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短篇小说 > 短篇原创 >

梁五爷传奇

时间:2021-04-29 08:59来源:原创 作者:崔乐堂 点击:
梁五爷传奇 崔乐堂 提起梁五爷,蔡家沟上了岁数的人无人不晓。他的真名现已无人知道了,因为他在世时,他的上辈因他排行老五,只叫他小五子,不呼其名,同辈的都称他为五爷,称其名的也很少。下辈的,年轻的就更不在话下了。至于为什么都称他为梁五爷,这与
 
梁五爷传奇
 
崔乐堂
 
    提起梁五爷,蔡家沟上了岁数的人无人不晓。他的真名现已无人知道了,因为他在世时,他的上辈因他排行老五,只叫他“小五子”,不呼其名,同辈的都称他为五爷,称其名的也很少。下辈的,年轻的就更不在话下了。至于为什么都称他为梁五爷,这与他一生的传奇有关了……
 
  顽劣不恭被私塾除名
  机缘巧合得大师传艺
 
  梁五爷家几代人丁不是太旺,特别到了他这一代,已是单传。他从一出生,父母就对他宠爱有加,对其管束较松,所以就养成了顽劣不恭的性格。
 
  梁五爷五六岁时,那时姓梁的在蔡家沟是首屈一指的大户,富户,经常招说书的艺人来村里说大鼓书。有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等。那时的小孩子是不允许听大鼓书的,但是梁五爷却听大鼓书入了迷,特别是对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非常羡慕,常常在小伙伴中扮演梁山好汉中的人物。有一天,梁五爷正和六个小伙伴玩“占窝”游戏,忽听到远处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叫声。他跑过去一看,一个小伙伴正遭到一只大黑狗的撕咬,其他小伙伴吓得一个没有敢上前的,梁五爷二话没说,上去就朝大黑狗的头猛地踢了一脚,并顺手将倒在地上的小伙伴拉了起来。被踢蒙的大黑狗一看来了个不怕死的,便朝梁五爷猛扑过来。其他孩子见状吓得惊叫着闭上了眼睛。机敏,腿脚利索的梁五爷趁狗未到自己身前,往旁边一闪,顺势用脚朝狗肚子上狠狠地踢了一脚。虽说那时梁五爷还是个孩子,但他这一脚是用了猛劲,大黑狗也被他踢倒在地,疼得直叫,爬起来夹着尾巴逃跑了。
 
  孩子们被梁五爷的勇猛举动惊呆了,纷纷为他叫好。从此,梁五爷成了同龄伙伴心中的英雄和孩子王。梁五爷也“不负众望”,春天上树摸鸟蛋,其他孩子不敢上的树,他上,摸的鸟蛋还有小鸟,毫不吝啬地分给小伙伴们。秋天野果熟了,在石门沟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拇指头大的野酸枣,紫黑色的野葡萄,还有玛瑙般透红色的涩李子。虽然野果众多,看着诱人,但无人敢摘。因为悬崖很高,蟒蛇也多。别说孩子,就是大人对石门沟的野果也只能望果兴叹。然而,每到秋天野果成熟的时候,梁五爷就带着小伙伴来到石门沟摘野果。他让其他小伙伴在沟底拾,他像猴子一样爬上悬崖采摘。有时遇到野果树上有蜂窝,他就用弹弓先将蜂窝打掉,再摘果子。据传他在八九岁时,弹弓功夫就已练得很准,不说百发百中,也可以说是八九不离十。
 
  梁五爷十二岁那年,他的一个堂叔从外地回来,筹资办了一所私塾学校。梁五爷的父亲见他整天在外游荡,为了让他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就将他送到私塾读书。
 
  梁五爷从小不光身手灵活,而且脑子也比较聪慧。那时私塾刚开始是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梁五爷起初还有兴趣,不用几遍就能写会背,在私塾的十几个孩子中,他数一数二。一年后,开始学《论语》,梁五爷对这些之乎者也的文章失去了兴趣,不是迟到早退,就是上课走神,玩弹弓。堂叔管教过几次,他不但不改,有时还顶撞堂叔,堂叔一气之下将其除了名。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气之下将其狠狠地揍了一顿,随后又以逐出家门逼他重回私塾。脾气倔强的梁五爷并不服软,从此离开家门,要独闯天下。
 
  那年他才十三岁,离家出走,腰无分文,白天饿了只能上门讨口饭吃,天黑了就露宿碾棚,门楼底。宁愿受尽风霜苦,也不想回家见父母。
 
  这一天,他一人游走到五莲县的潮河镇,潮河是五莲县的一个大集镇。这里离著名的五莲山光明寺不远,光明寺的和尚经常在这里设坛讲经布道。这天正逢潮河大集,只见赶集的人群中带有孩子的都从四面八方往山神庙的方向涌来。梁五爷不知子丑寅卯,只是好奇地跟着人群来到了山神庙。
 
  山神庙修得很壮观,北面中间是六间大殿,供着威武的山神像一尊。东西各有厢房三间,也摆有张天师和二郎神的塑像。院子中间竖有一根木杆,粗有四十厘米左右,高约十米,顶端挂有一个红布包,木杆有上下的木抓手,不过木抓手上面和下面的间隔距离不一样,下面的间隔不过米,中间的间隔超过一米八,顶端的抓手间隔超过两米。木杆周围用石灰划了个大圆圈。大殿中间的台子上摆了香案,香案两边坐了两个和尚。石灰圆圈两边早已站满了和他一般大的孩子,往后就是围观的大人们了。
 
  梁五爷心中疑惑,正要找人问个明白,这时从中间大殿里走出一个身材魁梧,面容矍铄,身着黄格红衣袈裟,手捻佛珠的老和尚。只见老和尚健步走至香案前,面朝众人,两手一合,一声“阿弥陀佛”后,朗声说道:“各位施主,老衲今年八十有余,今日在此设坛,想招一个十五岁以下的俗家弟子,将吾平生所练铁弹弓之功,传授与他,让其在民间发扬光大……”
 
  老和尚讲完之后,香案右侧的一个和尚讲了选拔的规则:第一,年龄必须是在十五岁以下的男孩;第二,杆顶红布包内是老和尚的杀手锏———铁弹弓,参选的孩子摘得红包者,收为弟子;第三,凡收为弟子者,三年内不准回家省亲。规矩宣读完后,宣布应试开始。来的孩子很多,有穷人的,也有富人的。看看那根光溜溜的木杆,要想攀爬到顶谈何容易,多数应试的孩子一看就打了退堂鼓。只有几个个头稍高的孩子,走上前去试爬。第一个个头高的孩子顺利爬完了第一节,当他到了第二节时,吃力地抓住了第一个抓手,准备往上攀登时,结果第二个木抓手没抓着,从木柱上摔了下来,虽然地面上有厚厚的草垫子,但是从五米高的木柱上摔下来,虽无摔伤,也跌得龇牙咧嘴,呼爹叫娘。第二个、第三个孩子也都同样没爬完第二节,就摔了下来。
 
  连摔了三个孩子后,想应试的孩子都看傻了眼,没人再敢上前。
 
  宣布规则的那个和尚连呼三声:“谁再来,谁再来……”当地的孩子们再也无人敢应声了。
 
  见无人应声,宣布规则的和尚正不知所措时,梁五爷大声说:“我来试试。”话音刚落,一个个子并不太高的男孩已站到木柱子跟前。这时,人群一阵骚动,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孩子投来奇异的目光。梁五爷并未在意人群的目光,只见他快步走到柱子前,搓了搓手,使劲蹬了蹬腿,凭着他在家爬悬崖的功夫,一眨眼之间,就爬完了第一节。到了第二节,他先伸手试了试一节到二节之间抓手的间距,心中有数后,只见他左手紧握木柱,双脚踩着一节的把手,双腿用力一蹬,右手稳稳地抓住了二节的第一个把手,就这样很快登上了第二节。
 
  见他成功登上第二节,人群开始赞叹,也有人为他鼓掌,质疑的目光开始变成赞许。
 
  要想成功攀爬到第三节,可不是件易事了,因为第三节木柱上的把手间距是两米多,而此时梁五爷的身高不足一米五,连手举起来也不过一米八,要想抓住间距两米多的木把手,就全凭两腿的蹬力功夫了。
 
  梁五爷站在第二节木柱上喘息片刻,瞅准间距,腰一躬,腿一蹬,身子窜上一米多高,牢牢抓住了三节的第一个把手,就这样,他又成功登上了一段。还有最后一个把手,只要能抓住,就能登上杆顶,摘到装弹弓的红包了。但此时的梁五爷已累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了。此时,观看的人们也都悬着心,替他捏了一把汗,眼巴巴地瞪着大眼睛,期待着这个孩子登上十米杆头。
 
  虽已身疲力尽,眼望杆头弹弓包已在眼前,梁五爷运了运劲,向第二个抓手抓去,但没有抓住滑了下来。接着,他没有休息,使尽全力向第二个抓手窜去。不好了!这次他只想抓住抓手,劲全用在了右手上,抱柱子的左手稍一松劲,身子就往后倾去……这可吓坏了观看的人群。小孩子们都闭上了眼睛,大人们有的伸出了舌头,有的惊叫起来。这时,在台上静坐、手捻佛珠的智明大师,不知啥时已用燕子点水的功夫飞落在石灰圈内,张开了双手……
 
  这时,身子悬空的梁五爷,迅速用双腿死死夹住木柱。然后一个后折腰,双手重新抱住了木柱,才没有从高空坠落。
 
  人们被眼前这幕有惊无险的场景惊呆了,都为这个孩子的临危不乱,转危为安所折服,都喊着:“孩子,下来吧,别为此搭上性命。”这时,站在圈中的智明大师望了望已转危为安的梁五爷,也呐呐地说道:“小施主,攀顶无望,平安为上,下来吧。”
 
  杆顶上的梁五爷听了众人和智明大师的话心想,如果就此放弃,这辈子想习武再没有希望了。于是,他对着最后这个木抓手思量了半天,再用刚才的攀登法是不行了。不但攀不到顶,弄不好还要搭上性命。于是,他就想用在家盘树摸鸟蛋的方法试一试。他想好之后,双手抱住柱子,两腿夹住木柱,两手用劲抓住木柱,往上一点一点地攀去。攀登木柱不像在家爬树那么容易。因为木柱是滑的,两腿只能夹住木柱,却使不上蹬力,只靠双手一寸一寸地往上攀爬。此时,梁五爷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爬到一半的时候,他的手指甲都抓掉了。十指已冒着鲜血,钻心地疼,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但他咬牙坚持着,一寸一寸地往上攀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抓住了最后的那个木抓手,跃向了柱顶。
 
  下面观看的众人一片欢呼。站在圈中间的智明大师这时也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梁五爷进山半年多,智明大师也没传授他什么武功。从进山第二天起,智明大师只给他布置了三门功课。第一门功课是每天上午单腿走一尺高的台阶五十条。必须上时双脚跳着上,下时单脚跳着下,十天为一节。第一节,每天跳一百次;第二节跳二百次;第三节跳三百次……以此类推,到能跳上一千次,再换跳一百条二尺高的石阶。
 
  第二课是早晨鸡鸣时,必须起身,到织布机房躺在布机下面,观瞅经纬线两个时辰。第三课晚饭后,庙中的和尚都打坐念经,而他却独自一人,到练功房练捡钉。练功房的横梁上吊有一个装钉的木匣子,里面装有铁钉一百颗。对面墙上有一个机关,一按机关木匣就来回摆动,每摆动三下,木匣里的钉子就落地一颗。练功人要在第二颗铁钉吐出之前,找到第一颗落地铁钉。练功房内只有一盏豆油灯照明,光线昏暗,要凭眼睛捡起落地的铁钉是很难的,必须靠两耳听出铁钉落地的准确位置。此功课共分三节:第一节是从捡一号钉入手,练到捡鞋钉,练到鞋钉随落地随捡完为止。第二节练到铁钉不能落地,一出匣就接住,时间一年。第三节就更难了,钉子换成针,从一开始落地捡到最后练到随空接。
 
  眼看大半年过去了,转眼已到中秋。这天接近中午,寺中和尚师兄弟们做完功课后,都到后山平台上,舞刀弄棒去了,自己却连摸都摸不上刀棒,天天跳台阶,捡钉子,何时才能学到武功。正当他心烦意乱时,忽听一个洪钟般的声音传来:“为师来陪陪你。”
 
  声音刚过,只见智明大师佛袍飞舞,身轻似燕,两腿一蹬就是五个台阶。一眨眼功夫,像燕子点水似的跃上百层石阶。简直把梁五爷两眼看直了。
 
  “徒儿,你来大半年了,难得今天为师有点空闲,就带你到天柱峰一游吧。”天柱峰是五莲山最高峰,上峰之道比羊肠都窄。但八十多岁的智明大师不费吹灰之力就登上了峰顶。好一会儿,梁五爷抓住路旁的小树才爬到峰顶,虽说不是累得张口气喘,但也心跳不已。
 
  站在峰顶一望,多个山头,都成楼下之蛙,真是站在柱峰顶,一览众山小。
 
  此时梁五爷无心观景,因跳了半天石阶,又加上登天柱峰,已累得口渴之极,眼望着天柱峰半腰熟透了的山葡萄,口水欲滴。智明大师望了他一眼说:“口渴了吧,待为师摘串山葡萄给你解渴。”没等梁五爷回话,只见智明大师佛袍一挥,就已飞到了离峰顶有二十多米高的山葡萄前。只见他左手紧抓崖石缝,右手一挥,十几串山葡萄已装进袍袖。然后两脚紧蹬山崖,几个鲤鱼翻跳便轻松跃上山崖。
 
  师徒俩正一边浏览着山下的风景,一边品尝又酸又甜的山葡萄,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山雀被鹰追杀的尖叫声,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智明大师头不回,身不转,铁弹弓已从袍袖中抽出,嗖的一声风响,铁蛋丸像闪电一般射了出去,随之被铁蛋丸射断脖子的山鹰,惨叫着跌下了天柱峰。
 
  智明大师这一手绝技,就是在一眨眼之间完成的。不是亲眼目睹,简直让人难以相信。看呆了的梁五爷半晌才回过神来。他连忙双膝跪下,央求智明大师传授他铁弹弓这手绝技。
 
  智明大师抚摸了一下了梁五爷的头,缓缓地将他扶了起来。语调声长地说:“徒儿要学武功,先练基本功,为师叫你跃石阶实际就是教你练轻功。叫你每天捡铁钉就是要你练成百步之外闻敌声的听功,叫你织纺瞅经纬线就是要你练成昏暗之中辨敌踪的视功。这样才能先声夺敌,立于不败之地。刚才为师射鹰,百步之外已听到雀叫,所以才能弹出鹰灭。你只有练好了基本功才能练弹弓百发百中,练箭百步穿杨,练枪弹无虚发……”听了智明大师的一番话,梁五爷立刻跪倒在地,泣声说道:“恩师,弟子明白了。”
 
从此,梁五爷加倍苦练,夏天不顾炎热,蚊虫叮咬,躺在机房,一瞅就是半宿,有时打更和尚再三催促,他才离开;冬天大雪飞扬,寒风呼啸,他不穿棉袍,苦练跳石阶,直至大汗淋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练到两年半上,虽不及智明大师,但跳石阶他能连跃三级,百级石阶上下两次跳完后,气不喘,心不跳。在听力上,他已练到落十针,接八九……
 
  智明大师看他基本功已练成,就将铁弹弓的要领传授于他,同时又传授了他一些拳脚功夫。梁五爷学艺三年期满下山时,智明大师将铁弹弓和一百颗钢弹丸全部送与了他。
 
  闯匪窝救人质威名远扬
  应聘押宝局许孟街结义
 
  梁五爷学艺三年回家之后,便牢记师嘱,乐善助人,特别是那些弱小农户受到恶人欺负,他就出手相助,为其讨回公道。这年腊月初十已过,年关临近,他远房堂兄家的闺女被巴山土匪黑门牙绑了票,限期十天五百大洋赎人,否则将此女卖给窑子。虽说堂兄家比较富裕,但要拿出五百大洋谈何容易,七拼八凑也不足一百块大洋,眼看限期将至,全家人急得团团转。这时,出门刚回来的梁五爷来到堂兄家,拍着桌子对堂兄说:“别急,两天之内我一定把人救回来。”听过此言,堂兄一家人像见到救星一样,将凑的九十块大洋交给他,让他带去赎人。
 
  梁五爷把大洋放在桌上笑着说:“用钱赎人用不着我梁五。”那时,在诸城、莒县、五莲,提起土匪头子黑门牙,无人不晓,无人不怕,传说当时的县警察署都拿他没办法,围剿了几次,都以折人赔枪告终。据传黑门牙五大三粗,身高一米八以上,还会点拳脚功夫,三颗大门牙露在唇外,由于长期吸大烟,门牙被熏成黑褐色,由此得名黑门牙。黑门牙手下有四十多人,长枪三十多条,长期横行三县之内,被他绑票的富户不计其数。
 
  从蔡家沟到巴山有七十多里路,冬天天又短,梁五爷赶到巴山时已是掌灯时分。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土匪窝的住处,这个匪窝设在一个四合院内,中间五间堂屋,东西各三间厢房。这时只有中间堂屋里亮着灯。
 
  可能是这帮土匪横行惯了,无人敢惹的缘故,大门口连个流动哨都没有。梁五爷快步来到堂屋,推门一看,黑门牙正和两个小头目坐在正中一张桌子上喝酒,另有十几个土匪在东面一张桌上吃饭。黑门牙抬头望了一眼没有出声就进门的梁五爷,问:“哪里来的?”“蔡家沟。”梁五爷回答。“你是来赎人的?”“不!我是来要人的!”“要人的!?”众土匪和黑门牙同时啊的一声!以往被绑票的票主都是交上钱领人时还要对他们点头哈腰,千恩万谢,听到梁五爷要人的这句话,对于横行多年来的黑门牙和众土匪来说,简直是太岁头上动土。“我看你是来送死的吧!”坐在黑门牙两边的两个土匪说着就抽出了匣子枪。未等他们的枪指向梁五爷,梁五爷嗖的一声跳到桌子上,人未落桌就在半空使了个飞叉腿,左脚将左边的土匪踢得鼻子流血滚倒在地爬不起来,右脚将右边的土匪踢了个仰面朝天,刚出手的匣子枪,也不知飞向了何处。
 
  梁五爷在踢翻黑门牙身边两个土匪后,又疾风般一个前抬脚,朝黑门牙踢去。黑门牙一看梁五爷的脚已到自己眼前,还别说,黑门牙还真有两下子,一个后折腰躲开了梁五爷这一脚,又一个鲤鱼跳龙门,向右边窜出六七米。身子落地未稳,别在腰上的双枪已呈在手上,指向了梁五爷。但是,未等黑门牙扣动扳机,梁五爷的三颗铁弹丸早已先后飞出,先前两颗将黑门牙左右手的匣枪击落,后一颗弹丸正中其嘴巴,将三颗黑门牙击掉一对半。黑门牙满嘴鲜血,疼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围在东面桌上的十几个土匪,个个都被眼前场景吓傻了。有回过神儿来的土匪想抄枪上来,又怕梁五爷的铁弹弓,更何况连黑门牙都被打得趴在地上,所以都像木偶似的,站在原地不敢动弹。
 
  就这样,梁五爷拾起黑门牙的双枪,逼着黑门牙雇毛驴连夜将堂侄女送回蔡家沟。
 
  梁五爷独闯匪窝救人的英勇事迹很快传遍方圆五六十里的村镇,附近那些横行乡里的地痞,也都收敛了不少。
 
  一天,梁五爷正和村长商议成立村民团护村防匪的事,从五莲县许孟镇来了个姓杨的开宝局掌柜求他,为镇上五家大宝局押局(押局就是做宝局的保镖),并承诺每个宝局拿两成利钱作为押局酬劳。
 
  原来许孟镇是个大集镇,有上千户人家,该镇处于五莲、诸城、莒县三县交界口,又是通往三个县城的必经之路,自古是商贾云集,富豪行乐之处,所以宝局生意兴旺,不说日进斗金,好时候也能日收大洋百十有余。
 
  原先只有本镇的地痞来盘收地皮费,但这几年来由于政局混乱,土匪众多,再加上散兵游勇都瞅准了宝局的这块肥肉,天天去收保护费,弄得宝局不敢开张。
 
  梁五爷原来不怕事,再加上缴了黑门牙的双枪,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还别说,梁五爷走马上任不到一个月,镇上的几个大地痞和两股有实力的土匪都被他制服,一些小股土匪、散兵游勇也不敢再来骚扰各宝局了。
 
  从此,一些小宝局和商号也都挂了梁五爷押局的牌子,以求平安。
 
  梁五爷从五大宝局分得的钱,捐了三百块大洋,为本村购买了八只匣子枪和二十几杆土枪,以防匪患,其他钱财也毫不吝啬地捐给了穷人。
 
  平时无论本村幼老,还是外村不识之人,只要遇上困难,梁五爷都出手相助。生病无钱医治的求上他,至少赞助五块大洋;遇丧事无钱买棺材的找到他,也慷慨解囊;在集市上孩子遇到他叫声五爷,也给他俩铜板去买吃的(那时半斤重的火烧,只要一个铜板)……
 
  从此,梁五爷就成了他的名字了,真名再无人称呼了。
 
  大约1930年10月,正逢许孟山会。这天接近中午,梁五爷正在戏台下听戏。突然,宝局的杨掌柜慌里慌张来找他回宝局。
 
  回到宝局一看,押宝的人已不见,周围只远远地站满了围观的人群。宝桌上压着一支德造匣子枪,桌前站着一个三十左右,头戴礼帽,身着西装的男子,正逼着两个负责押宝的人揭宝盒。那两个人哪敢动,只一个劲儿说等掌柜的回来,等掌柜的回来……
 
  梁五爷看了一眼,刷地从腰间抽出两把匣子枪,压在宝桌上说:“揭!输了,我再送上一把。”
 
  那人一看梁五爷压上了两把匣子枪,一时傻了眼,连忙双手一抱拳,朝梁五爷深鞠了一躬,说:“对不起,是在下输掉盘缠,一时情急,冒犯贵宝局,在下认输,请您海涵。”说罢,拾起桌上的匣子枪就要离去。
 
  梁五爷看此人有些来历,且并不是什么恶人,于是笑着说:“这位朋友,请留步,是否身遇难事?”
 
  正如梁五爷所料,此人姓张,名叫张学武,祖籍是五莲县,是张学良身边的一个贴身副官。
 
  此人能文能武,很得张学良信任。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东北三省战火将起,危在旦夕,这次他是奉张学良之命,来山东泰山找其父的好友冯玉祥讨教良策,公事办完,顺便回故乡替父祭祖,所带路费已不宽裕,本想在此赚些钱财,结果把身边的十块大洋全部输光,才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问明事由,梁五爷立即叫杨掌柜从自己账上拿出二十块大洋相送。
 
  张学武怎么也不肯接受,推来推去,最后张学武提出一个条件,要与梁五爷结拜兄弟,才肯接受所赠。
 
  梁五爷爽快地答应了,当天就在关帝庙摆上香案,俩人结拜,梁五爷年长一岁,为义兄。
 
  第二天,梁五爷亲自将张学武送到诸城车站,两人挥泪告别。
 
  遭诬陷入牢房千人出保
  投义弟沈阳城又逢灾星
 
  自从梁五爷坐镇许孟镇宝局以后,就断了当地地痞土匪的财路,他们对其恨之入骨。不久,许孟街上一个地痞头子勾结诸城巴山的黑门牙,用钱财买通诸城警察局长,给梁五爷扣上土匪的罪名,将其抓进监狱。
 
  梁五爷被抓之后,各村百姓愤愤不平,都愿出面签名联保。在蔡家沟村村长和许孟宝局的鼓动下,不到十天时间,签名联保的已达千人之多。
 
  诸城县长见这么多人联保,怕触犯众怒,扩大事态,再说又无证据,就顺手推舟,命警察局放人。
 
  出狱后,梁五爷知道自己这些年树敌太多,虽然这次被众人联保,才避免了牢狱之灾,但他们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于是含恨别妻离子,闯了关东。
 
  梁五爷来到沈阳,想先找义弟张学武投军从戎,报效国家。他刚出检票口,就看到出站口的人被一帮东北军士兵以检查日本奸细为由,将所有乘客的箱包打开检查。
 
  其中一个军官,将乘客箱包里的好烟、名酒等都以违禁的名义没收,装上他的私人吉普车。有人争辩,不是被当日本奸细抓起来,就是被打得鼻青眼肿。梁五爷见此情景,本想发作,又一想自己身处关外,就压住了怒火。梁五爷正想离开,只见一个穿着时髦的女孩箱中的两瓶法国兰夫人香水也被那个军官拿走了,女孩正要上前追要,这时,另外两个士兵满口秽语,一个伸手摸女孩的脸,一个伸手摸女孩的胸。女孩又惊又羞,躲闪不成,只得向众人求救。出站口虽然人员众多,但都是怒目相视,无人敢上前相救。这时,怒火冒到头顶的梁五爷,早把个人安危抛到脑后,一个虎步窜至两个大兵眼前,接着一个分心拳,将两个大兵打倒在地。
 
  这时,那个军官大喊着:“反了!反了!”命令其他十几个士兵将梁五爷围起来,然后五花大绑,将梁五爷押上了军车。
 
  他们将梁五爷押回营部,关在禁闭室拷问,梁五爷只是怒视不语,并不搭理他们。为了邀功,军官将电话打到了张学良司令部,说是抓住了一个带铁弹弓的日本奸细,问将如何处置。
 
  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天正是和梁五爷结拜的义弟张学武值班。他接到电话吃了一惊,心中暗自嘀咕,关内的义兄是铁弹弓行家,是否是义兄来沈阳了?想到这里,张学武不敢怠慢,立即驱车赶往营部。
 
  赶到营部一看,正是自己的义兄梁五爷。
 
  这样,梁五爷才化险为夷。
 
  为报国抛官弃义弟
  赴国难竖抗日大旗
 
  梁五爷被义弟解救后,被安排到司令部警卫团特务营当了军事教官,一上任就是上尉军衔,月俸六十块大洋,可真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差,但梁五爷却不以为然。梁五爷本想投奔义弟,从军报国,但之前在火车站的遭遇让他认识到,这支军队不能帮助他实现从军报国的愿望。但梁五爷在东北人生地不熟,又别无他路,只能作为权宜之计。
 
  梁五爷从军不到半年就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在蒋介石要挟下执行不抵抗命令,将部队撤往关内,让日本鬼子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沈阳城和张学良的军械库北大营。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武劝梁五爷随军撤往关内,当时梁五爷义愤难消,悔恨当初错投军旅,当场脱下军装,扔给义弟,走出了司令部。
 
  之后不久,包括沈阳在内的辽宁省很快沦陷,梁五爷也加入到逃难的人群中。路上听说黑龙江的马占山竖起抗日大旗,在齐齐哈尔整军备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就决定投奔马占山。
 
    这天,他进入黑龙江地界,在离双虎镇不到十里的双虎岭下,传来阵阵枪声,逃难的人群听到前面有枪声都四散而逃了,梁五爷却朝着有枪声的双虎岭奔去。奔到岭下一看,枪声已停止,路中间停着一辆盖着帆布的军用卡车,十几个拿刺刀长枪的小鬼子围住带伤的六个汉子。这时,被围的人中一个黑脸大汉把打光子弹的匣子枪往腰间一插,从背后抽出一把大砍刀。另外五名汉子也举着长枪,瞪着血眼,迎上端着刺刀的十几个鬼子准备拼命。正在这紧急关头,梁五爷冲上前,手握铁弹弓,先嗖的一声将那个日军小队长击倒,其余的鬼子一看有人偷袭,抛下那六个汉子,一齐把枪指向了梁五爷。
 
  梁五爷毫不怠慢,未等鬼子开枪,早已抽出双枪,啪啪几声连响,剩余的十几个鬼子纷纷倒地毙命。
 
  一眨眼功夫,梁五爷用弹弓和双枪杀掉了十几个鬼子。脱险的六名汉子都跑上前来,跪在地上,感谢梁五爷的救命之恩。梁五爷连忙将他们一个个扶起来。通过询问梁五爷得知,这六名汉子也是从关内闯关东来的。为首的黑脸大汉叫刘大山,起先他和另外五名汉子一起在吉林八里沟金矿挖金,因不堪忍受大把头欺凌,理论之时,失手打死了人,就逃到了黑龙江双虎岭落草为寇,刘大山就是大头领。
 
  如今见日寇入侵,国土沦丧,他们就想招兵买马,竖旗抗日。最近他们探听到,日军为攻占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在黑龙江的双虎镇设了兵站,天天往返运送武器弹药。
 
  刘大山他们六人今天下山打探情况,正逢日军经过就想拦车,哪曾想他们人少武器差,很快被日军包围,幸亏梁五爷出手相救,要不然他们早成了日军的刀下鬼。
 
  刘大山等被梁五爷的神奇功夫所折服,央求梁五爷上岭入伙当老大,带领他们竖旗抗日。梁五爷被他们抗日杀敌的精神所感动,就答应了下来。从此,一杆抗日大旗就在双虎岭山寨竖起来,名为双虎军。
 
   夜袭机场敌寇丧胆
   壮志未酬血洒疆场
 
  不久,梁五爷就带领山上的三十几名兄弟,先从搞武器入手,截军车,袭仓库,歼杀小股敌人。日军围剿过几次,不是扑空,就是损兵折将。由此,双虎军的名声渐大了,有些抗日志士和遭日寇占领无家可归的人,都纷纷前来投奔。不到半年,双虎军队伍就扩大到八百多人,长短枪千余支,歪把子二十余挺,成为一支不可小看的抗日队伍。
 
  这天,梁五爷接到马占山派人送来的一封信,说日军设在双虎镇机场的飞机天天出动,对齐齐哈尔的威胁很大,让他设法炸掉。
 
  接信之后,梁五爷潜往机场察看,机场周围铁丝网足有两米高,指挥塔旁有两个探明灯,夜间交叉巡视。停机坪上除五架飞机两个固定岗以外,还有七个流动兵哨来回巡逻。别说炸掉,就连接近飞机也无可能。
 
  回来后梁五爷沉思了半天,决定打飞行员的注意。他先让在日军机场做饭的双虎军卧底探明日军飞行员出行情况和住宿位置,然后制定了行动方案。
 
  梁五爷找了一个阴雨天的晚上(因阴雨天日军飞机无法起飞),挑选了三名会功夫的双虎军队员,每人配两把短刀,两把匣枪,趁着夜雨掩护,摸到日军机场铁丝网前。
 
  此时虽小雨下个不停,天气也异常阴冷,但机场戒备依然森严,高处的两盏探照灯来回交叉照射,每队五人的巡逻兵来回穿梭巡逻,根本无空可钻。
 
  梁五爷他们冒雨趴在铁丝网处的杂草中,全身已被淋透也不动一下,只耐心观察着,寻找机会。
 
  子夜时分,雨越下越大,整个机场笼罩在雨气中,虽然探照灯依然探照,但因被雨气遮挡,望物模糊起来。巡逻的日军小分队也没先前往返得那么密集了。机不可失,梁五爷四人瞅准机会,疾速翻过铁丝网,几次躲过探照灯的照射,摸到日军飞行员宿舍前。
 
  嗖嗖,随着两个铁弹丸飞出,门前的两名日军哨兵无声地倒地毙命,梁五爷四人迅速推开院门,飞扑东西两间飞行员房间。这东西两间各住着五名日军飞行员,梁五爷独自闯入西间,拔出短刀,迅速刺杀了四人,第五名被惊醒,已起身摸枪正准备抵抗。这时,梁五爷的短刀已触及不到,如让其枪响,就后患无穷。说时迟,那时快,梁五爷迅速摸出铁弹弓,嗖的一个铁蛋,将其天灵盖击碎。解决掉最后一个飞行员后,梁五爷正要到东屋去,东屋的三名队员也已顺利完成任务。临行时,梁五爷为警告日军,用手指蘸着日军飞行员的血,在墙上留下“抗日双虎军”五个血红大字,胜利返回了双虎岭。
 
  第二天消息传出,不光整个驻扎双虎镇的日军炸开了锅,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岗村宁次也十分震怒,拍着桌子命令驻扎双虎镇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本田四郎大佐,双虎镇机场中佐,立即剖腹自杀,同时严令驻地日军,立即剿灭双虎军。此后,双虎军经常遭到至少两个中队日军的围剿,梁五爷带领双虎军在山林中艰难地与日军周旋,但始终没有摆脱日军的追剿。
 
  进入十月,黑龙江已冰天雪地,缺衣少粮的双虎军更加艰难,人员已减到不足二百人。这天,他们好不容易辗转到三岔口,想突围投奔马占山。但就在这里,他们遇到日军一个中队的围堵,日军怕他们逃脱,又调来附近的一个骑兵队,进行合围。
 
  眼前形势凶险至极,梁五爷心里明白,不把日军骑兵队拖住,双虎军就无法脱身。于是,梁五爷命令刘大山带领大部双虎军突围,自己只带了十几个会点功夫的双虎军兄弟迎战日军骑兵队。
 
  梁五爷双枪齐发,将骑兵队第一次冲锋打退。但日军骑兵队很快整了队形又二次冲了上来,这次他们是刀枪并用。很快,梁五爷身边的十几名双虎军兄弟纷纷阵亡,梁五爷子弹打光,又用铁弹弓,虽然杀敌数人,但他自己也身中数枪,鲜血染红了全身。梁五爷艰难地回头望了一眼已脱险的双虎军兄弟,回身向朝自己开枪的日军骑兵队长射出最后一个铁弹,身子晃了晃,倒地而亡。
 
  据说,对梁五爷恨之入骨的日军,对梁五爷的尸身也不放过,将他的头割下来,在双虎镇大街上示众,更残忍的是将其尸身放在广场上,放出十几条狼狗撕咬,还逼着双虎镇上的居民观看。
 
  马占山听到梁五爷的死讯,痛恨不已。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马占山命人在双虎岭为梁五爷建了空坟,立了墓碑,上书“抗日英雄铁弹弓梁五之墓”,碑文出生栏只写有“关内人氏”。
 
  在那个年代,每逢清明,不少当地人自愿前来为其烧纸、祭扫。(完)
 
 
梁五爷后记
 
 
  读了梁五爷传奇,大多读者或许疑问重重,文中的梁五爷是否真有其人,还是作者故弄玄虚杜撰出来的?
 
  现告读者,梁五爷确有此人,文中所述事件,多数属实,并非臆造。像五莲山学艺铁弹弓,双枪黑夜灭香头,匪窝救女,许孟押宝等,都属真实事件,有史可查。
 
    唯东北抗日之事,是由蔡家沟参加过抗联的转业军人袁金标讲述,其曾见过此碑,听到当地的一些传说。据推演,此碑的主人可能就是梁五爷。因为一是梁五爷自一九三一年出狱,东北投军后,再无音信。二是墓碑碑文上的“梁五”二字也可作为考证,但是否是此人,编者无法考证,不敢妄断。
 
 
 
 
    再续梁五爷后记
 
 
    读了梁五爷传奇,多数读者或将信将疑,文中的梁五爷是否真有其人?还是作者杜撰出来,故弄玄虚以博眼球?
现再续后记以告读者,传奇人物梁五爷确有此人。文中所述事件,多数属实并非臆造。象“五莲山学艺、双枪黑夜灭香头、匪窝救女、许孟街押宝”等故事确属真实事件,有史可查。解放初期,周围几十里地的老人们,茶余饭后将梁五爷的事迹,口口传颂。
 
    梁五爷东北投军之后,再无音讯。断了生计的妻子另嫁他人,不满周岁的小女儿无力抚养,将其送给“位井子村”臧姓人家抚养成人。现嫁给诸城市民政局干部张泽干为妻。大女儿梁宝琴,1945年参加革命,解放后任诸城县妇救会长(妇联主任),1955年调潍坊市任专署妇联主任,现已病故。
 
    有关“东北从军抗日之事”,是作者在1975年撰写村志时,曾在东北参加过抗联(即义勇军)的本村转业军人袁金标,口述提供。他在东北某地(由于年代久远,地名已记不清楚)见过“抗日英雄铁弹弓梁五之墓”墓碑。梁五爷的事迹是他从当地群众的一些传颂中得知。据梁五爷的近亲梁文夕老人的回忆和推演,此碑可能就是本村失联的梁五爷。一是、梁五爷自东北投军后,再无音信。二是、碑文上的“梁五”二字可作考证。三是、铁蛋弓更是佐证。但,是否真是此人作者无法考证,不敢妄断。
 
    作者自1975年,在撰写村志中发现此人至今已40余载,作者便萌生了一个心愿,将此人的英雄事迹查证明白,让英烈正名、魂归故里。由于作者早年身单力薄,心有余力不足,无法完成心愿。现作者已是夕阳之人,心愿未了心有不甘。所以,一己之笔撰写了梁五爷传奇,望读者读后能够提供线索帮助查证,让英烈事迹名留青史,激励后人。已遂40年夙愿。
 
    拜托各位,亲爱的读者们。
 
 
2021年4月4日,清明
 
崔乐堂再续后记于诸城蔡家沟村老宅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