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精华 > 中华中医 >

我看到的黄氏中医

时间:2018-06-08 16:11来源:未知 作者:周步 点击:
我看到的黄氏中医 黄炳炎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之所见 周步 四年前,我做医学杂志的组稿编辑。读到黄氏中医第三代传人黄炳炎医师的相关材料的时候,顿然有一种眼前一亮之感:黄氏中医之渊源和颇具传奇色彩的发展历程,确实让人过目难忘。之后,我撰写一篇文字,在
我看到的黄氏中医

——黄炳炎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之所见
 
周步
 
     
  四年前,我做医学杂志的组稿编辑。读到黄氏中医第三代传人黄炳炎医师的相关材料的时候,顿然有一种眼前一亮之感:黄氏中医之渊源和颇具传奇色彩的发展历程,确实让人过目难忘。之后,我撰写一篇文字,在《神州》杂志刊发,且被相关媒体转载。后来,黄炳炎医师来京开会,我便拜访了黄大夫。和黄炳炎大夫聊天的时候,我把自己所患病症给黄大夫说了,黄大夫说,这些症状不难治疗,也不需要药物。就告诉了我一些简单的理疗方法。后来,我通过长时间的自我理疗,之前的症状确实好转了很多。
        四年后的2018年5月23日,我来到浙江浦江黄宅镇,走访了黄炳炎大夫,走进了他的诊所。
        黄炳炎中医门诊规模和设施完全超出我的想象。我去过的很多个体门诊,大都是空间逼仄,不甚宽敞,但黄炳炎中医门诊,无论是诊室还是候诊室,都显得整洁有序,宽阔敞亮。对此,黄炳炎后来对我解释说,我们要让每一个患者心情舒畅的来看病,同时也让每一个患者有尊严的来就诊。在黄炳炎大夫的诊室里,挂着几幅中医先贤的画像,还有一幅字画写意图,有文字解释:医乃“意”也。好的心情和环境、陈设、以及物体形态,对患者康复有着极大的作用。“我之所以花很高的费用装修施治环境,就是给患者一个好的心情。”黄大夫说。
        到黄炳炎中药门诊是下午四点多种。我看到诊室里有好几位患者在候诊,就和黄大夫打了个招呼,示意他不要为此分心,我在诊室和药房等处走走、看看。五点一刻,黄大夫忙完了,过来和我聊了几句,说这里正好有一个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我可以去看看。于是,在黄炳炎大夫的引领下,我去走访了那位患者。
        患者姓潘,来自江苏徐州,由妻子陪同到浦江来治疗。患者说,2018年4月19日,徐州第四医院诊断结果出来后,确诊为胃癌中期,左颈部有一淋巴结,呈肿块。徐州第四医院建议他化疗施治,等淋巴结消炎之后再做胃部手术。患者不愿做手术。他的儿子在宁波工作,从一个熟人那里得知黄炳炎大夫专治各种疑难杂症,且有很好的治愈效果,于是,他们就转院来到了浙江浦江。患者说,在这里进行了二十多天的中药和针灸治疗之后,颈部的肿块已全部消失,胃部也已不再疼痛。之后我问黄炳炎大夫,这个患者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康复出院,黄大夫说,预计得四个月的时间。第二天早上,我在黄炳炎中医门诊部看到这位患者来接受针灸治疗。
        晚上,我和黄炳炎大夫就黄氏中医的起源与发展做了交流,黄炳炎大夫告诉我,他祖父黄维城的从医之路,确实有很多堪称奇迹之处。在一本叫《牛犊集》的书中,收录了一则黄氏中医创始人黄维城先生离奇但又千真万确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当时是个婴孩,现在早已是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三代中医,百年济世。现在,黄炳炎要做的,就是要把黄氏中医深挖细究,让中医理论和实践发扬光大,传承下去,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高效、精准、遭受最小疼痛和支出最少费用得以治疗。黄炳炎大夫告诉我,因为这些因素,他很早就注册了以家乡地理为名称的“上山派上草堂”商标。多年来,黄炳炎大夫在中医行业获得了无数的如“民间名医”“国医之秀”等荣誉称号,其事迹入编《健康中国》等多部书籍。
        在黄炳炎中医门诊部走访的第二天早上,我一大早就来到候诊间,和一位来自义乌的患者交流了起来。患者姓李,她说胃部一直不舒服,有两年的时间了,后来,一位熟人介绍,就来到了这里。“效果怎么样呢?”我问。患者说,来看了两次,基本好了。她想再来看看,开一些中药回去加以巩固。
        黄炳炎中医门诊部的候医室和针灸室合二为一。黄大夫给患者诊断的间隙,就来到针灸室,给患者做针灸治疗。中医针灸是中医施治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也是世界上独有的施治方式。这恰恰也是黄氏中医的擅长之处。有些患者如手足麻木等症状到这里后,黄大夫基本不用药物就可以把病症治好。在针灸室,我看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大夫在和黄炳炎大夫同时给患者做艾灸治疗,就问黄大夫。黄大夫说,这是他小儿子。他的大儿子也从医,在一所乡卫生院上班。我问一位正在接受针灸治疗的本地患者,他说手足麻木两年时间了,之前在镇上另一个医院看病,医院诊断为中风,可治疗一年的时间了,几乎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就来到了黄医生这里。患者姓王,他说他的弟弟也患有这种病,在这里治疗恢复的很好,所以他来到这里。
        上午九点多钟,我看到一位患者独坐一处,便过去和她聊了聊。患者是贵州人,在浙江浦江上班。2013年的时候,她患胸椎疼痛,在这里治疗了四次,每周一次,一个月的时间治好了。现在脊背有些疼痛,去镇上的另一家医院检查,说可以治疗,但治疗了很久没什么效果,就来了这里。我问患者,是做针灸治好的吗?患者说,是中药治好的。随后,我询问另一位姓钟的本地患者,她说治疗二十天了,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我打算在这里治疗两个月。我知道中医来的慢。”患者说。患者今天七十二岁了,她村里有一个患者和她是一样的病症,看了近三年,好了很多。是那个患者建议她来这里看病的。她说。
        健康时每个人最大的祈愿,但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一生健康。上午十点,我看到一个中年患者在长椅上翻看手机,便过去和她聊了起来。患者姓吴,她说感冒很久了,春节之后一直咳嗽,去医院挂了八天的吊瓶,一点作用都没有,就来到了黄大夫这里。在这里吃了两周的中药,之后才开始有所好转。“我在这里也做了针灸、刮痧等多种治疗,我觉得主要还是喝中药治好的。”患者说。
        ……
        医者仁术。之前我在媒体上写过一些有关中医施治的文字,有人留言或很委婉的问我:中医果真如此么?于是,之后的文字就变得更为谨慎。我不是中医业内人士,我不会有意夸大中医也绝不敢贬低中医。中医对世界医学的贡献,有目共睹。弘扬中医,发展中医,关注中医,就是对中国中医的支持。所以,每次与中医相遇,我都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接触到的中医及患者、中医施治和求医过程做一个真实的记录。也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对患者负责,对医者负责,对中医健康发展负责。
 
          2018/5/30于北京
 
        周步,作家、编辑。作品以散文、诗歌、人物专访为主。



陈虹部长来到诊所

我看到的皇室

黄炳炎大夫和余瀛鳌教授

我看到的皇室

许志仁司长来调研



研讨会合影



黄炳炎大夫

 
(责任编辑:周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