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人物故事 >

“神偷”七爷的故事

时间:2021-09-15 19:05来源: 作者:半山精舍 点击:
今天和大家念叨念叨小偷的事儿,早年间在我们当地管夹人家钱包的人啊,叫小绺,当地方言的的关系吧,叫白了就成了小吕,在写这篇稿子之前请教过老家的长辈,严格地讲这种人被称为小绺,在关里也有叫扒手的,其实您就把他们这行理解成贼就可以了。 记不清是哪
       今天和大家念叨念叨小偷的事儿,早年间在我们当地管夹人家钱包的人啊,叫小绺,当地方言的的关系吧,叫白了就成了小吕,在写这篇稿子之前请教过老家的长辈,严格地讲这种人被称为小绺,在关里也有叫扒手的,其实您就把他们这行理解成“贼”就可以了。
       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冯小刚拍了一部《天下无贼》,其中又有个桥段我至今都记忆犹新,就是葛优葛大爷一只手旋转鸡蛋,等鸡蛋停下来之后,蛋皮就全剥下来了。这个手艺我还真的听过,不止一次听说过,也不止一个人说过。小的时候就听邻居家的马老太太,说过我家七爷就会这个手艺。但对七爷是做什么的总是讳莫如深。
      七爷和我爷爷是堂兄弟,在我们村子里是最聪明的,最帅的,也是最能说会道人,相对那个时期的农村人来说是妥妥地见过大世面的人物。直到今天村里的老人们口里还流传着七爷的传说。
       那还是有生产队的时候呢,因为当时的农村实在太穷了,七爷不愿意到队里挣工分,十八九岁时总偷偷地往外跑,大家伙儿管这种不着调的行为叫跑盲流。具体七爷去哪了?干啥了?谁也不知道,直到乡政府的人一次省城办事看到被公安抓起来游街的七爷,大家才知道,原来七爷在城里面做“小吕”。
        随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丢人的事儿传回村里,让我们整个家族都抬不起头来。一晃几年家里的人都没看到七爷。一次七爷回到村里时,大家看到七爷的衣着打扮都不一样了,毛呢子的中山装,脚上蹬着一双锃亮的大皮鞋,比乡里的乡长都带价。
        大家对七爷在外面做啥营生都心知肚明,有年纪相仿的发小故意在七爷面前显摆新买的“上海”手表“老七,都说城里的小吕厉害,你说我就把这块表带在手腕子上,我就不信他能给我撸去?”七爷呵呵一笑“用不着别人,我就有这手能耐,今天晌午吃饭之前,我就能把它给摘了!我要是吹牛,带你们去镇里下馆子!”
         七爷对村里人毫不掩饰自己就是干这一行的,具体七爷是用了什么手段,大家伙儿都不知道,反正等大家发现的时候,手表已经戴在了七爷的手腕上。大家都对七爷这一手佩服不已!
        家里的人都瞒着七爷的老父亲,也就是我的三老太爷,可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三老太爷得知到七爷原来这些年在外面跑盲流竟是做贼,气的一口气没上来,就去世了!七爷感觉十分愧对三老太爷和整个家族从此以后也就再也不回来了,但经常给家里成百成百的往家里寄钱,那时候儿城里工人一年才赚一二百块钱,就不错了!
        家里的二爷也就是七爷的哥哥,总觉得这钱不干净,但也不好直接说,就委婉的劝说七爷“出门在外不容易,你用钱的地方多,今后就别往家寄钱了!”七爷是何等聪明的人物,当即明白了是家人嫌钱不干净的关系,后来也就不再往家里写信了更遑论寄钱了。
       我家里的三叔从小就游手好闲,当时对七爷的做派十分羡慕,管二爷要来了七爷的地址就独自坐着火车去找七爷,想让七爷带着他进入这行,吃香的喝辣的!当时七爷四十多岁了,听完三叔的话七爷把三叔臭骂一顿,这不是什么好的行当,你脑瓜子发昏了不成?当初家里要是有吃有喝,我岂能进入这行?我早已经不再做这行了。三叔就这么被七爷赶回了老家!
       改革开放之后,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乡政府想成立一个乡办工厂,需要资金,找到了七爷二话没说就给拿了一万块钱,村里的小学需要翻盖,七爷也给拿了不少钱,但七爷从来就没回过老家。
        我从懂事儿,都是听着七爷这些近似传奇的故事长大的,从没见过七爷到底长成什么样!一年暑期,我带着父亲在丹东的断桥游玩,在鸭绿江边拍照的时候,一个老人喊父亲的小名,我很奇怪的望去,只见老父亲和一个八十岁多的老人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喊我过去告诉我,这就是你七爷。
       我一时没有反映过来,哪个七爷?“你三太爷家的七爷!”父亲说道,我一下明白了,就是那个“小吕”不称作“老吕”更合适。
       七爷保养得十分不错,精神矍铄,看样子身体很硬朗,都没有人陪着,自己到江边来锻炼身体,父亲给我和七爷做了相互介绍,七爷感叹,没想到“你的孩子都这么大了,和我家那对儿双胞胎姑娘同岁!”
       七爷上年纪之后就一直在丹东定居,七爷一生当中结了三四次婚,有六七个孩子,和我年纪相仿的双胞胎姐妹是七爷非婚生子,在酒桌上七爷把这些年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和我的们父子俩一同倾诉,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七爷单手剥鸡蛋的功夫,我当即不礼貌的向七爷提出了这个要求,七爷没有拒绝,我当即让饭店服务员煮两只鸡蛋送上来。七爷说“孩子我上岁数了,手怕是有点不太好使了,你愿意看七爷就给你露一手,但这玩意看看新鲜就完了,千万别学,人这辈子一定要走正道!”只见七爷左右两手各拿起一个鸡蛋,用中指和大拇指固定鸡蛋两端,食指飞速拨动鸡蛋,只见蛋皮四溅转瞬之间,两只鸡蛋,蛋皮全部剥下,一点蛋清都没带落。
        我一下子被眼前这个八十多岁的老头惊呆了,想不到在电影里看到的神奇一幕在现实当中是真的存在!而且这时双手作业,这也太神奇了吧,我简直都难以置信。
        七爷和我们父子俩讲起当初进入这行的由来,“那会儿,你爸他们岁数都小,咱们家人口多,吃顿饱饭都困难,不得已我就跑盲流,跑到关里时,身上连个吃饭的钱也没有了,那会儿遇到一个河南的老头儿,这老头没少帮衬我,给我吃的给我住的,对我挺好!告诉我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啊!你要想吃饱饭得有门儿能吃饭,能吃好烦的手艺,才能在江湖上立足啊!”七爷对我们父子俩说。
      原来这老头是个有名的“小吕”看七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就有意收七爷为徒,企业当时也没有别的可以选择,能吃口饱饭就学呗!这行和古代其他行当差不太多,学艺三年侍候师傅三年才可以出徒,没想到学徒期间在沈阳一时技痒,想试吧试吧,没成想就翻了船。也就被本乡去省城办事的看到了。
      “干这行,属于捞偏门,不能学,不能干!我也今年都八十多了,如果人生能让我重新选择,我选择哪怕饿死我都不会干这行!”七爷喝了一盅“三沟”感叹道!
      “这行也是个规矩行,入行必须守规矩,切了(偷)货三天之内十不准出货的,孤老病残的买卖是不能做的”三爷说道,“那做了会怎么样?”我问“会怎么样?会有人把你的手切了!”三爷悠悠的答道。又像是显摆似的,伸出自己的一双手,“我能保得住这一双手,是因为我守规矩,难得啊!”有点自我炫耀一样!
      七爷自知这不是长久的行当,改革开放之后七爷带着这几年来积攒的不义之财下南方,做起了干制水产品的生意,但这些年来对家人的愧疚,对那些被三爷“切”过的人都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每年都会给希望工程捐一笔钱,即算是赎罪,也算是让自己的内心舒服一些吧!
      和我同龄的双胞胎姑姑,一个在一所小学任教,另一个接替了三爷的干制水产品的生意做得还不错,三爷经常耳提面命的告诫二人,必须做好人,走正路,做人吃点亏没事,亏心可就是一辈子的大事了!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当年那个威震四方的七爷现在怎么样了呢?
        我这些年来一只都在感叹科技的进步,一个手机支付想不到竟然干掉了一个千百年来存在的职业!消失就消失了吧!希望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早早的及时上岸吧,不然到了七爷那个年纪再来后悔一切也都就晚了!
              在此借一首评书的定场诗结束今天的故事:
                     “说书唱戏劝人方 三条大路走中央
                       善恶到头终有报 人间正道是沧桑”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