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精华 > 神州记事 >

仓上村史(4)

时间:2015-08-05 10:58来源: 作者:刘福田 点击:
四、沿革发展 仓上村村域不大,成村之初只有几户人家,然人口繁衍,加之不断有新移民加入,历经明、清两个封建王朝,到中华民国时发展到几十户人家。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有子

四、沿革发展

    仓上村村域不大,成村之初只有几户人家,然人口繁衍,加之不断有新移民加入,历经明、清两个封建王朝,到中华民国时发展到几十户人家。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有子弟参军,有人光荣负伤,有人光荣退伍……更多人在家务农或者出外做工,这个小村一样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过贡献。

    别看仓上是个小村,解放前也有几家财主,在四周村落置有田地,据村中老人讲,当时环绕这个小村,东到塘头,南到南仪阁,西到西永和屯,北到垡头,方圆十几里都有仓上村的田地!村里计有张、徐、李等几户财主,耕地总计10余顷,人均5亩,当时村里还有人经商,东酒铺、东油坊……“大门张家”甚至还在城里开了粮行。

    仓上村那时属周围比较富裕村落,解放时支援前线交公粮,仓上村送粮的骡子、马车就有十多套,一时震惊四乡八里。农业合作化后,仓上村在外村置买的田地被就近划出,仓上村被设置成一个生产大队,下辖四个生产小队(不久合并成两个)。村属的土地少了,人口却继续增加,居然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状况。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人只能土里刨食,仓上村因此很快变成了穷村,工分日值最少时只有几分钱!不过仓上村民风淳朴,这样的日子大家相互帮扶着也挺了过来。这期间小村还出现过县级劳动模范。村里虽然穷,却一直很重视教育,孩子绝大多数都读书上学,这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仓上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村里的富裕劳动力有了出路,曾经导致贫困的“人多”,这时从劣势变成优势,走出去的村民不仅为村里赚来了财富,自身也开阔了眼界。村域经济很快好转,村子迅速发生着变化。

    2000年新一届村领导班子上任,村域政治经济发展更取得了突出成绩。考虑到村里地少人多的状况,村里成立了“北京苍上欣通绿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里多半土地上修建起蔬菜大棚,蔬菜种植用地少需要劳动力多,“地少人多”的劣势完全转变成优势,村集体出租大棚种菜,村里专门组织营销,合作社与北京物美超市搭起“农超对接”平台……这十几年时间,村域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发展带来繁荣,繁荣促进发展,仓上村现有村民400多口,土地面积1100多亩,村合作社蔬菜大棚种植面积550多亩,村域内还有驻村企业12家……看看最近几年仓上村获得的荣誉:北京市充分就业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北京市文明村……短短几年,几十个奖项!

    不久前,仓上村党支部“小支部,大党建”工作模式更获得了中组部充分肯定!小村的发展又上了更高一步台阶。仓上村现隶属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古镇小村走过历史又走向未来,发展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刘福田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08-02 22:08 最后登录:2015-08-11 13:08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