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影视文学 > 影视评论 >

高公公的智慧

时间:2016-04-30 09:40来源: 作者:月涵 点击:
琅琊榜
高公公的智慧
这是一个越往后看,越让人注意的人物
最初你不会介意,他一直沉默,并不多言,只是偶尔有些善举。比如提醒皇上靖王还在宫门外候旨。皇上冷落靖王,让回宫复旨的靖王在门口罚战,和两个争权夺利的儿了聊闲天,他是宁可喜欢这种被人捧着的氛围,也不想面对一个冷面的耿直的为国奔忙的儿子。高公公善意的提醒,也许出于职责,也许有些不忍,连越妃的的太监都敢讽刺靖王,而皇上身边的大总管却对靖王保持着尊重,这也许就是眼界。不以一时看短长,谁能想到靖王两年后就是太子,几年后就是皇上。当然了高公公当时也没这个论断,只是聪明人都眼光长远。
太子让皇上失望时,蒙统领请旨,皇上不理论,再要坚持时被高公公打断了,蒙不知高公公的提点,是长苏看出了高的好意。皇上一次不理论,证明没有想好如何善后,太子废立是大事,皇上不会意气用事,要三思后行。高久在皇上身边,深知皇上心意,可以理解为向蒙示好,也可能是同事之间,能帮忙就帮忙了。长苏的评语是,最了解皇上的人,是高公公。所以才能在多疑到病态的箫选身边几十年,这个位置并不好坐。
应该说太子和誉王相争的时代,高公公并没有战队,也没有任何倾向性。反而是靖王时代,高公公有几次举动,明显的是倾向了靖王。比如把皇上引到了芷萝宫,卫峥事件时,皇上教训靖王,还是高公公提醒让靖王给静妃请安,平息了皇上的怒火。夏江指认林殊身份时,高公公向静妃的宫女示警不让苏先生进宫。皇上怀疑林殊身份时,高公公确定的说不是,以长苏进悬镜司为由,如果对方是林殊,景琰是不会默许的。让皇上释疑。
就是最后的金殿呈冤,表面上看与高公公无关,可是皇上事先全不知情,和他的沉默也有关。
他进宫几十年,能一直平平稳稳的在皇上身边多年,完全是因为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管的事不管,最后巧妙的示好靖王,靖王上位后,自然能安居于宫中。
也许他比箫选还明智,靖王获封亲王之后,他就明白,天下日后是靖王的。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月涵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10-09 13:10 最后登录:2021-04-06 07:04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