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精华 > 神州记事 >

仓上村史(2)

时间:2015-08-05 10:58来源: 作者:刘福田 点击:
二、古迹遗存 如前所述,仓上村村域不大,但村域内掘土,很容易发现海生贝壳化石,这是村域内最古老的古迹遗存,明证此地曾为大海。此外村域内曾有过很多自然坑塘,不用补水也从来不会干涸,且野生鱼类品种很多,这

 
二、古迹遗存

    如前所述,仓上村村域不大,但村域内掘土,很容易发现海生贝壳化石,这是村域内最古老的古迹遗存,明证此地曾为大海。此外村域内曾有过很多自然坑塘,不用补水也从来不会干涸,且野生鱼类品种很多,这些都是水泊残存。

    村域内辽时出现岛屿,且为皇家占用,辽、金、元三朝沿为皇家“捺钵”粮仓仓址,这在中国文化历史上都有相当地位,若论人文古迹,这粮仓遗址当然最为重要,可惜这类遗址没能保存下来。仓上明永乐成村后,随着村民人口增加,废弃粮仓逐渐被民居蚕食,终至连一点粮仓影子也见不到了。

    不过据村里老人讲,合作化时建场院,还曾挖出过粗沟纹条砖砌成的台基,这说明一些粮仓遗迹还可能被尘封地下。另说上个世纪末,还有村民在建房挖地基时,也发现过疑为粮仓遗址的老砖地基。一处是村西南东西大街的西头南侧,一处是村西北民居界南几十米的地方,这两处都在高地边缘地带,可见当时建仓范围之广。

    除粮仓遗迹外,村域内还有一处人文遗迹,历史也比较久远,那就是离现民居不远的村域东北,现养鱼塘处,这里原是一块被称作“碱场”的田地,耕种时经常翻出大量砖瓦和瓷器碎片,据村中老人讲,此处原也是一处聚落遗址,比现村址时间更前,但毁于洪水,后来此地就改为坟地了……

    请教专家得知:此处遗址大约形成于元末明初。对照地区历史分析,这里应该是本村早期先民所建,那时现村址粮仓还没有废弃,村域沼泽中已有荒地可垦,先民至此开荒聚居于离粮仓稍远处……后来发生洪灾房屋尽毁,幸存者只好搬往仓旁高处现村落边缘地带,这些幸存者应该就是永乐正式建村时的土著民了。先人罹难处遗址被改作坟地,是否有缅怀先人之意?这就不得而知了。

    这一地区多数村落出现于明永乐之后,仓上村人文遗迹历史相对更为久远,但在明永乐正式成村之后,仓上村称得上历史遗迹的,就只有“老爷庙”一处了。所谓“老爷庙”,就是祭祀关公关老爷的庙宇,明清时代,这种庙在这一地区非常普遍,周围村落几乎每个村里都有。

    仓上村的“老爷庙”有点与众不同。一是建庙的位置,老爷庙建在南北大道北端正对着南来进村的大道,建在这里正好避免村子被南北大路分割成两半,迷信说那种道叫“穿心道”“通天道”,不吉利;二是老爷庙里祭祀的不止关公,还有判官、小鬼,也可以算是城隍土地庙了。一庙两用虽不是很特别,但这说明村里建庙时不太富裕,也或是村子不大,或是村民拿关老爷不当回事?

    仓上村“老爷庙”建于清中期,建在1米多高的土台上,一进三间房,没有院子,三步砖石台阶,内壁绘三国故事,仅供村里人祈雨求财、死人报庙用。小庙也有专人管理,庙产有几亩地,归管理者耕种。此庙1962年被拆除,扒了庙遗址高台还叫“庙台”,现庙台也已铲平,遗址前新建了一座九龙壁。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刘福田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08-02 22:08 最后登录:2015-08-11 13:08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