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天石 时间:2016-09-20点击:570

     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诗,特别是中国的古诗。有些诗,只读过一两遍,从未蓄意记诵,但过目不忘,一直到望八之年,垂垂老矣,居然还能够背诵若干首。这就是中国古诗的魅力所在吧!
 
    不过,那时候,虽然喜欢旧诗,但自己动笔时,还是写新诗,即所谓白话诗。记得1952年考高中,无锡市统考,我居然利用语文卷的试题,写了首长诗,还得了高分。1953年,上高中二年级,生了一段时间的病,读戈宝权翻译的《普希金文集》,继而读《莱蒙托夫诗选》,也很喜欢。此后便和几位同学一起组织鲁迅文学小组。正是对诗的爱好,使我放弃了想当工程师、当数学家的理想,决定学文,当文学家,当诗人。那时候,年轻气盛,不知道天高地厚,幻想自己在未来诗坛上将如何、如何。不仅自己写,还喜欢上了朗诵新诗。不仅在学校里,还居然有勇气在无锡市的人民大会堂演出过。1955年,我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一入校,学生社团北大诗社正在发展新社员。我寄去了两首诗,一首题名《我走了,故乡》,一首题名《让我再看看你露水般的眼睛》。诗社的社长来找我,夸奖诗写得好,接受我入社,并称,诗将在新一期的《北大诗刊》上发表。我当然很高兴。
 
    然而,刊物出来了,我的诗作并未发表,社长告诉我,诗经过“校团委”审查,认为感情不健康。我反复自思,觉得没有什么不健康,曾将诗拿到诗社的一次分组会上讨论,大家也不认为有什么不健康。不过,从此我就失去了将诗作送出去发表的勇气。诗,虽然还在写着,记得写过一首长诗《关于黄河》,还曾根据宜兴的民间传说,写过叙事长诗《鸭妹花》。
 
    在北大五年,读中外文学史,自然读了不少中外文学作品。中国诗歌,从《诗经》《楚辞》到汉代乐府,都是认真读过的。明人张溥的《汉魏百三名家集》等也是一卷一卷读过的。不过,我当时的兴趣已经从当作家、当诗人转为研究唐诗,想找寻唐诗发展、繁荣,成为中国古典文学高峰的原因,于是大量收罗唐人诗集,从初唐四杰一直到晚唐的皮日休、陆龟蒙的诗集,我几乎都从旧书摊上买到了,而且也几乎都读过。有一年,王力教授为我们讲授《汉语诗律学》,不过,那时已经进入“教育革命”年代,教授们,特别是有成就的名教授们都被视为“白旗”,他们的课,我们只是听听,不用考试,因此并不重视,也就没有好好学。1958年以后,我的全部身心都投入选注《近代诗选》,选录从龚自珍到柳亚子等南社诗人的诗作并注解。诗是读了不少,不过目的在于选诗、注诗,并不研究如何做诗。诗早就不写了。“大跃进”年代,号召人人写诗,我却一首诗也写不出。
 
    那一时期,我之所以不写诗,原因很多,其一在于我对中国诗歌发展道路的反思。
 
    “五四”以后,新诗流行,这种诗,打破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律束缚,加强了自由度,同时,以白话、口语写作,使诗歌语言和生活语言相接近。这样,在表现新时代、新生活,表达新思想、新感情方面有其优越性,也产生了一些好诗,以个人所见,郭沫若、艾青、臧克家、贺敬之、闻捷、公刘等人,都有一些诗写得不错,我个人很喜欢。但是,像中国古典诗歌一样具有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便于记忆,便于吟诵,已经进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艺术珍品,确实不多。我至今一首白话新诗都背不出来。为何?
 
    多年以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新诗发展的忧思》,指出新诗发展中的几个“脱离”现象:一是脱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传统,二是脱离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在我看来,诗词创作,贵在创造意境,高度精炼,而且要有格律,有节奏,富于音乐性。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共同特征,也是其艺术魅力之奥秘所在。“五四”以后的新诗恰恰丢掉了这两个特征,相反,过于散漫,形成了口语化、散文化的新特征,其结果是使诗的语言和一般的文学语言没有区别。没有区别的结果也就使诗不成为诗,其艺术魅力也就大为减色了。
 
    我恢复写诗是在1998年进入中央文史研究馆之后。这里的馆员大部分能写旧体诗,我有了几位诗友,而且有一个发表旧体诗的园地《诗书画》,我忝列编委,于是,我在全力治史之余,偶尔也写点旧体诗。写旧体诗,首先碰到一个格律问题。诗缘于情,情动于中,发之于声,于是便有了诗和歌。最初的时候,诗可能并没有格律,特别是固定的格律。格律是在诗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可以使诗的语言更富于音乐美,节奏铿锵,音调和谐,但是,它又是可变的、发展的,中国的诗歌,由古体而近体,由四言而五言,而七言,而长短句,由诗而词,而散曲,都是格律不断变化发展的结果。因此,做旧体诗,格律不可不讲。但是,诗首先必须是诗,有无诗情、诗意,能否以精炼的语言创造出鲜明、隽永的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来,这是第一位的。是否符合格律,是第二位的。鉴于旧体诗词格律过严,束缚思想,影响表现力量,因此,我赞成写旧体诗词时,对旧格律可以适当突破。2002年,中央文史研究馆决定出版馆员诗词集《缀英集》,我受命担任编选小组召集人。当时,我即提出,入选作品必须大体符合格律,但不以精严为准。这就是说,只要是诗,偶有破律、违律,在所不究。毛泽东的七绝《题庐山仙人洞照》有句云“乱云飞渡仍从容”,末三字均为平声,属于近体诗大忌的所谓“三平调”,但该诗仍不失为好诗、妙诗。有些作者,要求用韵必须严格以“平水韵”为准,我一向不赞成。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日,语音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谁能说出一“东”和二“冬”之间的实际语音差别?当时属于同一韵部的字,今天读起来有的已经大不相同,出了韵了。写诗是为了给今人阅读或吟诵,不是在铸造古色古香的假古董,何必以宋元之际的语音写作?
 
    2000年7月,中央文史研究馆在北京八达岭召开诗词创作座谈会,涉及诗情、诗意、诗境、诗语、诗韵等各方面的问题。我在会上作了个发言,主张百花齐放,实行古人所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喜欢格律诗的人,自可继续写格律诗;不喜欢旧格律,可以创造新格律(我在北大时的老师林庚教授就提倡过“九言体”);也可以继续写不受任何格律束缚的自由诗。但是,我更提倡打破“五四”以来“新诗”与“旧诗”互相隔绝、分道扬镳的壁垒,主张新旧交融,互相吸收,取优避短,别创新声。鲁迅曾经说过:“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又曾说过:“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当时,我曾特别提倡写作“半新半旧”的“解放”诗词。我说:
 
    此类作品,从古典诗词脱化而来,讲求意境,语言凝练,按照现代的北京话押韵,句子长长短短,三、四、五、六、七言夹杂,甚至句子更长一点也可以,但是,必须有节奏,有音乐性。它可以讲平仄,也可以不讲;可以有对仗,也可以没有。在某些方面,它类似于古典诗歌中的“杂言体”,更类似于宋明时代的词和散曲,但不必受词谱和曲牌的严格约束。这样的“长短句”(今人或称“自度曲”),伸缩自如,变化而又整齐,自由而又有格律。朗诵可,吟咏可,入乐歌唱亦可。它既便于表现新时代、新事物、新思想,又保留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主要特点。
 
    我举例说,清末的黄遵宪、民国初年的四川吴芳吉等人,都曾做过这方面的试验,可惜,继起者不多,后续无人了。
 
    此次中华诗词研究院出版《当代中华诗词名家精品集》,每个顾问出一集,限选百首左右。我远非“诗词名家”,多年治史,诗只是偶一为之。不过,限选百首,这很有点为难。自然,新诗、近于新诗者只好一概不取,以免淆乱体例。旧体诗中,所选者也大都循规蹈矩,谨守格律,至于我自己提倡的“解放”作品,则选得少而又少,丑媳妇羞于见人也。
编成,回想年轻时学诗、写诗时的情景,特别是那些使自己耳根发热的“宏愿”,不禁感慨系之。
 
(本文系《当代中华诗词名家精品集·杨天石卷》自序)

责任编辑:于飞

分享到:
更多 文赋研究 >>
返回顶部
大发888 六合彩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博网站 澳门网上赌博 澳门博彩网站 百家乐平注玩法 澳门赌场 时时彩平台 澳门百家乐 大发888娱乐城 北京赛车pk10开奖直播 e世博网站 北京赛车pk10 澳门赌场 博狗 澳门赌博网站 大发888 北京赛车pk10 足球比分直播 即时比分直播 全讯网 真人百家乐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足球即时比分 全讯网新2 足球即时比分直播 赛车pk10开奖 北京塞车pk10直播 足球比分 六合彩开奖结果 博狗娱乐城 澳门赌博网址 澳门赌场 澳门赌场 e世博网站 体博球讯 博彩网站 足球比分直播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 重庆时时彩 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澳门博彩网站 博体快讯 真人百家乐 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 双色球预测 六合彩图库 足球比分 大发888 六合彩网站 体博快讯 任我发心水论坛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百家乐 心水论坛 六合彩网址 历史开奖记录 真人百家乐 澳门赌场网址 六合彩开奖结果 澳门赌场玩法 香港六合彩开奖结果 五湖四海全讯网 六合彩开奖记录 足球即时比分 澳门赌场网站 澳门娱乐城 澳门赌场 大发888 澳门百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