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新书推荐 >

寻找书画歌声的人一一序李洪辉书画歌词选集《翰墨中国》

时间:2024-06-05 22:28来源:未知 作者:人人文学网 点击:
寻找书画歌声的人 一一序李洪辉书画歌词选集《翰墨中国》 杨田盛 和洪辉君微信交往已经五六个年头了,但是,至今还未谋面,微信交往,还是缘于词曲合作,有一首歌《翰墨情缘》,李洪辉词,邀我作了个曲子,是洪辉君邀请蒙古甜女演唱的,此歌虽然是我们词曲唱

IMG_0800.jpg

 

寻找书画歌声的人

一一序李洪辉书画歌词选集《翰墨中国》

 

杨田盛

 

    和洪辉君微信交往已经五六个年头了,但是,至今还未谋面,微信交往,还是缘于词曲合作,有一首歌《翰墨情缘》,李洪辉词,邀我作了个曲子,是洪辉君邀请蒙古甜女演唱的,此歌虽然是我们词曲唱的初次结缘,但是,这首我们词曲唱的处女作,也给我们三个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力,蒙古甜女几次在北京的书画主题晚会上展现,收到了很大的成功,此后,我们词曲唱又合作了《书圣题扇》,也同样获得了成功,因而,认识洪辉君,还真的是一个福星!

 

    虽说微信交往多年,当洪辉君提出他要结集出版歌词集《翰墨中国》,要让我给他作序时,我也诚惶诚恐,实在觉得有些为难,我和西部词王邵永强老师在歌词上交流颇多,当我提出给我的歌词集《朝圣敦煌》作个序,邵老也没答应,这说明作序实属不易,唯恐写不到作者的心里,写不到点子上,因而,我推荐四川成都的吴飞老师去作序,我和吴飞老师也有合作,也有一面之缘,又是洪辉君的作词辅导老师,洪辉君又说,您写诗、写词、作曲、书画,教授,您是我最尊敬的老师,能请您写序,是我的荣幸。就这样鼓励我,我再推辞,就有些不近人情了,因而,答应写点东西,以期增进我们的友谊。

 

    看了洪辉发来的词稿,洪辉的歌词特点大致有三,一是选材独到,二是构思新颖,三是挖掘深刻。

 

    何为选材独到,词稿洋洋洒洒三百余篇,写的都是和书画有关的内容,用洪辉君的话说,就是想填补一下书画题材歌曲的空白,因为,书画题材的歌曲是歌曲领域的稀缺资源,看看词稿选编的七个辑,书法五体、文房四宝、永字八法、墨香中华、书画人生、56个民族56首书画歌、翰墨情缘就会明白,洪辉君在书画题材的歌曲创作上,下了多少的功夫,翻阅了多少的资料,倾注了多少的热情,投入了多少的情感。洪辉君给我说,他为了研究书画歌曲的创作,特意买了不少和书画歌曲创作有关的书画名人词典、著作和著名词作家的歌词集,他的这本歌词集里选的300首书画歌词,是他从1800首初稿中选的。古代书法家1739人,都写了,初稿6卷,每卷300首,共1800首。可见,创作过程也是相当艰辛的,令人敬佩。洪辉君还告诉我,央视的书画频道,他看过以前的大美之春,书画进万家活动等,很少有传唱的书画歌曲,难到真没人写,还是什么原因,这也是他要致力于这项工程的缘由,他要花半生的努力,要为中国传统国宝,书画文化代言、弘扬、歌唱。

何为构思新颖,看看国家级刊物《词刊》发表的歌词:

 

IMG_0801.jpg

 

 

那一竖就像一根藤,在云里慢慢生根;太阳是它脚下的风火轮,藏锋藏住苦苦的缘分。

藤儿缠着缘分,那一竖呀越写越温存;情儿缠了几千年,那一竖还是情呀情缠情。

那一竖就像一根藤,在雾里慢慢修行;月亮是它舌尖的桂花饼,露锋露出甜甜的真情。

藤儿连着真情,那一竖呀越写越温馨;心儿连了几千年,

那一竖还是心呀心连心。

 

洪辉君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充分发挥了他的想象,对书法中的一竖赋予了情感和生命,赋予了缘分和真情,无论是藏锋还是露锋起笔,都赋予人格和鲜活的思想,一竖里既有温存、温馨,又有张力和苦藤一样的永恒,贯通天地之间的脉络,穿越时空,顶天立地的一竖,曲也好,直也好,活也好,苦也好,都是滚滚红尘。让我们联想到草圣张芝和苏东坡的那一竖,历代书法家都是用深情的一竖支撑全局,无论是欲下先上,还是欲竖先横,无论是悬针还是垂露,都饱含着爱恨情仇,几千年来还在感动着人们。

再看《词刊》2022年第1期发表的歌词:

 

 

每当横钩逆锋的时候,就想起拉过的手,拉钩上吊一百年都不许变,那句誓言还在笔下信守。

每当竖钩回锋的时候,又想起点过的头,奈何桥上等三年都不失言,那颗初心还在墨上伺候。

你在心字里卧底卧了许久,我在恋字的背后也不敢开口。

知道笔儿如钩还在梦里头,墨儿如钩还在唱那水调歌头。

为什么月儿如钩才来问候?谁能破解钩画的忧和愁?青丝已经钩成了白头,钩了千年还在等那承诺的永久。

 

这首词运用形象的比喻,给永字八法里的一钩赋予了生命和爱的承诺,那一钩就是拉过的手,就是点过的头,也是在梦里头无法破解的忧和愁,钩出了人生的况味,钩出了一个人信守诺言的执着和追求,用心也钩出了对恋人的珍惜和挚爱,似乎从小青梅竹马,只是悄悄暗恋了一生,千古一钩,多么地辛苦啊!这首词出手不凡,一唱三叹,立意新奇,堪称高手。

再看看《墨香里的妈妈》发表于《词刊》2022年第5期:

 

墨香里的妈妈

 

还记得当初的墨砚是谁拿,研墨的粗手研厚了茧疤;该添水时像春雨及时地下,墨香里倾注了多少酸甜苦辣。

还记得当年的毛笔是谁拿,写字的笔儿又换了几茬;该换笔时就像春笋发了芽,笔尖下不知绽开了多少墨花。

汗水挂满绯红的脸颊,用一条花毛巾轻轻地擦,还递来几杯香茶;叫我慢慢地写慢慢地画。

这就是教我书画的妈妈,她的墨香里我从来都没长大。翰墨香了海角,丹青美了天涯,永远感恩教我写字画画的妈妈。

 

    这首词借用笔墨书画来感恩亲爱的妈妈,既写出了崇尚传统文化的家族承传,也表达了对伟大母爱的崇拜之情,妈妈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我终身的老师,不仅教会了我技能,也提高我的思想。翰墨香了海角,丹青美了天涯,极其难得的佳句!构思新颖巧妙。

    何为挖掘深刻,常言道,写歌词,要当挖掘机,不要当推土机,不要见什么就推什么,推来推去,眉毛胡子一把抓,既没有中心思想,也没有精彩佳句,要像挖掘机一样,在一个点上深挖下去,直到钻出水,挖出油为止,这样以小见大,主题鲜明深刻,让人回味无穷。《翰墨情缘》就是这样以点带面的好作品。

 

翰墨情缘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你说那字里有我,字里行间流淌爱的春波。那墨磨平了情的坎坷,缘分用撇捺人生来诉说。

你说那画里有我,画里画外芬芳爱的花朵。那笔描透了情的蹉跎,情分用花鸟生活来点拨。

挥毫多么洒脱,那字里有你也有我;写生多么婀娜,那画里有你也有我。这就是翰墨情缘的传说。

 

《翰墨情缘》是一首唯美的古风歌曲,是由词作家李洪辉先生,读了北京词曲作家、书法家、画家杨田盛先生的歌词集,结合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与女画家管道昇的爱情故事,产生的创作灵感,整首曲风中,蒙古甜女一改以往的演唱风格,而采用了独创的婉转中不失直白、细腻中不失优美、古韵中不失现代美的演唱技巧,以及真挚的情感,精彩地演绎了这首歌曲,真可谓是一首中国歌坛独具风格的佳作!

 

《书圣题扇》李洪辉作词,杨田盛作曲,蒙古甜女演唱,这首歌,歌唱的是书圣王羲之的故事之一,讲的是书圣王羲之书品、人品都非常好的故事,书圣王羲之,经常体恤民情,关注老百姓的疾苦,给买扇子的大娘帮忙推销的故事,感人至深。艺术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这首歌出古为新,巧妙地诠释了艺术为人民的新时代的主题,使作品有故事,有灵魂,有思想,有弘扬!

 

书圣题扇

 

买扇子啰!买扇子啰!买扇子啰!买扇子啰!

叫卖声声无人问,扇儿摇摇摇哑了嗓音,换点油盐钱多呀多可怜,卖扇呀卖凉了凉凉的心。

哎哎哎哎嗨哎嗨哟!哎哎哎哎嗨哎嗨哟!

太阳晒头顶晒头顶,嘿~来了一个书圣,兰亭题扇哟扇含情,那扇呀一字值千金。

幽幽扇乡又逢春,手儿巧巧巧遇那知音,做多把香扇为呀为儿孙,编扇呀编圆了圆圆的情。

哎哎哎哎嗨哎嗨哟!哎哎哎哎嗨哎嗨哟!

书圣有传人有传人,嘿~总是不忘初心,下乡题扇哟扇扶贫,那扇呀富了老百姓,老百姓。哎嗨哎嗨哟!

 

    书画,是凝固的音乐!书画教科书中的这句话,可能就是让洪辉君继续坚持写下去的动力。洪辉君或许是一个寻找书画声音的人。习词无悔!书画歌曲,是稀缺资源。但书画音乐的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书画界无系列书画歌曲的历史,何时刷新呢?这是多么美好设问啊!

洪辉君买了画家辞典,正在写古代画家的歌词,翰墨情缘,专门为书画频道备足粮仓,词曲,书画,应有尽有。洪辉君通过写书画家,深深地认识到书画家都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书画,诗词都是历代高僧、道士、中医、学者、官员等各行各业的高人必修的课程。有些故事真的很感人。《中国篆书》是这样写的。

 

中国篆书

 

有一颗心,是谁的初心?看甲骨的雕纹,还有岩画的刻印……从这颗匠心,看见祖先的表情。

有一颗心,是谁的忠心?听竹简的雕声,还有青铜的刻声……从这颗匠心,听见丝路的驼铃。

中国篆书啊,看见了炎黄子孙的雄心;中国篆书啊,听醉了中华文明的心声。

 

由甲骨文、大篆、钟鼎铭文、竹木简牍以及岩画里寻得先祖的踪迹和华夏炎黄子孙的初心和雄心,忠心和诚心!再看:

 

中国草书

 

纵笔如雷鸣,让天和地都唱一遍;横笔似闪电涟涟,让山和水都绿一遍。像火药在笔底燎原,伴雄鹰上天;像指南针在笔端流连,随蛟龙下潜。起笔落笔,是天上还是人间?

流急如春风,让花和草都香一番;流缓似秋雨绵绵,让云和雾都甜一番。像松烟在纸上悠然,陪丝路舒卷;像印刷术在墨下致远,随天眼望穿。洒墨泼墨,是秋寒还是春暖?

中国草书惊叹,上下五千年华夏皆狂欢;中国草书呼唤,人类命运体世界都喜欢。

 

写出了草书以天地、山水、人间为混响,遮天蔽日,弥漫苍穹,是四季更替,是五千年中国文人雅士的狂欢,真正弄懂了草书的笔触轻盈,行云流水,狂醉之笔,放荡不羁,充满自由和灵性,如狂风骤雨,气势磅礴,如精灵在纸上游走,充满生机。吃透了草书以笔为剑,以墨为锋,挥墨如雨,笔势飞动,正所谓“古瘦漓纚半无墨, 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个性张扬,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书法家内心的激情与情感。

 

洪辉君作为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能有这样高的文学修养,花了数十年的时间去勘探,挖掘,分类,提炼书画歌曲这口井,实在是可圈可点,可赞可贺,从洪辉君大量的作品里可以看得出来,他不是做了推土机,而是当了十来年的挖掘机,如果还有一点点的建议,那就是还得继续深入进去,提纯提真,把几号油在什么地方使用要搞清楚。

 

歌词,一定是用来演唱的。诗是用来吟诵的,可深邃,可艰涩,可生僻,一遍又一遍地去思索。歌词要通俗易懂,要说家常话,就像词坛泰斗乔羽先生所说的那样,歌词不是锦衣美食,而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它是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在乔羽老先生心中,带着淳朴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的歌词,才是最好的作品。歌词看似是极普通的语言,但只有乔老才深刻体会到歌词容易写,写好难啊!

 

 

杨田盛,诗人,词曲作家,书画家,教授,甘肃省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京陇书画院院长。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