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帝心魔养成计 金殿呈冤后,皇上要单独召见林殊。现在皇上已经确认了夏江的判断,长苏就是林殊。金殿上长苏坦陈当年林帅是如何一次次营救皇上于水火,一步步扶持他入主皇位。这样的情绪这样的沉痛,只有林家子弟才有的伤痛,旁人是装不出来的。其实案结之后,言候也已经感悟了长苏的身份。 林殊与皇上的单独对话时,皇上最后说,他不是生来无情,他生来是什么样子呢,能让林帅和言候舍命相护的人,也有过少年时的赤诚吧。 从什么时候他变了呢,从他被冤枉,虽然林帅找来了证据,证明他的清白,他那时就对天家生了惶恐之心,天家里没有亲情,只有君臣。 从他逼宫夺位,长苏说九安山誉王的逼宫,是箫选的二次经历类似事件。只不过第一次他是发动者,第二次他是防御者,角色完全相反。 什么局势下,他会如誉王一般兵变,是真的清君侧,先皇身边有了暗算他的小人,他不动兵,就只有被灭,他奋力一击,大获全胜,此后命运改写。 那一刻,他明白了,原来规则是可以破的,有了谋反的实力,就能改定一切。 他当了皇上,言候的妹妹,林帅的妹妹进宫,一半是恩一半是防,他的心开始多疑心。他算计得来的一切,只怕又令人算计了回去。 后来祈王长大,贤名天下,张扬直白,那是一个有梦想的皇子,那个梦皇上不懂,皇上看的是他的高谈阔论,看见他的众望所归。 后来林帅不用皇上的人,只重用祈王的人,拥兵自重,内有贤王,外有军权,这甥舅的组合,明显的就是一个谋反的实力组合。随时能反,反了他无力控制。 什么时候父子不是父子,朋友不是朋友,没了信任,只有恐惧。他们成了他最大的心魔。 父不知子,若知子,当知他永不会反。父不知友,若知友,当知他一片忠诚。 他的掩饰功夫做的不好,夏江看透了,谢玉看懂了。一个为了滑族 ,一个为了升官,联手炮制了谋反案。拉下了皇长子和百年帅府。 二人的构陷轻易成功,是因为他们给了他想寻而不得的理由,他急切的接了过来,高举了屠刀。 祈王本可以不死,若有半点怜悯之心,终生圈禁就是了,如对献王,就偏是担保的人多,贤名太盛,让他不安心,担心祈王有反扑的实力,这才不留一丝余地。 从后来谢玉的手书来看,他们是先仿冒了聂锋的书信,又伏击了聂锋,嫁祸给了林帅,也就是起因与皇上无关,后来的梅岭屠杀和祈王的结局,和皇上的态度就有了关系。 这一场冤案的制造者,还是皇上的心魔,如果他欣赏爱护祈王,如果他器重信任林帅,夏江和谢玉何来机会。尤其是谢玉,如果认为皇上对祈王和林帅万分信任,怎会趟这混水。如果祈王坦言裁撤悬镜司,皇上准了,哪还有后来的事件。 就是皇上撕毁了祈王的建议书,夏江才明白这父子的心结,还是有机可乘的,父子离心,朋友有结,自然另生了风波。 皇上对林殊说,他不是生来无情,只是后来无情了吧。心魔已生,哪里有情,一切都是权衡与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