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散文 > 抒情散文 >

诗人的书信

时间:2016-06-29 23:41来源: 作者:运河散人 点击:
诗人的书信 李冬 近来得空翻阅一本《古代散文
 诗人的书信
李冬
 
    近来得空翻阅一本《古代散文选》,有幸品读了若干篇脍炙人口的诗人书信。在含英咀华中,令我怡然自乐,更使我领略到诗人的书信流露出的一股诗人的气韵。

    读王维《山中与裴秀才书》,字里行间洋溢着诗情画意,简直可与他的山水诗相媲美。读韩愈《答陈商书》,结构严谨,笔力遒劲,设喻精警,说理充分,令人有“尺幅千里”之感。读杜牧《荐王宁启》,简洁列举被荐者王宁“实有吏才”的五大优点,不足百字,却充分体现了诗人杜牧的人才观。读王安石《答曾巩书》,信中提出“由于时代变迁,只有广泛阅读,才能透彻理解古代精典著作”的观点,令人由衷叹服……
    诗人的书信,或写景、或言情、或叙事、或说理,都能让人体会到率直、天然、委婉、机警,妙语天成之趣。读之,不仅眼界大开,而且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唐宋两代杰出诗人李白及苏轼的书信,尤其令人称道。

    李白,诗风豪放,想象丰富,他的那篇《与韩荆州书》的书信散文,同样具有气势雄浑,豪气逼人的特色。虽然写信的目的是向当时的荆州长史韩朝宗推荐自己,但态度不卑不亢,语言简洁得体,颇有诗人的风度。

    信中有一段介绍自己才能的文字:“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以气义……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豪爽中不失谦恭,渴盼中不失骨气,一封短信活脱脱地体现出诗人的自我形象。

    苏轼在文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在书信方面,如同他写的诗词一样挥洒自如,炉火纯青,尤其对书信的内容,做出广泛的开拓。举凡军国大事、政治得失、友朋往来、日常生活、个人情绪,都在他的书信中得到了自由畅达的反映。在艺术上,比前代作者更成熟,更洗炼,语言清丽飘洒,极富个性,形式上更为轻松活泼,纯真自然。

    又如《与章子厚》:“某启: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婆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这封仅有80多字的短信,是写给政敌章淳的。虽含有讽刺和怨愤,却写得风趣诙谐。虽然此时被贬谪黄州,但以耕织自遣,陶然自乐,信中如话家常,显出苏轼那种内在的乐天气质。语言既不同于魏晋的简约,也不同于唐代古文的典正,运用当时的口语,明白晓畅。信中既写出自己不戚戚于得失的洒脱,又是与造谣毁谤者章淳之流的当头棒喝。

    更值得一读的还有明代宗臣写的《报刘一丈书》,虽然明代的诗歌已走向没落,他写诗的名气也不大,但这封信却写得颇有见地,针砭时弊,一吐为快。信借“上下相孚”一语为旨,用漫画手法,着重描写了小官僚们一心跑官、要官,奔走权门、趋炎附势的丑态。将官场的恶习写得惟妙惟肖,暴露无遗,如一首讽刺诗,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量。今日读来,也似乎仍有现实意义。

捧读诗人写的书信,我似乎徜徉于百花园中。从内容上看,论学术、谈交友、描风物、写性灵,真是洋洋大观,包罗万象。从语言上看,或骈或散,或雅或俗,轻捷灵活,不拘一格,看似漫不经心,细读耐人寻味。概言之,诗人的书信有以下几个明显特色:一是富于个性色彩,二是感情质朴自然,三是题材广泛,四是简洁得体。而浓烈的抒情意味更是诗人书信最富特色的一面。文贵情真,信贵情深,也正是诗人书信之所以耐读,且能引人共鸣的原因罢。

通邮的欣喜
李冬
 
    我们这座教师楼5年前搬进48家住户。那时,从低矮破旧的平房一下子住进高楼大厦,大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可惜花好月不圆,由于环境偏僻,楼房没有门牌编号,寄信、订报刊成了恼人的问题。
    今年,我们这儿终于有了街名,楼门口钉上了“艺苑北街2号”的牌子,只可惜路边的那一边有两幢楼却写成了“艺苑东街”1号和3号。不知市政部门是一时失误还是别有策划。

    街名跟通邮有很大关系,没有统一的街名还能通邮吗?何况小路窄窄,建筑材料堆积如山,大家忧心忡忡。然而,奇迹出现了。2月的一天,楼门口走进了第一个绿衣使者。第二天,人们听到邮递员响亮地高呼我邻居老者的名字,大概是取款单吧,才引起大家的关注。“我们楼通邮了!”大家奔走相告,一片欣喜。

    金秋九月,又传来了惊人的好消息:邮局开办报刊投递上楼业务,申请办理此项业务的用户还可免费安装一个报箱。开始,大家认为是一句戏言,48家订户若按户投递,邮递员要登多少层楼梯?但过了不多久,铁的事实让大家相信了:邮政人员处处为用户着想,脚步落到了实处。

    我家住6楼,邻居老者年愈70,特别爱好学习。没通邮前,他每月订的14种报刊都是我从学校代订代送。通邮后,他又增订了几种,我也顺便帮他捎上楼去。这回报纸送到了门口,他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我家,痛痛快快地说了这么几句:“多少年来就盼着报纸能送到家门口,如今总算实现了。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该感谢邮政人员的不辞辛苦!”

    邮政本来古已有之,或通过青鸟传情,或通过大雁报信。当时的快寄信件,一般叫“六百里加急”。就是骑马送信,日行六百里,马累了,要在驿站里换一匹马接着跑。今日看来,即使邮递员不吃不眠,从北京到广州也得十天之多,更甭说书信可以上门入户了。

    通邮的欣喜标志着科技的进步,也蕴含着邮政工人的心血与汗水。通邮的欣喜是时代的进步,是当代人的福气。正值新世纪来临之际,展望未来的邮政,将是足不出户,可得八面来风;不用书信,可见亲人的音容笑貌。一个现代化的空中网上世界正向我们走来!
(责任编辑:齐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运河散人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08-01 23:08 最后登录:2020-09-11 19:09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