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精华 > 神州记事 >

仓上村史(3)

时间:2015-08-05 10:58来源: 作者:刘福田 点击:
三、村政简历 仓上明永乐时正式成村,虽开始就是个小自然村,但村里也就几户到十几户人家,按照当时严格的里甲制度,仓上村只够甲的建制(十户一甲)。后来人户慢慢增加,可能发展到几甲,但一直不够里建制(百户一

 
三、村政简历

    仓上明永乐时正式成村,虽开始就是个小自然村,但村里也就几户到十几户人家,按照当时严格的里甲制度,仓上村只够甲的建制(十户一甲)。后来人户慢慢增加,可能发展到几甲,但一直不够里建制(百户一里),肯定要和周围村落联合才能上属某里。清代承袭明制,里甲变成保甲,最基层也是十户一甲(具体数量、名称明清时都有过细微变化),这种状况延续到民国。由此判断,仓上虽是一个独立自然村落,但在解放前几乎没有过相对完整独立的行政建制。

    村域相对完整独立的行政建制出现在解放后,1948年村域解放,村民根据专区指示推举村民张廷禄出任村长,建立了仓上村有史以来第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村级行政组织。当时行政机构比较简单,工作除了村务基本管理外,主要就是组织人力、物力支前、缴税、纳粮等。那个时候村里还没有党员,自然也没有建立党支部。

    解放后专区很重视在农村基层发展党员的工作,到1950年,仓上村已经发展了6名党员,1950年2月14日仓上村建立起第一个党支部。这6名党员是:张廷禄、裴凤竹、裴凤祥、裴凤仪、杨书琴(女)、王进财,裴凤竹任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成立后配合村里行政工作,所以张廷禄、裴凤竹成为村里各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1952年,裴凤竹辞任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一职由裴凤来接任。裴凤来是位退伍军人,因为文化水平低,自忖很多工作难以胜任,便主动要求退伍回村再当农民。接任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后,他带领全村村民大干、苦干、硬干,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中有突出表现。

    1967年,张廷禄因年事偏高辞任村长,以后他一直被村民官称“老村长”。同年,裴凤来也主动要求卸任村党支部书记,理由有二:一是自己年龄越来越大;二还是说自己文化水平低。张广善接任村党支部书记,裴凤来改任副书记,村民们从此称呼他“老书记”。

    张广善自1967年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直到1985年。同年村党支部书记一职由张德森接任。改革是个探索的过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1989年张德森辞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广善又再次接任,1994年张广善也再次辞任村党支部书记,由乡里派任王洪宝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宝1997年辞任,村党支部书记一职又再次由张德森接任。

    2000年,张德森第二次辞任村党支部书记一职,同年由张志文接任,村行政机构开始进入相对稳定期。张志文2000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职至今,这一干已有十多年,仓上村在这十多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多举措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村容村貌,完善村民文化生活和探索“小支部,大党建”工作模式……

    仓上村自1948年解放后,村行政组织虽中间有过短期变化(一段时间曾与前青山、后青山合并建“站”级基层行政组织),历任村行政机构脉络清晰,这些人都为仓上村的建设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刘福田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08-02 22:08 最后登录:2015-08-11 13:08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