! 要修行到“宁坐十年冷凳,不写半句空诗”的心境,就要做到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就是要看淡外在的名声与利益(注意:是看淡,而不是轻视!)。清心寡欲, 是形容一个人的心理境界, 一种修为(清心寡欲不是薄情寡义,薄情寡义的实质是不敢恭维、无可救药的冷血动物的劣根!)。 我们常说的“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很多人的理解都非常极端,一定要注意这里面的“淡”和“寡”两个字!不是不要名利、不要欲望,而是要“淡”、要“寡”,这就是一个“度”和心态的问题! 一说到淡泊名利,人们的思想就必然陷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偏禁里不能自拔!好像人间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淡泊名利就是你死我活的活冤家死对头一样。其实,淡泊名利不能离开人间烟火而空谈虚无,人间烟火是淡泊名利的环境和存在的基础,就像人不能离开吃喝拉撒睡而活着一样,淡泊名利也不能离开人间烟火而存在。 所以,诗人要学会坐冷板凳,也要学会享受生活!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温饱”是人的第一需要,然后才可以谈情感、谈爱好、谈工作、谈研究,没有解决“温饱”的诗人怎么能坚持写出好诗呢?穷困潦倒不是诗人的代名词,但是心根清净是诗人的灵魂景色! 我说的淡泊名利不是让诗人喝西北风,而是让你少些功名利禄的烦恼,写出一些纯净的、真正的好诗!让自己在心根清净中享受写诗的乐趣,这是一种境界,也是诗人应该达到的心境! 淡泊名利,不追求虚妄之事,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兰草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秀,这是一种淡泊;梅花开于墙隅,不因阳光不照而不香,这是一种淡泊;流水绕山而行,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淡泊····· 我的家乡有一句常言:“吃都等不得,你还能等得发财吗?!”,我觉得这句朴素的话很有道理!同样,连名利你都等不得,你还能等得写出好诗吗?! 既然选择了写诗这个爱好,诗人就应该无怨无悔,始终把“宁坐十年冷凳,不写半句空诗”作为自己一生要修行的操守——去修行胸围、修行诗心、修行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真正的好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诗人这个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